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极涡、阻塞高压和西伯利亚高压在极端低温事件中的组合性异常特征
被引量:
19
1
作者
李艳
王嘉禾
王式功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63,共13页
选择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2016年"霸王级"寒潮,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地面台站资料,采用西伯利亚高压指数、平流层极涡指数与二维阻塞高压指数,分析了两次极端低温过程期间西伯利亚高压、阻塞高压与平流层极涡的组合...
选择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2016年"霸王级"寒潮,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地面台站资料,采用西伯利亚高压指数、平流层极涡指数与二维阻塞高压指数,分析了两次极端低温过程期间西伯利亚高压、阻塞高压与平流层极涡的组合性异常特征.结果表明,与1970-2005年的气候平均态相比, 2008年西伯利亚高压偏强8.7 hPa,阻塞高压频率偏高50%,极涡偏强190 gpm;2016年西伯利亚高压偏强16.8 hPa,阻塞高压频率偏高约60%,极涡偏强约296 gpm,说明2016年寒潮过程中3种大尺度天气系统的异常比2008年更显著.分析两次极端低温过程中3种大尺度系统的组合性异常特征,发现与1970-2005年气候平均态相比, 2016年寒潮过程期间极涡偏强,北极高空有较强冷空气,北极地表爆发性增温与中高纬阻塞高压的发展,使大量极寒冷的空气在西伯利亚地区积聚,在高空气流的引导下向中国爆发,使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短时间内急剧下降; 2008年平流层极涡能量下传,使得阻塞高压长期维持,西伯利亚高压主体也长时间维持,小股冷空气不断东移南下,使中国南部地区维持长时间低温,并与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交汇,形成长时间的雨雪冰冻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
“霸王级”寒潮
西伯利亚高压
阻塞高压
平流层极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次典型极端低温过程低频特征分析
被引量:
15
2
作者
李艳
张金玉
+2 位作者
李旭
马百胜
王雅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41-1352,共12页
对1960年1月至2016年2月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进行Butterworth带通滤波,保留周期为30~60天的低频信号,采用低频天气图方法分析了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2016年"霸王级"寒潮的低频特征,揭示典型极端低温事件中低频系统的...
对1960年1月至2016年2月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进行Butterworth带通滤波,保留周期为30~60天的低频信号,采用低频天气图方法分析了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2016年"霸王级"寒潮的低频特征,揭示典型极端低温事件中低频系统的特征及其生成、演变过程。结果表明:2008年初环流系统具有明显的30~60天低频振荡,位势高度正(负)距平对应低频流场的低频高(低)压,纬向风速正距平与低频风速大值区一致。过程期间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为正位相,有利于中东急流的加强和阻塞高压的维持,进而造成持续低温。2016年初环流系统的30~60天低频特征不明显,但低频低压能反映极涡的生成、演变。此外低频天气图能反映寒潮前后AO位相的转变,AO由12月下旬的正位相转变为1月初的负位相,中纬度纬向环流减弱而经向环流增强,极涡中心的冷空气在阻塞高压脊前偏北气流的引导下入侵中国,可能是造成剧烈降温的主要原因。两次过程中,低频低压、高压的分布和冷空气南下路径不同,但低频流场均落后天气过程2天左右表现出AO位相的转变,通过追踪和判断低频信号的路径,结合数值预报产品,可为类似的极端低温过程的延伸期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天气图
低温雨雪冰冻
“霸王级”寒潮
极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典型极端低温事件中高空急流和阻塞高压的特征及其协同作用
被引量:
8
3
作者
李艳
张金玉
+2 位作者
王嘉禾
马百胜
路瑶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70-679,690,共11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三维急流指数和二维阻塞高压指数,研究了高空急流和阻塞高压在典型极端低温事件: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2016年"霸王级"寒潮事件中的协同作用,揭示了两次极端低温事件不同天气表征的环流成因....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三维急流指数和二维阻塞高压指数,研究了高空急流和阻塞高压在典型极端低温事件: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2016年"霸王级"寒潮事件中的协同作用,揭示了两次极端低温事件不同天气表征的环流成因.结果表明,与气候平均值相比,两次事件中东亚急流的配置均为增强的副热带急流和偏弱的温带急流,阻塞高压发生频率偏多(33%),强度异常偏强(3.5以上).2008年初高空急流强度较2016年更强,乌拉尔山阻塞高压持续稳定且强大,源源不断的向中国输送冷空气,中纬度低槽活跃,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加强了向中国南方地区的水汽输送,造成该地区持续性低温和降水;2016年东亚温带急流较常年以及2008年都偏弱,使得阻塞高压异常偏强,横跨约40个经度,乌拉尔山地区500 hPa高度场正距平中心达300 gpm,阻塞高压脊前冷平流加强了近地面西伯利亚高压强度,在南移延伸至华北地区的东亚横槽转竖后西北气流的引导下,冷空气迅速入侵中国,造成短时间剧烈降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
“霸王级”寒潮
高空急流
阻塞高压
气候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极涡、阻塞高压和西伯利亚高压在极端低温事件中的组合性异常特征
被引量:
19
1
作者
李艳
王嘉禾
王式功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63,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5051)
文摘
