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源数据视角下黄河流域城市体系的规模等级与网络结构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孙颖琦 张子龙 +1 位作者 陈兴鹏 张慧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8-277,共10页
基于宏观统计、微观企业和交通大数据,从规模和网络2个方面及“城市节点-发展轴线-空间格局”3个维度,分析黄河流域城市体系的规模等级和网络结构特征以及二者关系。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城市体系呈现多中心分布特征,规模等级趋于均衡,形... 基于宏观统计、微观企业和交通大数据,从规模和网络2个方面及“城市节点-发展轴线-空间格局”3个维度,分析黄河流域城市体系的规模等级和网络结构特征以及二者关系。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城市体系呈现多中心分布特征,规模等级趋于均衡,形成了以兰州-西安-郑州-济南-青岛为主导的发展轴线和“Ψ”型空间格局。规模等级和网络结构成拉平的“S型”曲线关系,可划分为低水平低速耦合、中水平高速耦合和高水平低速耦合3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体系 网络结构 规模等级 社会网络分析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十大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曾鹏 陈芬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2-46,共5页
研究我国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对完善我国城市群城市体系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发挥各级城市的区域中心作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综合运用城市首位度、四城市指数分析法和分形理论,从我国十大城市群的位序-规模、分维数和人、... 研究我国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对完善我国城市群城市体系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发挥各级城市的区域中心作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综合运用城市首位度、四城市指数分析法和分形理论,从我国十大城市群的位序-规模、分维数和人、财、物、信息的回归方程比较入手,探寻我国十大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水平的异同点及变化规律。结果发现,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的城市人口规模趋于分散,而经济规模则趋于集中,中部地区城市群的城市规模结构较为合理。我国十大城市群在人流、财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规模结构方面呈现出东部地区城市群结构趋于集中、中部地区城市群结构合理、西部地区城市群结构特征不明显的凸型结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城市经济 城市 等级规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城市群城市等级结构及其发展思路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思锋 牛玲 +1 位作者 徐清梅 雍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25-28,33,共5页
利用多元统计模型 ,对关中城市群城市等级进行定量分析 ,归纳出关中城市群等级结构的基本特征 ,提出了提高特大城市西安的建设水平 ,增加中等城市数量 ,填补大城市空白 ,大力发展小城市和城镇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关中城市 城市等级结构 多元统计模型 陕西 中等城市 中心城市 小城镇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天山北坡城市群等级规模和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何剑 刘琳 王帅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7-264,共8页
等级规模和空间结构研究是现阶段城市地理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运用分形理论,分析天山北坡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天山北坡城市群等级结构分布属于首位型,城市体系规模结构仍相对松散,首位城市仍... 等级规模和空间结构研究是现阶段城市地理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运用分形理论,分析天山北坡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天山北坡城市群等级结构分布属于首位型,城市体系规模结构仍相对松散,首位城市仍具一定垄断性但不是绝对垄断地位;城市体系内各城市空间分布都呈集聚态,城市群具有典型的轴线分布特征,交通网络通达性优良,各城市间联系较为紧密。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培育城市群内中小城市、城镇"组团"发展、城市"点轴"开发模式等建议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理论 天山北坡城市 等级结构 规模结构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等级结构与分工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思锋 徐清梅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8-81,共4页
本文表述了城市群的一般涵义 ,概括了城市群的基本功能 ,分析了关中城市群等级结构的基本特征和城市分工的现状特点 ,提出了关中城市群等级结构调整与城市分工合理化的思路 ,即把西安建设成为关中城市群的产业、产品与技术的原创性开发... 本文表述了城市群的一般涵义 ,概括了城市群的基本功能 ,分析了关中城市群等级结构的基本特征和城市分工的现状特点 ,提出了关中城市群等级结构调整与城市分工合理化的思路 ,即把西安建设成为关中城市群的产业、产品与技术的原创性开发基地、填补关中城市群的大城市空白、增加中等城市数量、大力发展小城市和城镇 ,形成关中城市群内的经济发达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关中城市 城市 等级结构 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晓玲 刘慈航 +2 位作者 刘大平 张紫雯 王士君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2-138,共7页
