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动视角下“连”字句的反预期表达功能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吴昌霖 吴长安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3-40,共8页
非典型“连”字句的特异性可以通过互动构式语法理论得到系统说明;“连”字句的话语功能需要在互动交际的背景中考察。在实际语篇中,“连”字句以谓词性成分为焦点,充当前景信息或背景信息,传达反预期信息,表达话语立场。焦点使谓词性... 非典型“连”字句的特异性可以通过互动构式语法理论得到系统说明;“连”字句的话语功能需要在互动交际的背景中考察。在实际语篇中,“连”字句以谓词性成分为焦点,充当前景信息或背景信息,传达反预期信息,表达话语立场。焦点使谓词性成分的非典型“连”字句价值胜过典型“连”字句,在信息传递、言语交际、反预期表达中占据着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连”字句 构式 反预期 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字歧义句补议 被引量:13
2
作者 肖奚强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1-24,共4页
“连…也/都…”格式中“连”后面的名词性成分,可能是受事,也可能是施事。例如: (1)连个媳妇也娶不上。(孙犁) (2)连张纪贞也不来了。(欧阳山)例(1)中“媳妇”为受事,例(2)中“张纪贞”为施事。一般论著在谈到“连…也/... “连…也/都…”格式中“连”后面的名词性成分,可能是受事,也可能是施事。例如: (1)连个媳妇也娶不上。(孙犁) (2)连张纪贞也不来了。(欧阳山)例(1)中“媳妇”为受事,例(2)中“张纪贞”为施事。一般论著在谈到“连…也/都…”格式时,都只说它表示强调,而很少论及施受关系。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注意到了这一点。《八百词》第325页上说,“连”后的名词可以是主语,也可以是前置宾语或其他成分,因此全句的施事主语或受事宾语省略时,会产生歧义。《八百词》上举的例子是: (3)连我也不认识=(3)a连我也不认识他=(3)b他连我也不认识其实,“连”字前面出现的主语也可能是施事或受事: (4)她竟连边都不沾(申跃中) (5)这酒席连我也吃不上例(4)的“她”是施事,例(5)的“这酒席”是受事。“连”字前面的N<sub>1</sub>既可能是施事又可能是受事,“连”字后面的N<sub>2</sub>也有两种可能。所以,“连”字前面即使有主语,该“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义句 “连”字句 补议 歧义性 比较对象 句式 语境 比较句 施受关系 名词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与“也”在相关构式中的微殊与中和 被引量:7
3
作者 巴丹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20,95,共12页
本文考察了"连"字句、最小量句、任指句、谓词拷贝句等相关构式中"都"与"也"的用法与差异。尝试从结构形式、强调类型、情态表达、时体特征、认知方式、信息类型等多角度对其在语法、语义、语用的微殊与... 本文考察了"连"字句、最小量句、任指句、谓词拷贝句等相关构式中"都"与"也"的用法与差异。尝试从结构形式、强调类型、情态表达、时体特征、认知方式、信息类型等多角度对其在语法、语义、语用的微殊与中和进行详尽的描述,归纳和总结出两者的鉴别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也” “连”字句 最小量句 任指句 谓词拷贝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都……”和“连……也……”的句法、语义及语用差异 被引量:5
4
作者 巴丹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0-58,共9页
在句法上,"连"字可以附着在多种功能类别和结构关系的句法成分之上。在句式上,"连"字句可分为:并列式与归并式、插入式与互补式、总说式与对比式。"都"式和"也"式的两类"连"字句在... 在句法上,"连"字可以附着在多种功能类别和结构关系的句法成分之上。在句式上,"连"字句可分为:并列式与归并式、插入式与互补式、总说式与对比式。"都"式和"也"式的两类"连"字句在用法上已经趋同综合,两者的差别更多体现在语用上,而非句法上,具体表现为:突出特例与凸显对比、重在表情与重在释因、侧重总括与侧重类同、写虚为主与写实为主、专属限制与常规搭配、语义分级与语用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字句 “都” “也” 情态 语用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NP都VP”句式的韵律焦点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温宝莹 东韡妍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6-36,共11页
本文针对“连NP都VP”这一“连”字句的焦点问题,运用韵律格局的思想,从音高、音长、音强等方面考察焦点分布模式,探索语法在语音中的对应表现方式。实验数据表明:“连”字句中“连”字参与焦点表现,而“都”字不参与焦点表现。“连”... 本文针对“连NP都VP”这一“连”字句的焦点问题,运用韵律格局的思想,从音高、音长、音强等方面考察焦点分布模式,探索语法在语音中的对应表现方式。实验数据表明:“连”字句中“连”字参与焦点表现,而“都”字不参与焦点表现。“连”字句的焦点在NP,具体表现为调域大幅扩展,音长显著加长,音强显著增强,成为全句的焦点重音。焦点后由于“都”的作用,句末成分音高调域被大幅压缩,音长有所缩短,音强显著减小。韵律三要素在焦点位置和焦点后位置的表现不同,焦点位置韵律三要素表现一致,共同凸显;焦点后位置音高和音强表现较为一致,音长的独立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字句 焦点 韵律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义句“连N也V”中N的“语义成分同词”类型考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邱庆山 《理论月刊》 2008年第12期109-111,共3页
考察了"连N也V"格式的致歧情况,发现除了N的"施事与受事同词"的语义成分特点的确是致歧的原因外,N还有另外的10种"语义成分同词"特点也可以导致句子的歧义。
关键词 “连”字句 语义成分 语义成分同词 歧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