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服务“逆向合同承包”的制度选择逻辑——以广州市环卫服务改革为例 被引量:36
1
作者 黄锦荣 叶林 《公共行政评论》 2011年第5期100-120,180,共21页
在中国一些城市的公共服务,特别是环卫服务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出现了非常值得学术界与实践部门关注的"逆向合同承包"的现象。导致基层政府做出"逆向合同承包"选择的原因,可以通过交易费用理论和中国基层政府的激励... 在中国一些城市的公共服务,特别是环卫服务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出现了非常值得学术界与实践部门关注的"逆向合同承包"的现象。导致基层政府做出"逆向合同承包"选择的原因,可以通过交易费用理论和中国基层政府的激励结构来加以解释。交易费用会提高合同外包的风险,这些风险部分来自政治—行政的双重体制,部分来自于市场体制。交易费用影响基层政府官员政策选择的途径既体现在经济维度上,又体现在政治维度上。尽管市场化可能会降低生产成本,节约组织费用,但是由此而来的交易费用却会降低基层政府官员对于上级政府重点关注又可以直接考察的政策项目的回应能力,使基层政府官员在升迁竞争的"政治锦标赛"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当基层政府官员感觉到市场化限制了他们对此类政策项目进行回应的能力时,中国基层政府现有的问责、晋升和监控机制就会使他们有很强烈的动机去选择"逆市场化"的政策方案,导致公共服务的"逆向合同承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合同承包”环卫服务 制度选择 晋升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服务中的“逆向合同承包”及应对策略——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储亚萍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3-85,共3页
"逆向合同承包"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政府回购已经出售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回已经外包的合同,另行组建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逆向合同承包"产生的原因包括:政策变化导致政府收回合同,民营社区卫生机构公益性不... "逆向合同承包"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政府回购已经出售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回已经外包的合同,另行组建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逆向合同承包"产生的原因包括:政策变化导致政府收回合同,民营社区卫生机构公益性不足与服务质量较差,政府合同管理能力不足引发的治理失败。有效应对"逆向合同承包"问题,要突破政府与市场的二元对立,采取多种方式提供社区卫生服务;强化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中的责任;完善服务提供机制,适度引入市场机制;提高政府合同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逆向合同承包” 社区卫生服务 表现形式 原因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