选择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2016年"霸王级"寒潮,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地面台站资料,采用西伯利亚高压指数、平流层极涡指数与二维阻塞高压指数,分析了两次极端低温过程期间西伯利亚高压、阻塞高压与平流层极涡的组合性异常特征.结果表明,与1970-2005年的气候平均态相比, 2008年西伯利亚高压偏强8.7 hPa,阻塞高压频率偏高50%,极涡偏强190 gpm;2016年西伯利亚高压偏强16.8 hPa,阻塞高压频率偏高约60%,极涡偏强约296 gpm,说明2016年寒潮过程中3种大尺度天气系统的异常比2008年更显著.分析两次极端低温过程中3种大尺度系统的组合性异常特征,发现与1970-2005年气候平均态相比, 2016年寒潮过程期间极涡偏强,北极高空有较强冷空气,北极地表爆发性增温与中高纬阻塞高压的发展,使大量极寒冷的空气在西伯利亚地区积聚,在高空气流的引导下向中国爆发,使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短时间内急剧下降; 2008年平流层极涡能量下传,使得阻塞高压长期维持,西伯利亚高压主体也长时间维持,小股冷空气不断东移南下,使中国南部地区维持长时间低温,并与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交汇,形成长时间的雨雪冰冻天气.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
“霸王级”寒潮
西伯利亚高压
阻塞高压
平流层极涡
Keywords
cryogenic freezing rain and snow weather
strong cold wave
Siberian high
blocking
stratosphere polar vortex
分类号
P42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425.5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次典型极端低温过程低频特征分析
被引量:
15
2
作者
李艳
张金玉
李旭
马百胜
王雅芳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41-1352,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5051)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lzujbky-2017-60)
文摘
对1960年1月至2016年2月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进行Butterworth带通滤波,保留周期为30~60天的低频信号,采用低频天气图方法分析了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2016年"霸王级"寒潮的低频特征,揭示典型极端低温事件中低频系统的特征及其生成、演变过程。结果表明:2008年初环流系统具有明显的30~60天低频振荡,位势高度正(负)距平对应低频流场的低频高(低)压,纬向风速正距平与低频风速大值区一致。过程期间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为正位相,有利于中东急流的加强和阻塞高压的维持,进而造成持续低温。2016年初环流系统的30~60天低频特征不明显,但低频低压能反映极涡的生成、演变。此外低频天气图能反映寒潮前后AO位相的转变,AO由12月下旬的正位相转变为1月初的负位相,中纬度纬向环流减弱而经向环流增强,极涡中心的冷空气在阻塞高压脊前偏北气流的引导下入侵中国,可能是造成剧烈降温的主要原因。两次过程中,低频低压、高压的分布和冷空气南下路径不同,但低频流场均落后天气过程2天左右表现出AO位相的转变,通过追踪和判断低频信号的路径,结合数值预报产品,可为类似的极端低温过程的延伸期预报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低频天气图
低温雨雪冰冻
“霸王级”寒潮
极涡
Keywords
The low-frequency synoptic map
durative low temperature, snow fall and freezing
"overlord "level cold wave
polar vortex
分类号
P44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典型极端低温事件中高空急流和阻塞高压的特征及其协同作用
被引量:
8
3
作者
李艳
张金玉
王嘉禾
马百胜
路瑶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70-679,690,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505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LZUJBKY-2016-16,LZUJBKY-2017-60).
文摘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三维急流指数和二维阻塞高压指数,研究了高空急流和阻塞高压在典型极端低温事件: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2016年"霸王级"寒潮事件中的协同作用,揭示了两次极端低温事件不同天气表征的环流成因.结果表明,与气候平均值相比,两次事件中东亚急流的配置均为增强的副热带急流和偏弱的温带急流,阻塞高压发生频率偏多(33%),强度异常偏强(3.5以上).2008年初高空急流强度较2016年更强,乌拉尔山阻塞高压持续稳定且强大,源源不断的向中国输送冷空气,中纬度低槽活跃,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加强了向中国南方地区的水汽输送,造成该地区持续性低温和降水;2016年东亚温带急流较常年以及2008年都偏弱,使得阻塞高压异常偏强,横跨约40个经度,乌拉尔山地区500 hPa高度场正距平中心达300 gpm,阻塞高压脊前冷平流加强了近地面西伯利亚高压强度,在南移延伸至华北地区的东亚横槽转竖后西北气流的引导下,冷空气迅速入侵中国,造成短时间剧烈降温.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
“霸王级”寒潮
高空急流
阻塞高压
气候异常
Keywords
durative low temperature,snow fall and freezings
’overlord’cold wave
upper-level jet stream
blocking high
climate anomaly
分类号
P44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42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极涡、阻塞高压和西伯利亚高压在极端低温事件中的组合性异常特征
李艳
王嘉禾
王式功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两次典型极端低温过程低频特征分析
李艳
张金玉
李旭
马百胜
王雅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典型极端低温事件中高空急流和阻塞高压的特征及其协同作用
李艳
张金玉
王嘉禾
马百胜
路瑶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