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城市老年人计时“起立-行走”测试跌倒临界值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易德坤 何永琴 +3 位作者 刘鑫 李玉 张艳阳 张玉梅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672-1676,共5页
目的探讨重庆城市老年人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TUGT)的跌倒临界值,并分析其跌倒危险因素。方法于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重庆城市3家医院、3个社区及3所养老院的老年人共1200例作为受试者,... 目的探讨重庆城市老年人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TUGT)的跌倒临界值,并分析其跌倒危险因素。方法于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重庆城市3家医院、3个社区及3所养老院的老年人共1200例作为受试者,收集人口学特征、文化程度、基础疾病、长期用药史及1年内跌倒史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跌倒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受试者进行TUGT,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TUGT临界值,并分析其对老年人跌倒预测的效能。结果TUGT组内相关系数呈高度相关(ICC=0.961,95%CI:0.956~0.965),Cronbachα系数为0.9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80岁、长期服药史及TUGT时间发生跌倒的OR值及95%CI分别为1.591(1.079~2.344)、2.198(1.522~3.173)和1.725(1.598~1.861)(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受试者TUGT临界值为12.8 s,AUC为0.819(95%CI:0.790~0.848),敏感度为75.2%,特异度为74.7%。结论年龄≥80岁、长期服药史及TUGT时间>12.8 s是重庆城市老年人跌倒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城市老年人 跌倒 计时起立-行走测试 临界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立-行走”计时测试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近期行走功能 被引量:4
2
作者 潘永雄 潘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14-1216,共3页
目的:使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近期行走功能。方法:选用我院2008-2010年治疗的4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其中男14例,女28例,年龄62~72岁,平均60.6岁,随访2~9个月,平均6.3个月,使用&qu... 目的:使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近期行走功能。方法:选用我院2008-2010年治疗的4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其中男14例,女28例,年龄62~72岁,平均60.6岁,随访2~9个月,平均6.3个月,使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评价患者术后的行走功能。结果:术前"起立-行走"计时测试为(54.40±4.63)s,术后为(29.93±2.96)s;术前JOA膝关节治疗效果评分为47.36±6.61,术后为73.33±3.21,通过配对t检验提示,两种评价方法评定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可以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结论:"起立-行走"计时测试可有效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行走功能,而且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人工 “起立-行走”计时测试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中老年人四项身体功能评估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宋雅云 蔡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80-983,共4页
目的测量社区中老年人四项身体功能评估指标,并分析其与一般人口学特征和健康状况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6年9月至10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武汉市某社区5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80名,问卷调查法收集一般情况,并测量握力、5次坐立试验(FTS... 目的测量社区中老年人四项身体功能评估指标,并分析其与一般人口学特征和健康状况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6年9月至10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武汉市某社区5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80名,问卷调查法收集一般情况,并测量握力、5次坐立试验(FTSST)、改良感觉整合平衡测试(mCTSIB)及"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分析测量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80名全部完成问卷和测试。平均握力值为(27.46±9.66)kg,FTSST平均用时(11.58±4.03)s,mCTSIB异常1人(1.25%),TUGT平均用时(9.05±3.47)s。握力与性别(r=-0.669)、教育水平(r=0.238)、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r=-0.302)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r=-0.344)相关(P<0.05)。FTSST用时与性别(r=0.274)、MMSE评分(r=0.243)和ADL(r=0.321)相关(P<0.05)。TUGT用时与性别(r=0.255)、教育水平(r=-0.362)、家庭人均月收入(r=-0.245)、抑郁自评量表评分(r=0.223)、MMSE评分(r=0.328)、日常生活活动能力(r=0.354)相关(P<0.05)。结论中老年人的握力、FTSST、TUGT三项身体功能水平均与人口学特征存在相关性。一般社区中老年人群中,mCTSIB测试几乎无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年人 老年人 握力 5次坐立试验 改良感觉整合平衡测试 “起立-行走”计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下肢肌力和功能性活动测试与步速的相关性 被引量:21
4
作者 彭楠 周明 +6 位作者 朱亚琼 王秋华 李晓瑛 黎春华 郭燕梅 陈蔚 戴建业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01-1104,共4页
目的了解老年人下肢特殊肌群肌力和几种功能性活动测试与步速的相关性。方法 341名居家老年人(65~94岁),按步速〈0.8 m/s为肌少症的筛查标准,分为可疑肌少症组(n=137)和正常组(n=204)。比较两组人群的基本特征,下肢肌群(包括髂... 目的了解老年人下肢特殊肌群肌力和几种功能性活动测试与步速的相关性。方法 341名居家老年人(65~94岁),按步速〈0.8 m/s为肌少症的筛查标准,分为可疑肌少症组(n=137)和正常组(n=204)。比较两组人群的基本特征,下肢肌群(包括髂腰肌、股四头肌、腘绳肌、胫前肌)肌力,单腿站立测试、Berg平衡量表、功能性步态测试、功能性伸展测试、计时起立-走测试评分,及其与步速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体重、身高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疑肌少症组年龄较大(P〈0.05)。双侧下肢肌群肌力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髂腰肌、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与步速呈弱相关(r=0.121~0.227,P〈0.05),胫前肌肌力与步速无显著相关性(P〉0.05)。步速与单腿站立试验呈弱相关(r=0.121~0.236,P〈0.05),与Berg平衡量表、功能性步态测试、功能性伸展试验评分呈中度相关(r=0.479~0.584,P〈0.001),与计时起立-走测试评分呈中度负相关(r=-0.502,P〈0.001);除功能性伸展测试(P=0.28)外,其他测试两组间均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诊断肌少症不能仅依靠肌力,还应结合功能性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肌力 下肢 步速 单腿站立试验 BERG平衡量表 功能性步态测试 计时起立-走测试 功能性伸展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