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定向顺层钻孔“钻-冲-护”一体化增透技术试验
被引量:
3
1
作者
辛宪耀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8-131,共4页
针对松软低透煤层瓦斯抽采钻孔塌孔严重、瓦斯抽采效果差、抽采达标周期长、抽掘采衔接紧张等问题,基于现有装备,提出了定向顺层钻孔"钻-冲-护"一体化低透煤层高效促抽瓦斯技术,该技术在长平煤矿实践表明:大功率定向钻机施工...
针对松软低透煤层瓦斯抽采钻孔塌孔严重、瓦斯抽采效果差、抽采达标周期长、抽掘采衔接紧张等问题,基于现有装备,提出了定向顺层钻孔"钻-冲-护"一体化低透煤层高效促抽瓦斯技术,该技术在长平煤矿实践表明:大功率定向钻机施工煤段长度达到340 m,煤段水力冲孔后总返煤量260.46 t,扩孔孔径φ0.87 m。对冲孔方式进行考察,发现回转冲孔方式和交叉冲孔方式效率优于水平冲孔方式。未采取下筛管工艺抽采钻孔平均瓦斯浓度为25.05%;全程下筛管护孔抽采钻孔平均瓦斯浓度为49.10%,一体化工艺下抽采钻孔百米瓦斯纯流量比普通钻孔水力冲孔护孔后抽采钻孔百米瓦斯纯流量提高了约11倍,瓦斯流量衰减系数降低了9.4%。瓦斯抽采浓度提高约2倍,百米抽采瓦斯纯量由0.08 m^(3)/min增至0.94 m^(3)/min,瓦斯抽采效果明显,保障了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软低透煤层
瓦斯抽采
定向顺层
钻
孔
“钻-冲-护”一体化
冲孔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质-工程驱动的邻井辅助同井钻速预测与优化方法
2
作者
樊永东
金衍
+3 位作者
林伯韬
韩雪银
吴事难
张家豪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0,共10页
渤海中部沙河街组储层主要为泥岩和深色砂泥岩,在钻遇该储层时机械钻速偏低,严重影响钻井周期与钻井成本。为解决上述问题,建立了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的钻速预测与优化模型。该模型包括钻速预测与钻速优化2部分,基于地质与工程融合数据...
渤海中部沙河街组储层主要为泥岩和深色砂泥岩,在钻遇该储层时机械钻速偏低,严重影响钻井周期与钻井成本。为解决上述问题,建立了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的钻速预测与优化模型。该模型包括钻速预测与钻速优化2部分,基于地质与工程融合数据建立了邻井辅助同井钻速预测模型;在完成钻速预测后,定义了特征贡献度系数,以量化不同特征参数对最终结果的影响程度,既可以基于特征贡献度系数对预测结果进行解释,也可以得到对钻速影响较大且可人为可控的参数。针对显著影响钻速且可人为可控的参数,钻速优化模型通过网格搜索优化算法寻找最优参数组合,从而实现钻井提速。基于该模型对钻速优化可知,测试井的钻速平均提高了6.34%,对预测结果贡献最大的3组参数分别是伽马值、钻压和钻头钻井时长。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地质与工程因素,实现了高精度钻速预测与钻速大幅度提高,在实际应用的2口开发井中为钻速提高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
速预测
钻
速优化
机器学习
地质
-
工程
一体化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坚硬煤岩体“钻-切-压”一体化释能减冲技术研究
被引量:
15
3
作者
翁明月
郝英豪
解嘉豪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4-88,共5页
为解决葫芦素煤矿坚硬煤岩体的冲击地压问题,结合21103工作面冲击地压显现特征,详细分析了工作面冲击危险的全局影响因素与局部影响因素,得出了坚硬煤岩体的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分析表明:坚硬煤层是21103工作面冲击启动的主要内部条件,...
