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文学“动物报恩”母题的当代叙事建构 被引量:4
1
作者 陈佳冀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5-241,共7页
作为中国文学历史传承与类型衍生中的一个重要叙事原型——"动物报恩"母题,横亘在文学历史有关"动物叙事"的讲述脉络中,发展至当代,其展现了新的叙事姿态、模式框架与价值诉求。作为中国当代动物小说诸多叙事类型... 作为中国文学历史传承与类型衍生中的一个重要叙事原型——"动物报恩"母题,横亘在文学历史有关"动物叙事"的讲述脉络中,发展至当代,其展现了新的叙事姿态、模式框架与价值诉求。作为中国当代动物小说诸多叙事类型当中的一大主类,"报恩"类叙事更多选择以狼、狗等动物形象为主述对象,以拯救报恩为核心讲述母题,把叙述的重心导向对动物的忠与义的伦理品性的讴歌和颂扬上,进而抒发作家积极的情感表达与明确的价值判断的作品。从现代叙事学的意义上,结合类型学的研究范式对"报恩"模式的情感范畴、叙述表征与类型特质的总体梳理,"陷困+解救"的主述结构及其情感逻辑的生发机制,类型当中的角色担当与类型细化以及悲剧性结局的价值指向等四个层面展开相应的探讨。最终实则力求深入对这一主述模式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考察当中,研究本身将张显"动物报恩"类主述叙事类型特质及其在动物小说创作乃至当代文学整体格局中所具备的独特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报恩” “陷+解救” 母题模式 角色担当 结局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