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2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刚架拱桥加固中的应用要点
1
作者 施孟成 《交通世界》 2025年第1期197-199,共3页
为探究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刚架拱桥加固中应用的效果,以某在役拱桥为例,首先应用MIDAS FEA软件构建刚架拱桥整体模型,对加固前结构承载力进行分析;然后分析了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的作用机理及加固材料选用;接着从测量定位及打孔、槽... 为探究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刚架拱桥加固中应用的效果,以某在役拱桥为例,首先应用MIDAS FEA软件构建刚架拱桥整体模型,对加固前结构承载力进行分析;然后分析了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的作用机理及加固材料选用;接着从测量定位及打孔、槽钢固定及钢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拱腿及节点加固等方面对刚架拱桥加固施工要点进行分析;最后对加固后结构受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加固后,刚架拱桥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承载力均较好提升,既恢复了桥梁使用性能,又避免了拆除重建,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架拱桥 加固 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钢筋损伤演化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受剪性能分析
2
作者 曹向东 杨剑 《建筑机械》 2025年第5期211-215,共5页
文章通过数值模拟手段研究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抗剪性能。建立考虑钢材损伤演化、加载端与钢板逐步压实过程的实体-壳混合单元模型,将模拟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后,研究组合结构在剪切荷载作用下的失效模式、破坏过... 文章通过数值模拟手段研究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抗剪性能。建立考虑钢材损伤演化、加载端与钢板逐步压实过程的实体-壳混合单元模型,将模拟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后,研究组合结构在剪切荷载作用下的失效模式、破坏过程和影响极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建模方法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而依靠传统方法建立的模型表现出初始刚度明显偏大、下降段过早出现的现象,表明有限元模拟有必要考虑钢材的损伤演化以及加载端的逐渐压实过程;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梁在剪切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分为弹性阶段、裂缝发展阶段和受压软化阶段,轴向钢板的屈服点即为组合结构的屈服点,最终因混凝土压溃而失效;核心混凝土和轴向钢板的抗剪贡献较大,型钢连接件有利于混凝土斜压机制的形成,但其抗剪贡献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 组合结构 受剪性能 有限元模拟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SVR算法的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承载力预测
3
作者 田建勃 闫靖帅 +2 位作者 王晓磊 赵勇 史庆轩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5-162,共8页
为准确预测钢板-混凝土组合(steel plate-RC composite,PRC)连梁承载力,本文分别通过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极端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和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回归(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suppor... 为准确预测钢板-混凝土组合(steel plate-RC composite,PRC)连梁承载力,本文分别通过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极端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和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回归(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PSO-SVR)算法进行了PRC连梁试验数据的回归训练,此外,通过使用Sobol敏感性分析方法分析了数据特征参数对PRC连梁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SVR、极端梯度提升算法(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和PSO-SVR的预测模型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5.48%、7.65%和4.80%,其中,基于PSO-SVR算法的承载力预测模型具有最高的预测精度,模型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更强。此外,特征参数钢板率(ρ_(p))、截面高度(h)和连梁跨高比(l_(n)/h)对PRC连梁承载力影响最大,三者全局影响指数总和超过0.75,其中,钢板率(ρ_(p))是对PRC连梁承载力影响最大的单一因素,一阶敏感性指数和全局敏感性指数分别为0.3423和0.3620,以期为PRC连梁在实际工程中的设计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 机器学习 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回归(PSO-SVR)算法 承载力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横向抗剪性能有限元分析
4
作者 段文峰 朱峰苇 朱珂 《河南建材》 2025年第3期13-16,共4页
文章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六个模型,研究了混凝土强度和剪跨比对不锈钢一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抗剪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混凝土强度可以提升试件的极限抗剪承载力,而不锈钢一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抗剪承载力与剪跨比呈负... 文章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六个模型,研究了混凝土强度和剪跨比对不锈钢一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抗剪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混凝土强度可以提升试件的极限抗剪承载力,而不锈钢一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抗剪承载力与剪跨比呈负相关。该分析结果可为后续对不锈钢一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结构设计和性能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不锈钢-双钢板混凝土组合 参数分析 抗剪承载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参数化设计及应用研究
