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中丘陵区“长治”工程的减沙效益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雷孝章 曹叔尤 +1 位作者 戴华龙 戴永波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2-58,共7页
以川中丘陵区“长治”工程为研究对象 ,对坡面和小流域各种措施的减沙理水效益进行了分析 ,同时结合各种措施的减沙理水效果 ,探讨了不同尺度下水保措施的减沙效果。研究表明 ,长治工程对坡面和小流域的减沙理水效果明显 。
关键词 “长治”工程 水土保持 减沙效益 水沙运行机制 林草措施 保土耕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治”工程对三峡库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肖玉保 齐实 +1 位作者 冯明汉 赵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29-231,236,共4页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提高水土流失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有效途径,以竣工的“长治”一期工程为例,在对三峡库区42个小流域进行系统分类的基础上,分别以粮食消费和价值消费作为人口消费标准,比较了三峡库区42个小流域治理前后的环境人口容量...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提高水土流失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有效途径,以竣工的“长治”一期工程为例,在对三峡库区42个小流域进行系统分类的基础上,分别以粮食消费和价值消费作为人口消费标准,比较了三峡库区42个小流域治理前后的环境人口容量,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投资规模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可将三峡库区小流域分为六类,每个小流域经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环境人口容量均有明显提高,其中第四类小流域从提高环境人口容量的角度来看,合理的投资规模应为5.5万元/km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治”工程 环境人口容量 聚类分析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治”工程对三峡入库泥沙特性变化影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郭生练 徐高洪 +1 位作者 张新田 边玮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6,共4页
阐述了三峡水库以上流域的水土流失状况和影响入库沙量的主要因素。以长江干流及支流主要控制站的径流泥沙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自1989年实施"长治"工程以来入库水沙特性的变化,并对"长治"工程的效益进行了初步评价,... 阐述了三峡水库以上流域的水土流失状况和影响入库沙量的主要因素。以长江干流及支流主要控制站的径流泥沙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自1989年实施"长治"工程以来入库水沙特性的变化,并对"长治"工程的效益进行了初步评价,得到寸滩、宜昌站径流泥沙来量减少、主要测站来沙量分配发生变化,主要是嘉陵江来水及来沙量减少的基本认识。同时探讨了减少三峡水库入库沙量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泥沙 “长治”工程 水沙特性 对策措施 长江三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长治”工程建设成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健 肖翔 涂人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9,19,共4页
三峡库区是我国主要水土流失区之一,水土流失面积2.8万km2,三峡库区作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的"四大片"之一,从1989年开始实施了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简称"长治"工程)以来,经过20 a的连续治理,取得... 三峡库区是我国主要水土流失区之一,水土流失面积2.8万km2,三峡库区作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的"四大片"之一,从1989年开始实施了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简称"长治"工程)以来,经过20 a的连续治理,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对库区湖北省秭归县、夷陵区、重庆市云阳县等典型县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三峡库区"长治"工程20 a来的建设成效,主要体现在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库区水土流失恶化趋势得到扭转,2007年与1985年相比,水土流失面积减幅高达28%;通过水土保持规模经营,把山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培育了以茶叶、柑橘为主的经果林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库区群众增产增收,减缓了人地矛盾,提高了环境容量;同时"长治"工程对减少三峡入库泥沙和面源污染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长治”工程 成效分析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长治”工程水土保持前期工作存在问题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根录 吴遵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7-179,共3页
总结了湖北省近20年来"长治"工程建设基本情况。以湖北省七期"长治"工程实施阶段为例,从项目区选择,小流域划分,典型小流域选择,治理措施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新一期"长治"工程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中存... 总结了湖北省近20年来"长治"工程建设基本情况。以湖北省七期"长治"工程实施阶段为例,从项目区选择,小流域划分,典型小流域选择,治理措施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新一期"长治"工程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期工作 湖北省 “长治”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总结“长治”工程经验 扎实推进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被引量:2
6
作者 刘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4,20,共5页
长江上游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1988年,国务院批准实施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简称"长治"工程)。20多年来,在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下,各治理区坚持以科学规划为指导、以小流域为单元防治水... 长江上游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1988年,国务院批准实施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简称"长治"工程)。20多年来,在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下,各治理区坚持以科学规划为指导、以小流域为单元防治水土流失的技术路线,坚持严格管理,重视队伍建设,注重科技创新,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积累了我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的宝贵经验。针对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现状,提出要充分发扬"长治"工程的成功经验,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导向、以前期工作为抓手、以强化建设管理为重点、突出治理重点、创新建管模式的指导方针,扎实推进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努力促进我国广大山丘区民生改善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治”工程 水土流失治理 建管模式 长江上中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节地区“长治”工程建设情况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2
