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恩格斯“革命遗嘱执行人”思想探析
1
作者 林怀艺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21,共6页
马克思、恩格斯针对1848年欧洲革命提出了"革命遗嘱执行人"的思想。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包括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内的统治阶级都曾经扮演过特殊的"革命遗嘱执行人"的角色,然而他们在镇压革命之后,却以一... 马克思、恩格斯针对1848年欧洲革命提出了"革命遗嘱执行人"的思想。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包括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内的统治阶级都曾经扮演过特殊的"革命遗嘱执行人"的角色,然而他们在镇压革命之后,却以一种滑稽可笑的歪曲的方式,不可避免地实现了革命的要求。统治阶级之所以如此,不是因为他们发善心,而是有着深刻的主客观原因。从目前情况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资产阶级执行无产阶级"革命遗嘱"的状况还将继续下去,但资产阶级执行无产阶级"革命遗嘱"具有不彻底性,只有用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使无产阶级获得最终的解放。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保证政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的前提下,要善于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这是我们深入思考马克思、恩格斯"革命遗嘱执行人"思想并用于指导实践而得出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革命遗嘱执行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嘱执行人制度完善之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曹贤余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0-113,共4页
遗嘱执行人制度是实现遗嘱人遗愿的保障。各国对此均有较为详细的立法规定,而我国仅在《继承法》第16条规定"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但制度的具体规范却有缺失,因此在借鉴国外立法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完善我国遗嘱执行人制度体... 遗嘱执行人制度是实现遗嘱人遗愿的保障。各国对此均有较为详细的立法规定,而我国仅在《继承法》第16条规定"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但制度的具体规范却有缺失,因此在借鉴国外立法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完善我国遗嘱执行人制度体系,真正确保被继承人遗愿的实现,以促进家庭和谐,构建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嘱执行人 被继承人遗愿 制度缺陷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比较法的视角看中国遗嘱执行人制度的构建
3
作者 赵立新 梁瑞敏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0-164,共5页
在遗嘱继承领域,与遗嘱执行相关,英美法系有遗嘱执行人和受托人的区别。大陆法系国家则情况各异。德国在传统法的基础上发展了独特的"遗嘱执行人"制度,基本实现了英美遗嘱执行人和受托人的功能;日本虽然制定了遗嘱执行人和遗... 在遗嘱继承领域,与遗嘱执行相关,英美法系有遗嘱执行人和受托人的区别。大陆法系国家则情况各异。德国在传统法的基础上发展了独特的"遗嘱执行人"制度,基本实现了英美遗嘱执行人和受托人的功能;日本虽然制定了遗嘱执行人和遗嘱受托人制度,但实践中是遗嘱执行人制度在发挥主要作用。中国的《继承法》和《信托法》对相关制度的规定过于简单,在实践中常无法操作。结合中国法律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在对《继承法》进行修改时,应对遗嘱执行人制度作出明确且合理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嘱执行人 受托人 制度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嘱执行人”探微 被引量:1
4
作者 谭启平 《现代法学》 1986年第3期42-44,共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六条和第二十三条分别规定:“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继承开始后,知道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应当及时通知其他继承人和遗嘱执行人。”在此,提出了“遗嘱执行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六条和第二十三条分别规定:“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继承开始后,知道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应当及时通知其他继承人和遗嘱执行人。”在此,提出了“遗嘱执行人”这一概念。然而,对于什么是遗嘱执行人,遗嘱执行人的性质、法律地位如何等问题,还需作一些探讨。什么是遗嘱执行人?依照各国立法和司法实践,所谓遗嘱执行人,是指基于遗嘱人或法院的指定,有权按照被继承人生前所立遗嘱管理和分配遗产,处理有关遗嘱事务之人。遗嘱执行人的法律特征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嘱执行人 遗嘱继承 遗嘱处分 遗产 继承法 被继承人 法定继承人 司法实践 被指定人 人民法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嘱执行的比较法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耀东 《东方法学》 2013年第2期62-73,共12页
