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惯性角速度匹配测量方程的耦合误差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吴伟 李湘源 +1 位作者 马昕明 秦石乔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6-233,共8页
针对惯性角速度匹配测量方程得不到理论精确解的问题,根据角速度匹配测量方程建立了形变角估计误差与船体角运动和动态形变角的相关函数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船体角运动与动态形变角之间的交叉耦合将产生形变角估计误差。在动态形变角和... 针对惯性角速度匹配测量方程得不到理论精确解的问题,根据角速度匹配测量方程建立了形变角估计误差与船体角运动和动态形变角的相关函数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船体角运动与动态形变角之间的交叉耦合将产生形变角估计误差。在动态形变角和船摇角幅度分别为20″和2°的仿真条件下,当船体运动角速度与动态形变角速度不相关时,形变角估计误差均值分别为-1.8"、3.7"、3.8";当船体运动角速度与动态形变角速度完全相关时,形变角估计产生约50"的偏置误差。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误差的大小与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呈正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舰船形变测量和传递对准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体形变 角速度匹配 相关函数 耦合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载角速度匹配传递对准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黄昆 单福林 +1 位作者 杨功流 刘玉峰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5年第4期1-5,共5页
为了提高舰载局部捷联惯导系统的导航精度,希望能够在传递对准过程中,对船体甲板变形进行估计,对惯性器件的某些误差进行标定,并进行补偿。作为参数匹配传递对准方法之一的角速度匹配法为此提供了可能。文中对角速度匹配法中的三种不同... 为了提高舰载局部捷联惯导系统的导航精度,希望能够在传递对准过程中,对船体甲板变形进行估计,对惯性器件的某些误差进行标定,并进行补偿。作为参数匹配传递对准方法之一的角速度匹配法为此提供了可能。文中对角速度匹配法中的三种不同海况下的系统状态可观测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船体甲板变形和陀螺漂移进行了Kalman滤波估计及精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具有较好的对准精度和快速性,但具体情况随船体的运动情况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传递对准 角速度匹配 KALMAN滤波 甲板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载姿态加角速度匹配传递对准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昆 杨功流 刘玉峰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6年第1期17-20,26,共5页
用于传递对准的测量参数匹配法极大地受限于舰船所处海况,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姿态加角速度匹配法。在三种典型的海况下,对这一传递对准方法中舰船甲板变形和陀螺常值漂移进行了KALMAN滤波估计及精度分析,并对陀螺漂移标定的可行性进... 用于传递对准的测量参数匹配法极大地受限于舰船所处海况,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姿态加角速度匹配法。在三种典型的海况下,对这一传递对准方法中舰船甲板变形和陀螺常值漂移进行了KALMAN滤波估计及精度分析,并对陀螺漂移标定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姿态加角速度匹配法具有稳健的对准精度和快速性,陀螺漂移的标定依赖于舰船甲板动态变形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传递对准 姿态加角速度匹配 KALMAN滤波 甲板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速度匹配传递对准方法在舰艇平台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红光 陈刚 周超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5-569,共5页
角速度匹配传递对准可用于舰载导弹或舰载火炮等武器惯导系统的初始对准,对准精度高、速度快。但对准效果易受舰体变形角与时间延迟的影响。舰体变形可分为静态变形角及动态变形角。分析了三种不同动态变形角模型和时间延迟对角速度匹... 角速度匹配传递对准可用于舰载导弹或舰载火炮等武器惯导系统的初始对准,对准精度高、速度快。但对准效果易受舰体变形角与时间延迟的影响。舰体变形可分为静态变形角及动态变形角。分析了三种不同动态变形角模型和时间延迟对角速度匹配传递对准的影响,并通过仿真进行了分析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将动态变形角干扰作为量测噪声引入滤波器,当动态变形角为白噪声时,对角速度匹配传递对准性能没有影响。当动态变形角为有色噪声时,静态变形角估计误差会变大甚至不收敛。文中以动态变形角是二阶Markov过程为例,动态变形角经白化处理后对准效果大大提升。100 ms时间延迟会引起静态变形角2'估计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速度匹配 动态变形 时间延迟 对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次优滤波在角速度匹配传递对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宋丽君 段中兴 +1 位作者 何波 李喆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99-1203,共5页
