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产稳产的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模式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晓峰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5期140-143,共4页
该文分析优化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模式,以提高作物在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的高产稳产能力。通过大田试验,以轮作玉米和轮作大豆作为对照,设置了不同玉米和大豆行数配比(2∶2,2∶4,4∶2,4∶4,6∶2,6∶4,6∶6)共7个间作处理,进行不同间作模式... 该文分析优化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模式,以提高作物在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的高产稳产能力。通过大田试验,以轮作玉米和轮作大豆作为对照,设置了不同玉米和大豆行数配比(2∶2,2∶4,4∶2,4∶4,6∶2,6∶4,6∶6)共7个间作处理,进行不同间作模式的比较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间作对玉米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对大豆生长存在一定抑制作用。不同地区的玉米和大豆产量存在差异,但间作模式对作物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与对照组相比,所有间作处理均导致玉米和大豆产量有所下降,其中玉米大豆2∶4行数配比的土地当量比和产量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间作 种植模式优化 土地当量比 产量比较 资源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册亨地区玉米-油菜轮作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2
作者 郑周勇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6期107-108,共2页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作物种植模式也在不断创新,玉米-油菜轮作种植是耕地轮作模式中的一种高效农业生产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发生,还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但在实际生产中,也会出现一些病...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作物种植模式也在不断创新,玉米-油菜轮作种植是耕地轮作模式中的一种高效农业生产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发生,还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但在实际生产中,也会出现一些病虫害问题,防治难度较大,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基于此,该文以册亨地区为例,就玉米-油菜轮作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展开研究和讨论,以保障粮食和油料等农产品有效供给,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基础上,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油菜轮作 种植技术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辣椒+玉米-油菜”种植模式示范及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郑守贵 邓红军 +2 位作者 朱德平 甘发林 甘良旭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4期23-26,共4页
2017年示范结果证明,"辣椒+玉米-油菜"种植模式是鄂西高山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玉米产值576元/667 m^2,辣椒产量1 493 kg/667 m^2、产值2 664元/667 m^2,总产值3 240元/667 m^2,农民纯收入2 410元/667 m^2。油菜秋季播种绿... 2017年示范结果证明,"辣椒+玉米-油菜"种植模式是鄂西高山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玉米产值576元/667 m^2,辣椒产量1 493 kg/667 m^2、产值2 664元/667 m^2,总产值3 240元/667 m^2,农民纯收入2 410元/667 m^2。油菜秋季播种绿肥生物质产量1 269 kg/667 m^2。其关键技术包括选择优良品种、整地施肥、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油菜播种与翻耕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 “辣椒+玉米-油菜”种植模式 示范 技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自走式玉米-花生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施药机设计与试验
4
作者 郝建军 艾庆贺 +3 位作者 袁大超 李兆玮 杨淑华 赵建国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6-225,274,共11页
针对玉米-花生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施药农艺要求,设计了一款基于STM32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电动自走式玉米-花生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施药机。对施药机的驱动电机、转向机构、喷杆及防飘装置、施药管路等关键部件进行了选型与设计;采用流量传感器... 针对玉米-花生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施药农艺要求,设计了一款基于STM32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电动自走式玉米-花生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施药机。对施药机的驱动电机、转向机构、喷杆及防飘装置、施药管路等关键部件进行了选型与设计;采用流量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管路药液流量和底盘行驶速度,通过增量式PID算法实时调节比例控制阀开度,实现了变量施药控制;开发了基于Android手机的APP控制软件,实现了对施药机的远程控制。流量控制精度试验表明,调控后单个喷头目标流量与实际流量的相对误差η≤4.0%;变量施药试验表明,施药系统平均超调量为2.7%,施药量与理论值相差2.1%;雾滴沉积试验表明,雾滴沉积个数极差为4个/cm^(2),单位面积最低沉积量为35个/cm^(2),符合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花生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电动自走式施药机 变量施药 APP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寒旱区大豆-玉米间作种植模式技术优化
