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建安风骨”到“盛唐气象”─-论“风骨”说的美学内涵和历史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敏强 《浙江学刊》 CSSCI 1999年第2期105-111,共7页
"建安风骨"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标举的重要美学范畴。本文在把握"建安风骨"的审美特征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探讨了刘勰、钟嵘等文论家的"风骨"论的基本内涵,并对建安诗人和南朝论家为诗歌的"盛唐气... "建安风骨"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标举的重要美学范畴。本文在把握"建安风骨"的审美特征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探讨了刘勰、钟嵘等文论家的"风骨"论的基本内涵,并对建安诗人和南朝论家为诗歌的"盛唐气象"的产生所作的理论和实践上的贡献作了高度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安风骨 南朝文学 刘勰 “风骨论” 盛唐气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心雕龙》“风骨”诸家说辩正 被引量:7
2
作者 郁沅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86-91,共6页
关键词 《文心雕龙》 “风骨 骨髓 事义 刘永济 《毛诗序》 建安文学 司马相如 古代文学 理论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骨”辨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崇生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87-89,共3页
关键词 “风骨 文心雕龙 刘勰 空虚 文辞 札记 困惑 所指 意思 本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风骨杂文”论 被引量:1
4
作者 邓经武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5-16,共2页
社会主义新时期以来的杂文发展趋势,显示着一种“新的风骨”的重造。 新时期杂文,是伴随着一系列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在文学努力摆脱政治附庸地位,在作家们的人格独立意识的萌发和创作主体精神的日渐强化中兴盛壮大的。新时期杂文在思... 社会主义新时期以来的杂文发展趋势,显示着一种“新的风骨”的重造。 新时期杂文,是伴随着一系列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在文学努力摆脱政治附庸地位,在作家们的人格独立意识的萌发和创作主体精神的日渐强化中兴盛壮大的。新时期杂文在思想观念、行文风格和作家主体意识的外化等方面,都有着一种新的“风骨”特征,因此,我们把新时期杂文的主流称为:新风骨杂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文 新时期 思想解放运动 人格独立意识 “风骨 创作主体 发展趋势 社会主义 《随想录》 独立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法自然”视角与“自然无为”风骨析
5
作者 陶铁胜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29-33,共5页
身居乱世的老子,独立不阿,燕处超然,清悠澹永,自然无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骨浸染中国文化,奠定了“道家风骨”的精神底蕴。老子自然风骨的产生固然有多方面多层面的缘由。其中一个深层的原因恐怕与老子“道法自然”的新颖视角有着不可分... 身居乱世的老子,独立不阿,燕处超然,清悠澹永,自然无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骨浸染中国文化,奠定了“道家风骨”的精神底蕴。老子自然风骨的产生固然有多方面多层面的缘由。其中一个深层的原因恐怕与老子“道法自然”的新颖视角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道法自然”的视角,就不可能有“自然无为”的风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法自然 自然无为 反者道之动 自然风 “风骨 新视角 道家 对立面 涤除玄鉴 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骨》与阳刚美 被引量:1
6
作者 蔡育曙 《云南社会科学》 1981年第4期96-106,共11页