5
作者 靳佳豪 周东明 刘秀丽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5年第1期80-85,共6页
在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设计过程中,各预制构件虽形态相似但具体尺寸和规格差异较大,这往往导致设计过程中出现较高的错误率,并降低整体的设计效率。本文基于BIM技术在装配式结构设计领域的发展现状,以某新型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在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设计过程中,各预制构件虽形态相似但具体尺寸和规格差异较大,这往往导致设计过程中出现较高的错误率,并降低整体的设计效率。本文基于BIM技术在装配式结构设计领域的发展现状,以某新型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预制构件为研究对象,采用C#编程语言,对Revit软件进行二次开发。结合数据化和参数化的运行本质,补充软件功能局限性,通过构建可视化参数调节界面,自动控制和调整模型的创建与修改。软件设计简洁明了,功能设置丰富实用,大幅提高了结构的三维设计效率,并为不同类型的新型工艺组合结构设计提供研究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参数化设计 C#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套钢管的装配式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
6
作者 谢志文 汪小平 +1 位作者 吴宏睿 吴汉彬 《工程建设》 2025年第3期38-43,共6页
为满足高层装配式建筑的需求,提出一种新型内套钢管的装配式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该剪力墙不仅具备优异的抗震性能,还便于运输和装配。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内套钢管的装配式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和普通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进行... 为满足高层装配式建筑的需求,提出一种新型内套钢管的装配式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该剪力墙不仅具备优异的抗震性能,还便于运输和装配。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内套钢管的装配式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和普通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并研究了各参数对内套钢管的装配式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普通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相比,内套钢管的装配式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CSW3试件)的水平承载力提高了26.9%,耗能能力提升了28.6%,具有更高的承载力和更好的抗震性能;2)在高轴压比的情况下,新型剪力墙仍保持良好的水平承载力;3)减小钢管间距能够提高新型剪力墙的耗能能力;4)降低剪跨比可以提高新型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和整体刚度,但耗能能力有所下降。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未来高层装配式建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内套钢管 抗震性能 低周期往复荷载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学校建筑中的研究与应用
7
作者 罗晓生 王悦欣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5年第8期7-9,共3页
研究了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学校建筑中的研究与应用,在明确混凝土组合结构特点和学校建筑结构要求的基础上,从型钢混凝土柱构造设计和型钢混凝土梁构造设计出发,分析了学校建筑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设计要点,并介绍了其主要施工技术,通过将设... 研究了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学校建筑中的研究与应用,在明确混凝土组合结构特点和学校建筑结构要求的基础上,从型钢混凝土柱构造设计和型钢混凝土梁构造设计出发,分析了学校建筑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设计要点,并介绍了其主要施工技术,通过将设计与施工有效融合,为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学校建筑中的应用奠定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组合结构 学校建筑 应用研究 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设计与应用
8
作者 师宏智 《石材》 2025年第6期75-77,共3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大跨度的室内运动场所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使得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工程领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总结了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强度高、刚度大、耐火性、抗震性能好及施工效率高等优点,...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大跨度的室内运动场所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使得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工程领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总结了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强度高、刚度大、耐火性、抗震性能好及施工效率高等优点,阐述了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柱及节点设计的设计方法、构造措施和设计难点。通过大跨度型钢-混凝土设计实例,对其结构的选型、层间位移角、周期比及构件挠度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结构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 型钢-混凝土 组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地铁车站换乘节点大跨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张荣宽 赵进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5年第3期51-57,共7页
