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征稿简则
1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征稿范围,《油气藏评价与开发》坚持面向油气田科研与生产,促进我国油气田开发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快石油及天然气工业发展的办刊方针,主要报道国内有关油气藏评价与开发工程方面的科研成果和先进经验,并有重点和针对性地介绍国外先进技... 征稿范围,《油气藏评价与开发》坚持面向油气田科研与生产,促进我国油气田开发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快石油及天然气工业发展的办刊方针,主要报道国内有关油气藏评价与开发工程方面的科研成果和先进经验,并有重点和针对性地介绍国外先进技术、发展水平和方向。重点栏目有:专家论坛、油气勘探、油气开发,工程工艺、方法理论、矿场应用,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成果 油气藏开发 油气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征稿简则
2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征稿范围《油气藏评价与开发》坚持面向油气田科研与生产,促进我国油气田开发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快石油及天然气工业发展的办刊方针,主要报道国内有关油气藏评价与开发工程方面的科研成果和先进经验,并有重点和针对性地介绍国外先进技术... 征稿范围《油气藏评价与开发》坚持面向油气田科研与生产,促进我国油气田开发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快石油及天然气工业发展的办刊方针,主要报道国内有关油气藏评价与开发工程方面的科研成果和先进经验,并有重点和针对性地介绍国外先进技术、发展水平和方向。重点栏目有:专家论坛、油气勘探、油气开发、工程工艺、方法理论、矿场应用、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成果 油气藏开发 油气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型”油气藏及其在全球的重要性:成藏、分布与评价 被引量:249
3
作者 邹才能 陶士振 +12 位作者 袁选俊 朱如凯 董大忠 李伟 王岚 高晓辉 公言杰 贾进华 侯连华 张光亚 李建忠 徐春春 杨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9-682,共14页
分析国内外各种油气藏勘探和研究现状,基于油气分布共性本质特征的认识,阐述"连续型"非常规圈闭油气藏内涵与成藏特征。"连续型"油气藏指在大范围非常规储集体系中油气连续分布的非常规圈闭油气藏,其地质特征是:在... 分析国内外各种油气藏勘探和研究现状,基于油气分布共性本质特征的认识,阐述"连续型"非常规圈闭油气藏内涵与成藏特征。"连续型"油气藏指在大范围非常规储集体系中油气连续分布的非常规圈闭油气藏,其地质特征是:在盆地中心、斜坡等大面积"连续"分布,且局部富集;以大规模非常规储集层为主;非常规圈闭,储集空间大,圈闭边界模糊;自生自储为主;多为一次运移;主要靠扩散方式聚集,浮力作用受限;非达西渗流为主;流体分异差,饱和度差异较大,油、气、水与干层易共存,无统一油气水界面与压力系统;资源丰度较低,储量主要按井控区块计算;开采工艺特殊,需针对性技术。论述了湖盆中心砂质碎屑流成因及其"连续型"油藏、大型浅水三角洲低—特低孔渗及致密砂岩油气藏、煤层气以及泥页岩裂缝型油气藏等典型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型油气藏 非常规圈闭油气藏 砂质碎屑流 致密砂岩气 页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连续型”油气藏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公言杰 邹才能 +3 位作者 袁选俊 陶士振 朱如凯 王岚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9年第4期130-134,共5页
国外非常规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已经初具规模,部分非常规油气藏的地质特征具备连续性。对近年来国外"连续型"油气藏文献进行了大量调研与研究,总结了国外"连续型"油气藏的提出背景以及具体含义;概括了"连续型&qu... 国外非常规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已经初具规模,部分非常规油气藏的地质特征具备连续性。对近年来国外"连续型"油气藏文献进行了大量调研与研究,总结了国外"连续型"油气藏的提出背景以及具体含义;概括了"连续型"油气藏的地质与开发特征,认为"连续型"油气藏圈闭界限不明确,大面积普遍连续含油气,浮力不是油气运聚主要动力,资源评价使用不同于常规油气藏评价方法的FORSPAN评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型”油气藏 “连续型”油气藏评价 FORSPA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川中地区陆相层系全油气系统常规和非常规有效储层成因机制与分类评价
5
