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汉语中的“送”和英语中的“send”的动宾搭配及其在认知方面的差异 |
路丽梅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09 |
0 |
|
2
|
常用词“送”对“赠”的历时替换研究 |
许陆君
|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7 |
0 |
|
3
|
“送”往“迎”来的真情 |
|
《语文世界(上旬刊)》
|
2001 |
0 |
|
4
|
整合思维视角下的“送培下乡”项目资源优化配置 |
任可心
李泉
郭晓琴
|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5
|
乡村教育振兴视角下“送教上门”模式探析 |
王妍
李东沅
|
《教师》
|
2023 |
1
|
|
6
|
也谈“送别”与“送行” |
董文立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7
|
冰清玉洁慰知音——读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
王昌瑾
|
《高校教育管理》
|
1983 |
0 |
|
8
|
基于MMPP模型的“送转股”公告效应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 |
熊春连
|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CAS
|
2012 |
0 |
|
9
|
“扶上马送一程”别议 |
郭永和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0
|
“送读下乡”培训农村语文教师的实践与探索 |
白银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0 |
2
|
|
11
|
河北省卢龙县职教中心 “送教下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探索 |
李文利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2
|
春节“送电影”:民俗叙事的三重形态——一种媒介话语的考察 |
龚力
黄勇军
|
《艺术传播研究》
CSSCI
|
2022 |
0 |
|
13
|
利用“送教下乡”,推进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 |
王者礼
|
《中小学教师培训》
|
2004 |
0 |
|
14
|
丹江口市“送教下乡”消除农村艺教盲点 |
李荣华
秦桂林
|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5
|
四川组建教师团“送教下乡” |
|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6
|
大山不能阻隔 四名城市教师的送教记忆及其他 |
本刊编辑部
张富伟
|
《今日教育》
|
2007 |
0 |
|
17
|
沙县开展“送、种、养”文化惠民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
张海清
|
《艺术科技》
|
2022 |
0 |
|
18
|
“送教下乡”培训实效性实施策略探寻——湖南省沅陵县县农村教师培训工作的实践思考 |
邓有为
冯志辉
|
《教师》
|
2014 |
0 |
|
19
|
以“送教下乡”带动基层教研 |
达于迁
|
《青海教育》
|
2012 |
0 |
|
20
|
探索维权新途径 坚持送法到基层——黑龙江省绥化垦区工会开展“送法上门”活动的调查 |
张凤歧
|
《中国农垦》
|
200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