角速度匹配传递对准的量测量是主惯导的高精度陀螺测量信息与子惯导的陀螺测量信息之差,将角速度匹配传递对准的量测量送入卡尔曼滤波器进行信息融合,以获得导航系统误差的最优估计值。通过对角速度匹配传递对准的系统状态模型和量测模... 角速度匹配传递对准的量测量是主惯导的高精度陀螺测量信息与子惯导的陀螺测量信息之差,将角速度匹配传递对准的量测量送入卡尔曼滤波器进行信息融合,以获得导航系统误差的最优估计值。通过对角速度匹配传递对准的系统状态模型和量测模型的构建与分析,在将机翼弹性变形等干扰项为有色噪声时,采用H_∞次优滤波的角速度匹配传递对准方式估计弹体的安装误差角与姿态失准角,从而实现机载导弹武器系统的快速传递对准。仿真结果表明,基于H_∞次优滤波的角速度匹配传递对准,能有效抑制实际应用中弹体的机翼弹性变形等外界不确定噪声的干扰,在确保传递对准鲁棒性能的同时,可以获得良好的快速性能和滤波精度。因此,作为一种空中飞行的对准方法,采用H_∞次优滤波将干扰项作为有色噪声应用于角速度匹配传递对准更符合工程应用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导航系统 传递对准 角速度匹配 H∞次优滤波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速度匹配在机载武器传递对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群生 董景新 鲁浩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2-64,共3页
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相比,主惯导类型、精度、机翼变化及机动模式均不相同,这些对传递对准的精度产生很大影响,目前对其研究较少。文中基于工程需要,针对直升机主惯导采用捷联惯导的特点,提出了采用角速度匹配传递对准方案,推导了系统的... 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相比,主惯导类型、精度、机翼变化及机动模式均不相同,这些对传递对准的精度产生很大影响,目前对其研究较少。文中基于工程需要,针对直升机主惯导采用捷联惯导的特点,提出了采用角速度匹配传递对准方案,推导了系统的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采用奇异值分解法(SVD)对其进行了可观测性和可观测度分析。数字仿真结果表明角速度匹配直升机机载武器传递对准是较好的一种方案,为该方案的实际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角速度匹配 传递对准 可观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加角速度匹配传递对准方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于飞 翟国富 +1 位作者 李倩 吕玉红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72,共4页
以主惯导和子惯导的速度差和角速度差作为观测量,设计速度加角速度匹配传递对准方法。推导了速度加角速度匹配微分方程,建立了速度加角速度匹配的线性滤波模型。速度加角速度匹配传递对准方法作为计算参数匹配法和测量参数匹配法的结合... 以主惯导和子惯导的速度差和角速度差作为观测量,设计速度加角速度匹配传递对准方法。推导了速度加角速度匹配微分方程,建立了速度加角速度匹配的线性滤波模型。速度加角速度匹配传递对准方法作为计算参数匹配法和测量参数匹配法的结合,比较传统的速度匹配传递对准方法利用了更多的观测信息,因此,对方位的估计精度高,估计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对准 滤波 速度角速度匹配 速度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增量编码器瞬时角速度计算的扭振在线测量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玉皓 顾煜炯 +2 位作者 马晓腾 赵鹏程 杨昆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7-195,共9页
扭转振动是弹性转轴在动态扭矩作用下引起的角振动。轴系的旋转运动和扭转振动具有相同的量纲,因此转角和扭角可以实现同源测量。利用旋转轴系角运动的矢量叠加原理,得出转轴各质点的线运动具有相位调制现象。提出了脉冲信号输出的广义... 扭转振动是弹性转轴在动态扭矩作用下引起的角振动。轴系的旋转运动和扭转振动具有相同的量纲,因此转角和扭角可以实现同源测量。利用旋转轴系角运动的矢量叠加原理,得出转轴各质点的线运动具有相位调制现象。提出了脉冲信号输出的广义增量编码器模型,并给出了瞬时角速度计算的扭振测量方法的一般流程。编码器的原理是通过定角度戳记转轴角运动的时间分量,相当于建立了角度和时间的离散关系,从这一角度分析并给出了该方法的扭振信号采样定理的理论适用条件和实用公式。通过仿真与实验分别对上述模型和方法的正确性和准确度进行验证,并将其封装为功能模块嵌入工程样机中,应用于国内两台1000 MW核电半速汽轮发电机组的扭振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轴系 扭振 瞬时角速度 增量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次优滤波的速度+角速度传递对准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程建华 徐英蛟 李美玲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5年第12期43-46,50,共5页
