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口语对话中的“还是”
1
作者 方梅 《汉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4,共13页
自然口语对话中,由“还是”构成的选择问句有多种形式,由“还是”系连的并列项不仅在结构上会呈现出不对称性,其功能也呈现出多样性。虽然“或者”与“还是”在书面语中的差异或许体现为“标准析取并列”与“疑问析取并列”的对立,但是... 自然口语对话中,由“还是”构成的选择问句有多种形式,由“还是”系连的并列项不仅在结构上会呈现出不对称性,其功能也呈现出多样性。虽然“或者”与“还是”在书面语中的差异或许体现为“标准析取并列”与“疑问析取并列”的对立,但是在自然口语对话中,用于追加信息时,这种对立有可能被中和;而出现于回应话轮之首的“或者”,用于提出建议,即便采用疑问句法,也不能被“还是”替换。当“还是”位于话轮末形成不完整话轮或单独用作一个话轮时,原有的句法功能弱化、语义被漂白,仅体现言者的互动意图。它作为特定互动行为的载体,具有位置敏感性。“疑问析取并列”不能完全概括“还是”的用法,但能为理解“还是”的功能扩展路径提供可能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口语对话 “还是” “或者” 疑问析取并列 互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折句中的“还是” 被引量:10
2
作者 彭小川 胡玲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10,共8页
本文从"还是"转折句入手进行研究,考察该类句子的语义构成和表现形式,并从中探讨副词"还是"之"延续"义虚化的综合因素及其虚化的脉络,以及在虚化过程中由于主观因素的介入和"延续"义的逐渐脱落... 本文从"还是"转折句入手进行研究,考察该类句子的语义构成和表现形式,并从中探讨副词"还是"之"延续"义虚化的综合因素及其虚化的脉络,以及在虚化过程中由于主观因素的介入和"延续"义的逐渐脱落,形成"选择"义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词 还是 保持 选择 转折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是”情态义的来源及浮现条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姝姝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63,共10页
“还是”的情态义(如言者非断然性选择、评价、认识等)由其选择肢联结功能发展而来。“还是”在转折句中能否浮现出持续义、情态义,取决于“还是”后谓语的情状特点(持续-非持续)及其主观性特征(自控-非自控),而“还是”所谓的微转折或... “还是”的情态义(如言者非断然性选择、评价、认识等)由其选择肢联结功能发展而来。“还是”在转折句中能否浮现出持续义、情态义,取决于“还是”后谓语的情状特点(持续-非持续)及其主观性特征(自控-非自控),而“还是”所谓的微转折或反预期义则对语境的依赖性较大,需要借助转折连词或者语用预设的激活来实现。本文对“还是”诸多义项和用法的分析可以服务于“还是”的对外汉语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是” 言者情态 浮现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适应原理看修辞构式“是X还是X”的成因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世群 《现代语文》 2019年第4期136-142,共7页
修辞构式“是X还是X”是由语法构式“是X还是Y”演变而来的。从适应原理来看,修辞构式是为了满足主观化、求新和调侃的需要,利用了语法构式原有的激活思维、积极互动的效果以及语法构式特有的形义要求,在语法构式的基础上,通过制造重复... 修辞构式“是X还是X”是由语法构式“是X还是Y”演变而来的。从适应原理来看,修辞构式是为了满足主观化、求新和调侃的需要,利用了语法构式原有的激活思维、积极互动的效果以及语法构式特有的形义要求,在语法构式的基础上,通过制造重复项目并打破结构常规,强化标记性,同形同义反复以及多样化和复杂化等策略加以改造、优化、丰富而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X还是X” 适应原理 选择问 修辞构式 语法构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