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9篇文章
< 1 2 1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平衡化与不平衡”——中国近代农村经济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丽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3-122,共20页
在对以往“衰退论”、“增长论”、“内卷论”和“停滞论”进行回顾和评论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中国近代农村经济“非平衡化与不平衡”的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与国际经济和国内工商业经济发展之间越来越紧密的联系... 在对以往“衰退论”、“增长论”、“内卷论”和“停滞论”进行回顾和评论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中国近代农村经济“非平衡化与不平衡”的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与国际经济和国内工商业经济发展之间越来越紧密的联系,虽然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区或某一部门,“衰退论”、“增长论”、“内卷论”和“停滞论”都曾有其一定的真实性,但是“衰退”、“增长”、“内卷”或“停滞”本身并不足以全面反映当时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中国传统农村经济“旧平衡的瓦解和新平衡的缺失”才是当时中国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趋势和主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退” “增长” “内卷” “停滞” “非平衡化与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产销平衡区耕地非粮化动态演变及分区管控——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吴一帆 邢培学 +2 位作者 郑伟伟 夏显力 张超正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67,共15页
探究粮食产销平衡区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以期为制定耕地非粮化差异化管控及长效治理提供参考。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K均值算法等方法探究2000—2020年陕西省耕地非粮化现象及其驱动因素时空演变规... 探究粮食产销平衡区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以期为制定耕地非粮化差异化管控及长效治理提供参考。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K均值算法等方法探究2000—2020年陕西省耕地非粮化现象及其驱动因素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陕西省耕地非粮化率由2000年的16.11%上升至2020年的27.87%,增幅达73.00%,耕地非粮化形势严峻。(2)陕西省耕地非粮化空间上整体呈现“南北高-中部低”的格局,“高-高型集聚”中心由陕北关中交界处逐渐转移至陕南地区,“低-低型集聚”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呈由中部向四周扩散趋势。(3)耕地非粮化驱动因素影响程度及范围存在明显时空异质性,一产增加值对耕地非粮化驱动力呈上升趋势,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机械劳动力、平均坡度和年降水量等因素对耕地非粮化驱动力呈下降趋势。(4)陕西省耕地非粮化驱动类型以经济驱动型为主,主要分布于关中地区,促进粮农降本增收、减少乡村人口流失是管控重点;生产支持型主要分布于陕北地区,管控以改善种粮条件、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为主;环境限制型主要分布于陕南地区,引导与管控结合是治理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耕地 粮食产销平衡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喷射器非平衡凝结三维模型优化与对比
3
作者 李熠桥 周丹费继友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1-140,共10页