作者 陈冬霞 王翘楚 +6 位作者 熊亮 王小娟 杨映涛 雷文智 张玲 潘珂 庞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5-1232,共18页
基于全油气系统理论,系统揭示了川西—川中地区陆相层系常规和非常规储层的差异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机制。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压汞和核磁共振测试以及扫描电镜分析等手段,系统揭示了全油气系统储层特征与变化规律以及相对优... 基于全油气系统理论,系统揭示了川西—川中地区陆相层系常规和非常规储层的差异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机制。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压汞和核磁共振测试以及扫描电镜分析等手段,系统揭示了全油气系统储层特征与变化规律以及相对优质储层成因机制,并针对不同储层选取了相应的分级、分类评价参数,建立评价标准。结果表明:(1)川西—川中地区陆相层系全油气系统常规与非常规储层呈现空间叠置分布格局。在浮力成藏下限之上的中浅层流体自由活动性强,沉积相和流体联合控制常规-低渗优质储层;中深层致密砂岩发育多期河道叠置体、毛细管阻力作用增强,强烈的构造挤压背景下裂缝发育,孔隙型、裂缝型和孔隙-裂缝型等多种储层受岩相、流体和断层等复合控制;深层“纹层型”页岩储层整体上以纳米级孔隙为主,在以强超压和扩散力为主要特征的流体动力场内,储层发育明显受控于岩相组合、有机质丰度和超压系统的联合作用。(2)中浅层常规-低渗储层分级、分类评价主要考虑沉积-成岩相和孔隙类型,所划分的4类储层中,Ⅰ类和Ⅱ类优质储层主要发育于三角洲平原-前缘相带,中-强溶蚀改造是关键成因;中深层致密砂岩储层分级、分类评价则主要考虑孔隙-裂缝、岩相及孔隙结构,所划分的4类储层中,Ⅰ类和Ⅱ类孔隙型优质储层、以块状和平行层理中粗砂岩相为主;中深层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页岩综合考虑储层厚度、岩相组合、储层物性、有机质富集程度、脆性矿物含量和可动油体积占比等因素,所划分的4类储层中,Ⅰ类和Ⅱ类相对优质储层以页岩夹介壳层和纯页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气藏 页岩油气藏 陆相层序 油气系统 储层评价 川西—川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6油层组“准连续型”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乃军 赵靖舟 +1 位作者 赵卫卫 白玉彬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3,共6页
通过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的构造条件、油源条件、储层条件以及油气藏类型和分布特征等成藏要素的深入研究,分析了"准连续型"油气藏成藏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长6油层组是一个倾角小于0.5°的西倾单斜,... 通过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的构造条件、油源条件、储层条件以及油气藏类型和分布特征等成藏要素的深入研究,分析了"准连续型"油气藏成藏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长6油层组是一个倾角小于0.5°的西倾单斜,油源条件优越,储层类型主要为低孔特低渗细砂岩,孔隙度一般小于12%,渗透率小于2×10^(-3)μm^2;油气藏类型为"连续型"非常规油气藏,油气大面积准连续分布.最终确定"准连续型"油气藏成藏主要受三方面的因素影响:低孔特低渗透率的储层系统是关键;广覆式优质烃源岩与紧密接触式生储盖组合是基础;稳定的动力学背景和平缓的构造格局是重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连续型”油气藏 非常规油气藏 主控因素 长6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规模序列法中对油气藏规模变化系数(k)改进的取值技术及应用实例
7
作者 陈双玲 于京都 +3 位作者 郑民 王小娟 吴晓智 王建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4,共10页
规模序列法基于Pareto定律,有效获取油气藏规模变化系数(k)的取值长期以来是该方法应用中的关键及难点,并制约了该方法的应用成效。通过求取已发现油气资源规模比,利用已发现油气资源可能具有的规模序列号,构建了一种对k的优化取值技术... 规模序列法基于Pareto定律,有效获取油气藏规模变化系数(k)的取值长期以来是该方法应用中的关键及难点,并制约了该方法的应用成效。通过求取已发现油气资源规模比,利用已发现油气资源可能具有的规模序列号,构建了一种对k的优化取值技术,主要包括:以资源规模序列号与k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根据已发现油气资源规模比做数据交汇,当不同规模比下的交汇数据点近似位于垂直于k轴的直线上时,该直线与k轴的交点即为k的一个解;进一步提出了在获取k及规模序列解集后,对解集进行优选定解的原则,以满足油气资源评价需求。对已发表文献中经典数据的分析表明,通过应用该技术可有效获取油气藏规模变化系数(k)的取值;并进一步构建了对川中金秋气区盐亭区块侏罗系沙溪庙组6号砂组天然气资源的应用实例,表明预测与实际拟合结果较好,评价结果符合当前盆地天然气勘探认识。该技术对地质经验依赖程度低、不需要设定分析步长、无复杂的行列式-矩阵运算环节,有效降低了在k取值过程中的主观性和计算强度,并实现了程序化,提高了分析时效性,可为规模序列法的深入应用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序列 油气藏规模变化系数(k) 分析算法 资源评价 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地区超深层油气藏流体类型识别新方法
