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自然口语对话中的“还是”
- 1
-
-
作者
方梅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
出处
《汉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4,共13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语自然口语对话的互动语言学研究”(编号:20&ZD295)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自然口语对话中,由“还是”构成的选择问句有多种形式,由“还是”系连的并列项不仅在结构上会呈现出不对称性,其功能也呈现出多样性。虽然“或者”与“还是”在书面语中的差异或许体现为“标准析取并列”与“疑问析取并列”的对立,但是在自然口语对话中,用于追加信息时,这种对立有可能被中和;而出现于回应话轮之首的“或者”,用于提出建议,即便采用疑问句法,也不能被“还是”替换。当“还是”位于话轮末形成不完整话轮或单独用作一个话轮时,原有的句法功能弱化、语义被漂白,仅体现言者的互动意图。它作为特定互动行为的载体,具有位置敏感性。“疑问析取并列”不能完全概括“还是”的用法,但能为理解“还是”的功能扩展路径提供可能的解释。
-
关键词
自然口语对话
“还是”
“或者”
疑问析取并列
互动行为
-
Keywords
naturally occurring conversation
haishi(还是)
huozhe(或者)
interrogative-disjunctive coordination
interactional action
-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转折句中的“还是”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彭小川
胡玲
-
机构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珠海市桃园中学
-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10,共8页
-
文摘
本文从"还是"转折句入手进行研究,考察该类句子的语义构成和表现形式,并从中探讨副词"还是"之"延续"义虚化的综合因素及其虚化的脉络,以及在虚化过程中由于主观因素的介入和"延续"义的逐渐脱落,形成"选择"义的过程。
-
关键词
副词
还是
保持
选择
转折句
-
Keywords
adverb
"hhaishi"(还是)
maintain
option
transitional compound sentence
-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还是”情态义的来源及浮现条件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李姝姝
-
机构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63,共10页
-
文摘
“还是”的情态义(如言者非断然性选择、评价、认识等)由其选择肢联结功能发展而来。“还是”在转折句中能否浮现出持续义、情态义,取决于“还是”后谓语的情状特点(持续-非持续)及其主观性特征(自控-非自控),而“还是”所谓的微转折或反预期义则对语境的依赖性较大,需要借助转折连词或者语用预设的激活来实现。本文对“还是”诸多义项和用法的分析可以服务于“还是”的对外汉语教学。
-
关键词
“还是”
言者情态
浮现条件
-
Keywords
"haishi"(还是)
speaker-oriented modality
emergence condition
-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从适应原理看修辞构式“是X还是X”的成因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王世群
-
机构
南京审计大学文学院
-
出处
《现代语文》
2019年第4期136-142,共7页
-
基金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从语法构式到流行构式的变异研究”(2017SJB0351)
-
文摘
修辞构式“是X还是X”是由语法构式“是X还是Y”演变而来的。从适应原理来看,修辞构式是为了满足主观化、求新和调侃的需要,利用了语法构式原有的激活思维、积极互动的效果以及语法构式特有的形义要求,在语法构式的基础上,通过制造重复项目并打破结构常规,强化标记性,同形同义反复以及多样化和复杂化等策略加以改造、优化、丰富而来的。
-
关键词
“是X还是X”
适应原理
选择问
修辞构式
语法构式
-
Keywords
shi X haishi X(是X还是X)
Principle of Adaptation
alternative questions
rhetorical construction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
-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