为解决葫芦素煤矿坚硬煤岩体的冲击地压问题,结合21103工作面冲击地压显现特征,详细分析了工作面冲击危险的全局影响因素与局部影响因素,得出了坚硬煤岩体的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分析表明:坚硬煤层是21103工作面冲击启动的主要内部条件,坚硬顶板是21103工作面冲击启动的主要外部条件,通过降低煤岩体系统内弹性能、增大系统破坏时所消耗的能量的方式,可破坏系统内外的蓄能条件,达到释能减冲的目的。设计了坚硬顶板水力压裂、顶板深孔预裂爆破、顶板水力切缝与坚硬煤体大直径钻孔卸压、煤体卸压爆破相结合的'钻-切-压'一体化释能减冲方案,采用水力压裂作为坚硬顶板的基础卸压措施,采用煤层大直径钻孔作为坚硬煤体的基础卸压措施,煤层卸压孔直径设为150 mm,钻孔间距设为1 m,采用煤体卸压爆破作为补充卸压措施,其实施原则包括:小孔径、高钻孔密度、小炸药线密度等。实践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案能够减弱强矿震的破坏力,有效减少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起到'释能减冲'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硬煤岩体
“钻
-
切
-
压
”一体化
冲击地压
卸压
钻
孔
水力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互联网的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照护模式在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
6
4
作者
张颖
张苹
黄汇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年第9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的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照护模式在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88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护理,...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的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照护模式在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88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互联网的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照护模式。对比两组自我护理能力、生命质量、运动耐力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生命质量、运动耐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自我护理技能(35.48±2.28)分、自我责任感(34.22±2.64)分、自我概念(37.14±2.36)分、健康知识水平(36.85±2.27)分,高于对照组;生命质量(43.37±6.60)分,低于对照组,运动耐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期间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的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照护模式可提升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命质量,改善其运动耐力,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互联网
医院
-
社区
-
家庭
一体化
照
护
模式
自我
护
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钻-切-压”一体化顶板预裂技术在冲击地压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5
作者
翁明月
张治高
《神华科技》
2018年第2期39-42,共4页
针对上覆厚硬顶板及宽煤柱留设带来冲击地压防治难题,针对性地开发"钻-切-压"一体化高效预裂坚硬顶板技术,利用高压水射流切缝为水力压裂提供起始裂纹,压裂压力可达45MPa,操作工艺简单、高效。现场观测表明,顶板压裂半径可达...
针对上覆厚硬顶板及宽煤柱留设带来冲击地压防治难题,针对性地开发"钻-切-压"一体化高效预裂坚硬顶板技术,利用高压水射流切缝为水力压裂提供起始裂纹,压裂压力可达45MPa,操作工艺简单、高效。现场观测表明,顶板压裂半径可达15m以上,巷帮压力降幅50%,有效地降低了临空巷道的危险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钻
-
切
-
压
”一体化
顶板压裂
压裂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部煤层气水平井测-定-录一体化地质导向技术
被引量:
15
6
作者
申鹏磊
白建平
+2 位作者
李贵山
吕帅锋
贾晋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491-2499,共9页
我国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目前已逐步进入勘探开发阶段,但经济高效的煤层气井数量偏少。钻井工程导向技术是制约煤层气水平井产能的首要因素:一方面,要求着陆井段轨迹平滑,使着陆层位和角度与地层参数相互匹配,以免造成后期排采设备故障...
我国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目前已逐步进入勘探开发阶段,但经济高效的煤层气井数量偏少。钻井工程导向技术是制约煤层气水平井产能的首要因素:一方面,要求着陆井段轨迹平滑,使着陆层位和角度与地层参数相互匹配,以免造成后期排采设备故障率高、排采不连续的现象;另一方面,水平段煤层钻遇率尽可能高,以保障供气充足。基于此,在总结前期深部煤层气水平井地质导向经验基础上,提出集测井、定向、录井技术于一体的地质导向技术,最大限度优化井眼轨迹,提高靶点着陆准确度和水平段煤层钻遇率。该技术主要流程为:根据前期有限的钻探、地震等资料建立目的层地质模型,钻井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垂直井段获取钻遇地层的测井参数响应值,水平段钻进时实时对比定向和录井参数,及时校正随钻伽玛,利用GeoWorks软件进行层位对比和划分,并建立动态地质模型,进而调整和预测后续井眼轨迹。通过沁水盆地横岭区块HL-U-04井实例应用,该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施工周期缩短了30%,煤层钻遇率提高了24.47%。该井完钻后连续油管压裂套管压力在5.7 m^3/min的排量下稳定维持在35 MPa,达到了储层改造效果,投产后该井排采初期日产气量稳定在1000 m^3左右。因此,测-定-录一体化地质导向技术提高了水平井钻井技术的精确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层气
测
-
定
-
录
一体化
地质导向
井眼轨迹
煤层
钻
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页岩气地质工程一体化导向钻井技术
被引量:
24
7
作者
陈颖杰
刘阳
+2 位作者
徐婧源
邓传光
袁和义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62,共7页
为最大限度地挖掘页岩储层潜力,提高水平井勘探开发效果,研究应用了页岩气地质工程一体化导向钻井技术,包括:在深化页岩储层认识和准确预测"甜点"的基础上,建立了精细三维地质模型;根据三维地质模型提取的地层参数进行井眼轨...
