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通俗文学”的一次座谈纪要
1
作者 张小敏 高铁翔 《当代文坛》 1985年第1期45-47,共3页
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城市街头、路边流行着多种小报和刊物。这些小报和刊物内容庞杂,发行量大,售价较昂,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仍争相购买,并广为传阅。究竟应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围绕这个问题,最近,川师中文系部份同学本着各抒己见、畅所欲... 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城市街头、路边流行着多种小报和刊物。这些小报和刊物内容庞杂,发行量大,售价较昂,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仍争相购买,并广为传阅。究竟应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围绕这个问题,最近,川师中文系部份同学本着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精神进行了一次座谈。 现将这次座谈会纪要寄上,请予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文学” 小报 座谈纪要 文艺作品 大读者 少年 娱乐性 城市街头 作家 文学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俗文学”断想三题
2
作者 林启祯 《高校教育管理》 1998年第2期74-77,共4页
将“通俗文学”与“纯文学”完全对立起来,是不科学的。“通俗文学”有着广泛的人民性,对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应该给“通俗文学”以应有的地位,努力探求其发展途径,使其健康迅速地发展起来,真正成为整个社会... 将“通俗文学”与“纯文学”完全对立起来,是不科学的。“通俗文学”有着广泛的人民性,对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应该给“通俗文学”以应有的地位,努力探求其发展途径,使其健康迅速地发展起来,真正成为整个社会主义文学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文学” 地位 发展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俗文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3
作者 彭子良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5-59,共5页
一、紊乱的概念: 只要我们稍微注意便会发现,也许没有哪个概念比通俗文学这一概念包容着更大的混乱。当然,这丝毫不是说,通俗文学这个概念包含着诸多彼此对立但同时又能自圆其说的界定。事实上,随着概念内涵在整个理论体系中地位的降低... 一、紊乱的概念: 只要我们稍微注意便会发现,也许没有哪个概念比通俗文学这一概念包容着更大的混乱。当然,这丝毫不是说,通俗文学这个概念包含着诸多彼此对立但同时又能自圆其说的界定。事实上,随着概念内涵在整个理论体系中地位的降低,理论家们已不再把各自为政的概念界说看做是不可思议的了,他们把概念仅仅看作是理论体系的发生标志存而不论。在对通俗文学的研究中,这一理论态度就十分明显:大多数论者都把一种在自己看来是想当然的概念内涵作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文学 文学 “通俗文学” 读物 逻辑起点 作家 种界 题材 作品 概念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通俗文学的审美特性
4
作者 缪俊杰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6-47,共2页
每个国家的文学发展几乎都有两种不同的走向:一种是严肃高雅的“纯文学”,另一种是大众化的“通俗文学”。这两类文学作品各有各的题材“热点”,各有各的“作者群”,各有各的广泛读者,泾渭有别,扬镳分道。近十年来,在我国“纯文学”蓬... 每个国家的文学发展几乎都有两种不同的走向:一种是严肃高雅的“纯文学”,另一种是大众化的“通俗文学”。这两类文学作品各有各的题材“热点”,各有各的“作者群”,各有各的广泛读者,泾渭有别,扬镳分道。近十年来,在我国“纯文学”蓬勃繁荣的同时,通俗文学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除了翻译出版大量的外国通俗小说,(如美、英、法的通俗社会政治小说,日本的社会哲理小说等),再版明、清旧公案小说,刊行港台言情武侠小说之外,还有不少国内作家创作或改编的政治演义和社会伦理小说。在写作通俗小说的作家中,有一些是原来从事“纯文学”创作而改弦更张新操通俗文学之业者,还有一些是在基层工作或在民间的知识分子,从编写一些故事、演唱材料开始,逐步成长为通俗文学作家。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通俗文学作家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文学 审美特性 “纯文学” “通俗文学” 通俗小说 娱心 审美特点 题材 审美文化 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求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切点
5
作者 绍六 《当代文坛》 1986年第3期9-13,共5页
一、文学的困扰 文学处于一个繁荣而又变动的时期。在这种五彩纷呈但又杂乱无章的局面中,兴奋与困扰,激动与苦闷,舒畅与忧心常常纠缠在一起,引起人们的思索,召唤人们去探求。 有人说,兴奋、激动、舒畅是暂时的、相对的,苦闷、困扰和忧... 一、文学的困扰 文学处于一个繁荣而又变动的时期。在这种五彩纷呈但又杂乱无章的局面中,兴奋与困扰,激动与苦闷,舒畅与忧心常常纠缠在一起,引起人们的思索,召唤人们去探求。 有人说,兴奋、激动、舒畅是暂时的、相对的,苦闷、困扰和忧心是永恒的、绝对的。这话似乎不错,因为就我而言,从文几年来,困扰多于兴奋,苦闷抵销了激动,忧心破坏了舒畅的心情,头脑中老是剩下一个又一个的“?”,虽然这种“?”因时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肃文学 通俗文学 文学作品 新武侠小说 “通俗文学” 表现手法 忧心 叙事文学 故事情节 契诃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熙大帝》的意义──兼论“大众文学”的历史走向