针对舰船机动性能差,以及舰船高频振颤等不确定性干扰因素影响惯导系统传递对准滤波效果的问题,提出了基于H∞次优滤波的"速度+角速度"匹配传递对准方法。首先分析了影响传递对准性能的关键要素,确定了适用于弱机动特性的舰... 针对舰船机动性能差,以及舰船高频振颤等不确定性干扰因素影响惯导系统传递对准滤波效果的问题,提出了基于H∞次优滤波的"速度+角速度"匹配传递对准方法。首先分析了影响传递对准性能的关键要素,确定了适用于弱机动特性的舰船用惯导系统传递对准方案。在此基础上,设计"速度+角速度"匹配传递对准的H∞次优滤波器,解决不确定性外部干扰的影响。给出了设计方法和滤波器解算流程。比对仿真结果表明:对于不确定性有色噪声干扰,H∞次优滤波具有很强的鲁棒性,能够完成对失准角的估计,更加符合舰船实际应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式惯导系统 传递对准 速度+角速度匹配 H∞次优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HD角速度传感器微弱噪声的测量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凯丽 吴腾飞 +3 位作者 徐冲柯 张云 纪越 李醒飞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54-1660,共7页
为了解决现有噪声测量方法测量下限高、耦合噪声大,无法与MHD角速度传感器实现噪声匹配的问题,研究了MHD角速度传感器亚nV/Hz量级噪声的测量方法,并设计了一种噪声测量系统。通过使用噪声匹配变压器,将噪声匹配原理与双通路互谱测量原... 为了解决现有噪声测量方法测量下限高、耦合噪声大,无法与MHD角速度传感器实现噪声匹配的问题,研究了MHD角速度传感器亚nV/Hz量级噪声的测量方法,并设计了一种噪声测量系统。通过使用噪声匹配变压器,将噪声匹配原理与双通路互谱测量原理相结合,优化测量系统的噪声系数,有效抑制了测量过程中的通路噪声和耦合噪声。通过理论和仿真分析了测量系统的固有噪声,实验证明测量系统的等效输入电压噪声谱密度为0.1 nV/Hz。最后,采用该测量方法,精确测量出低至0.06 nV/Hz的MHD角速度传感器的微弱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D角速度传感器 噪声测量 噪声匹配 互谱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惯性传感器输出匹配的舰船变形估计方法 被引量:12
11
作者 柳爱利 戴洪德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5-148,共4页
大型舰船在海上航行过程中由于风浪作用、载荷变化、太阳照射以及载体机动等原因会产生一定的变形,该变形会极大地影响到舰载武器装备所需姿态信息的精度。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在战位点安装惯性测量单元(IMU:陀螺+加速度计),直接根... 大型舰船在海上航行过程中由于风浪作用、载荷变化、太阳照射以及载体机动等原因会产生一定的变形,该变形会极大地影响到舰载武器装备所需姿态信息的精度。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在战位点安装惯性测量单元(IMU:陀螺+加速度计),直接根据IMU输出的速度增量和角速度信息,结合舰船主惯性导航系统的输出信息,利用卡尔曼滤波估计舰船变形角,来补偿船体变形对武器姿态数据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中等海况下,介绍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估计出舰船变形角,在10秒钟内能达到1角分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变形测量 惯性测量单元 卡尔曼滤波 “速度增量+角速度”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量比例导引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萍 吴先良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58-62,共5页
比例导引规律相比于直接追踪法,跟踪精度有所提高,但是在目标机动性加大的情况下,传统比例导引规律控制精度仍不理想,而且指令加速度过载大。为此,在本文中提出一种增量比例导引方法,即保留传统比例导引规律基本比例形式不变,对视线角... 比例导引规律相比于直接追踪法,跟踪精度有所提高,但是在目标机动性加大的情况下,传统比例导引规律控制精度仍不理想,而且指令加速度过载大。为此,在本文中提出一种增量比例导引方法,即保留传统比例导引规律基本比例形式不变,对视线角速度施以一增量后再比例导引。将该方法运用于不同运动轨迹目标的跟踪,证明该方法制导准确度提高,寻的时间短,实施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量比例导引 比例导引规律 机动目标 运动目标跟踪 比例形式 制导准确度 视线角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速率与角增量的捷联惯导姿态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尹剑 邓宏林 +1 位作者 杨萌 张琬琳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101-104 111,111,共5页
