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数字金融发展与产业创新绩效——来自城市产业层面的新证据
1
作者
许静林
杨鑫垚
谭伟杰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1-226,334,共17页
近年来,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相互渗透,逐渐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基于城市—行业—时间维度的创新指数数据,利用Python软件爬取各城市数字金融企业构建数字金融发展指数,从集聚外部性视角系统识别数字金融发展对产业创新绩效的影...
近年来,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相互渗透,逐渐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基于城市—行业—时间维度的创新指数数据,利用Python软件爬取各城市数字金融企业构建数字金融发展指数,从集聚外部性视角系统识别数字金融发展对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差异与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显著助益产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发挥“金融加速器”效应,该结论在经过工具变量法、“宽带中国”外生政策冲击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显著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产业创新绩效提升可以通过“知识吸收与创业溢出效应”和“产业多样化与专业化集聚效应”传导机制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在互联网普及率较高城市、中心城市以及非老工业城市、技术密集型行业与成长型行业的创新激励效应更为显著。研究不仅揭示了新发展格局下科技赋能金融领域对城市与产业创新发展的影响差异与内在机理,也为推动数字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
金融
发展
产业创新绩效
“金融加速器”效应
知识吸收与创业溢出
城市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金融发展与产业创新绩效——来自城市产业层面的新证据
1
作者
许静林
杨鑫垚
谭伟杰
机构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1-226,334,共1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规模减税降费的效应评估与政策优化研究”(20&ZD079),项目负责人:陆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二元均衡视角下房地产过度金融化及其治理研究”(20BJY072),项目负责人:向为民。
文摘
近年来,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相互渗透,逐渐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基于城市—行业—时间维度的创新指数数据,利用Python软件爬取各城市数字金融企业构建数字金融发展指数,从集聚外部性视角系统识别数字金融发展对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差异与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显著助益产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发挥“金融加速器”效应,该结论在经过工具变量法、“宽带中国”外生政策冲击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显著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产业创新绩效提升可以通过“知识吸收与创业溢出效应”和“产业多样化与专业化集聚效应”传导机制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在互联网普及率较高城市、中心城市以及非老工业城市、技术密集型行业与成长型行业的创新激励效应更为显著。研究不仅揭示了新发展格局下科技赋能金融领域对城市与产业创新发展的影响差异与内在机理,也为推动数字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数字
金融
发展
产业创新绩效
“金融加速器”效应
知识吸收与创业溢出
城市多样性
Keywords
digital finance development
industri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financial accelerator effect
knowledge absorp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spillover
urban diversity
分类号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832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数字金融发展与产业创新绩效——来自城市产业层面的新证据
许静林
杨鑫垚
谭伟杰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