7
作者 孟天友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34,共3页
毕节地区1989年开始实施“长治”工程,截止到2004年底,累计在336条小流域完成水土保持综合防治面积7 327.97 km2,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贫困面貌得到较大改变。但工程建设也存在着与以人为本理... 毕节地区1989年开始实施“长治”工程,截止到2004年底,累计在336条小流域完成水土保持综合防治面积7 327.97 km2,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贫困面貌得到较大改变。但工程建设也存在着与以人为本理念有一定差距、石漠化等特殊流失类型治理困难、水保工程设施管护机制未能有效建立和因生活燃煤引起的生态危机等四大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提出了要坚持“长治”工程的成功经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处理水土保持持续发展,从人的问题着手解决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持续发展,用发展的观点完善建设管理的政策和措施等有关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长治”工程 存在问题 毕节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长治”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成效和经验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爱军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15,共3页
湖北省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年均土壤侵蚀量高达2.1亿t。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耕地减少、地力下降、农业减产、农民减收、生态失衡,严重制约着水土流失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自1989年开始实施“长治”工程以来,工程建设取... 湖北省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年均土壤侵蚀量高达2.1亿t。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耕地减少、地力下降、农业减产、农民减收、生态失衡,严重制约着水土流失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自1989年开始实施“长治”工程以来,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主要经验: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管理;二是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治理思路;三是推进大示范区建设,提升治理档次;四是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五是强化监督管理,巩固治理成果;六是注重科技监测,提高科技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长治”工程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治”工程与农村经济发展
9
作者 肖建红 施国庆 +1 位作者 邢贞相 付强 《水利经济》 2005年第6期16-17,45,共3页
分析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坡改梯、沼气池、经济林果等“长治”工程实施对治理区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同时分析了“长治”工程实施前后治理区农民生计模式的变化。
关键词 “长治”工程 水土保持 农村经济发展 农民生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长治”工程与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的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法扬 《中国水土保持》 1999年第11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水土保持 “长治”工程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长治”工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11
作者 贺莉 卿太明 李余波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14,共2页
15年来 ,四川省在实施“长治”工程的过程中 ,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 ,注重行政推动 ,强化预防监督 ,不断创新机制 ,重视科学研究 ,探索出了符合四川实际的治理模式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管理机制。“长治”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 ,生... 15年来 ,四川省在实施“长治”工程的过程中 ,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 ,注重行政推动 ,强化预防监督 ,不断创新机制 ,重视科学研究 ,探索出了符合四川实际的治理模式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管理机制。“长治”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 ,生态系统趋于良性循环 ,农业生产、群众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长治”工程建设在全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先导、示范和龙头作用。分析了“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长治”工程 综合治理 治理模式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长治”工程的新创意
12
作者 郭廷辅 段巧甫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7,共2页
水保部门以自己的种苗基地为基点 ,向全县治理区辐射 ,使高质量、高标准的治理范围不断扩大和延伸。通过苗圃带基地 ,把治理的侵蚀劣地和培育的果苗作为资本来经营 。
关键词 “长治”工程 重点县 湖南省 水土保持 种苗基地 产业化 综合治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长治”工程建设的效益价值评估
13
作者 魏宏庆 潘竟虎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0-42,共3页
以生态经济学的视角,采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恢复费用法等对甘肃省“长治”工程实施后的效益价值进行了估算,并以货币的价值形式测评。测评结果表明:项目区年土壤保持的总价值为99 794.35万元,涵养水源总价值为22 55... 以生态经济学的视角,采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恢复费用法等对甘肃省“长治”工程实施后的效益价值进行了估算,并以货币的价值形式测评。测评结果表明:项目区年土壤保持的总价值为99 794.35万元,涵养水源总价值为22 554万元,碳贮量总价值是905 058万元,项目实施的经济效益明显,投入产出的比较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价值 评估方法 “长治”工程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长治”工程 推进水土保持产业化
14
作者 段巧甫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0-15,27,共7页