蒸汽喷射器是喷射式制冷系统的关键设备,具有节能环保优势。同时考虑三维和非平衡凝结效应,优化、验证并对比了蒸汽喷射器模型。对比了考虑凝结效应的优化模型与理想气体模型的模拟结果。基于该凝结模型,研究了湍流处理方法(雷诺平均方... 蒸汽喷射器是喷射式制冷系统的关键设备,具有节能环保优势。同时考虑三维和非平衡凝结效应,优化、验证并对比了蒸汽喷射器模型。对比了考虑凝结效应的优化模型与理想气体模型的模拟结果。基于该凝结模型,研究了湍流处理方法(雷诺平均方法和大涡模拟方法)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模型捕捉到的非平衡凝结、激波等复杂流动现象。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蒸汽喷射器模型可以以最低计算成本可靠预测喷射器性能并捕捉其内部复杂流动现象,其中大涡模拟方法得到的最大液体质量分数低于雷诺平均方法,喷射系数与实验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1%;与理想气体模型相比,凝结模型可使喷射系数和临界出口压力与实验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降低72.0%和2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器 大涡模拟 平衡凝结 激波 边界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超深断控凝析气藏流体非平衡相变对开采效果影响
4
作者 张宁 曹飞 +4 位作者 李宗宇 张云 孙扬 潘毅 孙雷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1-478,共8页
受超深超高温超高压成藏控藏机制影响,顺北超深层断控体凝析气藏地层流体呈现出超临界凝析气复杂相态特征,而其复杂相态演化行为对开发动态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是顺北超深层断控体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以顺北4号断裂带... 受超深超高温超高压成藏控藏机制影响,顺北超深层断控体凝析气藏地层流体呈现出超临界凝析气复杂相态特征,而其复杂相态演化行为对开发动态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是顺北超深层断控体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以顺北4号断裂带高含凝析油超临界凝析气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高温高压可视化实验观测方法开展顺北凝析气藏近临界凝析油气流体临界乳光现象、非平衡相变现象、雾状反凝析沉降临界慢化现象,以及反凝析过程流体分层等特殊相态演化实验观测研究,而后分析高温超高压条件下近临界凝析气流体所产生的非平衡相态演化特征,初步揭示了非平衡相变及渗流对气井衰竭开采过程反凝析早期雾状反凝析沉降弛豫慢化现象等对凝析油采出程度的影响,得到在PVT(压力-容积-温度)釜中一定气柱高度中从露点压力开始降压至最大反凝析压力的雾状凝析油重力沉降弛豫时间累计可达1193 s,转换到顺北凝析气藏大纵深缝洞体流动空间可达7026 s,通过合理控制采速则可提高雾状反凝析油采出程度为4.99%;基于长岩心非平衡渗流实验测试得到合理控制采速可使反凝析油的采出程度提高了7.14%。结合顺北4号带典型气井生产曲线的变化规律,探讨了非平衡相变和雾状反凝析沉降弛豫效应对凝析气井反凝析阶段凝析油采出程度的影响。实际开采动态显示,目前凝析油采出程度较天然气高出5%以上,研发的高温高压原位相态观测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塔里木、四川盆地等超深层气藏,可为顺北超深层凝析气藏开发动态特征分析及开发对策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断控体凝析气藏 超临界凝析气 平衡相变 反凝析沉降 弛豫慢现象 平衡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度空间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特征下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滑面应力法
5
作者 邓东平 徐润冬 +1 位作者 彭一航 文莎莎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72,共18页
实际工程中,土体强度存在空间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特征,忽视这些特性将难以可靠地评估边坡稳定性。为此,对强度空间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特征下边坡稳定性开展深入研究。首先,改进现有空间非均质性模型和原始Casagrande各向异性模型,拓展... 实际工程中,土体强度存在空间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特征,忽视这些特性将难以可靠地评估边坡稳定性。为此,对强度空间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特征下边坡稳定性开展深入研究。首先,改进现有空间非均质性模型和原始Casagrande各向异性模型,拓展其通用性与实用性。其次,对土体强度空间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进行耦合,并将其嵌入至拉剪改进模式下Mohr-Coulomb(简称M-C)强度准则当中。然后,在极限平衡理论的框架内,采用滑面应力计算模式代替传统条间力假设模式,并通过构建滑面应力函数以及引入滑面局部安全系数概念和滑面端部应力约束条件,实现边坡拉-剪与压-剪共同作用机制和边坡渐进破坏方式的融入。最后,基于滑体所满足的整体力学平衡条件,建立强度空间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特征下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严格解答。经后续算例对比分析,提出的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得以验证。此外,研究成果将可用于全面揭示强度空间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特征下边坡破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均质 各向异性 极限平衡 滑面应力 渐进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农产品主产区畜禽粪便肥料化利用种养平衡研究——以四川省洪雅、盐亭、兴文和开江县为例
