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文学的守常与流变——访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
被引量:
2
1
作者
高方
施雪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3,共13页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推出“著名作家高端访谈”栏目,本期访谈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南京大学名誉教授让马里·居斯塔夫·勒克莱齐奥,围绕作家个人创作经历、文学与世界的关系、世界文学与跨文化实践等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推出“著名作家高端访谈”栏目,本期访谈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南京大学名誉教授让马里·居斯塔夫·勒克莱齐奥,围绕作家个人创作经历、文学与世界的关系、世界文学与跨文化实践等问题展开。回顾自身创作经历,勒克莱齐奥教授强调文学创作的“当代性”,认为任何时期的作品都承载着作者与读者所创造的共同价值,成为其所处时代的见证。文学艺术发展过程中,打破规则的越界行为至关重要,但这种越界如果仅以美学为导向,则可能落入僵化的窠臼。勒克莱齐奥欣赏开放的作品,认为这些作品提供了与他者交流的可能。文学是跨文化的例证,跨文化是推动世界和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勒克莱齐奥作品的重要主题。勒克莱齐奥反对世界文学的等级划分,倡导践行“非线性”艺术史观,指出面对当今时代,跨文化与跨学科必将在塑造一种全新人文主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勒克莱齐奥
文学
跨文化
“非线性”艺术史观
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学的守常与流变——访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
被引量:
2
1
作者
高方
施雪莹
机构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3,共13页
文摘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推出“著名作家高端访谈”栏目,本期访谈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南京大学名誉教授让马里·居斯塔夫·勒克莱齐奥,围绕作家个人创作经历、文学与世界的关系、世界文学与跨文化实践等问题展开。回顾自身创作经历,勒克莱齐奥教授强调文学创作的“当代性”,认为任何时期的作品都承载着作者与读者所创造的共同价值,成为其所处时代的见证。文学艺术发展过程中,打破规则的越界行为至关重要,但这种越界如果仅以美学为导向,则可能落入僵化的窠臼。勒克莱齐奥欣赏开放的作品,认为这些作品提供了与他者交流的可能。文学是跨文化的例证,跨文化是推动世界和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勒克莱齐奥作品的重要主题。勒克莱齐奥反对世界文学的等级划分,倡导践行“非线性”艺术史观,指出面对当今时代,跨文化与跨学科必将在塑造一种全新人文主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勒克莱齐奥
文学
跨文化
“非线性”艺术史观
世界文学
Keywords
Le Clézio
literature
interculturality
“nonlinear”view of art history
world literature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文学的守常与流变——访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
高方
施雪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