为最大限度地挖掘页岩储层潜力,提高水平井勘探开发效果,研究应用了页岩气地质工程一体化导向钻井技术,包括:在深化页岩储层认识和准确预测"甜点"的基础上,建立了精细三维地质模型;根据三维地质模型提取的地层参数进行井眼轨道优化设计;采用储层预测技术,落实目的层微构造变化,从而为水平段井眼轨迹预测提供地质依据;采用地质目标跟踪及轨迹调整技术,准确预测井底钻头位置,估算真实地层倾角并实时修正地质模型,确保井眼在储层中合理位置延伸。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在四川盆地NH2-4井进行了应用,确定水平段位置距优质页岩底界35.00m,校正真实地层倾角为6.48°,实时修正地质模型并调整井眼轨道设计参数,实现优质储层钻遇率94.5%。研究结果表明,页岩气地质工程一体化导向钻井技术,为页岩气开发提供了实用可行的集成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储集层
地质模型
井眼轨迹
导向
钻
井
一体化
NH2
-
4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页岩水平井一趟钻应用案例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
16
8
作者
杨金华
郭晓霞
《石油科技论坛》
2018年第6期32-35,60,共5页
贝克休斯公司2017年在美国怀俄明州DJ盆地仅用3.5d就成功完钻一口5405m深的页岩水平井。分析该井的成功经验,包括优化井身结构、应用高效钻头、造斜段和水平段改用油基钻井液、应用高造斜率旋转导向钻井系统、强化参数钻井、远程决策中...
贝克休斯公司2017年在美国怀俄明州DJ盆地仅用3.5d就成功完钻一口5405m深的页岩水平井。分析该井的成功经验,包括优化井身结构、应用高效钻头、造斜段和水平段改用油基钻井液、应用高造斜率旋转导向钻井系统、强化参数钻井、远程决策中心等。美国在页岩水平井钻井中,单井段一趟钻已成为常态,双井段一趟钻推广应用,多井段一趟钻持续增加,由此促进了钻井周期大幅缩短、钻井成本大幅下降。一趟钻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水平井提速降本的牛鼻子工程。我国在一趟钻技术应用上与美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今后应充分认识一趟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在技术和管理上要优化钻井方案设计、应用优质高效钻头、出台推广和激励办法、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推广并升级远程决策支持中心,以促进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趟
钻
页岩水平井
提速降本
强化参数
钻
井
地质
-
油藏
-
工程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石油钻机司钻控制房的设计
被引量:
11
9
作者
姜鸣
何世聪
+1 位作者
李远程
周声强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9-31,i003,共4页
司钻控制房是石油钻机的控制中枢,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台钻机的生产效率、维护保养性能、工人劳动强度和生产安全等。为此,探讨了新一代机电气液一体化石油钻机司钻控制房的设计问题,分析了房体系统、控制系统和显示系统。对司钻...
司钻控制房是石油钻机的控制中枢,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台钻机的生产效率、维护保养性能、工人劳动强度和生产安全等。为此,探讨了新一代机电气液一体化石油钻机司钻控制房的设计问题,分析了房体系统、控制系统和显示系统。对司钻控制房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人机界面控制是司钻控制房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届时全部钻井参数显示、全部设备控制都通过几个触摸屏来实现;人机界面控制可最大程度地优化司钻控制房内部结构和布局,显著降低司钻劳动强度,并提高工作效率;人机界面控制也是实现司钻控制房智能化、小型化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钻
机
界面控制
劳动强度
发展趋势
生产效率
维
护
保养
生产安全
设计问题
显示系统
控制系统
参数显示
设备控制
内部结构
工作效率
一体化
气
-
液
触摸屏
智能化
小型化
性能
钻
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盆地中国石化探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进展与攻关方向
被引量:
68
10
作者
郑和荣
刘忠群
+8 位作者
徐士林
刘振峰
刘君龙
黄志文
黄彦庆
石志良
武清钊
范凌霄
高金慧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65-783,共19页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的勘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气藏整体表现为“储层致密、大面积含气、局部富集”的特点,开发生产中普遍呈现出储量丰度低、普遍产水和裂缝控产等特征,储量动用难度大。近年来,以有效建产和高效勘探为主要目...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的勘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气藏整体表现为“储层致密、大面积含气、局部富集”的特点,开发生产中普遍呈现出储量丰度低、普遍产水和裂缝控产等特征,储量动用难度大。近年来,以有效建产和高效勘探为主要目标,应用地质-工程一体化的思路,开展了四川盆地中国石化探区须家河组的新一轮勘探开发攻关研究,在基础地质理论认识和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成藏模式、天然气富集规律和圈闭评价方面,建立了“先成藏后致密、超压驱动、晚期调整”的成藏模式,明确了“早期构造控带、差异致密控储、构造调整控产”的天然气富集规律,建立了基于古今构造及形变的圈闭动态评价方法。关于致密砂岩气藏甜点,划分了2类4型气藏甜点模式,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标准。针对致密砂岩裂缝预测,形成了最大似然、构造熵、形态指数和曲度等多属性融合的断褶缝体精细刻画技术。在致密砂岩组分和流体识别上,构建了粒度参数测井连续评价和中子声波包络面含气性识别测井评价技术。针对致密砂岩储层保护和改造,初步形成了氮气钻井提高产量技术,制定了不同甜点类型储层压裂改造技术和对策。当前,须家河组勘探开发工作中的重点是如何实现规模有效开发。通过近几年的攻关研究,认为下步的勘探开发应集中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全盆范围内进一步深化须家河组天然气差异富集规律研究;二是按照不同甜点类型开展精细的地质评价;三是进一步攻关裂缝体内幕精细刻画、优质储层精细预测和流体预测等关键技术,大力发展提高产量工程工艺技术和开发政策优化技术;四是坚持地质-工程一体化,建立分类动用的思想,优先开发动用裂缝型甜点储量,以大幅度提高产量为目标攻关基质储渗型甜点储量,实现须家河组难动用储量的有效建产和高效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气
