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道德形而上主义文学”:究竟要不要精神的底线? |
武善增
|
《河北学刊》
CSSCI
|
2004 |
0 |
|
2
|
道德形而上主义与百年中国新文学 |
张光芒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8
|
|
3
|
百年中国新文学的道德形而上与形而下问题争鸣(续二)——道德形而上主义的三重境界 |
张光芒
|
《河北学刊》
CSSCI
|
2004 |
10
|
|
4
|
道德形而上主义:反思百年文学“启蒙”问题的可能与限度 |
符杰祥
|
《河北学刊》
CSSCI
|
2004 |
0 |
|
5
|
百年中国新文学的道德形而上与形而下问题争鸣(续一)——“道德形而上主义”之争与文学的两难选择 |
潘正文
|
《河北学刊》
CSSCI
|
2004 |
0 |
|
6
|
百年中国新文学的道德形而上与形而下问题争鸣(续一)——道德形而上主义与人文精神的资源 |
杨庆东
|
《河北学刊》
CSSCI
|
2004 |
0 |
|
7
|
文论下载(038-049)--再论道德形而上主义与百年中国新文学 |
张光芒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8
|
从“五四”到“文革”:道德形而上主义的终结——对一个“启蒙”与“反启蒙”命题的破解 |
张宝明
|
《河北学刊》
|
2003 |
12
|
|
9
|
百年中国新文学的道德形而上与形而下问题争鸣(续三)——启蒙、道德与文学——一种可能的解释 |
何中华
|
《河北学刊》
CSSCI
|
2004 |
2
|
|
10
|
关于“道德主义”问题——五四新文化(文学)运动中心的多重对话(一) |
陈方竞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11
|
百年中国新文学的道德形而上与形而下问题争鸣(续一)——道德形而上缺失与“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世俗化 |
张全之
|
《河北学刊》
CSSCI
|
2004 |
0 |
|
12
|
道德形而上视角对于文学的意义 |
罗宗宇
|
《河北学刊》
|
2003 |
0 |
|
13
|
形式与原则:道德形而上主义论争的两个焦点 |
徐仲佳
|
《河北学刊》
CSSCI
|
2004 |
0 |
|
14
|
道德文学的现实主义时代张力——20世纪陕西地缘文学的价值体系 |
冯肖华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5
|
文学消费主义的形而上之殇 |
李胜清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6
|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对功利主义原则的“求助”及其实质论析 |
曹宝睿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7
|
文论下载(038-049)--从“五四”到“文革”:道德形而上主义的终结 |
张宝明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8
|
道德形而上主义?——一场关于启蒙研究的深入论争 |
徐仲佳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9
|
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反叛——解构主义文学批评一瞥 |
张小元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20
|
后现代主义与文学本质言说之可能 |
杨春时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