8
作者 杜焕福 王春伟 +4 位作者 徐明 韩军伟 张凤姣 陈心仪 杨旭东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2-518,共7页
顺北地区超深层油气藏油气多期充注及运移调整,油气分布规律复杂,储集层流体类型识别难度大。为了准确识别顺北地区超深层油气藏的流体类型,以钻井、录井及生产动态测试资料为基础,建立了气相烃类数据主要影响因素的综合校正方法,提出... 顺北地区超深层油气藏油气多期充注及运移调整,油气分布规律复杂,储集层流体类型识别难度大。为了准确识别顺北地区超深层油气藏的流体类型,以钻井、录井及生产动态测试资料为基础,建立了气相烃类数据主要影响因素的综合校正方法,提出了应用含油系数、含气系数与含水系数构建三维模型进行流体类型识别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基于灰色关联算法建立的钻时、钻头直径、钻井取心、钻井液密度、钻井液排量等气相烃类数据影响因素的综合校正方法,提高了气相烃类数据可对比性及准确性;依据典型气层中C_(1)含量与全烃含量接近,油层中重烃组分含量相对较高,水层中重烃组分含量相对较低的特点,用含油系数、含气系数与含水系数建立三维模型,可以准确判断超深层油气藏的流体类型,可为后期油气藏钻井及开发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顺北地区 超深层油气藏 流体类型 评价模型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技术的油气藏测井综合评价 被引量:10
9
作者 匡立春 毛志强 +1 位作者 孙中春 张有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8-60,共3页
近年测井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利用测井信息解决地质、工程问题的深度及广度 ,利用核磁共振测井、电缆地层测试等资料 ,可以对油气藏进行综合评价 ,研究油气藏的控制因素、确定油气藏的压力系统、认识油气藏的性质等。准噶尔盆地的勘... 近年测井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利用测井信息解决地质、工程问题的深度及广度 ,利用核磁共振测井、电缆地层测试等资料 ,可以对油气藏进行综合评价 ,研究油气藏的控制因素、确定油气藏的压力系统、认识油气藏的性质等。准噶尔盆地的勘探实践证明 ,基于测井新技术、新方法的测井油藏综合评价技术已经初步形成。图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技术 油气藏 测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堡凹陷岩性-地层油气藏区带划分与评价 被引量:41
10
作者 徐安娜 董月霞 +4 位作者 邹才能 汪泽成 郑红菊 王旭东 崔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2-280,共9页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属断陷型富油气凹陷,以往的油气发现集中分布在构造圈闭中,近年新发现一批岩性-地层油气藏。以富油气断陷盆地"满凹含油论"和含油气系统理论为依据,以油气成藏组合为区带划分单元,利用油源断层构造图、沉...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属断陷型富油气凹陷,以往的油气发现集中分布在构造圈闭中,近年新发现一批岩性-地层油气藏。以富油气断陷盆地"满凹含油论"和含油气系统理论为依据,以油气成藏组合为区带划分单元,利用油源断层构造图、沉积相图、有效主力烃源岩分布图和油气勘探现状图"四图叠合"进行区带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南堡凹陷纵向上发育源上、源内、源下三大一级油气成藏组合体,平面上源上东营组一段油气成藏组合发育八大油气富集区带,评价出四大油气有利区带;源内东三段上亚段油气成藏组合发育六大油气富集区带,评价出四大油气有利区带;源下前第三系油气成藏组合划分为两大区和10个油气富集区带,评价出五大油气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堡凹陷 岩性-地层油气藏 油气成藏组合 区带划分 区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山岩风化壳地层型油气藏评价预测方法研究——以新疆北部石炭系为例 被引量:35
11
作者 邹才能 侯连华 +4 位作者 王京红 文百红 匡立春 朱如凯 梁世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88-400,共13页