钻
井
差异富集规律
地质
-
工程
一体化
致密砂岩气
须家河组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水力冲孔卸压增透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11
作者
韩颖
董博文
+2 位作者
张飞燕
吕帅
李伟东
《中国矿业》
2021年第2期95-100,共6页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高瓦斯低渗透煤层提高抽采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水力冲孔技术飞速发展,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简要回顾了水力冲孔技术的发展历程,系统介绍了钻-冲一体化、水力压裂与冲孔联合增透、水力冲孔与预裂爆...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高瓦斯低渗透煤层提高抽采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水力冲孔技术飞速发展,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简要回顾了水力冲孔技术的发展历程,系统介绍了钻-冲一体化、水力压裂与冲孔联合增透、水力冲孔与预裂爆破联合增透等新型技术的技术原理及现场应用情况,总结分析了该领域存在的关键问题,并对下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认为,多场耦合实验、影响半径测定、钻-冲-割一体化推广以及联合增透应是未来研究与探索的重点与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冲孔
卸压增透
钻
冲
一体化
联合增透
固
-
液
-
气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冲击地压矿井水射流联合水力压裂宽煤柱卸压技术研究
被引量:
15
12
作者
庞立宁
刘毅涛
+3 位作者
邸晟钧
苏士杰
丁国利
姜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85,共5页
针对冲击地压矿井宽煤柱会积聚大量弹性能从而容易引起地压灾害事故的问题,基于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对葫芦素煤矿21103工作面区段煤柱进行了"钻-切-压"一体化卸压技术研究,通过布置钻孔进行射流切缝和压裂对区段煤柱弱化卸压...
针对冲击地压矿井宽煤柱会积聚大量弹性能从而容易引起地压灾害事故的问题,基于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对葫芦素煤矿21103工作面区段煤柱进行了"钻-切-压"一体化卸压技术研究,通过布置钻孔进行射流切缝和压裂对区段煤柱弱化卸压,增大了区段煤柱内塑性区宽度,减少了弹性能量积聚,同时为减少煤柱卸压对巷道支护产生的负面影响,在21103工作面临空回风巷进行了定向水力压裂切顶,减少了侧向采空区悬露顶板向区段煤柱上的应力传递。"钻-切-压"一体化卸压技术与定向水力压裂切顶技术的联合应用,在21103工作面临空回风巷内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解决了区段煤柱内塑性区宽度增加同时对巷道支护不利这一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钻
-
切
-
压
”一体化
卸压技术
弹性能积聚
定向水力压裂
巷道支
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定向顺层钻孔“钻-冲-护”一体化增透技术试验
被引量:
3
1
作者
辛宪耀
机构
山西长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8-131,共4页
文摘
针对松软低透煤层瓦斯抽采钻孔塌孔严重、瓦斯抽采效果差、抽采达标周期长、抽掘采衔接紧张等问题,基于现有装备,提出了定向顺层钻孔"钻-冲-护"一体化低透煤层高效促抽瓦斯技术,该技术在长平煤矿实践表明:大功率定向钻机施工煤段长度达到340 m,煤段水力冲孔后总返煤量260.46 t,扩孔孔径φ0.87 m。对冲孔方式进行考察,发现回转冲孔方式和交叉冲孔方式效率优于水平冲孔方式。未采取下筛管工艺抽采钻孔平均瓦斯浓度为25.05%;全程下筛管护孔抽采钻孔平均瓦斯浓度为49.10%,一体化工艺下抽采钻孔百米瓦斯纯流量比普通钻孔水力冲孔护孔后抽采钻孔百米瓦斯纯流量提高了约11倍,瓦斯流量衰减系数降低了9.4%。瓦斯抽采浓度提高约2倍,百米抽采瓦斯纯量由0.08 m^(3)/min增至0.94 m^(3)/min,瓦斯抽采效果明显,保障了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
关键词
松软低透煤层
瓦斯抽采
定向顺层
钻
孔
“钻-冲-护”一体化
冲孔方式
Keywords
soft and low permeability coal seam
gas drainage
directional bedding drilling
integrated technology of"drilling
punching and protecting"
punching way
分类号
TD71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质-工程驱动的邻井辅助同井钻速预测与优化方法
2
作者
樊永东
金衍
林伯韬
韩雪银
吴事难
张家豪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工智能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出处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海相深层高温高压钻完井工程基础理论及控制方法”(编号:U19B6003-05)
