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系统论观点试析运动员的成长过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卫东 《体育科学》 1984年第4期45-50,共6页
一、前言运动成绩的取得是与运动人才的不断涌现分不开的。体育人才是促进一个国家体育事业发达的重要因素。随着世界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对运动员的要求愈来愈高,培养一名世界先进水平的运动员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各国都... 一、前言运动成绩的取得是与运动人才的不断涌现分不开的。体育人才是促进一个国家体育事业发达的重要因素。随着世界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对运动员的要求愈来愈高,培养一名世界先进水平的运动员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各国都在想方设法借助多门学科的成果研究运动员的成长过程,以减少淘汰率,提高成才率。目前,现代科学方法论中的系统科学思想和方法也已渗透于人才系统的研究,并在其理论研究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文的主导思想就是结合体育运动的具体特点,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对我国运动员的成长过程做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运动员 成长过程 网络系统 竞技体育 定向型 定向系统 系统论观点 运动项目 乒乓球 运动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运动过程的观点看列宁的实践观
2
作者 胡象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6年第3期63-66,共4页
【正】 运动过程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这一观点象一条红线一样,贯穿于列宁的全部思想,也贯穿于他的哲学实践观之中。本文试就从这一观点出发,对列宁的哲学实践观作一动态考查,以澄清理论界在有关问题上的是与非,加深对辩证唯... 【正】 运动过程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这一观点象一条红线一样,贯穿于列宁的全部思想,也贯穿于他的哲学实践观之中。本文试就从这一观点出发,对列宁的哲学实践观作一动态考查,以澄清理论界在有关问题上的是与非,加深对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理解。一、实践是认识过程的一个阶段列宁认为,认识是一个运动过程,这个过程是“思维对客观的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的无限进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众多的无限复杂的矛盾,从而使这个过程表现出一定的阶段,实践就是其中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实践过程 基本观点 客观真理 思维 客体 实践转化 思想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数学教学过程
3
作者 吕学礼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2-34,共3页
教学过程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研究。但是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看教学过程,则可揭示它的一些基本规律,有利于从根本上研究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提高质量。下面试以数学教学的一些例子,对这个问题谈些体会。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用... 教学过程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研究。但是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看教学过程,则可揭示它的一些基本规律,有利于从根本上研究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提高质量。下面试以数学教学的一些例子,对这个问题谈些体会。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教学过程,最根本之点,是把教学过程看作矛盾转化的过程,看作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过程。 一、把教学过程看作矛盾转化的过程 毛泽东指出:“研究学问的时候,由不知到知的矛盾也是如此。当着我们刚才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无知或知之不多的情况,和马克思主义的知识之间,互相矛盾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数学教学过程 马克思主义 教学方法 基本规律 认识过程 矛盾转化 毛泽东 教学理论 改进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客体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运用信息论观点的一次尝试
4
作者 欧阳英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9-13,共5页
“客体(客观事物)是认识的来源”这一涉及客体在认识过程中作用的认识论观点早已为人们所接受,不过关于这个观点的科学依据问题,长期以来却探究和论证得不够,我认为这一情况的存在并不完全是人为的原因所致,而是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 “客体(客观事物)是认识的来源”这一涉及客体在认识过程中作用的认识论观点早已为人们所接受,不过关于这个观点的科学依据问题,长期以来却探究和论证得不够,我认为这一情况的存在并不完全是人为的原因所致,而是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点 探究 认识过程 科学技术发展 尝试 客体 信息论 存在 认识论 客观事物
全文增补中
转型期中国经济问题探索——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观点综述 被引量:4
5
作者 祝茂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0-103,共4页
一、国有企业改革问题 李稻葵教授认为,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正处在中间过程,强调合理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过渡性制度安排是十分关键的.同时,他也指出,'国退民进'并不是合理的过渡性制度,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不可能有完美的&#... 一、国有企业改革问题 李稻葵教授认为,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正处在中间过程,强调合理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过渡性制度安排是十分关键的.同时,他也指出,'国退民进'并不是合理的过渡性制度,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不可能有完美的'药方',一定会是个'痛苦'的过程,绝对不能通过'国退民进'一步完成,而只能在改革中一步步探索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国退民进” 中国经济学 观点综述 制度安排 中间 过程 学年 期中 问题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观点下的营销观念演变 被引量:2
