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反观面“钟摆式”吻合法的小鼠左肺原位移植改良模型(附视频)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偲涵 黄桁 +12 位作者 王俊杰 唐宏涛 吴野 侯森林 刘沛直 杨菀 陈婷婷 张圣璇 付思怡 左玉洁 杨俊杰 严浩吉 田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34-639,共6页
目的 本研究从多角度对小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进行改进,旨在建立一种更简易、快速和稳定的小鼠肺移植研究模型。方法 基于本团队前期大鼠左肺原位肺移植改良模型,本研究对小鼠左肺原位移植的气管插管、套管制备和受体吻合程序等均进行了... 目的 本研究从多角度对小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进行改进,旨在建立一种更简易、快速和稳定的小鼠肺移植研究模型。方法 基于本团队前期大鼠左肺原位肺移植改良模型,本研究对小鼠左肺原位移植的气管插管、套管制备和受体吻合程序等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进。由1名具有显微外科经验的操作者连续进行40例小鼠左肺原位移植手术。其中,受体肺门结构的游离在肺门钳夹平面的反观面视野下进行,并采用“钟摆式”吻合法依次对肺门三支(左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逐一吻合。详细记录各移植程序的操作时间。于术后2周处死受体,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40例小鼠肺移植手术均成功完成,术中无支气管和血管撕裂、扭曲,吻合处无渗血。心肺整体获取时间为(10.7±1.5)min,套管制备时间为(16.2±1.5)min,冷缺血时间为(25.1±2.4)min,热缺血时间为(19.4±1.6)min,总手术时间为(57.2±2.9)min。在术后6~14 d的随访过程中,1只受体小鼠死于胸腔积液,考虑为感染所致;其余受体小鼠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气胸、血栓和肺不张等现象。结论本研究基于反观面“钟摆式”吻合法的小鼠左肺原位移植改良模型具有操作时间短、成功率高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有望成为可供选择的肺移植术后病理变化的研究模型,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小鼠 肺移植模型 反观面 供肺套管 切口方式 “钟摆式”吻合 热缺血时间 冷缺血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左肺原位肺移植改良模型的学习曲线及步骤解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唐宏涛 李偲涵 +6 位作者 王俊杰 黄桁 徐琳 陈婷婷 刘眉涵 付思怡 田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6-562,共7页
目的总结和解析大鼠左肺原位肺移植改良模型的关键步骤,为大鼠肺移植模型的建立提供更多经验。方法两名术者(术者A、B)分别连续做完整移植手术15例,并将每5例手术分为1个练习阶段。详细记录各移植程序的操作时间,计算总体成功率和1周存... 目的总结和解析大鼠左肺原位肺移植改良模型的关键步骤,为大鼠肺移植模型的建立提供更多经验。方法两名术者(术者A、B)分别连续做完整移植手术15例,并将每5例手术分为1个练习阶段。详细记录各移植程序的操作时间,计算总体成功率和1周存活率在不同练习阶段之间的差异,并采用累积和法构建学习曲线。结果术者A、B首次移植成功的手术次数分别为第5次、第6次,移植总体成功率分别为80%和87%,大鼠1周存活率均为92%。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两名术者的心肺整体获取、套管制备、冷缺血、热缺血、移植和总手术时间均呈下降趋势(均为P<0.05)。术者A、B分别有3只、2只大鼠因麻醉过度导致心力衰竭死亡,各有1只大鼠分别于术后1 d、7 d死亡,死因分别为静脉扭曲和肺不张。累积和法拟合优度R2分别为0.9928和0.9766,两名术者分别于第7例和第8例移植手术时达到学习曲线拐点。结论本课题组改良的大鼠左肺原位肺移植模型在理论和技术上均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且具有学习曲线短、手术时间短、受体存活率高且并发症少的优点,在肺移植基础研究领域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动物模型 改良模型 套管技术 累积和法 学习曲线 “钟摆式”吻合法 步骤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