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对鲁迅思想命题的“重写”——以刘慈欣、韩松为中心 被引量:3
1
作者 宋炘悦 国家玮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6-57,共12页
新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对鲁迅思想资源的借鉴、反思与重写是值得关注的文学、思想现象。本文从主题、隐喻视角切入,阐释刘慈欣小说中的“希望”“立人”主题对鲁迅原题及其研究的创化,以此反思鲁迅研究中的存在主义认知装置,提炼科技时代... 新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对鲁迅思想资源的借鉴、反思与重写是值得关注的文学、思想现象。本文从主题、隐喻视角切入,阐释刘慈欣小说中的“希望”“立人”主题对鲁迅原题及其研究的创化,以此反思鲁迅研究中的存在主义认知装置,提炼科技时代的社会转型线索,考察鲁迅“立人”观念在后人类语境下的有效性;以韩松社会寓言式的科幻书写对鲁迅“铁屋”“狂人”隐喻的重构为切入点,讨论现代中国与世界出现的新的“铁屋”困境以及“狂人”精神沉降民间后可能遭遇的思想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刘慈欣 韩松 “重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writing:“改写”还是“重写”——兼评对勒菲弗尔理论的相关误读 被引量:10
2
作者 邱进 胡文华 杜凤刚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9-544,共6页
翻译理论家和比较文学学者安德烈·勒菲弗尔提出的"rewriting"一直有两种中文译文:"改写"和"重写"。对"rewriting"提出的学术背景和思想来源的分析表明,勒菲弗尔的理论深受俄国形式主义、... 翻译理论家和比较文学学者安德烈·勒菲弗尔提出的"rewriting"一直有两种中文译文:"改写"和"重写"。对"rewriting"提出的学术背景和思想来源的分析表明,勒菲弗尔的理论深受俄国形式主义、接受美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结合对"rewriting"概念演进过程的追根溯源及相关的词源学辨析,"重写"这个译文被认为更能涵盖勒菲弗尔理论中涉及到的各种研究对象,更能体现勒菲弗尔思想中挑战作者中心论和原本中心论范式的本质,并能赋予"rewriting"更普遍的哲学内涵。同时,由"rewriting"译文的不确定导致的对勒菲弗尔理论的相关误读也可得以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德烈·勒菲弗尔 REWRITING 改写 重写 作者中心论 原本中心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写”之后的失度与失衡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旭国 《当代文坛》 CSSCI 2006年第5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重写文学史” 20世纪80年代末 现当代文学 失衡 失度 文学史形态 作家作品 图书 言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分子精神与“重写文学史”——陈思和访谈录 被引量:25
4
作者 陈思和 杨庆祥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共6页
"重写文学史"是80年代最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作为"重写文学史"的倡导者,陈思和对"重写文学史"的发生、"重写文学史"的知识资源、叙事策略等的"回叙"和反思将有助于我们对"重写... "重写文学史"是80年代最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作为"重写文学史"的倡导者,陈思和对"重写文学史"的发生、"重写文学史"的知识资源、叙事策略等的"回叙"和反思将有助于我们对"重写文学史"的历史性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写文学史” 《上海文论》 8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眸“重写文学史”讨论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兆鹏 孙凯云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8-74,125,共8页
 《上海文论》于1988年发起"重写文学史"的讨论之后,波及现代文学研究和古代文学研究两大领域。回顾这次大讨论,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8—1990)为"重写文学史"的倡导期,第二阶段(1991—1995)为"重写文学...  《上海文论》于1988年发起"重写文学史"的讨论之后,波及现代文学研究和古代文学研究两大领域。回顾这次大讨论,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8—1990)为"重写文学史"的倡导期,第二阶段(1991—1995)为"重写文学史"的深化期,第三阶段(1996年至今)为"重写文学史"的实践反思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顾 反思 “重写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重写文学史”到“重写音乐史”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聆群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6,共4页
本文对“重写音乐史”发端于“重写文学史”作了回溯简介,并期望以重提“重写音乐史”来树立更 新学科的目标和坚持建设性思维。
关键词 “重写音乐史” “重写文学史” 更新学科 建设性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重写文学史”到“人文精神讨论”——王晓明先生访谈录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世涛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5期42-46,共5页
王晓明:生于1955年,上海市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代表作有:《沙汀艾芜的小说世界》、《所罗门的瓶子》、《潜流与旋涡——论二十世纪小说家的心理障碍》、《鲁迅传》等。
关键词 “重写文学史” 人文精神 访谈录 王晓明 重新评价 陈思和 当事人 文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重写音乐史”问题的几点感想 被引量:14
8
作者 汪毓和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7,共3页
文章对近年来“重写音乐史”的提出进行回顾。对这个问题提出的不同出发点 ,论述其基本的认识。作者对刘靖之所谓“中共音乐史”的批评的说明 ,并提出对冯文慈同志建议的看法。
关键词 中国 “重写音乐史” 所谓“中共音乐史” “两个传统同时并存” “古今衔接” “以创作为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写翻译史”:缘起、路径与面向 被引量:11
9