借助城市首位度指数、城市规模基尼系数、城市等级规模分布不平衡指数、位序-规模法则模型及相关分析法,对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演变及机制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城市体系中首位城市沈阳在发展的同时其他等级... 借助城市首位度指数、城市规模基尼系数、城市等级规模分布不平衡指数、位序-规模法则模型及相关分析法,对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演变及机制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城市体系中首位城市沈阳在发展的同时其他等级城市发展势头也很强劲;各规模等级城市人口总体处于均匀分布状态;城市规模分布日益均衡;城市规模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指向性;影响城市等级规模结构演变的因子主要有经济因素、交通因素、政策因素、自然因素,四大因素通过作用城市数量、城市规模、城市结构等方面,最终影响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体系 等级规模结构 演变特征 动力机制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休闲需求的城市公园服务等级结构及空间布局特征——以广州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14
7
作者 徐秀玉 陈忠暖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3-299,320,共8页
基于城市居民休闲需求的角度,以广州市中心城区作为实证研究地,引入公园规模、公园景观、公园休闲功能、公园门票价格、公园建园时间、公园交通便捷度、公园综合配套服务、公园服务时间等指标来衡量城市公园的休闲服务等级结构。根据广... 基于城市居民休闲需求的角度,以广州市中心城区作为实证研究地,引入公园规模、公园景观、公园休闲功能、公园门票价格、公园建园时间、公园交通便捷度、公园综合配套服务、公园服务时间等指标来衡量城市公园的休闲服务等级结构。根据广州中心城区发展历史、城区常住人口密度、城区各区经济总量等指标,将广州市中心城区划分为旧城核心区、新城中心区、新城边缘区,城市常住人口高密集带、城市常住人口密集带、城市常住人口稀疏带,经济实力强区(萝岗区)、经济实力较强区(黄埔区、天河区、越秀区)、经济实力弱区(荔湾区、海珠区、白云区)等空间,引入基尼系数、带间差异系数和带别特化系数对各级城市公园进行空间布局的探讨。研究发现,广州市中心城区的城市公园的服务等级可以分为4个等级12个组别,不同服务等级的城市公园在空间布局上差异显著。其中,一级公园表现出很强的旧城核心、人口高密度核心和经济强区核心指向,区域分布差异明显;二级公园其空间集聚程度比一级公园明显较低,但是也表现出较强的旧城核心、人口密集核心和经济强区指向,各区分布差异较小;三级公园区域空间分布相对均匀;四级公园表现出强烈的新城边缘带和人口稀疏带指向。通过公园个数、公园密度和各等级公园区间系数的差异对各个分区的公园服务等级进行综合判定可以看出广州市中心城区各区的公园综合服务等级差别显著。作为旧城中心区的越秀区属于高服务等级公园密集区,荔湾区、天河区属于等级公园均衡服务强区,白云区属于等级公园均衡服务弱区,海珠区和黄埔区的低服务等级公园在此区域较为集中,属于低等级公园服务区,萝岗区属于公园服务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需求 城市公园 服务等级 结构特征 空间布局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海平原城市等级及空间结构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杨立 韩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410-414,共5页
城市规模等级的划分和空间结构的分析是进行区域城市体系规划和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工作,合理的城市规模等级和空间结构对于推动区域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黄淮海平原自然条件较好,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对粮食安全保障... 城市规模等级的划分和空间结构的分析是进行区域城市体系规划和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工作,合理的城市规模等级和空间结构对于推动区域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黄淮海平原自然条件较好,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对粮食安全保障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地势平坦、交通发达、人口密集,又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区域。规划合理的城市规模,构建科学的城市空间结构是处理好该区域城市化的重点。该文从经济状况、公共服务、文化教育、城市规模和环境卫生5个方面选取城市规模评价指标,通过综合评价法将黄淮海平原地区地级以上城市划分为5个等级。同时,根据点-轴理论,依据城市的空间位置和主要交通干线的布局,对黄淮海平原地区地级以上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该地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呈"三纵五横"的网格状。研究结果对于该区域制定城市化发展战略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等级 空间结构 GIS 三纵五横 黄淮海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问题的研究——以陕西为例 被引量:16
9
作者 赵春艳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45,共3页
运用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研究中较为成熟的分形理论和方法,对陕西省关中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模型拟合认为其人口、经济分布的分维值均小于1,表明关中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分散,尚处在发展的初、中期阶段。为了加快关中城... 运用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研究中较为成熟的分形理论和方法,对陕西省关中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模型拟合认为其人口、经济分布的分维值均小于1,表明关中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分散,尚处在发展的初、中期阶段。为了加快关中城市群的建设与发展,应该强化西安市的作用,重点发展宝鸡、咸阳两市,扩大渭南、铜川两市的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城市 等级规模结构 分维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城市等级结构及西安城市区位特征——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证明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思锋 姜红星 郭怀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5期41-45,64,共6页
运用因子分析方法,以200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对陕西省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进行了测定,得到“跳跃式”的陕西省城市等级结构分布图;通过把西安与国内其它25个省会城市及4个直辖市的综合实力进行比较,显示出“承上不启下”的“孤岛... 运用因子分析方法,以200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对陕西省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进行了测定,得到“跳跃式”的陕西省城市等级结构分布图;通过把西安与国内其它25个省会城市及4个直辖市的综合实力进行比较,显示出“承上不启下”的“孤岛型”的西安城市区位特征;认为陕西城市建设的重点是发展数个大城市,西安城市发展的方向是做强,而不是做大;在发挥西安“承东启西”功能的同时,高度重视培植西安“承上启下”的功能,重视培植西安与陕西省内城市乡村的辐射力及向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等级结构 城市区位特征 陕西 因子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汉末年城市等级结构分析——尹湾汉简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肖爱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5-61,共7页
