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章士钊与中国近代报刊“通信”栏的创设——以《甲寅》杂志为核心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琥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0-108,共9页
中国近代报刊的"通信"栏,为章士钊主持的《民立报》、《独立周报》和《甲寅》杂志首创。"通信"栏的设置,既吸引了众多青年思想家和学者名流参与,又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发表言论的平台。它加强了编者与读者之间的思想互... 中国近代报刊的"通信"栏,为章士钊主持的《民立报》、《独立周报》和《甲寅》杂志首创。"通信"栏的设置,既吸引了众多青年思想家和学者名流参与,又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发表言论的平台。它加强了编者与读者之间的思想互动,也反映了"通信"栏与当时政治、社会、文化的互动。在一定意义上,《甲寅》"通信"栏不仅推动了民初报刊公共舆论的发展,而且对于《新青年》"通信"栏及其所讨论的问题也具有引领和先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士钊 《甲寅》杂志 “通信”栏 媒介史 报刊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青年》“通信”栏:触摸新文化倡导者“心灵脉动”的一扇窗口 被引量:3
2
作者 石在中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4-99,共6页
通过《新青年》"通信"栏触摸新文化倡导者的"心灵脉动",可见陈独秀"自信"中的"悲观",钱玄同"偏激"中的"自谴"与"赎罪"意识,以及胡适对自身在《新青年》上与陈... 通过《新青年》"通信"栏触摸新文化倡导者的"心灵脉动",可见陈独秀"自信"中的"悲观",钱玄同"偏激"中的"自谴"与"赎罪"意识,以及胡适对自身在《新青年》上与陈独秀不同的"角色"定位。这些,一方面反映了五四新文化倡导的艰难而给人以沉重之感,更主要的是,明显可见这些新文化倡导者鲜明的文化个性和变革取向的差异,而他们之所以集拢在《新青年》,无疑是"五四"的感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 “通信”栏 陈独秀 钱玄同 胡适 “心灵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