遗嘱的执行,是指遗嘱人死亡后在法律上实现遗嘱人在遗嘱中对遗产所作的处分及其他有关事项,系实现遗嘱内容所必须的手段。遗嘱的提示仅在于使相关继承利害关系人知悉遗嘱的存在,并不以检证、判定遗嘱的真伪为目的。依我国具体国情,遗嘱... 遗嘱的执行,是指遗嘱人死亡后在法律上实现遗嘱人在遗嘱中对遗产所作的处分及其他有关事项,系实现遗嘱内容所必须的手段。遗嘱的提示仅在于使相关继承利害关系人知悉遗嘱的存在,并不以检证、判定遗嘱的真伪为目的。依我国具体国情,遗嘱的提示与开视场所应当以遗嘱人住所地的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为宜。遗嘱执行人既非代理人,也不是基于其固有权执行职务,而是信托关系的受托人。自继承开始至遗嘱执行终了,继承人处分与遗嘱有关的遗产的,处分行为效力待定。根据这些原则,针对我国民法典继承编遗嘱执行部分草拟若干条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嘱执行人 遗嘱共同执行人 遗嘱提示 遗嘱开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嘱执行程序析
6
作者 张圣华 《政治与法律》 1988年第3期53-53,共1页
立遗嘱人死亡后,遗嘱执行人在一定期间内应作出是否承诺的表示,利害关系人也可以催促其尽快答复。如若承诺,遗嘱执行人必须马上就职,执行其职务。其执行程序如下: 1.通知死者遗产的继承人或受遗赠人。遗嘱执行人在得知遗嘱人死亡的消息后。
关键词 遗嘱执行人 执行程序 利害关系人 继承人 受遗赠人 全部遗产 通知 财产权利 人死亡 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格斯“政治遗嘱”历史纷争的回顾与反思
7
作者 张晓兰 郑召利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3,共5页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思想根本上是一种革命思想,但和平民主也并非是不存在的问题。恩格斯在"政治遗嘱"即1895年《〈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中,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重新思考了过去的革命道路,并对无产阶级提出...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思想根本上是一种革命思想,但和平民主也并非是不存在的问题。恩格斯在"政治遗嘱"即1895年《〈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中,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重新思考了过去的革命道路,并对无产阶级提出了新策略。从这篇导言当时的发表情况到恩格斯的谢世到后来删节部分的面世,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及当代的探索与发展,暴力革命与和平民主之间的论争在至今120年的历史中从未间断。我们只有根据不同历史情况,对这百年来思想的论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现实思考,才能对社会主义运动作出正确的道路选择,才能更好地保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现实在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政治遗嘱 革命 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述布哈林所理解的“列宁政治遗嘱”
8
作者 高新民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24-31,共8页
关键词 布哈林 政治遗嘱 新经济政策 建设社会主义 列宁 苏联社会主义 工人阶级 资本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 向社会主义过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黎元洪在辛亥革命后的转变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萧致治 任泽全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1年第5期55-63,共9页
革命是一场激烈的阶级斗争。历史上每经过一次革命,不可避免地要引起一场阶级变动。在辛亥革命中,有些封建老朽顽固不化;也有一些人经过革命的冲击,终于看清了时代的趋势,逐步转变了态度,变成资产阶级或地主资产阶级。曾经在民国时代两... 革命是一场激烈的阶级斗争。历史上每经过一次革命,不可避免地要引起一场阶级变动。在辛亥革命中,有些封建老朽顽固不化;也有一些人经过革命的冲击,终于看清了时代的趋势,逐步转变了态度,变成资产阶级或地主资产阶级。曾经在民国时代两任大总统的黎元洪,就是一个这样的人物。探讨一下黎元洪在辛亥革命后的阶级转变,对于明确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将是有益处的。黎元洪(1864——1928),字宋卿,湖北黄陂人。早年随父迁居直隶北塘,1883年考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1888年毕业,派往北洋水师见习。黎在海军中服役七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元洪 武昌起义 临终遗嘱 辛亥革命 地主 袁世凯 革命党人 士兵 溥仪 资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格斯“政治遗嘱”的命运与“欧洲共产主义”的前途
10
作者 王克安 《社会主义研究》 1986年第1期20-24,共5页
恩格斯于1895年2—3月间,即在他去世前的五六个月,为马克思的著作《1848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单行本的出版,写了一篇“导言”。这篇导言一直被不少的人们认为是恩格斯的“政治遗嘱”。在我看来,“政治遗嘱”之说并不过分。因为导... 恩格斯于1895年2—3月间,即在他去世前的五六个月,为马克思的著作《1848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单行本的出版,写了一篇“导言”。这篇导言一直被不少的人们认为是恩格斯的“政治遗嘱”。在我看来,“政治遗嘱”之说并不过分。因为导言是对自1848年以来的“最近五十年来的历史”反复思考,从而对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基本战略作出重大修正的结论性看法。而认识的规律是,后边的观点纠正前边的观点,而在通常情况下,后边的观点较此前边的观点更接近真理。不言而喻,对于认识主体来说,后边的观点更具有代表性。既然如此,人们把恩格斯临终前的结论视为“政治遗嘱”,是合乎情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遗嘱 欧洲共产主义 恩格斯 导言 巷战 普选权 命运 无产阶级解放 起义者 革命导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政治遗嘱”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 被引量:2