5
作者 田磊 张悦忠 +7 位作者 孙继颖 梁红伟 周一民 于长生 艾俊国 刘玉龙 吴菲 苑志强 《北方农业学报》 2024年第3期19-28,共10页
【目的】探索适宜东北寒旱区生态条件的大豆-玉米间作模式。【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优化前大豆-玉米行比2∶2模式(BO-S2∶M2)、4∶4模式(BO-S4∶M4)、4∶2模式(BO-S4∶M2)、6∶4模式(BO-S6∶M4),优化后大豆-玉米行比2∶2模... 【目的】探索适宜东北寒旱区生态条件的大豆-玉米间作模式。【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优化前大豆-玉米行比2∶2模式(BO-S2∶M2)、4∶4模式(BO-S4∶M4)、4∶2模式(BO-S4∶M2)、6∶4模式(BO-S6∶M4),优化后大豆-玉米行比2∶2模式(AO-S2∶M2)、4∶4模式(AO-S4∶M4)6种处理,以单作大豆、单作玉米为对照,对各间作模式的生育进程、土地当量比、净效应、补偿效应、选择效应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间作模式下,大豆生育期与单作大豆相比延迟2~3 d;各间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与单作相比作物增产13%~36%;AO-S2∶M2模式净效应达到317.04 kg/hm^(2),显著高于其他模式(P<0.05);在各间作模式中,AO-S2∶M2模式的补偿效应最大,且显著高于BO-S2∶M2模式(P<0.05);与优化前相比,AO-S2∶M2模式选择效应增加了46.90%。AO-S2∶M2、AO-S4∶M4与单作玉米相比均表现为增收,分别增收38.16、9.33元/hm^(2);各间作模式与单作大豆相比均表现为增收,增幅为53.39~379.74元/hm^(2)。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各间作模式综合评价,AO-S2∶M2模式综合评分最高(2.11),其次是AO-S4∶M4模式(0.62)。【结论】种植技术优化后的大豆-玉米2∶2、4∶4间作模式优势突出,其中优化后大豆-玉米行比2∶2模式间作优势最大,在东北寒旱区更具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寒旱区 大豆-玉米间作 种植模式 土地当量比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薹肥兼用油菜—双季鲜食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邓力超 李莓 +5 位作者 周兴 曹钟洋 汤彬 曲亮 范连益 刘新红 《作物研究》 2022年第5期422-425,471,共5页
以油肥1号、沣甜糯1号为材料,研究薹肥兼用油菜翻压还田对双季鲜食玉米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并对薹肥兼用油菜—双季鲜食玉米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油菜翻压还田,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全磷及有... 以油肥1号、沣甜糯1号为材料,研究薹肥兼用油菜翻压还田对双季鲜食玉米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并对薹肥兼用油菜—双季鲜食玉米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油菜翻压还田,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全磷及有效磷含量均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30.9%、3.9%、17.3%、16.7%和15.2%;后茬双季鲜食玉米产量也显著提高,鲜穗总产量达到20 023 kg/hm^(2),增产17.49%;通过新增一季菜薹,该模式总产值可达189 434元/hm^(2),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薹肥兼用油菜 鲜食玉米 高产高效 种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辣椒套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效益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阎旭东 王铮 +1 位作者 岳明强 黄素芳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2期3-4,共2页
对玉米—辣椒套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套作模式下,玉米产量7 200 kg/hm2以上,辣椒产量约2 777 kg/hm2,总收入34 500元/hm2以上,较玉米单作增收21 804元/hm2左右,经济效益提高171%;较辣椒单作增收10 554元/... 对玉米—辣椒套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套作模式下,玉米产量7 200 kg/hm2以上,辣椒产量约2 777 kg/hm2,总收入34 500元/hm2以上,较玉米单作增收21 804元/hm2左右,经济效益提高171%;较辣椒单作增收10 554元/hm2左右,经济效益提高44.0%。玉米—辣椒套作种植,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大区示范结果表明,该项技术可广泛适用于冀东中高肥水农田区,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辣椒 种植模式 套作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马铃薯—鲜食玉米—辣椒高效种植模式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瑞霞 常丁皓 +5 位作者 王义辉 刘建军 马文全 杜瑞民 许海生 桑爱云 《长江蔬菜》 2022年第5期17-18,共2页
春马铃薯—鲜食玉米—辣椒高效种植模式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增加复种指数,减少土地重茬为害,抑制病虫害发生,提高经济效益。每667 m^(2)可收获马铃薯2000 kg,收益4000元;可收获鲜食玉米350 kg,收益2000元;收获辣椒3500 kg左右,收益4500... 春马铃薯—鲜食玉米—辣椒高效种植模式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增加复种指数,减少土地重茬为害,抑制病虫害发生,提高经济效益。每667 m^(2)可收获马铃薯2000 kg,收益4000元;可收获鲜食玉米350 kg,收益2000元;收获辣椒3500 kg左右,收益4500元左右。每667 m^(2)收益可达1万元左右,该套种模式收益是常规种植粮食作物收益的5~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高效种植模式 春马铃薯 套种模式 常规种植 复种指数 病虫害发生 辣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萝卜-油菜一年三熟间套作种植模式
9
作者 王丽菊 《云南农业科技》 2011年第4期39-40,共2页