6
作者 陈继会 陈贞权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76-80,共5页
《康熙大帝》的意义──兼论“大众文学”的历史走向陈继会,陈贞权(郑州大学)(河南日报社)历史小说的繁盛是近几年引人注目的一种文学——文化现象。潮涌潮退,鱼龙混杂,其间自不乏滥做者,但也确有不少呕心沥血之作,二月河的《... 《康熙大帝》的意义──兼论“大众文学”的历史走向陈继会,陈贞权(郑州大学)(河南日报社)历史小说的繁盛是近几年引人注目的一种文学——文化现象。潮涌潮退,鱼龙混杂,其间自不乏滥做者,但也确有不少呕心沥血之作,二月河的《康熙大帝》,无疑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学 “通俗文学” 历史小说 二月河 通俗小说 封建政治文化 “雅” 新时期文学 严肃文学 理性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象》与1940年代文学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厉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71,150,共10页
作为40年代上海的一本通俗文化刊物,"抗日战争"与"孤岛"、"沦陷区"等关键词成为《万象》文学书写的时代镜像;日伪文艺政策、编辑理念与市场运作机制等要素决定了前后期《万象》复杂的文化生态和文学发展... 作为40年代上海的一本通俗文化刊物,"抗日战争"与"孤岛"、"沦陷区"等关键词成为《万象》文学书写的时代镜像;日伪文艺政策、编辑理念与市场运作机制等要素决定了前后期《万象》复杂的文化生态和文学发展,使之呈现出三个典型特点:一是对战争的言说采取"隐性写作"的叙事策略,隐含着民族国家的隐性叙事与对殖民现代性的审思;二是文学创作主题转向市民日常生活,但日常生活叙事都呈现出"肯定"与"批判"的焦虑情绪;三是倡导融通新旧、雅俗共赏的"通俗文学运动",而"正确的意识"、"高尚的趣味"、"大众的生活"成为界定通俗文学合法身份的标签。由此,《万象》既彰显出沦陷区文学发展的复杂命运,更丰富了40年代文学图景,展示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曲折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象》 1940年代文学 殖民现代性 日常生活 “通俗文学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的困境与文学的新机——兼作编后记
8
作者 夏文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2,共1页
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春潮一浪高过一浪,神州大地,惊涛拍岸。一个外国记者惊呼,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世纪”,此言不虚。当代中国经济的崛起,无疑是现今世界最引人瞩目的现象。急遽变化的时代,给我们提出了挑战,同时也给我们以机遇... 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春潮一浪高过一浪,神州大地,惊涛拍岸。一个外国记者惊呼,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世纪”,此言不虚。当代中国经济的崛起,无疑是现今世界最引人瞩目的现象。急遽变化的时代,给我们提出了挑战,同时也给我们以机遇。中国的文学也同样面临着新的抉择。 和百业兴旺的其他领域相比,文学似有尴尬之态。君不见“文学危机”之说不是不时见诸报端吗?这里的“危机”主要是指“严肃文学”而言。“通俗文学”、生活类杂志乃至各种文化、亚文化形态的东西倒是空前繁荣,迅速地占领了市场,直把“严肃文学”逼入了困境。客观地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学的娱乐、消遣功能正在增强,“通俗文学”的涌现势之必然,自有其存在的理由。倒是我们的作家应该深刻反省自身。实际上,造成“严肃文学”不景气的应该说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肃文学 编后记 文学危机 “通俗文学” 作家 消遣功能 文艺体制 大读者 现势 外国记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国人眼中的蒙难的中国——“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外国人士作品》编选漫记
9
作者 林亚光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4-38,共5页
一 最近,重庆出版社一次性出版了共十编、二十卷、一千二百万字的“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 (以下简称“书系”)。这部丛书的出版在我国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这套“书系”规模大,取材广,资料丰富,全书共分十编——“文学... 一 最近,重庆出版社一次性出版了共十编、二十卷、一千二百万字的“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 (以下简称“书系”)。这部丛书的出版在我国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这套“书系”规模大,取材广,资料丰富,全书共分十编——“文学运动”、“理论、论争”、“小说”、“报告文学”、“散文、杂文”、“诗歌”、“戏剧”、“电影”“通俗文学”和“外国人士作品”。其中,《外国人士作品》是综合性(包括各种体裁)的外国人士作品的汇集 我作为《外国人士作品》编的编选者,面对各界人士对此书的关注,不禁热泪盈眶,思如潮涌,写下了这篇“漫记”,以作对读者和关心者的“交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人 作品 爱泼斯坦 中国抗日战争 “通俗文学” 中国人民 报告文学 田伯烈 贝克 鲁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意识 当代意识 世界意识 被引量:1
10
作者 古朴 《人文杂志》 1987年第6期18-19,共2页
刘晓波同志以他“震惊四庭”的即兴发言,在文坛引起了一层冲击波,这自然是件好事。对新时期文学不抱乐观态度甚至有危机感这点,我与他是相同的;但是,新时期文学的危机是什么?我与他的看法又不同。
关键词 世界意识 当代意识 传统意识 新时期文学 中国当代 自我扬弃 封建意识 “通俗文学” 抱乐观态度 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