以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苏州地铁8号线相城大道站换乘节点大跨结构中的应用为依托,对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地铁车站换乘节点大跨空间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首先,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受力计算及对比分析,得出PKPM软件计算结果最大,设计时... 以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苏州地铁8号线相城大道站换乘节点大跨结构中的应用为依托,对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地铁车站换乘节点大跨空间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首先,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受力计算及对比分析,得出PKPM软件计算结果最大,设计时建议采用PKPM软件进行校核;其次,对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的设计要点进行总结分析,得出型钢混凝土梁采用十字交叉型布置可大幅简化型钢梁柱节点的设计和施工难度;最后,对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及解决方案进行总结。相关研究可为后续类似结构类型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大跨空间 梁柱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组合型钢板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探析
10
作者 薛娜 《河南建材》 2025年第3期119-121,共3页
为提高高层建筑底部剪力墙承载能力、强化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文章以山东平度某高层住宅楼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钢框架-组合型钢板剪力墙结构设计方案,利用国产钢结构设计软件STS和有限元软件Midas对剪力墙结构受力状态进行了研究,并剖析... 为提高高层建筑底部剪力墙承载能力、强化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文章以山东平度某高层住宅楼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钢框架-组合型钢板剪力墙结构设计方案,利用国产钢结构设计软件STS和有限元软件Midas对剪力墙结构受力状态进行了研究,并剖析了高层钢框架-组合型钢板剪力墙结构设计原理及施工工艺,深入研究了钢框架-组合型钢板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过程和施工步骤。该结构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可以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钢框架-组合钢板 剪力墙结构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柱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11
作者 薛扬 徐秋雨 王静峰 《工程与建设》 2025年第2期434-437,共4页
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同时其具有承载力较高、装配率较高、施工速度快等优点,适应国家建筑装配化发展战略,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基于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从试验研究、有限元分析和理论研究的角度,对部分包覆... 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同时其具有承载力较高、装配率较高、施工速度快等优点,适应国家建筑装配化发展战略,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基于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从试验研究、有限元分析和理论研究的角度,对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柱在抗震性能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归纳和总结。结果发现,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柱抗震性能较好,相关研究较为系统,但研究内容比较相似,研究方法比较单一。本文将为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柱的下一步研究方向提供一定建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抗震性能 试验研究 PEC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起波钢筋连接件的拉伸力学性能研究
12
作者 卫林强 赵唯以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6-44,51,共10页
提出将起波钢筋作为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连接件,并设计开展12个组合板单元体试件的拉伸试验,研究了直径和起波角度对起波钢筋连接件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连接件的破坏模式分为拉直后断裂和未拉直即断裂两种,当起波钢筋... 提出将起波钢筋作为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连接件,并设计开展12个组合板单元体试件的拉伸试验,研究了直径和起波角度对起波钢筋连接件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连接件的破坏模式分为拉直后断裂和未拉直即断裂两种,当起波钢筋连接件在拉直后发生破坏时,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得到大幅提高;随着连接件直径和起波角度的增大,破坏位移、拉断力和耗能能力也增大,但起波角度对拉断力影响较小;提出起波钢筋连接件强度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结合试验结果,对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起波钢筋连接件的设计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 起波钢筋 拉伸性能 破坏位移 拉断力 耗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钢纤维混凝土局部组合梁受力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伍凯 杨毅恒 +3 位作者 诸睿哲 张雁杰 梁庆庆 王世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63,共11页
