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方精神、晚明风格与现代文学的"长时段"书写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4-109,共6页
在当代中国的城市书写中,“晚明”与“江南”作为核心意象,标志着抒情传统及其生活美学的回归。其中不仅隐藏着“古典”的趣味,也意味着对“现代”的探求。在全球现代性危机下,中国作家试图以一种“长时段”的书写,通过回溯本土近世精... 在当代中国的城市书写中,“晚明”与“江南”作为核心意象,标志着抒情传统及其生活美学的回归。其中不仅隐藏着“古典”的趣味,也意味着对“现代”的探求。在全球现代性危机下,中国作家试图以一种“长时段”的书写,通过回溯本土近世精神的源流,注重时间体验的空间性,寄情个人和家族的直接经验,在中国内部发现历史,从“南方精神”走向多元现代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精神 晚明风格 “长时段” 现代文学 多元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总体史”到“三时段”——一个解析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传播的新视角 被引量:4
2
作者 高尚 王四达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7-234,共8页
"历史学重回‘长时段’研究"是最近史学界的呼吁;对研究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传播问题来说,该理论也是一种合适的分析工具。通过"总体史"与"三时段"理论的结合,可以构成一个"点"、"线&q... "历史学重回‘长时段’研究"是最近史学界的呼吁;对研究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传播问题来说,该理论也是一种合适的分析工具。通过"总体史"与"三时段"理论的结合,可以构成一个"点"、"线"、"面"、"体"的有机整体;借助中国历史的"三时段"和世界历史的"长时段"这双重视角,可深入解析社会主义在近代中国传播过程中重要事件、客观情势和社会结构的特殊作用;可以揭示这一思潮在中外历史时段中双流汇合的关系,由此推进了对该问题的立体解读。但是,"总体史"与"三时段"理论毕竟只是一种学科方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才是解析这段历史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时段”理论 社会主义 近代中国 “长时段”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