作者 许明武 聂炜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5-112,共8页
21世纪初以来,有关"重写翻译史"命题的探讨在译学界蔚然成风,以"重新审视存世资料,发掘新的历史架构,解读新的历史意义"的呼吁在学界引起共鸣。本文索隐"重写"的具体内涵,描述"何为‘重写’"&q... 21世纪初以来,有关"重写翻译史"命题的探讨在译学界蔚然成风,以"重新审视存世资料,发掘新的历史架构,解读新的历史意义"的呼吁在学界引起共鸣。本文索隐"重写"的具体内涵,描述"何为‘重写’""为何‘重写’"以及"怎样‘重写’"等具体问题,并以孔慧怡"重写"的四个假设为基础来回顾和审视现阶段翻译史研究,梳理"重写"后国内翻译史研究的路径与面向,呈现学术思潮与新兴学科发展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写翻译史” 路径 面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言:关于重写文学史之我见 被引量:4
10
作者 傅璇琮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43,共3页
重写文学史的说法,在我的记忆中,最先是由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几位学者提出来的。1988年到1989年间《上海文论》曾出专刊“重写文学史”进行讨论,此后“重写文学史”这一论题的影响很快超出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范围,波及到古代文学研... 重写文学史的说法,在我的记忆中,最先是由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几位学者提出来的。1988年到1989年间《上海文论》曾出专刊“重写文学史”进行讨论,此后“重写文学史”这一论题的影响很快超出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范围,波及到古代文学研究和文学史的书写。中国文学的历史书写,至少可以追溯到钟嵘的《诗品序》,但是最早用现代方法来思考和编写中国文学历史的则是英国人翟理士和日本人链川种郎、古城贞吉等人,中国人最早编写文学史一般则认为始于林传甲氏的《中国文学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写文学史” 古诗十九首 诗歌研究 《中国文学史》 现当代文学研究 方法论 引言 建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写文学史”的新征程——陈平原《假如没有“文学史”……》和《作为学科的文学史》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分份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4-80,共7页
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有关“文学史”的研究,从晚清的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等算起,已有几代学人投身其中。作为二十世纪八。年代崛起的学人中的一员,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陈平原教授,自1985年与钱理群、黄子平一起主持“二十世纪中国... 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有关“文学史”的研究,从晚清的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等算起,已有几代学人投身其中。作为二十世纪八。年代崛起的学人中的一员,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陈平原教授,自1985年与钱理群、黄子平一起主持“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而闻名学界迄今,已然是该领域成就斐然的学者。如果说,在早期的“三人谈”中,陈平原通过对“现代文学”、“新文学”等概念的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写文学史” 陈平原 学科 二十世纪 中国学术史 “新文学” 北京大学 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重写文学史”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春庭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84-89,共6页
关于“重写文学史”王春庭(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近几年,“重写文学史”的呼声颇为高涨,据说已经成为新时期的“一个口号”①,一种“学术思潮”②。尽管一些新编的文学史著作已经陆续问世,但古典文学的研究者们还是不满足于现状,... 关于“重写文学史”王春庭(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近几年,“重写文学史”的呼声颇为高涨,据说已经成为新时期的“一个口号”①,一种“学术思潮”②。尽管一些新编的文学史著作已经陆续问世,但古典文学的研究者们还是不满足于现状,希望有更多的充满思辨色彩的、有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写文学史” 中古诗歌 文学史著 文化建构 作家作品 古典文学教学 文学发展 文学通史 文学史研究 古典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在重写文学史——读《严家炎全集》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思和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2年第1期91-94,共4页
严家炎先生作为现代文学学科的领军人物,他始终站在"重写文学史"的立场上,他把自己巨大的创新能力,投放在不断冲破人为设置的条条框框,不断开拓学科的边界上。他研究姚雪垠和金庸的创作,独辟蹊径,公正评价历史小说和武侠小说... 严家炎先生作为现代文学学科的领军人物,他始终站在"重写文学史"的立场上,他把自己巨大的创新能力,投放在不断冲破人为设置的条条框框,不断开拓学科的边界上。他研究姚雪垠和金庸的创作,独辟蹊径,公正评价历史小说和武侠小说在文学史的应有地位,对传统的新文学史观念作出了革命性的突破。严家炎先生强调的"现代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双向交流,把新文学放在与"世界"的关系上进行考察,如果我们把"世界性"看作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主要特征,以此梳理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一定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和新的理解,在更高层面上再一次"重写文学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家炎 《严家炎全集》 “重写文学史” 20世纪中国文学史 “世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写文学史”视域中的《讲话》--以几部新的文学史著述为例
14
作者 周景雷 胡冠男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32,共8页