6
作者 罗怀良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75,共9页
采用消纳畜禽粪便剩余作物种植面积、作物播面畜禽粪便负荷量承受程度以及污染威胁分级,探讨2008-2017年四川盆地农产品主产区(洪雅、开江、盐亭和兴文县)畜禽粪便肥料化利用种养平衡及动态。结果表明,近10年来该区作物播面畜禽粪便负... 采用消纳畜禽粪便剩余作物种植面积、作物播面畜禽粪便负荷量承受程度以及污染威胁分级,探讨2008-2017年四川盆地农产品主产区(洪雅、开江、盐亭和兴文县)畜禽粪便肥料化利用种养平衡及动态。结果表明,近10年来该区作物播面畜禽粪便负荷量承受程度为0.84,污染威胁为Ⅲ级(“有污染威胁”)。年消纳畜禽粪便剩余作物种植面积由1.80×10^(4)hm^(2)上升至7.11×10^(4)hm^(2),作物播面畜禽粪便氮素、磷素以及畜禽粪便负荷量承受程度呈下降趋势,种养失衡呈减缓趋势。种养失衡县域差异明显:洪雅县最严重,作物播面畜禽粪便负荷量承受程度为1.20,污染威胁属Ⅳ级,“有严重污染威胁”;盐亭县次之(0.90,Ⅲ级“有污染威胁”),开江再次(0.84,Ⅲ级“有污染威胁”),兴文最低(0.53,Ⅱ级“稍有污染威胁”)。畜禽粪便肥料化利用的磷素污染威胁比氮素突出:畜禽粪便磷素负荷量承受程度(0.84)>氮素(0.63),磷素污染威胁分级(Ⅲ级)高于氮素(Ⅱ级)。研究结果提示,因地制宜的种养关联模式是实现禽粪便肥料化利用种养平衡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主产区 畜禽粪便肥料利用 种养平衡 畜禽粪便负荷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非平衡数据集的深度极限学习机模型
7
作者 张喻喻 李凤莲 +3 位作者 王伟丽 贾文辉 黄丽霞 陈桂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8-116,共9页
针对非平衡数据集对分类器性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基于Universum和改进哈里斯鹰算法优化的自适应深度极限学习机模型。在数据预处理阶段引入Universum样本,帮助更好地学习不同类别的样本;提出改进的哈里斯鹰算法,通过定义位置更新... 针对非平衡数据集对分类器性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基于Universum和改进哈里斯鹰算法优化的自适应深度极限学习机模型。在数据预处理阶段引入Universum样本,帮助更好地学习不同类别的样本;提出改进的哈里斯鹰算法,通过定义位置更新公式提升搜索能力,优化最小化问题公式以增强算法稳定性,生成更准确的特定类别成本调节极限学习机权重参数。基于多层感知机理论,构建自适应深度模型确定最佳隐藏层参数,进一步提高分类性能。基于公共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自适应深度极限学习机模型可显著提高少数类样本的分类准确率。对脑卒中筛查数据进行的分类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应用于临床数据可提供辅助诊断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数据集 极限学习机 哈里斯鹰算法 Univers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CO气体热非平衡效应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何东 刘铁楼 +3 位作者 李仁杰 李飞 司廷 罗喜胜 《实验流体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7,共8页
高超声速科技是航空航天和深空探测领域研究的焦点之一。热化学非平衡是高超声速流动的主要特征。CO是碳氢燃料燃烧的重要中间产物,也是飞行器进入火星和金星大气过程的主要辐射来源,其热非平衡效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无吸收干... 高超声速科技是航空航天和深空探测领域研究的焦点之一。热化学非平衡是高超声速流动的主要特征。CO是碳氢燃料燃烧的重要中间产物,也是飞行器进入火星和金星大气过程的主要辐射来源,其热非平衡效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无吸收干扰的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unable Diode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TDLAS),进行化学激波管反射激波波后CO混合气转振温度演化规律和热非平衡效应的定量测量研究,并将测量结果同Landau-Teller模型和Schwartz-Slawsky-Herzfeld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基于文献中修正的振动弛豫时间参数(包括CO−Ar体系和N_(2)-N_(2)体系),上述模型的预测结果与测量数据吻合较好。相关分析表明:CO和N_(2)之间的振动-振动-平动内能传递模式使CO和N_(2)的振动温度演化规律趋于一致。因此,对于1.0%CO+99.0%N_(2)混合气,测量的CO振动温度演化规律可以用于表征高温N_(2)的热非平衡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激波管 TDLAS 振动温度 定量测量 转动温度 平衡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剂微射流冷却对高温非平衡气动热的影响机理