依托"长治"工程,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小流域经济,推进水土保持产业化,大力培育当地主导产业,是水土保持工作理论创新、深化改革的产物、是群众实践和科研探索的结晶、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 依托"长治"工程,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小流域经济,推进水土保持产业化,大力培育当地主导产业,是水土保持工作理论创新、深化改革的产物、是群众实践和科研探索的结晶、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水土保持事业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迫切需要。"长治"工程对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快脱贫致富和新农村建设,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根据对"长治"工程20年建设成效的深入调查研究,以及各重点治理区的建设经验,总结和论述了各地依托"长治"工程,推进水土保持产业化,大力培育当地主导产业的主要做法、发展类型和优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治”工程 水土保持产业化 主导产业 优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治”工程促进四川山丘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15
作者 王丽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4-27,共4页
在分析水土流失对四川省山丘区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发展影响与危害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该省"长治"工程实施20多年的建设成效,着重介绍了该工程在减轻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认为"长... 在分析水土流失对四川省山丘区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发展影响与危害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该省"长治"工程实施20多年的建设成效,着重介绍了该工程在减轻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认为"长治"工程的实施促进和加快了该省山丘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治”工程 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长治”工程的成效与做法
16
作者 贺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44-47,共4页
四川省"长治"工程实施20 a来,健全了水土保持机构,建立了一套技术体系和管理模式,建设了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坡耕地改造为重点,以坡面径流为主线,以沟、凼、池、渠、窖、坝、堰为骨干的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综合防治体系,建设... 四川省"长治"工程实施20 a来,健全了水土保持机构,建立了一套技术体系和管理模式,建设了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坡耕地改造为重点,以坡面径流为主线,以沟、凼、池、渠、窖、坝、堰为骨干的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了一批示范工程,形成了水保产业格局,治理区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显著提高。总结了四川省"长治"工程的成效与具体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长治”工程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治”工程第十八次工作会议在云南曲靖召开
17
作者 李西民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F0002-F0002,共1页
2006年8月29-31日,长江水利委员会在云南省曲靖市召开了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作第十八工作会议,来自项目区10个省市各级水利保部门的领导及专家120多人参加了会议。
关键词 “长治”工程 云南曲靖 会议 长江水利委员会 长江上中游 水土保持 曲靖市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住机遇 积极推进“长治”工程建设
18
作者 翟浩辉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共1页
长江上中游是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 ,开展“长治”工程建设以来 ,已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 8万km2 。“长治”工程已成为长江流域规模最大、稳定性最强、持续时间最长和最具影响力的生态建设项目 。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长江上中游 “长治”工程 生态环境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结经验 突出重点 又好又快地推进“十一五”“长治”工程建设
19
作者 鄂竟平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6,共3页
“长治”工程自1989年启动实施以来,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近9万km2,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长治”工程建设重视发挥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的领导协调作用,坚持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依靠制度对项目严格管理,为全国的... “长治”工程自1989年启动实施以来,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近9万km2,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长治”工程建设重视发挥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的领导协调作用,坚持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依靠制度对项目严格管理,为全国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借鉴作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各地要抓住机遇,重点做好5项工作:进一步依法加强监管力度,遏止新的水土流失;进一步抓好以“长治”工程为龙头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作;进一步发挥长江流域水热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工作;进一步发挥各级水保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作用;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长治”工程 “十一五”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治”工程区坡耕地治理技术创新与推广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正秋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97-101,共5页
在长期的坡耕地治理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如:在土多石少,石料短缺的地方,用混凝土预制件筑坎;在实施坡改梯的同时,按照分段拦蓄、除害兴利的原则,在坡面上布设截水沟、排洪沟、引水渠、沉沙池、蓄水池等,形成从坡顶... 在长期的坡耕地治理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如:在土多石少,石料短缺的地方,用混凝土预制件筑坎;在实施坡改梯的同时,按照分段拦蓄、除害兴利的原则,在坡面上布设截水沟、排洪沟、引水渠、沉沙池、蓄水池等,形成从坡顶到坡脚的蓄、引、排、灌系统;在坡耕地上沿等高线每隔一定坡间距,种植一行或多行速生、萌生力强、经济价值较高的灌木或灌草,形成一条条生长茂密的灌丛或灌草丛,即植物篱等。实施这些措施后,不仅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对长治工程20 a来积累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坡耕地 技术推广 “长治”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