中海油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重大科研计划项目“地质工程一体化及工程多维数据先导性研究服务”(编号:ZX2022ZCGCF3289)资助。
文摘
渤海中部沙河街组储层主要为泥岩和深色砂泥岩,在钻遇该储层时机械钻速偏低,严重影响钻井周期与钻井成本。为解决上述问题,建立了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的钻速预测与优化模型。该模型包括钻速预测与钻速优化2部分,基于地质与工程融合数据建立了邻井辅助同井钻速预测模型;在完成钻速预测后,定义了特征贡献度系数,以量化不同特征参数对最终结果的影响程度,既可以基于特征贡献度系数对预测结果进行解释,也可以得到对钻速影响较大且可人为可控的参数。针对显著影响钻速且可人为可控的参数,钻速优化模型通过网格搜索优化算法寻找最优参数组合,从而实现钻井提速。基于该模型对钻速优化可知,测试井的钻速平均提高了6.34%,对预测结果贡献最大的3组参数分别是伽马值、钻压和钻头钻井时长。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地质与工程因素,实现了高精度钻速预测与钻速大幅度提高,在实际应用的2口开发井中为钻速提高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关键词
钻
速预测
钻
速优化
机器学习
地质
-
工程
一体化
可解释性
Keywords
prediction of penetration rate
optimization of penetration rate
machine learning
geological and engineering integration
interpretability
分类号
TE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坚硬煤岩体“钻-切-压”一体化释能减冲技术研究
被引量:
15
3
作者
翁明月
郝英豪
解嘉豪
机构
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中煤能源研究院防冲控水研究所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4-88,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7YFC0804204)
文摘
为解决葫芦素煤矿坚硬煤岩体的冲击地压问题,结合21103工作面冲击地压显现特征,详细分析了工作面冲击危险的全局影响因素与局部影响因素,得出了坚硬煤岩体的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分析表明:坚硬煤层是21103工作面冲击启动的主要内部条件,坚硬顶板是21103工作面冲击启动的主要外部条件,通过降低煤岩体系统内弹性能、增大系统破坏时所消耗的能量的方式,可破坏系统内外的蓄能条件,达到释能减冲的目的。设计了坚硬顶板水力压裂、顶板深孔预裂爆破、顶板水力切缝与坚硬煤体大直径钻孔卸压、煤体卸压爆破相结合的'钻-切-压'一体化释能减冲方案,采用水力压裂作为坚硬顶板的基础卸压措施,采用煤层大直径钻孔作为坚硬煤体的基础卸压措施,煤层卸压孔直径设为150 mm,钻孔间距设为1 m,采用煤体卸压爆破作为补充卸压措施,其实施原则包括:小孔径、高钻孔密度、小炸药线密度等。实践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案能够减弱强矿震的破坏力,有效减少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起到'释能减冲'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坚硬煤岩体
“钻
-
切
-
压
”一体化
冲击地压
卸压
钻
孔
水力压裂
Keywords
hard coal and hard roof
'drilling
-
cutting
-
pressure'integration
rockburst
pressure relief drilling
hydraulic fracturing
分类号
TD324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互联网的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照护模式在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
6
4
作者
张颖
张苹
黄汇平
机构
江苏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出处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年第9期80-82,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的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照护模式在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88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互联网的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照护模式。对比两组自我护理能力、生命质量、运动耐力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生命质量、运动耐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自我护理技能(35.48±2.28)分、自我责任感(34.22±2.64)分、自我概念(37.14±2.36)分、健康知识水平(36.85±2.27)分,高于对照组;生命质量(43.37±6.60)分,低于对照组,运动耐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期间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的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照护模式可提升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命质量,改善其运动耐力,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互联网
医院
-
社区
-
家庭
一体化
照
护
模式
自我
护
理能力
分类号