城市等级结构是指区域内不同等级城市之间的组合关系。《尹湾汉墓简牍》记录了西汉末年东海郡38个城市,不仅有类型区别,还存在等级差异。运用加权法对影响城市等级关系的多种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西汉末年东海郡城市等级数量之比接近于... 城市等级结构是指区域内不同等级城市之间的组合关系。《尹湾汉墓简牍》记录了西汉末年东海郡38个城市,不仅有类型区别,还存在等级差异。运用加权法对影响城市等级关系的多种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西汉末年东海郡城市等级数量之比接近于1∶2∶4。这一等级结构反映了西汉时期东海郡城市组合关系符合城市规模等级与城市数量成反比的“金字塔”模式,对认识西汉末年其他郡国城市等级组合关系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尹湾汉墓简牍》 西汉末年 东海郡 城市等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隋唐五代城市社会等级与社会结构变迁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兵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9-164,共6页
隋唐五代城市社会等级与社会结构变迁,以中唐为界分为两个阶段。中唐以前,重农抑商政策下的"四民分业"依然存在,传统城市所具有的强烈封闭性社会结构特征仍属明显,社会流动极为有限。中唐以后,城市与乡村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 隋唐五代城市社会等级与社会结构变迁,以中唐为界分为两个阶段。中唐以前,重农抑商政策下的"四民分业"依然存在,传统城市所具有的强烈封闭性社会结构特征仍属明显,社会流动极为有限。中唐以后,城市与乡村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城市内部等级、阶层之间的流动加快。昔日封闭身份等级结构向以财富拥有度为标准的社会分层结构转变,商人社会地位提高。"行"代替"市"成为新兴社会组织。市民意识开始觉醒,市民阶层由此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社会等级 社会结构 隋唐五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字塔”模型的乌鲁木齐市医院等级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震 寇新华 +1 位作者 宋建华 王华丽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4-267,270,共5页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1],建设全民健康型社会,前提需加强和完善医院体系建设。文章首先对"金字塔"模型进行了介绍,结合医院等级体系特征构建出医院体系"金字塔"...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1],建设全民健康型社会,前提需加强和完善医院体系建设。文章首先对"金字塔"模型进行了介绍,结合医院等级体系特征构建出医院体系"金字塔"模型,并展开对乌鲁木齐市医院等级结构的实证分析。发现乌鲁木齐医院体系中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数量不足、基层医院发展滞后、分级诊疗模式没有建立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从优先发展基层医院、有效建立分级诊疗模式、科学、合理设置医院数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字塔”模型 乌鲁木齐 医院等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山地城市降水结构演变特征及城市效应——以昆明市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辉 陈欣 +3 位作者 茹菁宇 陈少妹 刘伟 严长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33,共9页
为探究城市化进程中高原山地城市降水结构演变规律,以昆明市为例,综合运用Mann-Kendall检验、R/S分析等方法,对不同降水结构序列演变特征及城市效应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1960—2017年间昆明市年降水量、降水频次均呈减小趋势,降水... 为探究城市化进程中高原山地城市降水结构演变规律,以昆明市为例,综合运用Mann-Kendall检验、R/S分析等方法,对不同降水结构序列演变特征及城市效应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1960—2017年间昆明市年降水量、降水频次均呈减小趋势,降水强度呈增加趋势;年降水量在昆明主城区及下风区存在2个明显的高值区;②夜、昼降水发生率相当,但夜间贡献率、降水强度略大,且夜间强降水事件持续加剧;夏秋季的降水占全年主导地位,其降水强度呈持续增加趋势;不同等级降水发生率随雨级递增呈指数型递减,贡献率呈二次型变化,降水强度呈线性递增;弱降水事件持续减少,强降水事件持续增加是降水等级结构变化的特征;③年降水量、降水频次、降水强度R CU分别为10.62%、-0.91%、11.32%,表明城市化对年降水量、降水强度具有增加效应,而对降水频次具有减小效应,主要由于城市化使冬季降水日数及小雨日数减少;城市化扰动了不同的降水结构,使夏秋季及夜间强降水事件更集中,小型降水事件减少,而强降水事件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结构 演变特征 时间尺度 降水等级 城市效应 昆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中地区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云小舟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3期106-110,共5页
发展次级城市、增加大城市及中等城市数量从而优化黔中地区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可从构建黔中地区城市群内外圈双层结构,完善黔中地区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的交通网络体系,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等三方面入手,进而实现黔中地区城市群... 发展次级城市、增加大城市及中等城市数量从而优化黔中地区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可从构建黔中地区城市群内外圈双层结构,完善黔中地区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的交通网络体系,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等三方面入手,进而实现黔中地区城市群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动贵州省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等级规模结构 分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城出行联系的城市群等级结构测度与规划建议——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核心区为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垚 钮心毅 《南方建筑》 2020年第2期28-34,共7页
