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影响家庭正规信贷获得?——来自CHFS的证据 被引量:85
1
作者 杨波 王向楠 邓伟华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87,共14页
2016年G20峰会提出了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理念,而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正规信贷获得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特别是对缺乏正规金融服务的“长尾”人群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2015和2017年的数据... 2016年G20峰会提出了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理念,而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正规信贷获得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特别是对缺乏正规金融服务的“长尾”人群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2015和2017年的数据,结合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运用Probit面板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了家庭正规信贷获得,该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数字支付渠道来实现的;数字普惠金融的“长尾”特性尤其显著,主要是提高了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低收入人群、女性群体获得正规信贷的可能性。因此,应持续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优先加强移动支付技术的宣传与推广,更着力改善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数字金融服务欠发达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金融服务 正规信贷 移动支付 金融可得性 “长尾”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