R473.5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钻-切-压”一体化顶板预裂技术在冲击地压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5
作者
翁明月
张治高
机构
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新巨龙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神华科技》
2018年第2期39-42,共4页
文摘
针对上覆厚硬顶板及宽煤柱留设带来冲击地压防治难题,针对性地开发"钻-切-压"一体化高效预裂坚硬顶板技术,利用高压水射流切缝为水力压裂提供起始裂纹,压裂压力可达45MPa,操作工艺简单、高效。现场观测表明,顶板压裂半径可达15m以上,巷帮压力降幅50%,有效地降低了临空巷道的危险程度。
关键词
冲击地压
“钻
-
切
-
压
”一体化
顶板压裂
压裂半径
Keywords
Pressure bump
Integration of"drill
-
cut
-
press"
Roof fracturing
Fracturing radius
分类号
TD326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部煤层气水平井测-定-录一体化地质导向技术
被引量:
15
6
作者
申鹏磊
白建平
李贵山
吕帅锋
贾晋生
机构
煤与煤层气共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西蓝焰煤层气工程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易安蓝焰煤与煤层气共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491-2499,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6ZX05067)
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81101013)。
文摘
我国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目前已逐步进入勘探开发阶段,但经济高效的煤层气井数量偏少。钻井工程导向技术是制约煤层气水平井产能的首要因素:一方面,要求着陆井段轨迹平滑,使着陆层位和角度与地层参数相互匹配,以免造成后期排采设备故障率高、排采不连续的现象;另一方面,水平段煤层钻遇率尽可能高,以保障供气充足。基于此,在总结前期深部煤层气水平井地质导向经验基础上,提出集测井、定向、录井技术于一体的地质导向技术,最大限度优化井眼轨迹,提高靶点着陆准确度和水平段煤层钻遇率。该技术主要流程为:根据前期有限的钻探、地震等资料建立目的层地质模型,钻井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垂直井段获取钻遇地层的测井参数响应值,水平段钻进时实时对比定向和录井参数,及时校正随钻伽玛,利用GeoWorks软件进行层位对比和划分,并建立动态地质模型,进而调整和预测后续井眼轨迹。通过沁水盆地横岭区块HL-U-04井实例应用,该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施工周期缩短了30%,煤层钻遇率提高了24.47%。该井完钻后连续油管压裂套管压力在5.7 m^3/min的排量下稳定维持在35 MPa,达到了储层改造效果,投产后该井排采初期日产气量稳定在1000 m^3左右。因此,测-定-录一体化地质导向技术提高了水平井钻井技术的精确性和高效性。
关键词
深部煤层气
测
-
定
-
录
一体化
地质导向
井眼轨迹
煤层
钻
遇率
Keywords
deep coalbed methane
integration of logging and orientation
geo
-
steering
well trajectory
coal seam drilling rate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页岩气地质工程一体化导向钻井技术
被引量:
24
7
作者
陈颖杰
刘阳
徐婧源
邓传光
袁和义
机构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输气管理处
出处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62,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页岩气水平井钻完井关键基础研究"(编号:2013CB228003)
四川省科技创新苗子工程培育项目"页岩水平井过钻头测井数字样机开发"(编号:XNSIIJS(2014)51)联合资助
文摘
为最大限度地挖掘页岩储层潜力,提高水平井勘探开发效果,研究应用了页岩气地质工程一体化导向钻井技术,包括:在深化页岩储层认识和准确预测"甜点"的基础上,建立了精细三维地质模型;根据三维地质模型提取的地层参数进行井眼轨道优化设计;采用储层预测技术,落实目的层微构造变化,从而为水平段井眼轨迹预测提供地质依据;采用地质目标跟踪及轨迹调整技术,准确预测井底钻头位置,估算真实地层倾角并实时修正地质模型,确保井眼在储层中合理位置延伸。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在四川盆地NH2-4井进行了应用,确定水平段位置距优质页岩底界35.00m,校正真实地层倾角为6.48°,实时修正地质模型并调整井眼轨道设计参数,实现优质储层钻遇率94.5%。研究结果表明,页岩气地质工程一体化导向钻井技术,为页岩气开发提供了实用可行的集成技术。
关键词
页岩气
储集层
地质模型
井眼轨迹
导向
钻
井
一体化
NH2
-
4井
Keywords
shale gas
reservoir
geologic model
hole trajectory
steering drilling
integration
Well NH2
-
4
分类号
TE24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页岩水平井一趟钻应用案例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
16
8
作者
杨金华
郭晓霞
机构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科技研究所
出处
《石油科技论坛》
2018年第6期32-35,60,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子课题“陆上油气勘探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编号:2017ZX05001-005)
文摘