6
作者 鲍盛祥 《企业活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6-57,共2页
西方市场营销学者从不同角度及发展的观点对营销下了不同的定义。例如.E.J.Mccarthy从宏观角度把市场营销定义为:“一种社会经济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满足社会或人类需要.实现社会目标。”美国市场营销协会于1960年对市场营销下的... 西方市场营销学者从不同角度及发展的观点对营销下了不同的定义。例如.E.J.Mccarthy从宏观角度把市场营销定义为:“一种社会经济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满足社会或人类需要.实现社会目标。”美国市场营销协会于1960年对市场营销下的定义是:市场营销是“引导产品或劳务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的企业营销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营销 观念演变 系统观点 经济活动过程 社会目标 企业营销活动 宏观角度 人类需要 营销协会 美国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城市化比较国际学术讨论会”观点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旭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0-55,共6页
“中美城市化比较国际学术讨论会”观点综述王旭城市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的规律性现象。如何认识这一规律,总结其利弊得失,以科学地筹划未来,一直是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出现一... “中美城市化比较国际学术讨论会”观点综述王旭城市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的规律性现象。如何认识这一规律,总结其利弊得失,以科学地筹划未来,一直是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亟需解决,这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国际学术讨论会 观点综述 人口流动 郊区化 土地投机 比较研究 中西部城市 大都市区 城市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准确表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对几种代表性观点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汤舜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5-117,共3页
通过对当前国内关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几种代表性观点进行比较分析 ,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形式”是比较准确的表述。对与之相关的几个主要问题 ,如人的心理形式应划分为哪些方面、注意的摆位、对心理过程中“情”的部... 通过对当前国内关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几种代表性观点进行比较分析 ,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形式”是比较准确的表述。对与之相关的几个主要问题 ,如人的心理形式应划分为哪些方面、注意的摆位、对心理过程中“情”的部分的界定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活动 比较分析 心理形式 心理过程 代表性观点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IPOs初始高收益率问题的最新理论观点述评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晓武 陈蓉 《经济前沿》 2005年第1期28-30,共3页
IPOs的上市初始收益率过高,是一个世界性的异常现象,其理论解释基本经历了一个从效率市场和完全理性假设下的信息不对称模型到逐渐承认行为金融分析和非理性解释的过程,这也为我们研究我国的IPOs问题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和更深刻的思路。
关键词 IPO 初始收益率 完全理性 金融分析 效率市场 信息不对称 上市 点评 观点 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系统观点研究改革
10
作者 陈祖华 《中州学刊》 1985年第1期36-41,共6页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自从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了有系统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以后,首先在农村进行了成功的改革,尔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进行了许多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和重要经验,...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自从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了有系统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以后,首先在农村进行了成功的改革,尔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进行了许多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和重要经验,这就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胡耀邦同志曾指出,我们改革的总方针应当是:从实际出发,全面而系统地改,坚决而有秩序地改。邓小平同志前不久又指出,现在我们的改革从农村转到城市,全面改革。我国的改革将在各个领域全面展开。为此,把各个方面的改革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就具有特别突出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观点 同步性 社会改革 改革过程 统一过程 整体化 经济领域 文化教育 科学技术 紫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作技能形成理论中的认知论观点述评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速 《体育科学》 1985年第4期59-62,共4页
