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刚度特征值对摇摆墙-框架结构抗震韧性影响分析
1
作者 苏醒 阎石 +1 位作者 高跃峰 夏伟军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9,共10页
研究刚度特征值λ对摇摆墙-框架结构弹性协同工作与弹塑性抗震韧性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静力作用下摇摆墙-框架(RWMF)结构的简化力学模型并进行求解,得到λ值对内力和侧移的基本影响规律。利用ABAQUS建立了6个具有不同λ值的RWMF有限元模... 研究刚度特征值λ对摇摆墙-框架结构弹性协同工作与弹塑性抗震韧性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静力作用下摇摆墙-框架(RWMF)结构的简化力学模型并进行求解,得到λ值对内力和侧移的基本影响规律。利用ABAQUS建立了6个具有不同λ值的RWMF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研究λ值对其层间侧移集中性、塑性铰分布和出铰率等韧性指标的影响规律,并基于以上指标对λ值进行优化。在弹性状态下,减小λ值可以使RWMF变形均匀且受力更加合理;在弹塑性状态下,减小λ值可有效避免框架的层屈服破坏,使结构变为整体型破坏模式。当λ值在4.5~6.5时,目标函数Z(λ)取得最优解。λ值的优选范围与RWMF结构的内力与变形规律对指导RWMF结构的初步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摆墙-框架结构 刚度特征值λ 协同工作 动力弹塑性分析 抗震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错层节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分析
2
作者 许成祥 孙少雨 刘晓强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1-619,共9页
为了研究含错层节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基于已有试验,采用OpenSees分别建立了不同错层高度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数值分析模型。对模型进行20条地震动记录下的增量动力分析(IDA),得到结构倒塌阶段的易损性... 为了研究含错层节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基于已有试验,采用OpenSees分别建立了不同错层高度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数值分析模型。对模型进行20条地震动记录下的增量动力分析(IDA),得到结构倒塌阶段的易损性曲线,并利用结构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评估结构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结果表明:地震动强度较低时,错层高度对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影响不大,增量动力分析曲线差异较小,地震动强度较高时,不同错层框架与普通框架的增量动力分析曲线差异十分显著,第三类错层框架和第一、二类错层框架以及普通框架相比,变形增长更快,后期退化程度更大;普通框架(KJ‑1)、第一类错层框架(SKJ‑1)、第二类错层框架(SKJ‑2)和第三类错层框架(SKJ‑3)的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分别为3.53、2.75、2.2和1.8,SKJ‑1、SKJ‑2和SKJ‑3相比KJ‑1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分别降低了22.1%、37.7%和49.0%,说明含错层节点框架结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明显低于普通节点框架结构,且随着结构错层高度的增加其性能降低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 错层节点 增量动力分析 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 抗整体性倒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动力分析框架的河南省健康城镇化时空格局 被引量:4
3
作者 刘静玉 宋琼 +2 位作者 谢志祥 丁芳芳 丁志伟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18,共8页
基于对健康城镇化的理解,构建包括状态层面和动力层面的健康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灰色关联模型、泰尔指数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河南省健康城镇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其时间演变特征为:状态层面上,2002—2014年河南省健康城镇化水平... 基于对健康城镇化的理解,构建包括状态层面和动力层面的健康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灰色关联模型、泰尔指数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河南省健康城镇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其时间演变特征为:状态层面上,2002—2014年河南省健康城镇化水平呈现波动、快速增长的特征;社会健康城镇化、经济健康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健康对状态层面影响较大,其他方面的影响亦增大。动力层面上,推力和拉力支持系统对健康城镇化的支撑持续增长,但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发展阶段来看,推力支持系统从2011年开始处于勉强协调阶段,拉力支持系统则在2011年稳定进入勉强协调阶段,拉力和推力支持系统均于2014年开始进入初级协调阶段。其空间演变特征为:状态层面上,2002—2014年健康城镇化水平不断增长,区域差异缩小;动力层面上,拉力支持系统对健康城镇化的支撑在增加的同时区域差异缩小,耦合协调度的2个解释性指标中,综合协调指数的区域差异缩小,而耦合度的区域差异增大;推力支持系统对健康城镇化的支撑在增强的同时区域差异缩小,综合协调指数和耦合度区域差异性趋小。在2个时间节点上,影响健康城镇化动力层面的深层次原因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城镇化 状态-动力分析框架 时空格局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剪力墙结构静动力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田洁 田伟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334-338,共5页