学术界对齐梁时代的杰出文艺理论家和文艺批评家刘勰《文心雕龙·风骨》多所争论,论见歧出。笔者认为,《风骨》是《文心雕龙》中的重要篇章,它集中体现了刘勰所崇尚的一种理想美——阳刚之美。此外,刘勰在《隐秀》篇里论述了另一种... 学术界对齐梁时代的杰出文艺理论家和文艺批评家刘勰《文心雕龙·风骨》多所争论,论见歧出。笔者认为,《风骨》是《文心雕龙》中的重要篇章,它集中体现了刘勰所崇尚的一种理想美——阳刚之美。此外,刘勰在《隐秀》篇里论述了另一种形态的美——阴柔美。生活在公元六世纪的刘勰,就已经认识到美和美感有阳刚美和阴柔美之分,并对这两种形态的美分别从理论上作了阐述,这是他超过前人的地方,是他对中国美学乃至世界美学发展的卓越贡献。 本文试图以《风骨》篇为主对刘勰的美学思想、对刚性美的形成及特点等作初步的探讨,以求教于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阳刚美 “风骨 作品风格 事义 文辞 风骨论 文意 阴柔美 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骨”悬释
7
作者 刘溶 《中州学刊》 1984年第4期98-98,共1页
对刘勰论“风骨”的解释,一向众说纷坛。有说“风”即文意、“骨”即文辞的;有说“风”属于形式、“骨”属于内容的;有把“风骨”理解为风格的;有把“风骨”认做“在《体性》的基础上提出对风格更高的要求”,是“树立一个更高的风格的... 对刘勰论“风骨”的解释,一向众说纷坛。有说“风”即文意、“骨”即文辞的;有说“风”属于形式、“骨”属于内容的;有把“风骨”理解为风格的;有把“风骨”认做“在《体性》的基础上提出对风格更高的要求”,是“树立一个更高的风格的标准”的,等等。我认为这些解释都不够确切。兹分别评述于下: “风骨”即“风格”,或“更高的风格标准” 说,虽然“风骨” 与“风格”有一定的联系,但是“风骨”并不就等于风格,因为风格指的是不同作家的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骨 刘勰 “风格” 辞采 文辞 怊怅 文意 鸣凤 格标 笔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骨”四题
8
作者 吕永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60-65,共6页
“风骨”问题,是《文心雕龙》研究的老大难。多年来,学术界聚讼纷纭,尚无定论。我正是受大家争鸣的启发和鼓舞,也想略陈管见,以就教高明。
关键词 “风骨 刘勰 宗经 彖辞 风清骨峻 周易 事义 征圣 情采 篇体光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切感人的风骨篇——读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随想
9
作者 万平近 《东南学术》 CSSCI 1989年第5期60-65,56,共7页
近年来汇编出版的多种老舍生活和创作的自述,不仅为老舍研究提供不可或缺的资料,而其本身也是老舍著作的组成部分,是纪实文学的瑰宝。读老舍生活和创作的自述,会油然而生一种敬意,感到其中有难以用言词表述的精神境界,姑且借用“风骨”... 近年来汇编出版的多种老舍生活和创作的自述,不仅为老舍研究提供不可或缺的资料,而其本身也是老舍著作的组成部分,是纪实文学的瑰宝。读老舍生活和创作的自述,会油然而生一种敬意,感到其中有难以用言词表述的精神境界,姑且借用“风骨”这一古已有之而且富有中国色彩的词加以概括。“风骨”一词各类词书诠释不尽相同,但大都指人的品格、文的境界而言。本文主要是读老舍生活和创作的自述(以下简称“自述”)所得的印象、产生的随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骨 读老 老舍研究 纪实文学 中国色彩 精神境界 汇编 言词 《我的母亲》 通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风骨”——兼与詹锳同志商榷
10
作者 李伯敬 《高校教育管理》 1984年第2期55-60,共6页
“风骨”问题,是《文心雕龙》研究中争论得最久最热烈的一个问题.远的不说,近几年来出版的多种《文心雕龙》注释中,就都论及这个问题,探讨“风骨”的专文也屡有所见.但对“风骨”的理解,分岐仍很大.争论的焦点:一是“风骨”二字的含义... “风骨”问题,是《文心雕龙》研究中争论得最久最热烈的一个问题.远的不说,近几年来出版的多种《文心雕龙》注释中,就都论及这个问题,探讨“风骨”的专文也屡有所见.但对“风骨”的理解,分岐仍很大.争论的焦点:一是“风骨”二字的含义究竟是什么?二是“风骨”是否就是风格?本文试就这两个方面谈一些个人意见,以就教于专家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骨 “气” 文辞 作品 “气韵” 骨力 宗经 评书 六义 《文心雕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骨”管识
11
作者 王体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31-34,共4页