基于跨城出行联系测算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核心区域城市体系的等级结构.首先使用手机信令数据识别出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域内居民跨城出行联系.不同时段跨城出行联系表达了城市群内部不同类型的功能联系.随后,综合运用5种方法测算了跨城... 基于跨城出行联系测算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核心区域城市体系的等级结构.首先使用手机信令数据识别出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域内居民跨城出行联系.不同时段跨城出行联系表达了城市群内部不同类型的功能联系.随后,综合运用5种方法测算了跨城出行联系表达的城市等级.与基于人口规模等级结构相比,基于功能联系的城市群等级结构更具有扁平化特征,基于功能联系的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等级结构也具有时间维度特征.上海依然是核心城市,杭州市区的等级显著提升,昆山市等城市在跨城功能联系网络中的地位也较高.对照已有城市群相关规划,功能联系维度下高等级的城市主要是部分传统中心城市和部分苏南地区的经济发达的中小城市,一些传统地区中心城市的等级降低.城市等级结构具有空间不平衡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长江三角洲 跨城出行 等级结构 手机信令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娄邵冷城市群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常疆 刘新华 吴锋 《热带地理》 2008年第3期265-270,共6页
运用分形理论等方法对娄邵冷城市群的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娄邵冷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尚处于低水平;职能结构仅处于工业化初级向中高级阶段转变的过渡时期,区域产业结构水平不高;湘黔铁路沿线和320、207国道沿线城镇已初步具有... 运用分形理论等方法对娄邵冷城市群的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娄邵冷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尚处于低水平;职能结构仅处于工业化初级向中高级阶段转变的过渡时期,区域产业结构水平不高;湘黔铁路沿线和320、207国道沿线城镇已初步具有城市和经济发展的空间集聚特征,但城镇分布分散,集聚优势微弱,空间网络框架尚不成熟。针对其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娄邵冷城市群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娄邵冷城市 等级规模结构 职能结构 空间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演变及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志 刘耀彬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7S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城市体系 机制研究 结构演变 湖北省 动力 规模等级结构 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地理条件 城市发展政策 地域空间 生产力布局 组合形式 空间结构 空间组合 职能类型 自然地理 人文因子 区域内 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体系的结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董斌 《现代经济探讨》 2006年第4期79-83,共5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带,也是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与我国的其它地区相比,这一地区已形成了一个相对较为完善的现代城市体系。等级-规模分析是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一个地区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重要手段...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带,也是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与我国的其它地区相比,这一地区已形成了一个相对较为完善的现代城市体系。等级-规模分析是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一个地区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重要手段,本文将采用这一方法和分形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体系进行分析,并对该地区的城市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体系 等级-规模结构 分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结构体系优化相关研究评述 被引量:2
20
作者 曾鹏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41,共5页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是广西经济整体提升的"发动机"。目前,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的发展既有优势,也面临着挑战,从文献综述的角度对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结构体系优化的意义和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发现...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是广西经济整体提升的"发动机"。目前,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的发展既有优势,也面临着挑战,从文献综述的角度对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结构体系优化的意义和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发现关于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定量分析和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和系统聚类技术对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的职能结构的划分的分析内容在国内还没有为人们所关注。这也就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发展研究"课题研究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城市 等级规模结构 职能结构 空间结构 特征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 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