基于退化三线性恢复力模型,建立了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模型。采用非线性分析程序IDARC2D 6.1对三个典型的10层不同剪力墙数量的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研究,探讨了结构在几种侧向分布力下的推覆反应和在水... 基于退化三线性恢复力模型,建立了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模型。采用非线性分析程序IDARC2D 6.1对三个典型的10层不同剪力墙数量的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研究,探讨了结构在几种侧向分布力下的推覆反应和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反应。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水平荷载分布模式对结构的推覆曲线影响较大,同时表明剪力墙数量的不同对结构的振动特性和地震反应均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剪力墙结构 静力弹塑性分析 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置加强层的钢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蔡勇 罗应松 陆铁坚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共8页
基于地震作用下水平加强层对钢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影响,对一个34层未设置加强层与设置1道、2道和3道加强层的钢框架-核心筒结构进行三向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通过计算,得到4种结构在地震动主方向7度、8度和9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楼层位移... 基于地震作用下水平加强层对钢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影响,对一个34层未设置加强层与设置1道、2道和3道加强层的钢框架-核心筒结构进行三向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通过计算,得到4种结构在地震动主方向7度、8度和9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楼层位移反应及塑性铰分布情况,综合分析设置不同数目加强层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设置加强层可以提高结构的刚度,设置2道加强层的抗震效果优于设置1道和3道加强层的抗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强层 框架-核心筒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楼板作用的SRC柱-钢梁混合框架动力时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楚留声 周红照 +1 位作者 田野 赵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8-84,共7页
为了解楼板空间作用对型钢混凝土(SRC)柱-钢梁混合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建立带有楼板和不带楼板的两跨三层SRC柱-钢梁框架,选取2组天然波和1组人工波对其进行弹塑性分析,对比2种框架结构的型钢应力分布、混凝土... 为了解楼板空间作用对型钢混凝土(SRC)柱-钢梁混合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建立带有楼板和不带楼板的两跨三层SRC柱-钢梁框架,选取2组天然波和1组人工波对其进行弹塑性分析,对比2种框架结构的型钢应力分布、混凝土板损伤、层间相对位移角以及框架基底剪力,分析楼板在结构抗震中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加楼板可以有效增加框架抗侧刚度,最大可使层间位移角降低38.7%;同时可以减小核心区梁端塑性区域的面积,减缓型钢上翼缘应力发展速度;而且楼板的存在可使最大基底剪力提升60.7%,有利于减小结构损伤和提高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柱-钢梁 带楼板的框架 抗震性能 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的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震易损性 被引量:2
7
作者 马恺泽 王彦鹏 张少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39-344,共6页
易损性是结构本身的一个特性,是结构在不同地震强度指标作用下,达到特定失效状态或性能水平的可能性。建立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非线性分析模型,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对结构进行地震易损性研究,提出地震需求参数与地震动强度指标... 易损性是结构本身的一个特性,是结构在不同地震强度指标作用下,达到特定失效状态或性能水平的可能性。建立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非线性分析模型,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对结构进行地震易损性研究,提出地震需求参数与地震动强度指标之间的关系,绘制易损性曲线;并结合地震倒塌储备系数对结构的抗震能力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在立即使用状态时,易损性曲线斜率较大,曲线较陡,说明结构在震后不需经过修理仍可使用,随着谱加速度的增大,结构的超越概率急剧上升。结构在防止倒塌和整体失稳状态时,曲线走势趋于平缓,说明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后,耗能能力显著增强,结构的抗震倒塌能力可以满足规范要求。倒塌储备系数与结构的倒塌能力呈正相关变化趋势。研究结果为结构的抗震及倒塌能力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易损性分析 框架-混凝土剪力墙 增量动力分析 倒塌储备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力矩陀螺转子-框架耦合系统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葛帅帅 曾四海 +2 位作者 张志刚 石晓辉 黄剑鸣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3-139,共7页
