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列宁对民粹派“非资本主义道路”理论的批判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徐芹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12,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恩列斯著作中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体系研究"(06BKS001)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俄国民粹派无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和村社正在瓦解的事实,主张俄国走"非资本主义道路",即绕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在农村公社的基础上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列宁通过分析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事实,指出俄国村社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并论证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进步性,从而彻底批判了民粹派的"非资本主义道路"理论。列宁在否定和批判民粹派的"非资本主义道路"理论的同时主张肯定民粹派理论纲领中的合理内容。
-
关键词
“非资本主义道路”
列宁
民粹派
村社
-
分类号
A22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实现路径理论的发展逻辑及其展开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徐芹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16,共6页
-
基金
2013年度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道路理论的演进逻辑研究"(13MLC010)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
文摘
如何实现社会主义进而实现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始终关注的核心问题。从马克思到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方法,以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以逐步消灭私有制进而实现人类解放为实践宗旨,探寻社会主义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实现方式,推动了社会主义实现路径理论的不断发展。当马克思、恩格斯将研究视角由西方转向东方时,探寻到了通往社会主义的"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当社会主义制度由理想转化为现实时,列宁探寻到了经由"中间环节"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当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时,社会主义"中国模式"的开辟打破了"苏联模式"的单一性及其局限性;当无产阶级由夺取政权转向建设政权时,中国共产党用改革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
关键词
社会主义
“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实现路径
-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