近年来,禄丰县碧城镇农技中心利用本地的气候优势,示范推广一年三熟间套种的种植模式,既提高了复种指数,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有效地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典型的种植模式为玉米-萝卜-油菜,即在每年5月上旬播种玉米,在玉米乳熟期套种一... 近年来,禄丰县碧城镇农技中心利用本地的气候优势,示范推广一年三熟间套种的种植模式,既提高了复种指数,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有效地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典型的种植模式为玉米-萝卜-油菜,即在每年5月上旬播种玉米,在玉米乳熟期套种一茬萝卜,萝卜进入肉质根膨大期后,再套种一茬油菜,最终实现一年三熟。该种植模式最终可获得每公顷产值5.55-6.75万元。现将玉米-萝卜-油菜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模式 一年三熟 萝卜 玉米 油菜 间套作 土地利用率 间套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休耕-春花椰菜-夏秋辣椒玉米间套种模式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关发 郑秀琴 +5 位作者 陈晟 林楠 蓝晓玲 高杨 李祖亮 吴宇芬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0-112,共3页
高山区春季种植花椰菜,夏秋季进行辣椒、玉米间作,冬季休耕晒垡、冻垡恢复地力,有效提高了土地综合利用率,每667m^2纯收益约2万元,该模式已在福建屏南地区推广逾533.3 hm^2(8000亩)。
关键词 玉米间作 花椰菜 福建屏南 休耕 间套模式 综合利用率 夏秋辣椒 春季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赣抚平原再生稻-油菜种植模式的再生稻品种筛选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宗发 熊青云 +2 位作者 喻风琴 王苏影 程春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7期23-25,28,共4页
[目的]筛选适合赣抚平原再生稻-油菜种植模式的再生稻品种。[方法]比较分析供试的11个品种头季、再生季生育期、植株形态、产量及其构成。[结果]和两优1号、Y两优6号、准两优608、晶两优华占是适合赣抚平原再生稻生产应用的品种;和两优... [目的]筛选适合赣抚平原再生稻-油菜种植模式的再生稻品种。[方法]比较分析供试的11个品种头季、再生季生育期、植株形态、产量及其构成。[结果]和两优1号、Y两优6号、准两优608、晶两优华占是适合赣抚平原再生稻生产应用的品种;和两优1号、准两优608早熟性好,易实现高产稳产。[结论]建议和两优1号、准两优608作为再生稻-油菜种植模式的首选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抚平原 再生稻-油菜种植模式 再生稻 品种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高效复合种植模式调研报告 被引量:11
12
作者 贺洪军 高凤菊 田艺心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6期112-115,共4页
为扎实推进当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种植业结构发展整体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文章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作物丰产增效资源配置机理与种植模式优化"项目就玉米-大豆高效复合种植模式进行了专题调研。汇... 为扎实推进当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种植业结构发展整体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文章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作物丰产增效资源配置机理与种植模式优化"项目就玉米-大豆高效复合种植模式进行了专题调研。汇总项目实施过程、关键技术优化、实施效果评价、推广应用前景及建议等方面内容形成调研报告,以期为现代农业供给侧改革模式提供示范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 种植模式 供给侧改革 推广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银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及机具选型初探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娜 《现代农机》 2022年第4期67-69,共3页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为了提升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发展、提质增效,介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机技术推广实施的方案,重点阐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农机推广的...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为了提升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发展、提质增效,介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机技术推广实施的方案,重点阐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农机推广的重要作用,希望对我国农业增产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种植 模式 农机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徽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及关键技术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路生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3年第12期54-57,共4页
徽县地处嘉陵江上游,年平均气温10~12℃,年平均降水量756 mm,无霜期220 d左右,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宜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生长。近年来,徽县积极探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2023年玉米带状复合种植666.67 hm^(2),主要通过在... 徽县地处嘉陵江上游,年平均气温10~12℃,年平均降水量756 mm,无霜期220 d左右,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宜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生长。近年来,徽县积极探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2023年玉米带状复合种植666.67 hm^(2),主要通过在粮油主产乡(镇)遴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户示范完成。本文立足区域实际,就推广生产种植模式转变和科学、规范、有序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关键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为徽县大豆、玉米生产种植提出了新思路、开创了新模式、提供了新技术,起到了稳粮增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县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青菜-青贮玉米||大豆用养结合高效种植技术模式 被引量:2