9
作者 邢旭雯 杨肖峰 +1 位作者 刘磊 杜雁霞 《空气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9,I0001,共11页
飞行器在高速飞行时,可利用自身携带的推进剂通过微孔射流实现冷却,达到主动热防护效果。但在高温非平衡流条件下,可压缩外流与微射流交汇、射流排挤/掺混/反应多过程交织,微射流冷却主导性机制和影响因素复杂。本文建立了微射流黏性壁... 飞行器在高速飞行时,可利用自身携带的推进剂通过微孔射流实现冷却,达到主动热防护效果。但在高温非平衡流条件下,可压缩外流与微射流交汇、射流排挤/掺混/反应多过程交织,微射流冷却主导性机制和影响因素复杂。本文建立了微射流黏性壁面边界模型,开展了微射流作用下高温非平衡流场数值模拟,探讨了射流孔径、速度和孔间距对冷却效果的影响规律,发现高温非平衡流条件下推进剂微射流冷却由边界层排挤、多相催化弱化两个基本过程主导:(1)低温微射流喷出对边界层产生排挤作用,改变边界层剖面形态,降低紧邻壁面处的温度法向梯度,从而降低壁面法向导热,实现冷却;(2)低温氧分子工质微射流排挤近壁氧原子,弱化氧催化效应,导致催化热降低。参数化研究结果表明:质量流量不变,增大射流孔大小,降热率与冷却范围均下降;射流孔面积不变,增大微射流速度,降热率与冷却范围增大;质量流量不变,减小孔间距,展向平均降热率峰值减小,但孔下游冷却范围增大,呈现较均匀的冷却效果。以上研究可对未来微射流冷却主动热防护的设计与优化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射流冷却 平衡流动 气动热 壁面催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模型的非平衡风速预报订正
10
作者 曹阳 翟俊海 韩玲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7-326,共10页
针对风速预报订正中的数据非平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类/回归层次结构的订正模型.该模型的核心思想是采用分治策略,逐步解决风速数据中的非平衡问题.在分类层中,使用了重加权策略来初步解决数据中的非平衡问题.在回归层中,提出了一种... 针对风速预报订正中的数据非平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类/回归层次结构的订正模型.该模型的核心思想是采用分治策略,逐步解决风速数据中的非平衡问题.在分类层中,使用了重加权策略来初步解决数据中的非平衡问题.在回归层中,提出了一种分组扩展的训练策略,有效纠正了受非平衡影响而被错误分类的样本,从而进一步解决数据非平衡问题.此外,还基于贪心策略设计了一种概率加权方法,目的是对有把握的样本输出更加准确的预测.该模型在山东沿海14个地区的风速数据集上进行了验证,并与相关方法进行了比较.订正后的风速预报整体和极端风速事件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降低了34.4%和69.0%,表明该模型在提高极端风速事件预测能力的同时,也保持了对稳定事件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预报订正 层次模型 数据平衡 极端风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平衡损失函数的细粒度多标签专利分类方法研究
11
作者 魏超 毛一雷 +2 位作者 李琳珊 王弋波 李妙钰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3-402,共10页
细粒度多标签专利分类方法面临非平衡专利分类标签,导致分类精度退化。为此,本文聚焦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标签文本分类方法,将非平衡损失函数作为分类器的目标函数,然后通过基于深度学习的微调训练进行分类器最优化求解,引导分类器对非平... 细粒度多标签专利分类方法面临非平衡专利分类标签,导致分类精度退化。为此,本文聚焦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标签文本分类方法,将非平衡损失函数作为分类器的目标函数,然后通过基于深度学习的微调训练进行分类器最优化求解,引导分类器对非平衡类别进行再平衡,缓解标签非平衡问题。选择2017-2022年“光伏”领域的英文专利构建实验数据集进行实证,最佳微平均F1值为0.4969,宏平均F1值为0.3329,汉明损失为0.1745,相比于基于二元交叉熵(binary cross entropy,BCE)模型,分别提升25%、80%和8%。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面向“大组/小组”级多标签专利分类,改善了多标签分类的整体效果,提升了少样本类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标签专利分类 深度学习 平衡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中CO_(2)在Laval喷管内部的非平衡凝结