11
作者 侯凤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2期18-23,共6页
十月革命胜利后,特别是在经过三年的浴血奋战,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之后,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提上了苏维埃国家的日程,要求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论上进行新的探索。在俄国这样“半文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呢?马克思、恩格斯不可能作出回答... 十月革命胜利后,特别是在经过三年的浴血奋战,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之后,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提上了苏维埃国家的日程,要求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论上进行新的探索。在俄国这样“半文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呢?马克思、恩格斯不可能作出回答,恩格斯谈到这个问题时只是说:“这些国家要经过哪些社会和政治发展阶段才能同样达到社会主义的组织,我认为我们今天只能作一些相当空泛的假说”。列宁面对这个全新的课题,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就明确指出:“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物质基础 列宁 理论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政治遗嘱 社会主义道路 十月革命 新经济政策 俄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得青史在人间——由关向应遗嘱引发的几点思考
12
作者 纪国伟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关向应 遗嘱 无产阶级革命 共产主义战士 马克思主义者 中国工农红军 政治工作 指挥员 八路军 领导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办理遗嘱公证的重要依据——遗嘱人的真实意愿
13
作者 吴肇鑫 《政法论丛》 CSSCI 1999年第2期56-56,共1页
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公民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意识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遗嘱公证是国家公证机关目前受理较多的一项业务。遗嘱公证是指公证处依法证明遗嘱人设立遗嘱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 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公民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意识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遗嘱公证是国家公证机关目前受理较多的一项业务。遗嘱公证是指公证处依法证明遗嘱人设立遗嘱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从它的法律特征上讲属单方法律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嘱 遗嘱公证 受益人 遗嘱执行人 公证处 重要依据 法律后果 公证书 公证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者的基本素养——重读列宁的政治遗嘱
14
作者 朱晓平 《理论探讨》 1987年第3期21-25,共5页
列宁在他与世长辞之前,给我们留下了八篇不朽的著作。这八篇著作通常被认为是列宁的遗嘱。它们是:《日记摘录》、《论合作制》、《论我国革命》、《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给代表大会的信》、《关于使国家计... 列宁在他与世长辞之前,给我们留下了八篇不朽的著作。这八篇著作通常被认为是列宁的遗嘱。它们是:《日记摘录》、《论合作制》、《论我国革命》、《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给代表大会的信》、《关于使国家计划委员会具有立法职能》、《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在这八篇著作中列宁深刻阐明了领导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对领导者提出了殷切希望和基本要求。今天,重温列宁的这些教诲,对于提高我们广大干部的基本素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者 列宁 政治遗嘱 基本素养 《论我国革命 合作制 基本要求 现实意义 自治化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列宁“政治遗嘱”札记——一关于列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
15
作者 赵永清 《江海学刊》 1987年第2期65-68,共4页
文化建设问题,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宁在1923年(即临终前一年),曾经多次论述到这个问题。1923年1月至3月,列宁抱病口授了他一生的最后五篇文章:《日记摘录》、《论合作制》、《论我国革命》、《怎样组织工农检查... 文化建设问题,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宁在1923年(即临终前一年),曾经多次论述到这个问题。1923年1月至3月,列宁抱病口授了他一生的最后五篇文章:《日记摘录》、《论合作制》、《论我国革命》、《怎样组织工农检查院》和《宁肯少些,但要好些》(通称这五篇文章为列宁的“政治遗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 “政治遗嘱” 列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论我国革命 札记 学习 《论合作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证伪”还是“证实”了马克思主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学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7,173,共13页
