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里奇“非学校化”思想述评 被引量:8
1
作者 漆玲玲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12,共4页
伊里奇是“非学校化社会”理论的创始人和“非学校化运动”的倡导者。他认为,学校不仅不能有效地履行它的教育职能,而且妨碍真正的学习和教育,使教育发生异化,应废除学校。
关键词 伊里奇 “非学校化” 教育思想 教育职能 隐蔽课程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里奇“非学校化”思想论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家军 杨洁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11,共5页
伊里奇是"非学校化"思想的创始人和"非学校化运动"的倡导者。他通过对作为现代宗教的学校神话和教育异化的批评,提出了"非学校化社会"的思想,并构建了"学习网络"的理想蓝图。伊里奇的思想对于... 伊里奇是"非学校化"思想的创始人和"非学校化运动"的倡导者。他通过对作为现代宗教的学校神话和教育异化的批评,提出了"非学校化社会"的思想,并构建了"学习网络"的理想蓝图。伊里奇的思想对于构建学习型社会、实施终身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但他对于学校教育的认识存在着片面性,关于"学习网络"的设想过于理想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里奇 “非学校化”思想 学习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学校化”教育40年:从改革理想到教育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佳佳 韦珠祎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37,共11页
在借鉴伊万·伊里奇"去学校化"社会这一概念的基础上,约翰·霍尔特提出了"非学校化"教育的概念,指代一种区别于学校教育的教育方式。为了强调与学校教育的不同,"非学校化"教育一度刻意与学校教... 在借鉴伊万·伊里奇"去学校化"社会这一概念的基础上,约翰·霍尔特提出了"非学校化"教育的概念,指代一种区别于学校教育的教育方式。为了强调与学校教育的不同,"非学校化"教育一度刻意与学校教育保持对立,显现出了"为反对而反对"的特点。随着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它逐渐不再盲目反对学校教育体制,而是将重心转移到了自我建构上。"非学校化"教育实践的发展得益于"在家上学"群体,并一度成为"在家上学"群体最主要的教育方式。不过,随着"在家上学"运动的发展,"非学校化"教育逐渐成为了"在家上学"群体众多教育选择中的一种。未来,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非学校化"教育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其内涵与表现形式也将更加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学校化”教育 在家上学 学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