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汉语“量名”结构类型学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安丰存 赵磊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63,共11页
现代汉语"量名"结构一直被认为是"一量名"序列表达省略"一"的结果。句法分布和语义解读显示,"量名"结构不同于一般的"数量名"结构。本文结合汉语方言及汉藏语系部分语言中"量名... 现代汉语"量名"结构一直被认为是"一量名"序列表达省略"一"的结果。句法分布和语义解读显示,"量名"结构不同于一般的"数量名"结构。本文结合汉语方言及汉藏语系部分语言中"量名"结构的句法分布和语义表达,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比较分析了现代汉语"量名"结构的构造特点和其中量词功能的演化。研究结果表明,现代汉语"量名"结构不是"一量名"结构简单省略"一"的结果,该结构具有语言类型学特征,其中的量词已发展出冠词的功能,具体体现为不定指的句法语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名”结构 类型学 不定指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方言的“量名”结构 被引量:1
2
作者 郭笑 姜礼立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8-128,共11页
本文以长沙、衡南、娄底和邵阳方言为样本,从“量名”结构的句法分布、指称功能及其类型入手,比较分析了四个湘方言点“量名”结构的异同。研究发现,长沙方言“量名”结构的功能较弱,衡南、娄底和邵阳方言“量名”结构的功能较强,四点... 本文以长沙、衡南、娄底和邵阳方言为样本,从“量名”结构的句法分布、指称功能及其类型入手,比较分析了四个湘方言点“量名”结构的异同。研究发现,长沙方言“量名”结构的功能较弱,衡南、娄底和邵阳方言“量名”结构的功能较强,四点方言“量名”结构的功能存在以下优先序列:娄底=邵阳>衡南>长沙。上述差异的形成除与湘方言“量名”结构的不同来源有关外,普通话、西南官话对湘方言各点的影响程度以及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也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方言 “量名”结构 句法分布 指称功能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州方言“指量名”结构的分化及演变 被引量:2
3
作者 黄燕旋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2-560,共19页
潮州方言“指量名”结构有两种连读变调模式:一种为前变式,用于指称没有对比项的对象,一种为后变式,用于指称存在对比项的对象。前变式“指量名”结构可脱落指示词变成“量名”结构;后变式“指量名”结构可脱落核心名词变成“指量”结构... 潮州方言“指量名”结构有两种连读变调模式:一种为前变式,用于指称没有对比项的对象,一种为后变式,用于指称存在对比项的对象。前变式“指量名”结构可脱落指示词变成“量名”结构;后变式“指量名”结构可脱落核心名词变成“指量”结构,“指量”结构在有限定性成分修饰的情况下还可以进一步脱落指示词,变成量词单独做中心语的现象。区分两种“指量名”结构有利于厘清潮州方言中“指量名”结构、“量名”结构、“指量”结构等相关结构之间的流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州方言 “指”结构 “量名”结构 “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名”结构指称功能的句法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安丰存 佟祉岳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43,共12页
“量-名”结构是现代汉语常用的句法组合结构,在汉语各方言及汉藏语系语言中均有使用。鉴于“量-名”结构的句法分布及指称功能具有显著的语言类型学分布特征,结合量词尚未词汇化为冠词这一语言事实以及量词形态句法特征相关研究,本文... “量-名”结构是现代汉语常用的句法组合结构,在汉语各方言及汉藏语系语言中均有使用。鉴于“量-名”结构的句法分布及指称功能具有显著的语言类型学分布特征,结合量词尚未词汇化为冠词这一语言事实以及量词形态句法特征相关研究,本文对“量-名”结构的句法分布及其指称功能进行分析,并提出该结构指称意义为结构性功能意义而非词汇性功能意义。“量-名”结构指称功能是在DP结构内部发生了n-to-D句法移位,致使量词具有了临时性功能,并在不同语言或方言中表现出参数选择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结构 句法分析 指称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世纪以来广州方言“量+名”结构的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金桂桃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51,共7页
广州方言中的"量+名"结构首先出现于动词之后宾语的句法位置,用于指称无定的个体事物,大概于19世纪40年代发展出定指的语义功能。主语位置上的"量+名"结构始见于19世纪50年代。"量+名"结构定指义的产生,... 广州方言中的"量+名"结构首先出现于动词之后宾语的句法位置,用于指称无定的个体事物,大概于19世纪40年代发展出定指的语义功能。主语位置上的"量+名"结构始见于19世纪50年代。"量+名"结构定指义的产生,既与汉语"句法结构赋义"规律有关,也是同音同形"个+名"结构类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方言 “量+”结构定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