在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史建构过程中,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的地位、意义和作用等重大意识形态层面问题的认识,不论是在重写文学史之前各种文学史著述中,还是在“重写”之后新的文学史著述中,尽管... 在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史建构过程中,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的地位、意义和作用等重大意识形态层面问题的认识,不论是在重写文学史之前各种文学史著述中,还是在“重写”之后新的文学史著述中,尽管存在着表述方式上的差异,但大体的精神主旨还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写文学史” 《讲话》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著述 视域 二十世纪 意识形态 毛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诗学视域中的“重写文学史”问题考辨
15
作者 王进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2-186,共5页
"重写文学史"思潮自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学界和中国文坛均产生过深远影响。欧美学界关注文学史话语和书写机制的权力关系,中国学界重视历史文学的底层经验和书写策略。新旧形态的历史主义习惯将文学史观念裹挟在文学作品和社... "重写文学史"思潮自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学界和中国文坛均产生过深远影响。欧美学界关注文学史话语和书写机制的权力关系,中国学界重视历史文学的底层经验和书写策略。新旧形态的历史主义习惯将文学史观念裹挟在文学作品和社会语境之间,文化诗学批评则关注历史与当代之间的文学活动、作品与情景之间的活态历史,以及史学与诗学之间的理论生态。文学史体系之下存在的是经典形塑的文化史空间,重写文学史问题之下则是以往被遮蔽的活态历史和民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写文学史” 新历史主义 文学活动 活态历史 文化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史的书写与流动的文学经典——20世纪80年代“重写文学史”问题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3
16
作者 邵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4-167,共4页
20世纪80年代“重写文学史”的运动是建立在意欲打破单纯以政治需要来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基础上的,以文学性、审美性作为文学作品入选文学史的标准。但文学史的书写能否真正做到拒绝政治,这引起了学术界新的质疑,而文学价值评判标准的... 20世纪80年代“重写文学史”的运动是建立在意欲打破单纯以政治需要来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基础上的,以文学性、审美性作为文学作品入选文学史的标准。但文学史的书写能否真正做到拒绝政治,这引起了学术界新的质疑,而文学价值评判标准的变化也使得文学经典成为流动变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重写文学史”运动 文学价值评判标准 文学经典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写文学史”的难度与希望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义勤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重写文学史” 《教程》 陈思和 潜在写作 “文革文学” 文学史观 “十七年文学” 文学史写作 意识形态 文学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返八十年代 主持人的话 被引量:63
18
作者 程光炜 李杨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5-54,共10页
关键词 八十年代 文学研究 “重写文学史” 研究生 人大 魔幻现实主义 文学历史 现代派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文学:学科历史与未来走向——吴福辉先生访谈录 被引量:13
19
作者 吴福辉 邵宁宁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33,共7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经历了一个不断“重写”的过程,正是在这一再“重写”中,这门学科本身也不断从年轻走向成熟。本访谈约请著名文学史家吴福辉先生,从现代文学研究的性质、意义,8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的方向,该学科目前...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经历了一个不断“重写”的过程,正是在这一再“重写”中,这门学科本身也不断从年轻走向成熟。本访谈约请著名文学史家吴福辉先生,从现代文学研究的性质、意义,8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的方向,该学科目前所面临的形势与问题等许多方面,结合个人经历,做出了一系列深刻独到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 “重写文学史” 吴福辉 中国 报道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文学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 被引量:3
20
作者 教鹤然 杨洋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9-83,共5页
在具有普泛性指向的全球化语境下,经济形态、生活方式的一体化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于是,寻求民族自我认同、保持民族文化个性的愿望愈发强烈也更为迫切。无论是本着“重写文学史”的初衷①以期重新发现被疏漏、遮蔽... 在具有普泛性指向的全球化语境下,经济形态、生活方式的一体化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于是,寻求民族自我认同、保持民族文化个性的愿望愈发强烈也更为迫切。无论是本着“重写文学史”的初衷①以期重新发现被疏漏、遮蔽的少数民族文学现象,还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②的理念下试图重构“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学界六十多年的积极探索及丰硕成果毫无疑问地表明,“中国文学史应该是多民族文学史”已然成为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写文学史”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民族文化多样性 民族文化个性 全球化语境 中国文学史 经济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