齐梁时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了一篇《风骨》,该书的其他各篇也多处提到“风骨”问题。刘勰的“风骨”论对后来文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解放以来,文艺界对“风骨”问题展开过热烈的讨论,意见没有统一,就被“四人帮”的文化专制主义... 齐梁时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了一篇《风骨》,该书的其他各篇也多处提到“风骨”问题。刘勰的“风骨”论对后来文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解放以来,文艺界对“风骨”问题展开过热烈的讨论,意见没有统一,就被“四人帮”的文化专制主义的大棒打了下去。我觉得“风骨”问题实在有继续深入讨论的必要,这对于如何正确评价《文心雕龙》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对于如何批判地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学理论遗产,繁荣社会主义文艺都是大有裨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骨 刘勰 事义 “气” 作家 作品风格 “义” “才” 独创性 《文心雕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大学生进行古典美学教育的几个问题
12
作者 李漪 韩洪涛 《大学教育科学》 1998年第1期28-31,共4页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生 中国古典美学 学教育 “风骨 传统文化 审美修养 “气” 审美情趣 理想人格 当代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好问文艺美学思想论析
13
作者 张仁香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1-83,共3页
关键词 文艺美学思想 元好问 论诗绝句 论析 《沧浪诗话》 “风骨 建安风骨 陈子昂 不离文字 建安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见而贯一 剀切而厚重——评寇效信先生遗著《文心雕龙美学范畴研究》并兼及其他
14
作者 郭德茂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64-166,共3页
博见而贯一剀切而厚重——评寇效信先生遗著《文心雕龙美学范畴研究》并兼及其他郭德茂寇效信先生是陕西师范大学知名教授,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领域的重镇之一,在学术界有着广泛的重要的影响。他集多年心血而成的研究成果《文心雕... 博见而贯一剀切而厚重——评寇效信先生遗著《文心雕龙美学范畴研究》并兼及其他郭德茂寇效信先生是陕西师范大学知名教授,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领域的重镇之一,在学术界有着广泛的重要的影响。他集多年心血而成的研究成果《文心雕龙美学范畴研究》,在他辞世7年后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研究 美学范畴 文学理论 宏观视野 “风骨 刘勰 内容与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 研究成果 文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文气说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劦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56-63,共8页
以“气”的概念来论述文学、绘画、书法等艺术门类,是中国文艺评论的显著特点之一,在文学评论中,自曹丕首倡“文气”以来,这一概念被广泛地应用于审美鉴赏评论、创作评论与作家论,使“文气”说成为自成体系的重要理论,甚至可以说是中国... 以“气”的概念来论述文学、绘画、书法等艺术门类,是中国文艺评论的显著特点之一,在文学评论中,自曹丕首倡“文气”以来,这一概念被广泛地应用于审美鉴赏评论、创作评论与作家论,使“文气”说成为自成体系的重要理论,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基本思想。然而,对“文气”这一重要概念,现代学者的解释却颇多分歧,大多认为“文气”即指现代文艺理论所谓的“风格”,如刘大杰、谭家健、炳宸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气说 “气” 《文心雕龙》 文学作品 “风骨 文学理论 中国传统 “风格” 风格学 “文气”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钟嵘《诗品》的曹陶品第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总 《中州学刊》 1982年第6期86-90,共5页