针对火山岩风化壳地层型油气藏强非均质性,评价预测难度大,勘探成功率低等难题,本文采用重磁电剥层处理、沿层延拓信号增强反演方法有效预测区域火山岩分布;建立风化淋滤剥蚀后不同岩石组合的不完整火山机构和形态识别模式,利用相干体... 针对火山岩风化壳地层型油气藏强非均质性,评价预测难度大,勘探成功率低等难题,本文采用重磁电剥层处理、沿层延拓信号增强反演方法有效预测区域火山岩分布;建立风化淋滤剥蚀后不同岩石组合的不完整火山机构和形态识别模式,利用相干体和振幅分析等方法有效识别火山岩目标;在建立单次火山喷发岩石序列及储层分布模式基础上,开发了基于次生溶蚀孔隙和裂缝为主的波阻抗储层反演方法,有效预测了多期次火山喷发间隔风化淋滤形成的叠置有利储层分布;通过岩性、储层预测与振幅衰减属性、吸收系数差异预测结合,有效预测含油气性.从火山岩区域预测到含油气性预测逐步逼近的火山岩风化壳地层型油气藏评价预测方法,有效解决了火山岩风化壳地层型油气藏的评价顶测难题,指导发现了千亿方克拉美丽气田和亿吨级牛东油田,利用该方法预测出下一步重点勘探的7个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风化壳 地层型油气藏 评价预测方法 新疆北部石炭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藏型储气库地质体完整性内涵与评价技术 被引量:39
12
作者 郑雅丽 孙军昌 +5 位作者 邱小松 赖欣 刘建东 郭泽萍 魏欢 闵忠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4-103,共10页
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全生命周期完整性管理已成为其长期安全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油气藏型储气库完整性及其评价技术以地面设施和注采井为主,地质完整性评价对象与概念不明确且缺乏系统的评价技术。为此,在总结相关研究... 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全生命周期完整性管理已成为其长期安全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油气藏型储气库完整性及其评价技术以地面设施和注采井为主,地质完整性评价对象与概念不明确且缺乏系统的评价技术。为此,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储气地质体为评价对象的地质体完整性概念,建立了油气藏型储气库地质体完整性评价技术体系,并以新疆呼图壁储气库为实例开展了储气库地质体完整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储气库地质体完整性是指在储气库运行过程中,储气地质体各组成部分能够满足运行要求、安全经济地完成季节与应急调峰任务的各项性能指标的完整程度,其内涵是在储气库运行生命周期内,地质体的储层以及盖层、断层和圈闭可以为用户持续稳定提供气量,并保证储气库安全运行,其核心是在储气库运行生命周期内保持天然气存储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程度;②地质体完整性评价技术体系由圈闭有效性、盖层完整性、断层稳定性、储层稳定性4项评价技术构成;③评价结果显示,呼图壁储气库具有提高上限压力扩大调峰气量的潜力。结论认为,油气藏型储气库地质体完整性评价技术体系的建立,健全了储气库完整性评价技术系列,对油气藏型储气库长期安全有效运行、提高运行上限压力、增强调峰能力等具有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 储气地质体 完整性 内涵 评价技术 实例分析 呼图壁储气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性地层油气藏区带及圈闭评价技术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4
13
作者 刘化清 刘宗堡 +7 位作者 吴孔友 徐怀民 杨占龙 孙夕平 倪长宽 康继伦 王牧 靳继坤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36,共12页
立足“十三五”期间的研究成果,总结地质与物探相结合的方法,突出智能化技术应用,形成岩性地层区带评价、圈闭边界识别和有效性评价2项技术体系,①以断层/砂体输导体系定量评价、基于断层破坏程度细化分析的泥岩盖层有效性评价、地层不... 立足“十三五”期间的研究成果,总结地质与物探相结合的方法,突出智能化技术应用,形成岩性地层区带评价、圈闭边界识别和有效性评价2项技术体系,①以断层/砂体输导体系定量评价、基于断层破坏程度细化分析的泥岩盖层有效性评价、地层不整合风化黏土层识别与封堵性定量评价为核心的源外岩性油气藏和地层油气藏区带评价技术体系;②形成以隐蔽层序界面识别与高频层序格架建立、基于多属性变时窗波形聚类为基础的沉积体宏观分布地震预测、基于稀疏理论地震反演和最小地震干涉分析的薄互储层预测等为核心的岩性地层圈闭边界识别与有效性评价技术。这些技术方法在推广应用后,为在相关盆地部署风险探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地层油气藏 区带评价技术 圈闭评价技术 输导体系 盖层有效性 风化黏土层 不整合结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缝洞型油气藏水体能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常宝华 李世银 +3 位作者 谢恩 孙贺东 江杰 陈苑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3-57,共5页