为解决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困难,充分发挥各部分材料的性能优势,将钢筋笼离散化为随机分布的钢纤维,并将钢纤维混凝土集中应用于受压区,形成型钢-钢纤维混凝土局部组合梁。对18根不同钢纤维体积率(ρ_(sf))、剪跨比(λ)、型钢受压翼缘... 为解决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困难,充分发挥各部分材料的性能优势,将钢筋笼离散化为随机分布的钢纤维,并将钢纤维混凝土集中应用于受压区,形成型钢-钢纤维混凝土局部组合梁。对18根不同钢纤维体积率(ρ_(sf))、剪跨比(λ)、型钢受压翼缘上下部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_(ss)、C_(sv))和型钢规格(I_(s))的组合梁试件进行四点弯试验。分析试验参数对破坏模式、荷载-挠度曲线以及破坏对称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ρ_(sf)对小剪跨比试件(λ为1.5或1.7)的界面黏结性能具有积极改善作用,试件破坏模式由界面破坏转为弯扭破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须随I_(s)同步增大,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对型钢提供足够的“握裹效应”,避免或削弱弯扭变形的不利影响。通过高斯分布拟合,得到试件整体性能开始出现严重退化时的挠度退化系数,进而对构件整体性能开始出现严重退化时的挠度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型钢混凝土 钢纤维混凝土 破坏模式 荷载-挠度曲线 能量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多腔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发兴 蔡勇强 +3 位作者 王莉萍 孙浩 吕飞 黄修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5,共11页
大多数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肋的方式使钢板和混凝土协同工作。然而,这种连接方式可能导致整体性和塑性变形效率较低,且制作复杂,焊接多腔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能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为了深入研究焊接多腔... 大多数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肋的方式使钢板和混凝土协同工作。然而,这种连接方式可能导致整体性和塑性变形效率较低,且制作复杂,焊接多腔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能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为了深入研究焊接多腔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基于约束混凝土真三轴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和钢材弹塑性混合强化-韧性损伤本构模型,建立了组合剪力墙的精细化三维实体-壳模型,将模拟所得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曲线、弹性刚度、承载力、累积耗能、等效阻尼粘滞系数和延性系数与已有拟静力试验结果相比较,发现两者吻合较好。分析结果表明:轴压比对组合剪力墙模型算例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较小,而随剪跨比增大,组合剪力墙模型算例的刚度和承载力呈线性降低;轴压比对组合剪力墙模型算例总塑性耗能的影响较小,而剪跨比的影响较大,剪力墙总塑性耗能随剪跨比增大而降低;轴压比和剪跨比都不会改变算例各部件的耗能分配机制,即组合剪力墙模型算例以外钢板和内隔板耗能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抗震性能 塑性耗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15
作者 陈宇良 王双翼 +2 位作者 刘杰 姜锐 叶培欢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9-219,共11页
为研究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再生混凝土填充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了缩尺比为1∶2.5的1榀现浇型钢混凝土框架(对照组)和2榀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探究了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滞回曲线、骨架曲... 为研究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再生混凝土填充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了缩尺比为1∶2.5的1榀现浇型钢混凝土框架(对照组)和2榀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探究了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耗能能力、强度退化和层间位移角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与现浇普通混凝土框架破坏形态相似,均表现为梁端和柱底塑性铰区破坏;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刚度退化相较于现浇普通混凝土框架更为明显,最大降低幅度约为62.54%;带填充墙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耗能能力最优,比现浇型钢混凝土框架提高了约22.22%;现浇普通型钢混凝土框架与装配式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的强度退化系数在0.89~0.91,带填充墙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的强度退化系数在0.77~0.82;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位移延性系数约为2.14~4.63,与现浇普通混凝土结构相比最大提高幅度约为118.40%;现浇型钢普通混凝土框架与装配式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的极限层间位移角介于1/39~1/28。应变测试结果表明,该结构承载力主要由截面上的正应力控制,塑性铰开始形成于梁端,最后在柱底形成塑性铰,其破坏属于梁铰机制,满足强柱弱梁的抗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结构 型钢-全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 填充墙 低周反复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口钢-UHPC轻型组合桥面结构静力与疲劳性能研究
16
作者 刘洋 李永斌 +1 位作者 谭金华 姜友维 《工程与建设》 2025年第1期101-103,215,共4页
UHPC的研发与广泛引用,钢板-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和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存在优化空间。有学者提出了钢-UHPC组合桥面板,但U肋的存在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工程造价。为此,本文提出了不带U肋的开口钢-UHPC轻型组合桥面的优化方案。开展了以实桥为背... UHPC的研发与广泛引用,钢板-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和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存在优化空间。有学者提出了钢-UHPC组合桥面板,但U肋的存在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工程造价。为此,本文提出了不带U肋的开口钢-UHPC轻型组合桥面的优化方案。开展了以实桥为背景的桥面方案对比、有限元计算和试验。研究表明:优化方案具有优良的静力与疲劳性能,加工制造简便,节省经济,是一种具有竞争力的新型桥面方案。应力降低17.4%~21.1%,位移减少13.1%~19.2%;疲劳位置的应力幅降低25.4%~55.8%;承受损伤能力提高幅度为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开口钢-UHPC轻型组合桥面 静力与疲劳性能 钢板-混凝土组合桥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倒塌动力响应特征及参数分析