钟嵘《诗品》对汉至齐梁时代的一百多名诗人加以评论,并将他们分为上、中、下三品,这一大胆的创举,是针对当时“王公缙绅之士”论诗“随其嗜欲”、“准的无依”的不良风气,企图纠正文学批评界谈长讳短、优劣不辨的状况的产物。郭绍虞先... 钟嵘《诗品》对汉至齐梁时代的一百多名诗人加以评论,并将他们分为上、中、下三品,这一大胆的创举,是针对当时“王公缙绅之士”论诗“随其嗜欲”、“准的无依”的不良风气,企图纠正文学批评界谈长讳短、优劣不辨的状况的产物。郭绍虞先生说“《诗品》和以前批评风气不同的地方就在显优劣,有品第”(《中国文学批评史》第60页)并给予肯定的评价:“所以能提高赏鉴的标准,同时也开创了新的历史的批评之方法。” (同上,第61页) 对于这一文学批评专著,后人讥其品评不当者甚多。清代王士祯著《诗话》,极论其品第之间,多所违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第 钟嵘《诗品》 曹操 下品 陶潜 曹丕 陈延杰 “风骨 诗品注 曹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才情厚重 骨气端贞——陈子昂人生刍议 被引量:1
17
作者 陶武先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9-193,共5页
陈子昂,表字伯玉,籍贯射洪,初唐诗人,品位拾遗。千百载以降,言诗者多师法其“风骨”“兴寄”,治世者常赞叹其高见卓识,修心者每感喟其凛然大义。四十二岁,英年早逝。然观其一生,才情厚重,骨气端贞,多难而奋厉,短暂而光彩。
关键词 陈子昂 厚重 才情 骨气 人生 初唐诗人 “风骨 表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用一源 由用及体——论中国古代美学范畴的功能性
18
作者 何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82-87,共6页
中国古代美学范畴与西方古典美学范畴在思维方面的重要差异之一,是前者重功能、性质,后者重实体、元素,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美学范畴更多侧重于指称审美事实的功能和性质,西方古典美学的大多数范畴称谓的是审美事实的实体和元素。那么,中... 中国古代美学范畴与西方古典美学范畴在思维方面的重要差异之一,是前者重功能、性质,后者重实体、元素,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美学范畴更多侧重于指称审美事实的功能和性质,西方古典美学的大多数范畴称谓的是审美事实的实体和元素。那么,中国古代美学范畴的功能性有哪些特征,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 作为指称审美事实的美学范畴,可以侧重于审美事实的实体方面(如情节、性格、线索、黄金分割律等西方古典美学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美学 审美主体 体用一源 审美对象 功能性 西方古典美学 “风骨 审美客体 艺术本体 中国古典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美学初编》序
19
作者 蒋孔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6期77-78,共2页
我读文章,喜欢一气读下去。郁源同志的《中国古典美学初编》的书稿,我早就收到了。但这半年多来,一直找不到一个比较完整的时间,来一气读完这二十多万字的大著,所以一直搁着,这是非常抱歉的。最近,我摒绝它务,终于把郁源同志的书稿,从... 我读文章,喜欢一气读下去。郁源同志的《中国古典美学初编》的书稿,我早就收到了。但这半年多来,一直找不到一个比较完整的时间,来一气读完这二十多万字的大著,所以一直搁着,这是非常抱歉的。最近,我摒绝它务,终于把郁源同志的书稿,从头读了一遍。他那简练而又流利的文笔,逻辑井然而又内容丰富的论证,不仅使我能够顺畅地一气读下去,而见学到了不少东西,感到了很大的满足。因此,情不自禁,想要说几句话,以为读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美学 中国美学思想 中国古代美学 名词术语 西方美学 “风骨 释古 文艺论著 古代的美 “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子昂诗歌理论的时代意义
20
作者 杨伟蓉 赖文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5-68,共4页
陈子昂诗歌理论的时代意义杨伟蓉,赖文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行篇序》里说:“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章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采丽竟繁,而兴寄都绝,每以咏叹,思古人常恐透迤颓靡,雅不作,以... 陈子昂诗歌理论的时代意义杨伟蓉,赖文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行篇序》里说:“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章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采丽竟繁,而兴寄都绝,每以咏叹,思古人常恐透迤颓靡,雅不作,以耿耿也。”寥寥数句,振聋发愦。它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子昂 诗歌理论 汉魏风骨 齐梁诗风 诗歌发展 “兴寄” “风骨 风雅比兴 齐梁文学 现实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