贝克休斯公司2017年在美国怀俄明州DJ盆地仅用3.5d就成功完钻一口5405m深的页岩水平井。分析该井的成功经验,包括优化井身结构、应用高效钻头、造斜段和水平段改用油基钻井液、应用高造斜率旋转导向钻井系统、强化参数钻井、远程决策中心等。美国在页岩水平井钻井中,单井段一趟钻已成为常态,双井段一趟钻推广应用,多井段一趟钻持续增加,由此促进了钻井周期大幅缩短、钻井成本大幅下降。一趟钻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水平井提速降本的牛鼻子工程。我国在一趟钻技术应用上与美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今后应充分认识一趟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在技术和管理上要优化钻井方案设计、应用优质高效钻头、出台推广和激励办法、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推广并升级远程决策支持中心,以促进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
关键词
一趟
钻
页岩水平井
提速降本
强化参数
钻
井
地质
-
油藏
-
工程
一体化
Keywords
one
-
trip drilling
shale horizontal well
higher speed and lower cost
intensified parameter drilling
geologicalreservoir
-
engineering integration
分类号
TE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油钻机司钻控制房的设计
被引量:
11
9
作者
姜鸣
何世聪
李远程
周声强
机构
上海三高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9-31,i003,共4页
文摘
司钻控制房是石油钻机的控制中枢,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台钻机的生产效率、维护保养性能、工人劳动强度和生产安全等。为此,探讨了新一代机电气液一体化石油钻机司钻控制房的设计问题,分析了房体系统、控制系统和显示系统。对司钻控制房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人机界面控制是司钻控制房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届时全部钻井参数显示、全部设备控制都通过几个触摸屏来实现;人机界面控制可最大程度地优化司钻控制房内部结构和布局,显著降低司钻劳动强度,并提高工作效率;人机界面控制也是实现司钻控制房智能化、小型化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石油
钻
机
界面控制
劳动强度
发展趋势
生产效率
维
护
保养
生产安全
设计问题
显示系统
控制系统
参数显示
设备控制
内部结构
工作效率
一体化
气
-
液
触摸屏
智能化
小型化
性能
钻
井
Keywords
drilling rig, driller control house,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 human
-
computer interface control
分类号
TE9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TP311.5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盆地中国石化探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进展与攻关方向
被引量:
68
10
作者
郑和荣
刘忠群
徐士林
刘振峰
刘君龙
黄志文
黄彦庆
石志良
武清钊
范凌霄
高金慧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65-783,共19页
基金
中国石化科技部项目(P18089,P19012)。
文摘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的勘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气藏整体表现为“储层致密、大面积含气、局部富集”的特点,开发生产中普遍呈现出储量丰度低、普遍产水和裂缝控产等特征,储量动用难度大。近年来,以有效建产和高效勘探为主要目标,应用地质-工程一体化的思路,开展了四川盆地中国石化探区须家河组的新一轮勘探开发攻关研究,在基础地质理论认识和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成藏模式、天然气富集规律和圈闭评价方面,建立了“先成藏后致密、超压驱动、晚期调整”的成藏模式,明确了“早期构造控带、差异致密控储、构造调整控产”的天然气富集规律,建立了基于古今构造及形变的圈闭动态评价方法。关于致密砂岩气藏甜点,划分了2类4型气藏甜点模式,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标准。针对致密砂岩裂缝预测,形成了最大似然、构造熵、形态指数和曲度等多属性融合的断褶缝体精细刻画技术。在致密砂岩组分和流体识别上,构建了粒度参数测井连续评价和中子声波包络面含气性识别测井评价技术。针对致密砂岩储层保护和改造,初步形成了氮气钻井提高产量技术,制定了不同甜点类型储层压裂改造技术和对策。当前,须家河组勘探开发工作中的重点是如何实现规模有效开发。通过近几年的攻关研究,认为下步的勘探开发应集中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全盆范围内进一步深化须家河组天然气差异富集规律研究;二是按照不同甜点类型开展精细的地质评价;三是进一步攻关裂缝体内幕精细刻画、优质储层精细预测和流体预测等关键技术,大力发展提高产量工程工艺技术和开发政策优化技术;四是坚持地质-工程一体化,建立分类动用的思想,优先开发动用裂缝型甜点储量,以大幅度提高产量为目标攻关基质储渗型甜点储量,实现须家河组难动用储量的有效建产和高效勘探。
关键词
氮气
钻
井
差异富集规律
地质
-
工程
一体化
致密砂岩气
须家河组
四川盆地
Keywords
nitrogen drilling
differential enrichment pattern
geology
-
engineering integration
tight sand gas
Xujiahe Formation
Sichuan Basin
分类号
TE13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水力冲孔卸压增透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11
作者
韩颖
董博文
张飞燕
吕帅
