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术“非遗”保护的定位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建营 李恩荆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8-94,共7页
为使人们对武术的"非遗"保护形成明晰的认识,主要从整体宏观层面研究了武术"非遗"保护的定位。首先综述了由于对"非遗"保护认识不清而导致的诸如"传统与现代之争""如何保护之争"&qu... 为使人们对武术的"非遗"保护形成明晰的认识,主要从整体宏观层面研究了武术"非遗"保护的定位。首先综述了由于对"非遗"保护认识不清而导致的诸如"传统与现代之争""如何保护之争""具体保护内容之争"等各种争论;然后就武术"非遗"保护的兴起主因、主体内容、保护原则、保护重点进行了解析,为人们清晰明确地认识武术"非遗"保护从理论层面扫清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非遗”保护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当前“非遗”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2014海口·黎族音乐传承与保护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被引量:8
2
作者 樊祖荫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共4页
十余年来,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许多成就,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若干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加强对"非遗"本体及其保护的研究、让"非遗"与城镇化建设同行、保持"非遗"在旅游展... 十余年来,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许多成就,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若干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加强对"非遗"本体及其保护的研究、让"非遗"与城镇化建设同行、保持"非遗"在旅游展示中的本真性与继续挖掘未被发现的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个人的思考与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保护 城镇化建设 本真性 多声部民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保护视域中的永靖傩舞戏形态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胡颖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1-184,共4页
文章以永靖傩舞戏为例,指出当下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永靖七月跳会中的傩舞戏是我省保存较好的古代傩舞戏之一,但对它负载的深层文化符号意蕴研究还很薄弱,这直接影响了它的广泛传播和认同。本文通过对其表演形... 文章以永靖傩舞戏为例,指出当下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永靖七月跳会中的傩舞戏是我省保存较好的古代傩舞戏之一,但对它负载的深层文化符号意蕴研究还很薄弱,这直接影响了它的广泛传播和认同。本文通过对其表演形态、剧目名称、傩与傀儡戏的关系等几方面的论证,说明永靖傩舞是古代肉傀儡之伎艺遗踪。这一结论对重新估量永靖傩舞戏的价值及其获得全国性的认同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保护 问题 表象 内质 永靖 傩舞戏 肉傀儡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肇庆端砚为例 被引量:21
4
作者 何晓丽 牛加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1-233,共3页
数字化保护是"非遗"保护发展的一个趋势,以端砚三维数字化实验为例,利用三维扫描与数字摄影测量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建造端砚的真实三维纹理的虚拟图像。文章探讨三维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传承、发展以及在相应资源... 数字化保护是"非遗"保护发展的一个趋势,以端砚三维数字化实验为例,利用三维扫描与数字摄影测量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建造端砚的真实三维纹理的虚拟图像。文章探讨三维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传承、发展以及在相应资源数据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技术 “非遗”保护 端砚 中国传统工艺 民族文化 民间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文化事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外价值实现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向振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64,共8页
“非遗”保护是一场多元主体参与的文化事件。不同参与主体赋予该事件以不同的意义和利益诉求,使得“非遗”保护从开始就呈现出明显的多元价值取向。“非遗”保护价值的实现既有赖于政府组织、社会活动家、商业资本方、学者等众多社会... “非遗”保护是一场多元主体参与的文化事件。不同参与主体赋予该事件以不同的意义和利益诉求,使得“非遗”保护从开始就呈现出明显的多元价值取向。“非遗”保护价值的实现既有赖于政府组织、社会活动家、商业资本方、学者等众多社会主体赋予的外在价值,又离不开文化持有者赋予的内在价值。真正良好的“非遗”保护实践,应是在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之间寻求最大公约数。否则,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张力只会越来越大,既不利于“非遗”保护实践的持续推进,也不利于“非遗”研究的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保护 外在价值 内在价值 价值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与中国传统音乐——在“非遗薪传-浙江传统音乐理论研讨会”演讲 被引量:5
6
作者 田青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9年第1期6-11,共6页
"丝绸之路"作为东西方文明的重要连接通道,不仅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在音乐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从音乐家到乐曲、到乐队、到音乐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都产生重要影响;站在新的时代节点,重提"一带一路&qu... "丝绸之路"作为东西方文明的重要连接通道,不仅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在音乐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从音乐家到乐曲、到乐队、到音乐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都产生重要影响;站在新的时代节点,重提"一带一路",不仅给予了新的阐释,并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世界文明历史进程产生积极影响,都离不开"一带一路"这个光明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传统文化 传统音乐 “非遗”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语境中综合性大学声乐专业的发展探析
7
作者 邬思维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0-143,共4页
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迅速发展大大降低了大学入学门槛的语境,催生了综合性大学音乐院系声乐专业学生人数远远超过器乐等其他各专业甚至总和的景象,也一定程度导致了毕业生尤其是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缺乏。各级国有文艺院团的转制、民族或... 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迅速发展大大降低了大学入学门槛的语境,催生了综合性大学音乐院系声乐专业学生人数远远超过器乐等其他各专业甚至总和的景象,也一定程度导致了毕业生尤其是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缺乏。各级国有文艺院团的转制、民族或地方文化的本土化教育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语境却为综合性大学声乐专业寻求更好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如师资的充实与提高、声乐专业学生"转型"合唱指挥、原生态民歌演唱及地方性曲艺与戏曲特色专业等发展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产业化 文艺院团转制 “非遗”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