一、问题的背景动作技能学习的问题是人们探讨的一个古老问题。百余年来,许多生物学家,生理学家,心理学家,以及体育教育家们都在不停歇地对它进行着各自的研究和探索。在心理学领域内,早在1879年就有心理学家Bryon和Harter对发报技能的... 一、问题的背景动作技能学习的问题是人们探讨的一个古老问题。百余年来,许多生物学家,生理学家,心理学家,以及体育教育家们都在不停歇地对它进行着各自的研究和探索。在心理学领域内,早在1879年就有心理学家Bryon和Harter对发报技能的获得作出过实验研究。从此,对各种类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以及诸如动作技能的迁移与干扰,学习曲线,强化反馈效应,构成因素和动作技能的传授与学习等课题的研究,变成了百十年来各个流派心理学家们探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技能学习 形成过程 技能形成 认知论 心理学家 运动心理学 认知结构 动作信息 理论观点 构成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确立及其发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春福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23-27,共5页
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指出,要“在党内普遍深入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再教育。”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确立及其发展过程作历史的考察... 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指出,要“在党内普遍深入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再教育。”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确立及其发展过程作历史的考察,对于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教育,使全党同志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进一步增强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 群众路线 人民群众 基本观点 现实意义 六中全会 发展过程 自觉性 执行党 恩格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加工观点和信息加工系统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向葵 李天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94-97,共4页
近年来,研究者十分重视用信息加工观点来研究心理过程,如在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中均有广泛应用。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即把信息加工观点同信息加工系统等同起来。实际上,这两个概念是有本质差异的。前者作为一种新的... 近年来,研究者十分重视用信息加工观点来研究心理过程,如在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中均有广泛应用。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即把信息加工观点同信息加工系统等同起来。实际上,这两个概念是有本质差异的。前者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为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开始了新领域;后者则是一种阐述人类自身信息加工系统结构、过程和特点的新理论,它为人们全面了解其自身潜能结构和机制提供了新的认知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加工观点 信息加工过程 加工速度 信息加工系统 认知维度 短时储存 加工控制 心理过程 调节系统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学理论探讨的新进展——南京师大新编《教育学》几个新观点述评
14
作者 马玉琪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7年第3期1-6,27,共7页
新近,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教育学新教材(作为教育系本科用)。这是南京师大教育系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经过一番深入研究探索,推陈出新的力作。研读此书,深感它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进展,体现了教育学研究的新水平,使我国教... 新近,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教育学新教材(作为教育系本科用)。这是南京师大教育系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经过一番深入研究探索,推陈出新的力作。研读此书,深感它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进展,体现了教育学研究的新水平,使我国教育学教材建设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比如,在体系结构上,它进行了教材体系科学化的新尝试:增加了教育的本质、教师与学生、智育等重要篇章;对过去教材尾部有关应用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浓缩和归并;在各章节的排列次序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研究 理论探讨 观点 教育过程 教育目的 教育本质 新进展 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基本规律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观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司徒锡钧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22-28,共7页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对理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能否在一定条件下转过来起决定作用的问题争论甚烈。有的人说这个命题是二元论,有的说是唯意志论,是“左”倾错误的哲学基础。如何正确对待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有着重大的理...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对理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能否在一定条件下转过来起决定作用的问题争论甚烈。有的人说这个命题是二元论,有的说是唯意志论,是“左”倾错误的哲学基础。如何正确对待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对指导当前斗争实践也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我认为,这个命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因而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观点 斗争实践 哲学发展史 人说 《矛盾论》 历史过程 辩证统一 历史实践 继续前进 粉碎“四人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用教育心理学观点指导语文高考复习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丽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5-46,共2页