15
作者 卢庭启 李家慧 +5 位作者 税红霞 蒋晓芳 张华 何丹 庞启华 王秀全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第4期16-18,共3页
为优化间套作种植模式,进一步提升种植效益,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助力。结合区域种植特点和产业发展需求,遴选了产值高、效益好,用养结合,且产业前景较好的大叶青菜、青贮玉米和大豆3种作物,优化集成了相关的种植技术,经过多年实践,构... 为优化间套作种植模式,进一步提升种植效益,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助力。结合区域种植特点和产业发展需求,遴选了产值高、效益好,用养结合,且产业前景较好的大叶青菜、青贮玉米和大豆3种作物,优化集成了相关的种植技术,经过多年实践,构建了适宜丘陵旱地带状套作的用养结合高效种植模式——大叶青菜-青贮玉米||大豆。该模式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经济效益,可结合区域特点,以及养殖业、蔬菜加工业的规模和需求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套作 用养结合 种植模式 大叶青菜-青贮玉米||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玉米/豇豆/花菜高效种植模式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思瑜 蒲光均 《四川农业科技》 2013年第7期24-25,共2页
近年来,阆中市农牧业局围绕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大力推进旱地“千斤粮万元钱”等粮经复合型种植模式,并有多项粮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得到示范推广,其中辣椒/玉米/豇豆/花菜间作模式周年栽培土地利用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现介绍如下... 近年来,阆中市农牧业局围绕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大力推进旱地“千斤粮万元钱”等粮经复合型种植模式,并有多项粮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得到示范推广,其中辣椒/玉米/豇豆/花菜间作模式周年栽培土地利用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现介绍如下。一、模式特点及效益该模式既能保证粮食产量又可提高蔬菜复种指数,充分利用空间,发挥作物个体优势。由于辣椒是耐阴矮秆作物,玉米是高秆C.作物,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玉米可为辣椒遮阳,减轻辣椒日灼病、提高辣椒产品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辣椒 玉米 花菜 豇豆 优质高效农业 矮秆作物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大棚“蒜苗-油菜-辣椒”一年三茬高效栽培模式 被引量:1
17
作者 录爱平 《农技服务》 2016年第10期57-57,81,共2页
"蒜苗-油菜-辣椒"栽培是利用塑料大棚的优势,按照三种蔬菜不同生长习性、市场需求、合理搭配,早春种植辣椒,夏秋种蒜苗,低温时间种植油菜,"一年三茬"的种植模式,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的特点,实现了轮作倒茬,减少... "蒜苗-油菜-辣椒"栽培是利用塑料大棚的优势,按照三种蔬菜不同生长习性、市场需求、合理搭配,早春种植辣椒,夏秋种蒜苗,低温时间种植油菜,"一年三茬"的种植模式,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的特点,实现了轮作倒茬,减少病害的发生,经济效益显著,深受广大菜农的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大棚多层覆盖 “蒜苗-油菜-辣椒 一年三茬 栽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聊城市玉米-香菜-小麦“三种三收”复合种植模式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芳 张素芳 +1 位作者 杨红燕 吴怀英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3年第7期57-59,共3页
近年来,为有效解决粮菜争地矛盾、促进农民增收,山东省聊城市围绕保粮增收高效栽培模式,总结推广了玉米-香菜-小麦“三种三收”复合种植模式。文章从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栽培技术要点、启示经验四个方面对该复合种植模式进行分析,供... 近年来,为有效解决粮菜争地矛盾、促进农民增收,山东省聊城市围绕保粮增收高效栽培模式,总结推广了玉米-香菜-小麦“三种三收”复合种植模式。文章从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栽培技术要点、启示经验四个方面对该复合种植模式进行分析,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香菜-小麦 “三种三收” 复合种植模式 栽培技术 山东聊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平原玉米-晚稻种植模式技术示范总结
19
作者 杨艳斌 巴四合 +1 位作者 徐华艳 孙琛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3期21-24,共4页
选用早熟玉米品种登海618、伟科711、郑单958(CK),青贮玉米品种雅青贮8号,鲜食玉米品种粤甜16、京科糯2000、粤甜28、渝糯7号作春播,与晚粳稻品种铁粳17、早翻秋品种两优287直播配茬,实现了水旱轮作,一年两熟双丰收。春播早熟玉米子粒... 选用早熟玉米品种登海618、伟科711、郑单958(CK),青贮玉米品种雅青贮8号,鲜食玉米品种粤甜16、京科糯2000、粤甜28、渝糯7号作春播,与晚粳稻品种铁粳17、早翻秋品种两优287直播配茬,实现了水旱轮作,一年两熟双丰收。春播早熟玉米子粒高产可达8 820.0 kg/hm^2,晚粳稻直播的高产可达7722.0 kg/hm^2,两季最低子粒产量达15 165.0 kg/hm^2。提出早春玉米的全生育期须在120 d以内,活动积温在2 600℃左右,3月20日前后播种,7月20日前后成熟;晚粳稻品种直播的生育期在100 d左右,活动积温在2 360℃左右,7月20日直播,9月17日前后能安全齐穗,10月底以前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晚稻 种植模式 试验总结 江汉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 甘蓝 春辣椒 玉米一年四收高效种植模式
20
作者 赵献芳 吴胜民 陈世雷 《现代农村科技》 2010年第2期11-11,共1页
地处冀南的鸡泽县辣椒常年种植面积8万亩,种植模式多种多样。近几年来“小麦-甘蓝-春辣椒-玉米”一年四收种植模式发展较快,经济效益相对较高,亩产值达5000~6000元,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关键词 高效种植模式 辣椒 小麦 甘蓝 玉米 栽培技术要点 种植面积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