12
作者 陈佳男 李安娜 +1 位作者 黄柱 席光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3-530,共8页
基于相变动力学理论建立了一种用于预测在高压超音速流动中非平衡凝结的数学模型,针对经过脱硫脱硝除湿处理后的烟气(主要成分为N_(2)和CO_(2)),预测了Laval喷管中CO_(2)的非平衡凝结过程,阐明了初始饱和度对流动行为和非平衡凝结的影... 基于相变动力学理论建立了一种用于预测在高压超音速流动中非平衡凝结的数学模型,针对经过脱硫脱硝除湿处理后的烟气(主要成分为N_(2)和CO_(2)),预测了Laval喷管中CO_(2)的非平衡凝结过程,阐明了初始饱和度对流动行为和非平衡凝结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力学系统在Laval喷管喉部下游进入到非平衡状态,在x为0.09 m处出现凝结冲波现象,成核率从0迅速增加到6.33×10^(22)m^(−3)·s^(−1)。之后,亚稳态分子在凝结核表面聚集导致液滴生长,液滴生长速率在很短的时间内由0增加至0.04 m/s。当初始饱和度由0.11增加至0.19时,CO_(2)液滴半径由3.72×10^(−8)m增加到1.74×10^(−7)m,增加了2.67倍;CO_(2)液相质量分数由0.044增加到0.081,增加了84.1%。可以适当增加烟气中CO_(2)气体的初始饱和度以获得更大的液相质量分数与液滴半径,进而实现更好的碳捕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 超音速气流 传质传热 平衡凝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区非平衡汽-气稳压器模型开发与验证
13
作者 朱俊志 屈漕卿 +5 位作者 时维立 杨珏 苟军利 樊杰 方宇坤 黄凯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5-633,共9页
先进一体化小堆采用蒸汽-氮气稳压器,其结构简单,具有很好的自稳压能力。为了研究蒸汽-氮气稳压器的热工水力特性,建立了基于多区非平衡状态的蒸汽-氮气稳压器模型。该模型由液区、饱和区和气区3部分组成,每个区进一步均分为多个控制体... 先进一体化小堆采用蒸汽-氮气稳压器,其结构简单,具有很好的自稳压能力。为了研究蒸汽-氮气稳压器的热工水力特性,建立了基于多区非平衡状态的蒸汽-氮气稳压器模型。该模型由液区、饱和区和气区3部分组成,每个区进一步均分为多个控制体。本研究从质量和能量守恒角度描述了稳压器中的重要热工水力学现象:体积蒸发、体积冷凝以及壁面换热等,并提出了控制方程的离散求解方法。通过稳压器升压实验结果对蒸汽-氮气稳压器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升压阶段,多区非平衡稳压器模型可准确模拟压力响应特性,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对误差在9%以内;在冷凝降压阶段,由于氮气存在对壁面换热冷凝的影响,导致计算值与实验值误差增大。整体上,多区非平衡稳压器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蒸汽-氮气稳压器在瞬态下的压力响应特性,可用于汽-气稳压器稳压特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气稳压器 多区平衡 模型开发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热循环下Nb原子非平衡晶界偏聚行为的动力学建模
14
作者 林轩艺 王红鸿 鄢文泽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4,共11页
采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机,对3种不同Nb含量(0.180%、0.085%、0.025%)的HSLA钢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的焊接热循环过程进行模拟,借助电子显微探针(EPMA)技术对Nb原子的非平衡晶界偏聚行为进行表征,得到了不同Nb含量和冷却速率下晶界处Nb原... 采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机,对3种不同Nb含量(0.180%、0.085%、0.025%)的HSLA钢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的焊接热循环过程进行模拟,借助电子显微探针(EPMA)技术对Nb原子的非平衡晶界偏聚行为进行表征,得到了不同Nb含量和冷却速率下晶界处Nb原子偏聚量,基于非平衡晶界偏聚动力学理论,计算得到空位形成能为1.403 eV,同时确定了Nb含量分别为0.180%和0.085%钢中Nb原子非平衡偏聚的临界时间常数分别为7.59×10^(3)和6.0×10^(3)。进一步将Nb原子-空位复合体的扩散系数作为变量,计算并修正得到了其与等效时间的函数关系,最终建立了焊接热循环条件下Nb原子非平衡偏聚的修正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 HSLA钢 焊接热循环 平衡晶界偏聚 扩散系数 动力学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中平衡:区域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框架与推进策略