在语文高考复习过程中,通常有部分教师因时间紧、任务重,容易忽视考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只是一个劲地讲知识,做练习,向学生施加压力。这种做法是与教育心理学观点不相符的。因为面临高考的学生,大多数视高考为人生的一道难关,害... 在语文高考复习过程中,通常有部分教师因时间紧、任务重,容易忽视考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只是一个劲地讲知识,做练习,向学生施加压力。这种做法是与教育心理学观点不相符的。因为面临高考的学生,大多数视高考为人生的一道难关,害怕失败,也视之为畏途。据笔者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心理 语文高考复习 语文复习 观点 心理指导 心理状态 复习过程 非智力因素 心理问题 “急功近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气质的实质——兼评苏联学者的一种新观点
17
作者 李学亮 《心理学探新》 1987年第3期17-23,共7页
气质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构成人的个性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大家知道,在现代西方心理学中,除个别例外,早已不把气质看作独立的概念,实际上是作为“个性”或“性格”的同义词使用的。近年来,在我国有关个性问题的研讨文章中,... 气质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构成人的个性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大家知道,在现代西方心理学中,除个别例外,早已不把气质看作独立的概念,实际上是作为“个性”或“性格”的同义词使用的。近年来,在我国有关个性问题的研讨文章中,也有人认为气质在个性中“没有独立存在的理由”。至于在教学上,有的心理学教师执教多年,却苦叹难以说清楚究竟什么是气质?其形成的源泉和机制如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质理论 心理学研究者 中枢神经系统 观点 气质类型 现代西方心理学 性格 神经系统特性 心理特征 个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与物质作用本质的新观点——Ⅱ.辐射时间的本质
18
作者 刘承宜 陈清明 李再光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S1期16-17,共2页
本文将物质—辐射作用时间称为辐射时间。本文首次给出了辐射时间的数学定义: 单光子过程:t=2/v(σ/π)<sup>1/2</sup> (1a) 同时多光子过程:t<sub>1</sub>=2/v(σl<sub>1/1</sub>/π)<sup&... 本文将物质—辐射作用时间称为辐射时间。本文首次给出了辐射时间的数学定义: 单光子过程:t=2/v(σ/π)<sup>1/2</sup> (1a) 同时多光子过程:t<sub>1</sub>=2/v(σl<sub>1/1</sub>/π)<sup>1/2</sup> (1b)式中v为跃迁初态电子的均方根速率,σ(σ<sub>1</sub>)为跃迁截面,当发生共振时,跃迁截面取峰值σ<sub>r</sub>(σ<sub>lr</sub>),即共振截面,相应的辐射时间为共振时间t<sub>r</sub>(t<sub>lr</sub>)。在引入了自发辐射截面后,本文讨论了不同跃迁的辐射时间之间的关系。下面只讨论单光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时间 观点 辐射截面 激光技术 均方根速率 多光子过程 国家实验室 受激辐射 共振截面 共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信息论观点认识中学地理教学
19
作者 姜庆根 《课程.教材.教法》 1985年第4期23-25,共3页
统一的物质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事物构成,事物之间有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人类和自然界之间也是这样。但是我们可以把某一部分与其他部分区分出来,称为一个系统。如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湖泊等等。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三种基本... 统一的物质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事物构成,事物之间有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人类和自然界之间也是这样。但是我们可以把某一部分与其他部分区分出来,称为一个系统。如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湖泊等等。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三种基本方式,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地理教学 信息论观点 地理信息 核电站 信息源 地理事物 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钢铁工业 地理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杜威关于教育目的的观点
20
作者 蒋赛柏 张如柏 张如梅 《当代教育科学》 1996年第6期69-,79,共2页
杜威曾从多方面论述过教育目的问题,而最重要、最著名的是他“教育无目的”的论述。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杜威强调:“教育本身并无目的。只是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他批判了传统的教育目的,认为传统教育目的根本无视儿... 杜威曾从多方面论述过教育目的问题,而最重要、最著名的是他“教育无目的”的论述。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杜威强调:“教育本身并无目的。只是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他批判了传统的教育目的,认为传统教育目的根本无视儿童的需要,传统教育目的很遥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目的 杜威 教育本身 教育过程 儿童生活 民主主义 资产阶级 教师 论述 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