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圭臬已死:“后朦胧诗”的诗学品格
1
作者 陈亮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3-26,共4页
圭臬已死:「后朦胧诗」的诗学品格■陈亮一个“诗言志”、“诗教化”的时代已经过去,一种“诗缘情面绮靡”的传统诗歌美学已被全面推翻,“一切都靠不住了,一切才刚刚开始”①,面对那么多困惑,新一代的年轻诗人们高擎起了“pas... 圭臬已死:「后朦胧诗」的诗学品格■陈亮一个“诗言志”、“诗教化”的时代已经过去,一种“诗缘情面绮靡”的传统诗歌美学已被全面推翻,“一切都靠不住了,一切才刚刚开始”①,面对那么多困惑,新一代的年轻诗人们高擎起了“pass北岛”的旗帜,对他们来说“圭臬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朦胧诗 后现代主义文化 诗学品格 语言学 诗歌 “能指”和“所指” “零度写作” 社会转型 诗本体 语言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对“语言转向”
2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20-120,共1页
面对“语言转向”王岳川在《街道》(深圳)1995年第12期发表《九十年代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的嬗变》一文,指出,近十年来,中国学术思想界出现的争后恐先状态,其深层表征为“新就是好”、“西化”就是现代化、“转型”就是进步的... 面对“语言转向”王岳川在《街道》(深圳)1995年第12期发表《九十年代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的嬗变》一文,指出,近十年来,中国学术思想界出现的争后恐先状态,其深层表征为“新就是好”、“西化”就是现代化、“转型”就是进步的潜意识话语。但却少有人追问“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转向 文学批评 语言学转向 社会政治批评 中国的接受 文化现代化 “零度写作” 现代主义 意识形态话语 艺术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