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大革命与早期左翼文学的兴起——以对“革命加恋爱”创作发生的考察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熊权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7-101,共5页
本文以对“革命加恋爱”创作产生原因和历史源头的考察为切入角度,来研究大革命对左翼文学所产生的影响。大革命失败之后,整个社会对革命怀念、想象的精神氛围在文学上寻求表达,是“革命加恋爱”创作流行的重要原因。而“革命加恋爱”... 本文以对“革命加恋爱”创作产生原因和历史源头的考察为切入角度,来研究大革命对左翼文学所产生的影响。大革命失败之后,整个社会对革命怀念、想象的精神氛围在文学上寻求表达,是“革命加恋爱”创作流行的重要原因。而“革命加恋爱”公式之所以成为当时作者和读者“追忆”大革命的一种特定模式和共同途径,又和大革命期间曾经发生的“恋爱与革命问题”讨论密切相关。本文在探讨“革命加恋爱”创作作为大革命的追忆文本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回忆录以及报刊言论的梳理,追溯文学史上“革命加恋爱”创作得以发生的历史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忆 “革命加恋爱”公式 恋爱革命问题”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的现代性与“恋爱”的现代性——“革命加恋爱”小说的话语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郑坚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0-82,112,共4页
"革命加恋爱"小说中,革命是一种总体性、终级性的现代性方案,并形成特定状貌的话语体系。"恋爱"作为一种现代性爱意识的表征和私人生活图景,体现为小说中的情色话语。这两种话语从两个极度趋张的向度共同建构着早... "革命加恋爱"小说中,革命是一种总体性、终级性的现代性方案,并形成特定状貌的话语体系。"恋爱"作为一种现代性爱意识的表征和私人生活图景,体现为小说中的情色话语。这两种话语从两个极度趋张的向度共同建构着早期革命英雄的文学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加恋爱”小说 现代性 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与恋爱题材在巴金小说文本中的展开——以《灭亡》《新生》《爱情的三部曲》等作品为例
3
作者 刘天艺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5-101,共7页
1930年前后"革命加恋爱"的创作公式,开启了革命与恋爱在文学中复杂角力的先河。巴金在这一时期先后创作了《灭亡》《新生》《爱情的三部曲》等一系列有关革命与恋爱的小说。然而在对革命和恋爱的表现上,巴金显示出不同于左翼... 1930年前后"革命加恋爱"的创作公式,开启了革命与恋爱在文学中复杂角力的先河。巴金在这一时期先后创作了《灭亡》《新生》《爱情的三部曲》等一系列有关革命与恋爱的小说。然而在对革命和恋爱的表现上,巴金显示出不同于左翼作家的理解。通过描写青年人激情在革命和恋爱中的演绎,巴金完成了对两者的同构,进而实现从《灭亡》到《电》"用爱征服死"的光明主题。这也是巴金努力走出"革命"与"恋爱"冲突对立困惑的一个创作阶段,这一时期革命与恋爱题材的小说展示出他对两者独特的思考,以及其对的五四启蒙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加恋爱” 爱情 巴金 激情 集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左翼?何以文学?——兼谈中国左翼文学的标识
4
作者 陈红旗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6,70,共12页
“中国左翼文学”命名中的“左翼”,既指涉文学作品的内容、性质和特征,也意指着作者的身份、立场和态度。与无产阶级革命难以策划和推动一样,左翼文学发起者的作品的推出并不从容,但他们在新生的无产阶级这里找到了叙事的缘起和想象的... “中国左翼文学”命名中的“左翼”,既指涉文学作品的内容、性质和特征,也意指着作者的身份、立场和态度。与无产阶级革命难以策划和推动一样,左翼文学发起者的作品的推出并不从容,但他们在新生的无产阶级这里找到了叙事的缘起和想象的可能。左翼文学开启了与既往文学形态不同的叙事方式、表达方式、运思方式和审美方式,其得以发生的明显标识是“革命加恋爱”。“左联”时代与“后左联”时期政党组织接续不断地对作家的立场观照和思想规训,影响了左翼知识分子的心理状态,也形成了左翼文学成熟期至式微期的内在标识。左翼文学话语重点指向大众话语,而其宣传特性和传播功能的凸显,再次验证了左翼文学何以为“左”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生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左翼文学 “革命加恋爱” 左翼立场 身份政治 大众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窥视者说──刁斗小说印象 被引量:1
5
作者 郜元宝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80-82,共3页
窥视者说──刁斗小说印象郜元宝《窥视者》是一部冷静的小说,机敏而含蓄;但不知为什么,它使我产生了骚动。──引自刁斗《捕蝉》我一直以为,写小说真是一种不甚光彩的职业,它的一切可能性,就在于对他人生活孜孜不倦的窥视。小说... 窥视者说──刁斗小说印象郜元宝《窥视者》是一部冷静的小说,机敏而含蓄;但不知为什么,它使我产生了骚动。──引自刁斗《捕蝉》我一直以为,写小说真是一种不甚光彩的职业,它的一切可能性,就在于对他人生活孜孜不倦的窥视。小说家是职业的窥秘者。他躲在阴暗的角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窥视者 刁斗 小说印象 小说家 革命时代 爱情生活 “革命加恋爱” 《窥视者》 叙述模式 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