15
作者 潘辰鸥 樊炳有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6,共10页
基于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剖析城市群发展战略下极化中平衡的逻辑起点、发展态势、内涵特征、双重目标、机遇挑战,构建“一极两点三驱动”的均等化理论框架,同时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实践要素,阐释极化中平衡的推进障碍及推进策略。... 基于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剖析城市群发展战略下极化中平衡的逻辑起点、发展态势、内涵特征、双重目标、机遇挑战,构建“一极两点三驱动”的均等化理论框架,同时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实践要素,阐释极化中平衡的推进障碍及推进策略。研究认为,构建以城市群为增长极、以完善区域协调政策、满足流动人口需求为平衡点,以标准、财政和技术驱动的区域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一极两点三驱动”理论框架,通过差异化的均等化战略、提升城市群均等化供给水平、完善均等化评估监测机制、强化区域协调合作机制、推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以实现各要素的互动共生、良性循环,有利于区域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长期性、系统性推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体育服务 均等 平衡 城市群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飞行器热化学非平衡及稀薄滑移流动模拟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鹏 陈坚强 +3 位作者 丁明松 梅杰 江涛 董维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391-3401,共11页
稀薄滑移效应对高超飞行器气动特性产生重要影响。基于HyFLOW软件构建适用于热化学非平衡流动模拟的速度滑移和温度滑移边界条件,同时分别选取猎户座(Orion)飞船返回舱、OREX试验飞行器及类“哥伦比亚号”(OV102)航天飞机等典型高超飞行... 稀薄滑移效应对高超飞行器气动特性产生重要影响。基于HyFLOW软件构建适用于热化学非平衡流动模拟的速度滑移和温度滑移边界条件,同时分别选取猎户座(Orion)飞船返回舱、OREX试验飞行器及类“哥伦比亚号”(OV102)航天飞机等典型高超飞行器,开展稀薄滑移流动模拟及其相关气动特性预测分析。研究表明:HyFLOW软件的稀薄滑移边界模型计算可靠,在预测热化学非平衡及稀薄滑移耦合效应相关的气动力、气动热特性方面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能够满足工程复杂外形的仿真应用需求;稀薄滑移效应可显著降低热流峰值和减小热流峰值分布区域大小,相比于无滑移条件,其在类OV102航天飞机外形中预测的头部热流峰值最大降低了约45%,机翼前缘热流峰值最大降低了约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平衡 HyFLOW软件 稀薄滑移 航天飞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产销平衡区耕地非粮化时空分异及驱动类型 被引量:9
17
作者 牛金枫 马艳杰 +2 位作者 晋鹏飞 张美萍 陕永杰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9-779,共11页
为探究粮食产销平衡区耕地非粮化率时空分异,识别其驱动类型,本研究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对2005—2020年山西省耕地非粮化率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分析耕地非粮化率影响因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K-Means聚类法探究山西省... 为探究粮食产销平衡区耕地非粮化率时空分异,识别其驱动类型,本研究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对2005—2020年山西省耕地非粮化率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分析耕地非粮化率影响因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K-Means聚类法探究山西省耕地非粮化驱动类型。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耕地非粮化率由2005年的50.21%下降到2020年的40.05%,呈“W”型波动,超过山西省粮食安全阈值11.45个百分点;从空间上看,耕地非粮化率差异显著,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格局;从空间集聚类型上看,2005—2020年山西省耕地非粮化率全局莫兰指数先下降后上升,空间集聚效应加强,主要以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为主。土地生产率、年降水量、各县到省会中心的距离对耕地非粮化率变化起主要作用,且均与耕地非粮化率呈负相关。山西省耕地非粮化驱动类型主要分为资源禀赋型、交通便利型、农业支持型和经济作物增长型。识别山西省耕地非粮化驱动类型,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对于保护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粮食产销平衡 驱动类型 主成分分析 K-MEANS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衡汉−英双语者的双语认知效应:听觉维度