对于捷联惯性姿态计算来说,目前存在着多种算法。这些算法如何归类、区分、如何在进行算法设计时根据具体应用进行算法选择,很容易给设计者造成困扰。针对这个问题,根据姿态算法所采用的角速率和角增量的采样方式,配合四元数算法和方向... 对于捷联惯性姿态计算来说,目前存在着多种算法。这些算法如何归类、区分、如何在进行算法设计时根据具体应用进行算法选择,很容易给设计者造成困扰。针对这个问题,根据姿态算法所采用的角速率和角增量的采样方式,配合四元数算法和方向余弦算法,采用仿真手段,对常用的捷联姿态计算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比较,给设计捷联姿态算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性导航 姿态计算 角速度 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惯导系统传递对准匹配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蒋新磊 王跃钢 +1 位作者 杨家胜 文超斌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8-93,共6页
车载武器沿纵轴和横轴的机动能力受到很大限制,无法作大的角机动,而传统的速度或姿态匹配算法需要载体能作大幅度的机动运动,否则方位失准角的估计效果不理想。针对车载武器系统机动能力受限的现状,特提出"速度+角速度"匹配... 车载武器沿纵轴和横轴的机动能力受到很大限制,无法作大的角机动,而传统的速度或姿态匹配算法需要载体能作大幅度的机动运动,否则方位失准角的估计效果不理想。针对车载武器系统机动能力受限的现状,特提出"速度+角速度"匹配算法。同时将导弹的起竖过程中作为机动条件,并将主子惯导之间的挠曲变形作为噪声用H∞滤波器进行处理,解决了建模困难的问题。经仿真分析,该方法可以在导弹起竖过程中完成传递对准,对准精度可在90 s起竖过程内达到3'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对准 车载导弹 “速度+角速度”匹配 H∞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快速传递对准方法及其可观测度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戴洪德 陈明 +1 位作者 周绍磊 李娟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49-1454,共6页
传递对准能够充分的利用主惯导(MINS)的高精度导航信息,使子惯导(SINS)获得较高的对准精度和较快的对准速度,成为机载、舰载武器惯导系统初始对准的首选方案。为了实现快速传递对准,美国学者Kain放弃了在导航坐标系内定义姿态误差进而... 传递对准能够充分的利用主惯导(MINS)的高精度导航信息,使子惯导(SINS)获得较高的对准精度和较快的对准速度,成为机载、舰载武器惯导系统初始对准的首选方案。为了实现快速传递对准,美国学者Kain放弃了在导航坐标系内定义姿态误差进而建立误差模型的传统方案,在载体坐标系内分别定义了真实姿态误差和计算姿态误差,并分别建立了误差模型,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较快对准速度和较高对准精度的"速度+姿态"匹配快速传递对准方法。提出了基于该误差模型的"速度+角速度"匹配快速传递对准方法,并对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可观测度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可观测度的分析表明本文所提方法使得真实姿态误差的可观测度有较大的提高,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各个坐标轴上姿态误差角的估计精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方位误差角的估计误差减小为不到原来的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传递对准 速度匹配 角速度匹配 卡尔曼滤波 可观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舰载机快速传递对准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勇军 徐景硕 +1 位作者 王晓飞 罗恬颖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7-600,共4页
为提高舰载机的快速反应能力,设计了一种测量参数组合匹配传递对准新方法。以舰载机惯导的姿态四元数和移动基准惯导的姿态四元数为切入点,通过四元数乘法构建量测量,并与角速度匹配组合构成量测方程,可有效克服传统姿态角匹配计算量大... 为提高舰载机的快速反应能力,设计了一种测量参数组合匹配传递对准新方法。以舰载机惯导的姿态四元数和移动基准惯导的姿态四元数为切入点,通过四元数乘法构建量测量,并与角速度匹配组合构成量测方程,可有效克服传统姿态角匹配计算量大的不足,并获得较好的快速性和滤波精度。给出了数学模型,阐述了工作思路,推导了量测方程,并在舰载条件下进行了分析比较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可获得良好的稳健性、快速性和准确性,估计精度与角速度加姿态角匹配方案的精度相当,计算量也明显减小。舰载机惯导系统不但在不到10 s的时间里就完成了对失准角和安装误差角的估计,估计精度均在0.5'以内,还能在不到100 s的时间里完成对陀螺漂移的估计,实现对陀螺器件的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导系统 快速传递对准 测量参数匹配 组合匹配 角速度匹配 姿态四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载导弹INS在低机动条件下传递对准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昌跃 邓正隆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16-1919,共4页