17
作者 彭修宁 赵凯 邹新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1-630,共10页
为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中一些参数对其倒塌动力响应特征的影响,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11个组合框架子结构模型,并采用瞬时加载法模拟关键中柱的突然失效,分析不同参数下该类结构的位移响应曲线和损伤形态。结果表明:组... 为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中一些参数对其倒塌动力响应特征的影响,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11个组合框架子结构模型,并采用瞬时加载法模拟关键中柱的突然失效,分析不同参数下该类结构的位移响应曲线和损伤形态。结果表明:组合梁跨高比、栓钉纵向间距、混凝土翼板宽度、板中纵筋配筋率、水平纵向约束和荷载大小都会显著影响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反应;在悬链线效应开始作用后,混凝土翼板中部会产生因剪力滞后效应造成的纵向裂缝,应对关键节点两侧横向钢筋的受剪性能予以关注;以线弹性静力方法分析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的动力效应时可乘以1.7~1.8的修正系数,而以塑性铰破坏机制评估组合框架的静态极限荷载时可乘以1.02~1.17的修正系数以考虑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倒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动力响应 连续倒塌性能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荷载作用下内衬钢板的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局部效应分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柳锦春 方秦 +1 位作者 张亚栋 赵晓兵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73-776,共4页
内衬钢板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工程的加固改造 ,以增强结构的防震塌局部破坏能力。但由于在爆炸荷载作用下内衬钢板的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局部破坏机理尚未完全搞清 ,因此本文利用以前建立的层状波动计算模型分析对比了有无钢板加固时混凝土中... 内衬钢板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工程的加固改造 ,以增强结构的防震塌局部破坏能力。但由于在爆炸荷载作用下内衬钢板的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局部破坏机理尚未完全搞清 ,因此本文利用以前建立的层状波动计算模型分析对比了有无钢板加固时混凝土中的应力变化情况 ,进一步研究了内衬钢板后组合结构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防震塌破坏机理 ,并分析了混凝土钢板组合结构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局部受力行为和破坏形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混凝土 爆炸荷载作用 局部效应 钢板 破坏形态 破坏机理 内衬 增强 层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钢-UHPC组合结构栓钉抗剪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戚家南 杜雨轩 +4 位作者 李立坤 韩昀芝 李旻轩 衣忠强 邹伟豪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3,共8页
组合结构良好的界面抗剪性能是充分发挥钢和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材料性能的关键。为研究钢-UHPC组合结构栓钉剪力连接件抗剪性能,建立了UHPC中包含263个栓钉的推出试验数据库,进行了特征相关性分析,并分析了主要参数影响规律。基于机... 组合结构良好的界面抗剪性能是充分发挥钢和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材料性能的关键。为研究钢-UHPC组合结构栓钉剪力连接件抗剪性能,建立了UHPC中包含263个栓钉的推出试验数据库,进行了特征相关性分析,并分析了主要参数影响规律。基于机器学习算法训练并生成了10个栓钉抗剪承载力预测模型,通过8次随机抽样训练验证模型稳定性。采用确定系数(R^(2))、平均平方对数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等指标来评估预测精度,并与3种传统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UHPC抗压强度小于150 MPa的试验样本占比高达64.6%,而栓钉直径小于19 mm的试验样本占比达到73%,缺乏更高强度UHPC和大直径栓钉试验数据。传统公式预测精度低于机器学习模型预测精度。随机森林模型预测精度最高,R^(2)为0.98,MAE与RMSE分别为3.9和6.4;与传统模型最高精度相比,R^(2)提高了216%,MAE与RMSE分别降低了93%与90%,表明机器学习模型可大幅提升预测精度,为栓钉抗剪承载力计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超高性能混凝土 栓钉 抗剪承载力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墙偏心受压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玉坤 李振宝 +1 位作者 王利辉 马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7-174,共8页
为了研究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墙在偏心受压荷载下的结构性能,设计制作了5个试件,以偏心距离和墙板厚度作为研究参数,进行偏心受压试验.利用ABAQUS软件对试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并采用截面分析法计算试件在轴力与弯矩共同作用下的截面承载力.... 为了研究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墙在偏心受压荷载下的结构性能,设计制作了5个试件,以偏心距离和墙板厚度作为研究参数,进行偏心受压试验.利用ABAQUS软件对试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并采用截面分析法计算试件在轴力与弯矩共同作用下的截面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试件最终出现钢板局部屈曲与混凝土受压破坏.根据试验荷载-位移曲线,计算得到试件延性系数为1.28~1.92.墙厚相同时,随着加载偏心距离的增加,承载力逐渐下降.偏心距离相同时,增加墙体厚度可以有效提高试件承载能力.偏心受压试件的截面应变分布满足平截面假定.承载力试验值与有限元模型计算值和理论计算值的最大误差分别为4%和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混凝土组合 偏心受压 有限元分析 理论计算 局部屈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