针对缝洞型油气藏水体能量评价困难的问题,在储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物质平衡原理分析了缝洞型油藏见水前后油水产量变化规律,通过无因次简化得到产水、产油方程,经过无因次产水方程拟合分析及产油方程拟合验证,建立了一种新的缝洞... 针对缝洞型油气藏水体能量评价困难的问题,在储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物质平衡原理分析了缝洞型油藏见水前后油水产量变化规律,通过无因次简化得到产水、产油方程,经过无因次产水方程拟合分析及产油方程拟合验证,建立了一种新的缝洞型油藏有限水体能量的评价方法。综合考虑水体规模、避水高度及连通性等因素,以产水特征为研究对象,采用曲线拟合方法求取水体规模、避水高度及连通性等相关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油气藏 水体能量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区带评价方法及实践——以济阳坳陷为例 被引量:25
15
作者 王永诗 赵乐强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共5页
以往单纯以二级构造带为准则的区带划分评价方法已不适应当前隐蔽油气藏勘探的需求。基于构造控制沉积,构造与沉积联合控制成藏这一油气成藏基本原理,考虑隐蔽油气藏分布与沉积相带(岩相带)关系密切这一基本认识,确定出以二级构造带为... 以往单纯以二级构造带为准则的区带划分评价方法已不适应当前隐蔽油气藏勘探的需求。基于构造控制沉积,构造与沉积联合控制成藏这一油气成藏基本原理,考虑隐蔽油气藏分布与沉积相带(岩相带)关系密切这一基本认识,确定出以二级构造带为基础的区带划分原则,即构造层原则,构造带原则和岩相带原则。结合济阳坳陷勘探实际,形成了区带综合评价的方法及技术流程,即整体研究,明确重点领域;成败分析,抓住关键问题;深入剖析,寻找有效对策;综合评价,形成最佳部署。在区带评价基础上,综合考虑各区带勘探阶段、勘探程度、认识程度、现实资源储备、主要勘探目的等,将济阳坳陷27个区带分为增储区带和突破区带2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油气藏 区带划分 区带评价 区带优选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油气藏经济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尘 公维龙 +1 位作者 钟雨师 陈武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4-56,共3页
2008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其中对石油行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对油气田储量的经济评价在非常时期也显得更加重要。为此,针对某盆地深层油气藏的特殊情况,建立了深层油气藏经济储量与原油价格、圈闭井深和圈闭面积之间的数学模型,从而解决... 2008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其中对石油行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对油气田储量的经济评价在非常时期也显得更加重要。为此,针对某盆地深层油气藏的特殊情况,建立了深层油气藏经济储量与原油价格、圈闭井深和圈闭面积之间的数学模型,从而解决了圈闭经济储量的计算问题。在这一模型的基础之上,根据某油气田提供的数据,计算出了经济储量、圈闭井深、原油价格和圈闭面积之间的随机测试数据。然后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最后得到了一个关于经济储量、圈闭井深、原油价格和圈闭面积之间的一个线性相关公式,从而更加直观的表示出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此模型的建立对当前油气田的开发投资建设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储量 经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岩性油气藏充满度主控因素及其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10
17
作者 万晓龙 邱楠生 +2 位作者 张善文 曾溅辉 张振红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5-27,30,共4页
通过对济阳坳陷岩性油藏充满度的统计分析,认为砂体发育的构造部位和沉积体系是控制充满度的主要因素,砂体充满度大小是砂体埋深、类型、规模、物性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充满度模糊综合评判方程及综合评判标准;分别... 通过对济阳坳陷岩性油藏充满度的统计分析,认为砂体发育的构造部位和沉积体系是控制充满度的主要因素,砂体充满度大小是砂体埋深、类型、规模、物性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充满度模糊综合评判方程及综合评判标准;分别对多个砂体进行综合评判,得出它们的模糊综合评判值,再按优劣次序进行排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岩性油气藏 砂体充满度 模糊综合评价 岩性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析油气藏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林 杜志敏 蒋向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的经济效益主要受开发过程自身特点的影响 ,反凝析现象的出现带来了一些特殊的经济问题。