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新世纪“非虚构”写作的乡村女性形象建构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刘阳扬
-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7-215,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乡贤文化研究”(16ZDA192)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非虚构”写作以田野调查和访谈为主要形式,强调“真实性”和“在场感”,以悲悯情怀和批判眼光关注社会变局中的城乡冲突,反映现代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以乡村女性为叙述对象的新世纪“非虚构”文本,从“乡村文化”、“欲望叙事”和“第三性”等视角,表现女性所负担的高强度的劳动和被束缚的天性,揭示现代城乡结构中女性的生存困境和心理创伤,并探讨其背后的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内涵,体现出作者对个体生存境遇的深切思考。通过对女性形象的不同呈现,新世纪“非虚构”写作勾连起女性声音与历史叙事,以个体话语缝合乡村经验,补充和重塑了文学版图中的乡村女性形象。
-
关键词
“非虚构”写作
乡村女性
《中国在梁庄》
第三性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人民文学》与底层叙事潮流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杨会
-
机构
天津理工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49,共5页
-
文摘
《人民文学》一直对现实性文学作品保持着浓厚兴趣。新世纪以来,文坛上出现的底层叙事既符合《人民文学》的办刊取向,又使刊物可以引领文学潮流。在《人民文学》等文学期刊的宽容和赞誉中成长起来的底层叙事近年来暴露出颇多问题,引起评论家和读者关注。对底层叙事出现的问题表示警醒的《人民文学》很快进行自我修正,转而倡导"非虚构"写作,以此继续发掘文学新资源并引领中国文学潮流。
-
关键词
《人民文学》
底层叙事
“非虚构”写作
-
分类号
G239.2
[文化科学]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