欲问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究竟还有没有现实性,最要紧的是要探讨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新变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当今资本主义社会所出现的一些新发展、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资产阶级"执行"了马克思的理论才导致的,所... 欲问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究竟还有没有现实性,最要紧的是要探讨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新变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当今资本主义社会所出现的一些新发展、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资产阶级"执行"了马克思的理论才导致的,所以这些新变化非但没有推倒反而证明了马克思理论的正确性。当今资本主义社会所出现的新发展、新变化,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具有了理论说服力和客观现实性。从最近发生在西方世界的马克思再次"火"起来的例证中,我们不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马克思正在西方世界"王者归来",而且也深刻地领悟到这种"王者归来"的根本的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灾难和危机的分析的不可替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新发展 新变化 马克思主义 “革命遗嘱”的“执行人” 回归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美法遗产信托制度研究--兼论我国遗产继承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9
17
作者 马新彦 黄海洲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84,173,共9页
信托制度是英美法为世界法律体系作出的最为突出的贡献。它发源于十六世纪的土地用益制度,以规避嫡长子继承制度、实现土地的自由处分为目的。因此,最原始意义上的信托制度实际上是遗产信托。现今,美国的遗产信托因为能够有效地保护未... 信托制度是英美法为世界法律体系作出的最为突出的贡献。它发源于十六世纪的土地用益制度,以规避嫡长子继承制度、实现土地的自由处分为目的。因此,最原始意义上的信托制度实际上是遗产信托。现今,美国的遗产信托因为能够有效地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利益、确保企业的传承和发展而较之遗嘱继承制度有其卓越的制度优势。我国三十余年经济改革的最显著成果是一批民营企业的成长和壮大。当企业的第一代创始人进入花甲之年时,传承企业便成为关乎家族事业乃至国家事业的大问题。借鉴美国的遗产信托制度,合理架构继承法与信托法、合理衔接遗产信托制度与遗嘱执行人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信托 受托人 遗嘱继承 遗嘱执行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产继承转移机制研究
18
作者 严明 曹迎红 《求是学刊》 CSSCI 1998年第1期54-56,共3页
财产继承转移机制研究严明曹迎红遗嘱继承和无遗嘱继承的规则并不能自动带来死者财产向新的所有者的转移。一个具有以信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的社会,不能依靠曾被接受的债务同死老一起消失的原则运行。现代法为保证遗留债务能适当偿付,... 财产继承转移机制研究严明曹迎红遗嘱继承和无遗嘱继承的规则并不能自动带来死者财产向新的所有者的转移。一个具有以信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的社会,不能依靠曾被接受的债务同死老一起消失的原则运行。现代法为保证遗留债务能适当偿付,必须有所约束。为了有序地转移死者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机制 遗嘱检验法院 财产继承 遗嘱执行人 遗嘱继承 民法法系 继承人 遗产管理人 教会法院 不动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继承人生前债务清偿问题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尹田 《政治与法律》 1987年第3期18-20,共3页
一、清偿债务与继承遗产及执行遗赠的关系有一种观点认为,清偿债务应优先于继承遗产。继承人应首先清偿债务,然后再分割遗产。我们认为,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概括继承原理,债务包括于死者遗产之中,随继承的开始而转移给继承人。因此,继承... 一、清偿债务与继承遗产及执行遗赠的关系有一种观点认为,清偿债务应优先于继承遗产。继承人应首先清偿债务,然后再分割遗产。我们认为,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概括继承原理,债务包括于死者遗产之中,随继承的开始而转移给继承人。因此,继承债务与继承遗产是同时发生的,更确切地说,继承遗产包括了对债务的继承,无论是法定继承或遗嘱继承,一旦继承人接受了继承,他从继承开始起便成为新的债务人。可见,清偿债务不仅不能优先于继承遗产,而且只能进行于继承遗产之后。但遗赠则不同,由于受赠人不承受遗赠人生前债务,遗赠执行人只有清偿死者生前债务后,遗产有剩余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偿债务 被继承人 继承遗产 债务人 死者生前债务 遗嘱继承 债务清偿 继承法 执行人 法定继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王国维之死因进一解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近斋 《安徽史学》 1997年第2期53-58,共6页
关键词 王国维 罗振玉 遗嘱 前清遗老 死因 袁世凯 国民革命 第一次国共合作 《汉书》 辛亥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