李伟东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原经济区煤层(页岩)气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深井岩层控制与瓦斯抽采国家安监局科技支撑平台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南省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出处
《中国矿业》
2021年第2期95-10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助(编号:51974108,51404093)
河南省博士后科研项目资助(编号:2017014)。
文摘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高瓦斯低渗透煤层提高抽采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水力冲孔技术飞速发展,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简要回顾了水力冲孔技术的发展历程,系统介绍了钻-冲一体化、水力压裂与冲孔联合增透、水力冲孔与预裂爆破联合增透等新型技术的技术原理及现场应用情况,总结分析了该领域存在的关键问题,并对下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认为,多场耦合实验、影响半径测定、钻-冲-割一体化推广以及联合增透应是未来研究与探索的重点与难点。
关键词
水力冲孔
卸压增透
钻
冲
一体化
联合增透
固
-
液
-
气耦合
Keywords
hydraulic punching
relieving pressure and anhancing permeability
drilling and punching integration
combined penetration
solid
-
liquid
-
gas coupling
分类号
TD71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冲击地压矿井水射流联合水力压裂宽煤柱卸压技术研究
被引量:
15
12
作者
庞立宁
刘毅涛
邸晟钧
苏士杰
丁国利
姜峰
机构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
乌审旗蒙大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葫芦素煤矿
中煤西北能源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85,共5页
基金
深部冲击地压动静载分源防控技术与装备(2017YFC0804204)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创业资金专项面上项目(2018MS020)。
文摘
针对冲击地压矿井宽煤柱会积聚大量弹性能从而容易引起地压灾害事故的问题,基于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对葫芦素煤矿21103工作面区段煤柱进行了"钻-切-压"一体化卸压技术研究,通过布置钻孔进行射流切缝和压裂对区段煤柱弱化卸压,增大了区段煤柱内塑性区宽度,减少了弹性能量积聚,同时为减少煤柱卸压对巷道支护产生的负面影响,在21103工作面临空回风巷进行了定向水力压裂切顶,减少了侧向采空区悬露顶板向区段煤柱上的应力传递。"钻-切-压"一体化卸压技术与定向水力压裂切顶技术的联合应用,在21103工作面临空回风巷内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解决了区段煤柱内塑性区宽度增加同时对巷道支护不利这一矛盾。
关键词
冲击地压
“钻
-
切
-
压
”一体化
卸压技术
弹性能积聚
定向水力压裂
巷道支
护
Keywords
rock burst
drilling
-
cutting
-
fracturing integrated pressure relief technology
elastic energy accumulation
directional hydraulic fracturing roof cutting
roadway support
分类号
TD3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定向顺层钻孔“钻-冲-护”一体化增透技术试验
辛宪耀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地质-工程驱动的邻井辅助同井钻速预测与优化方法
樊永东
金衍
林伯韬
韩雪银
吴事难
张家豪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坚硬煤岩体“钻-切-压”一体化释能减冲技术研究
翁明月
郝英豪
解嘉豪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互联网的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照护模式在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张颖
张苹
黄汇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钻-切-压”一体化顶板预裂技术在冲击地压防治中的应用
翁明月
张治高
《神华科技》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深部煤层气水平井测-定-录一体化地质导向技术
申鹏磊
白建平
李贵山
吕帅锋
贾晋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页岩气地质工程一体化导向钻井技术
陈颖杰
刘阳
徐婧源
邓传光
袁和义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页岩水平井一趟钻应用案例分析及启示
杨金华
郭晓霞
《石油科技论坛》
2018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石油钻机司钻控制房的设计
姜鸣
何世聪
李远程
周声强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四川盆地中国石化探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进展与攻关方向
郑和荣
刘忠群
徐士林
刘振峰
刘君龙
黄志文
黄彦庆
石志良
武清钊
范凌霄
高金慧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我国水力冲孔卸压增透技术研究进展
韩颖
董博文
张飞燕
吕帅
李伟东
《中国矿业》
202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冲击地压矿井水射流联合水力压裂宽煤柱卸压技术研究
庞立宁
刘毅涛
邸晟钧
苏士杰
丁国利
姜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