选择经济合理的开发方式、实现地下地面的整体规划 ,提高凝析油的采收率 ,成为了当前经济评价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文章... 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的经济效益主要受开发过程自身特点的影响 ,反凝析现象的出现带来了一些特殊的经济问题。选择经济合理的开发方式、实现地下地面的整体规划 ,提高凝析油的采收率 ,成为了当前经济评价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文章针对气田的特殊地质条件、地理状况和开发实际情况 ,建立了一套适应凝析气藏开发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针对两种不同开发方式 (衰竭式开发和循环注气 )及其相配套的地面回收工艺 ,分别进行了开发钻井工程、地面建设工程、公共及系统工程投资估算。考虑到开发变量对采气成本的影响 ,将成本项目划分为 7大类别 ,并进行了预测。对于单井经济极限问题 ,选取单井控制极限储量和经济极限井距作了分析。整套评价较为完整地考虑了各个影响因素 ,着重分析了凝析气藏开发特征对经济评价方法的影响。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该方法应用于某凝析气田 ,对 12个不同的开发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指标优选 ,结果证实了可行且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油气藏 开发方案 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工程投资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陷盆地油气藏保存条件综合评价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伟锋 陆诗阔 +1 位作者 谢向阳 郭玉新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1期9-12,16,共5页
我国东部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大部分为断陷盆地,对断陷盆地的油气藏保存条件进行综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盆地构造演化史研究为基础,对成藏期以后断裂的封闭史、构造抬升剥蚀、岩浆活动、地下水活动、盖层封闭和控油断层封闭进行了定... 我国东部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大部分为断陷盆地,对断陷盆地的油气藏保存条件进行综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盆地构造演化史研究为基础,对成藏期以后断裂的封闭史、构造抬升剥蚀、岩浆活动、地下水活动、盖层封闭和控油断层封闭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总结了断陷盆地油气藏保存条件的研究内容和以模糊评判为主的评价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阜新盆地油气藏保存条件的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盆地 断层 保存条件 综合评价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藏规模概率统计法在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华义 金之钧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9-23,共5页
近几年,国内外对油气资源评价十分重视,使用的方法也较多,有传统的地质方法,也有数理统计法。文章介绍的油气藏规模概率统计法是一种新的资源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已发现的油气藏序列勘探样本的划分和研究,揭示了自然总体中油气... 近几年,国内外对油气资源评价十分重视,使用的方法也较多,有传统的地质方法,也有数理统计法。文章介绍的油气藏规模概率统计法是一种新的资源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已发现的油气藏序列勘探样本的划分和研究,揭示了自然总体中油气藏规模分布,同时预测自然总体中油气藏个数和总资源量及其资源结构。特别是对勘探程度较高的地区,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指出剩余资源和剩余油气藏个数,从而使我们找出最佳勘探方向,进而确定合理的投资方案。通过应用实例,详细地介绍了油气藏规模概率统计法的实施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天然气储量 勘探评价 资源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