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和下西洋”现象的文化解读
1
作者 刘振华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2-65,共4页
人类历史是由一组组现象构成的,而任何一个影响深远的历史现象实质上都是一种文化现象。郑和下西洋作为一个对世界航海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现象,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外交、贸易、航海等丰富的内涵。郑和以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不... 人类历史是由一组组现象构成的,而任何一个影响深远的历史现象实质上都是一种文化现象。郑和下西洋作为一个对世界航海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现象,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外交、贸易、航海等丰富的内涵。郑和以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不畏艰难险阻,创造了七次率领庞大的远洋船队下西洋的奇迹,体现了一个和平友好使者的形象。然而,在国外的郑和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些诸如郑和下西洋是“侵略论”之类的“误读”。通过对“郑和下西洋”现象进行文化解读,可以看出郑和远航在走向世界开展和平外交的过程中,以“共享太平之福”为宗旨,弘扬“和为贵”的精神,为传播中华文明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和下西洋” 文化解读 历史现象 世界航海史 “和为贵” 人类历史 文化现象 积极进取 和平友好 郑和研究 “误读” 和平外交 走向世界 中华文明 精神 奇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观看待历史 理性认知自身——对“郑和下西洋”教材编写的一点建议
2
作者 孟鸥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7-80,共4页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中列‘“郑和下西洋”作了这样的描述:“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为了加强同海外各陶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两洋。”在介绍了船队的规模及航海里程后,给予...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中列‘“郑和下西洋”作了这样的描述:“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为了加强同海外各陶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两洋。”在介绍了船队的规模及航海里程后,给予如下评价:“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闰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和下西洋” 《中国历史》 教材编写 理性认知 观看 经济交流 友好关系 七年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和下西洋终止相关史实考辨 被引量:6
3
作者 万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3-122,共10页
史学界长期流行的若干有关下西洋终止的传统观点存在问题。首先是海禁说不能成立,下西洋与明朝紧接着下颁的禁海令之间没有直接关连,朝贡贸易与海禁是明朝两种不同内涵的政策;其次下西洋有“充溢库市”的一面,耗费巨大乃至物力不支说是... 史学界长期流行的若干有关下西洋终止的传统观点存在问题。首先是海禁说不能成立,下西洋与明朝紧接着下颁的禁海令之间没有直接关连,朝贡贸易与海禁是明朝两种不同内涵的政策;其次下西洋有“充溢库市”的一面,耗费巨大乃至物力不支说是一种误解;最后下西洋终止有偶然因素和必然性,下西洋推动亚洲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发生重大改变,拉近了海外市场与中国的距离,从此中国不必舍近求远前往印度洋,终止与中国从先进到落后没有逻辑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和下西洋” 历史研究 明朝 朝贡 终止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前
4
作者 魏琦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4-84,共1页
本文提出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和全球历史观中研究中国历史问题的主要意义。
关键词 史评观 全球历史观 “郑和下西洋”中国 历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西洋与渡美洲的航海术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箭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96-99,共4页
郑和船队和哥伦布船队的航海术,包括测定船位术、天体导航术、气象识风术、操帆驶风术、罗盘罗经术、海图地图术、计程测速术、航道探察术等等,都达到了帆船时代迄当时为止最高的水平。由于哥伦布的远航比郑和远航晚了八十多年,故哥伦... 郑和船队和哥伦布船队的航海术,包括测定船位术、天体导航术、气象识风术、操帆驶风术、罗盘罗经术、海图地图术、计程测速术、航道探察术等等,都达到了帆船时代迄当时为止最高的水平。由于哥伦布的远航比郑和远航晚了八十多年,故哥伦布的航海术较之郑和又前进了一步。但因郑和船队的规模大得很多很多,郑和宝船也比哥伦布航船大得很多很多,故郑和远航体现的航海术亦比哥伦布的复杂困难一些。所以,他们的航海术各有千秋,难分轩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远航 航海术 比较研究 测定船位术 天体导航术 罗盘罗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