研究舰载导弹INS在低机动条件下借助海浪进行传递对准的问题.鉴于"线运动"+"角运动"测量匹配能以较低的机动要求而获得可接受的对准精度,基于"加速度"+"角速度"匹配法设计了一个对准滤波器,且... 研究舰载导弹INS在低机动条件下借助海浪进行传递对准的问题.鉴于"线运动"+"角运动"测量匹配能以较低的机动要求而获得可接受的对准精度,基于"加速度"+"角速度"匹配法设计了一个对准滤波器,且对准滤波器采用较高更新率以克服加速度和角速度测量易受船体结构挠性变形和振动的干扰.为进一步减小船体挠性效应、降低对数据传输率要求并保持对准滤波器的快速收敛性,提出了测量数据预处理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低机动条件下实现舰载导弹INS传递对准具备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对准 惯性导航 速度角速度匹配 船体挠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视频技术的快速三维旋转分析与计算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祝晓东 郁松年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9-293,307,共6页
着重讨论了基于光流场的旋转运动矢量的估计方法,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运动测量技术,对特殊的场合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研究中运用的是光流场特征法,即首先建立刚体运动方程,然后根据特征点对坐标,采用两步迭代交替法计算出运动方程参数... 着重讨论了基于光流场的旋转运动矢量的估计方法,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运动测量技术,对特殊的场合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研究中运用的是光流场特征法,即首先建立刚体运动方程,然后根据特征点对坐标,采用两步迭代交替法计算出运动方程参数,进而计算出测量对象的旋转矢量。为了提高运算的速度,对投影平面上的位移矢量测量采用了基于灰度编码的位平面的块匹配算法,该算法中以简单的逻辑异或运算来完成两帧中的特征块匹配搜索,以降低运算复杂度。最后通过一组实验验证了测量结果是比较准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 运动模型 光流场 角速度 位平面图像 匹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的中置轴汽车列车横摆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施锦玮 王洪亮 +2 位作者 皮大伟 王显会 章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4,共8页
为提高中置轴汽车列车转向工况下的横摆稳定性,该文提出以牵引车的横摆角速度和铰接角为控制目标,以横摆力偶矩增量为控制变量,包含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横摆力偶矩决策层及基于轮胎纵向力剩余极限的制... 为提高中置轴汽车列车转向工况下的横摆稳定性,该文提出以牵引车的横摆角速度和铰接角为控制目标,以横摆力偶矩增量为控制变量,包含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横摆力偶矩决策层及基于轮胎纵向力剩余极限的制动力分配层两部分的控制策略。对组合式车辆展开系统动力学分析,建立了简化车辆动力学模型及轮胎模型,搭建了Simulink-Trucksim联合仿真平台,基于预设的参考路径对该文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控制方法有效地提升了中置轴汽车列车转向行驶时的横摆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置轴汽车列车 Simulink-Trucksim 横摆角速度 铰接角 横摆力偶矩增量 横摆稳定性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同步的船体姿态基准传递技术
20
作者 杜红松 于东康 +2 位作者 尹洪亮 杨洺 郝强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65-169,共5页
在基于惯性量匹配算法的船体姿态基准传递技术中,保证2套惯导系统的数据同步是实现高精度的必要条件。本文对基于角速度匹配的姿态基准传递进行研究,并重点针对该过程的时间同步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一方面利用GPS的1PPS信号作为基准时钟... 在基于惯性量匹配算法的船体姿态基准传递技术中,保证2套惯导系统的数据同步是实现高精度的必要条件。本文对基于角速度匹配的姿态基准传递进行研究,并重点针对该过程的时间同步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一方面利用GPS的1PPS信号作为基准时钟源,完成2套系统的晶振校正,建立数据同步采集机制。另外,设计引入时延的扩维Kalman滤波器,对残余时延误差进行在线补偿。依靠同步采集与算法补偿相结合,实现船体变形角的高精度解算。仿真试验得到时延干扰下的测量误差在10角秒左右,证实所提方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体姿态基准传递 角速度匹配 船体变形 时间延迟 同步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