18
作者 夏丽华 梁利娟 金晓雨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0,共7页
本研究考察了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持续学习二语对听觉注意力的影响。实验招募了236名本科生,分为两组:英语辅修组为选修英语第二学位的学生,普通学生组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研究结果显示,两组被试在背景测量和基本认知能力方面匹配,... 本研究考察了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持续学习二语对听觉注意力的影响。实验招募了236名本科生,分为两组:英语辅修组为选修英语第二学位的学生,普通学生组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研究结果显示,两组被试在背景测量和基本认知能力方面匹配,但英语辅修组在日常注意力测试中的表现优于普通学生组,这表明持续的二语学习能够促进听觉通道下的抑制控制和注意转换。研究结果进一步说明,持续性二语学习经历有助于提高非平衡双语者听觉维度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认知效应 听觉维度 平衡双语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热力学非平衡效应的高马赫数超燃冲压发动机湍流燃烧数值研究
19
作者 冯海 金台 吴坤 《实验流体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7,共8页
高超声速飞行过程中,随着马赫数升高,边界层内温度快速上升,分子振动能、电子能被激发,气体分子发生离解甚至电离,使得量热完全气体假设失效。针对高温热化学非平衡气体,采用热力学平衡模型及Park的双温度非平衡模型对飞行马赫数Ma=12... 高超声速飞行过程中,随着马赫数升高,边界层内温度快速上升,分子振动能、电子能被激发,气体分子发生离解甚至电离,使得量热完全气体假设失效。针对高温热化学非平衡气体,采用热力学平衡模型及Park的双温度非平衡模型对飞行马赫数Ma=12条件下的超燃冲压发动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与平衡态计算结果相比,非平衡效应使得波系位置前移,激波间峰值压力升高,对冷场的影响更加明显;非平衡态平动温度场与平衡态差别不大,热力学非平衡效应使平动温度Ttr略微升高;非平衡态燃烧室出口截面燃烧效率更低,热力学非平衡效应会降低反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热力学平衡 超燃冲压发动机 波系结构 燃烧效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非平衡模型对高焓钝楔边界层稳定性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晨辉 万兵兵 +3 位作者 涂国华 胡伟波 陈坚强 蒋崇文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24,I0001,共14页
对于高马赫数飞行器,其绕流场温度会急剧升高引发高温化学非平衡效应,进而影响边界层转捩过程。针对这一问题,一般需在基本流计算和稳定性分析中引入反映复杂物理化学过程的计算模型,但这制约了计算效率,且不同模型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稳... 对于高马赫数飞行器,其绕流场温度会急剧升高引发高温化学非平衡效应,进而影响边界层转捩过程。针对这一问题,一般需在基本流计算和稳定性分析中引入反映复杂物理化学过程的计算模型,但这制约了计算效率,且不同模型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稳定性分析结果。为了进一步研究一些工程常用模型对计算的影响,本文发展了化学非平衡流动的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考察了化学非平衡效应对高焓钝楔边界层稳定性的影响途径,分析了不同热力学、输运系数和化学反应等物理化学模型造成的稳定性分析结果差异。研究表明:化学非平衡效应主要通过改变基本流影响模态N值,转捩预测时可以仅在基本流求解中考虑化学非平衡效应以提高计算效率;物理化学模型对第二模态的影响较小,对于由第二模态主导的转捩过程,预测结果对化学非平衡流动中物理化学模型的选取不敏感,但在第三模态对N值贡献较大时,模型选取对转捩预测结果的影响则无法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焓边界层 流动稳定性 转捩预测 物理学模型 平衡效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