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别现代融媒视域下编辑与作者关系的“附魅”与“解魅”之维--基于西方文艺理论视角
1
作者 邢娟妮 李丹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5-90,共6页
别现代融媒视域下,面对“未定”“此在”“将是”人媒共生的别样出版现象,编辑与作者在书刊出版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于现实中呈现出一种“附魅”的状况。如何对“附魅”进行“解魅”,如何处理好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关系,文章基于萨特“... 别现代融媒视域下,面对“未定”“此在”“将是”人媒共生的别样出版现象,编辑与作者在书刊出版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于现实中呈现出一种“附魅”的状况。如何对“附魅”进行“解魅”,如何处理好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关系,文章基于萨特“看—被看”的视觉空间理论、马丁·布伯的“我—你”交往行为理论以及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理论维度,提出编辑与作者应具有自律自为的边界意识、平等的交往对话意识及以人为本的客观意识,予以“解魅”,以提高书刊出版在社会市场中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现代 融媒体 书刊出版 编辑 作者 “附魅” “解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魅与神化——对新时期“鲁迅研究”的反思(一) 被引量:5
2
作者 古大勇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7-129,共3页
新时期以来,20世纪中国作家几乎走下神坛而"祛魅",但唯有鲁迅是例外。文学批评界一直在为反对"神化鲁迅"、还原"人间鲁迅"而不懈努力,可是并没有真正彻底去除"神化鲁迅"的倾向,而是对鲁迅进行... 新时期以来,20世纪中国作家几乎走下神坛而"祛魅",但唯有鲁迅是例外。文学批评界一直在为反对"神化鲁迅"、还原"人间鲁迅"而不懈努力,可是并没有真正彻底去除"神化鲁迅"的倾向,而是对鲁迅进行另一种形式上的"附魅"与神化。具体体现为:批评鲁迅的非学理化倾向;反批评一定程度上的非学理化倾向;现行大学文学史教材,不对鲁迅创作不足作出辩证评价;夸大鲁迅思想家的一面;和其他经典作家相比,学术界不谈或少谈鲁迅文学创作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研究 “附魅”与神化 非学理性 批评 反批评 教材评价 思想研究 创作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