针对传统分析方法将转子系统、框架系统分离而存在的不足,提出控制力矩陀螺转子-框架耦合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利用ABAQUS建立转子、框架及耦合系统有限元模型,对转子、框架、耦合系统进行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揭示转子、框架、耦合系... 针对传统分析方法将转子系统、框架系统分离而存在的不足,提出控制力矩陀螺转子-框架耦合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利用ABAQUS建立转子、框架及耦合系统有限元模型,对转子、框架、耦合系统进行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揭示转子、框架、耦合系统模态特性和谐响应规律。结果表明:与单独分析转子、框架相比,转子-框架耦合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分析结果有较大差异,通过转子-框架耦合系统分析可有效筛选系统共振点;转子、框架、转子-框架耦合系统谐响应“峰值”频率与模态频率并不完全对应,且各阶“峰值”大小不同,这与振动参与系数有关,合理设计振动参与系数可有效提升系统优化设计准确性。所得结果可为控制力矩陀螺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力矩陀螺 转子-框架耦合系统 动力分析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层框架-摇摆墙体系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春阳 胡珂鑫 +2 位作者 孙丽 张力允 王玉婵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596,共11页
目的基于既有建筑的结构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现状,通过质量调节及变形模式控制实现结构自振周期延长与损伤可控。方法提出增层框架-摇摆墙体系,对该结构进行理论分析,研究增层对整体结构地震效应的影响机理;利用SAP2000平台建立五个有限元... 目的基于既有建筑的结构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现状,通过质量调节及变形模式控制实现结构自振周期延长与损伤可控。方法提出增层框架-摇摆墙体系,对该结构进行理论分析,研究增层对整体结构地震效应的影响机理;利用SAP2000平台建立五个有限元模型,基于规范反应谱开展参数敏感性、静力弹塑性和动力弹塑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摇摆墙简化力学模型。结果增层的质量及高度对整体结构地震作用影响显著;与原框架相比,增层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最大延长31.7%,最大弹塑性极限位移响应降低11.5%,最大位移角响应降低20.2%,结构变形不均匀性降低22.0%;与框架-摇摆墙相比,增层后摇摆墙弯矩在弹塑性极限状态下降低33.9%。结论合理设置增层框架-摇摆墙可以小幅降低结构整体地震作用,减小结构地震响应,对结构变形模式可实现有效控制;所建立的摇摆墙简化力学模型可合理反应地震作用下墙体弯矩分布,并使设计偏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层框架 框架-摇摆墙 抗震性能 动力学模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型框架-支撑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芳振 王廷彦 +2 位作者 邓雪松 陈麟 郭永兴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9-62,共4页
巨型框架-支撑结构体系是一种新型的巨型结构体系,是在吸取巨型框架结构体系和巨型桁架结构体系优点的基础上被提出的。对巨型框架-支撑结构进行了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巨型框架-支撑结构的动力性能优越,是一种高效的... 巨型框架-支撑结构体系是一种新型的巨型结构体系,是在吸取巨型框架结构体系和巨型桁架结构体系优点的基础上被提出的。对巨型框架-支撑结构进行了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巨型框架-支撑结构的动力性能优越,是一种高效的巨型结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框架-支撑结构 罕遇地震 弹塑性时程分析 动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框架结构的参数识别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周云 易伟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19,共6页
对一座采用柱下独立基础的钢筋混凝土4层框架结构进行了随着层数增加的4种工况模态实验,用脉冲锤击法测试得到了各种工况的整体模态频率和振型。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上部框架结构采用缩聚得到的弯剪结构模型,下部基础利... 对一座采用柱下独立基础的钢筋混凝土4层框架结构进行了随着层数增加的4种工况模态实验,用脉冲锤击法测试得到了各种工况的整体模态频率和振型。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上部框架结构采用缩聚得到的弯剪结构模型,下部基础利用Pais等人提出的弹性地基上埋置矩形板的地基阻抗函数进行简化处理得到的计算模型。在满足地基动剪模量和各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随框架层数的增加而增加的原则下,建立了4种工况下的多目标优化准则。将基于频率数据识别欠定问题的灵敏度方法进行了结构物理参数以及地基参数同时识别,识别得到的模态实验值与测试值符合良好。识别结果能够反应地基基础对结构的影响并为进一步损伤诊断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框架结构 实验模态分析 多目标优化 灵敏度方法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塑性地震响应的轻型消能摇摆架-框架结构损伤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永峰 祁磊 +1 位作者 包超 张文丽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8-104,共7页
轻型消能摇摆架-框架结构作为一种新的结构体系,要将其应用于工程实际中,还需要大量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的支持。本文以一栋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原型,利用Open 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摇摆架-框架结构、轻型消... 轻型消能摇摆架-框架结构作为一种新的结构体系,要将其应用于工程实际中,还需要大量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的支持。本文以一栋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原型,利用Open 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摇摆架-框架结构、轻型消能摇摆架-框架结构的模型。首先利用单条地震动对三种模型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从而对其局部损伤进行研究;然后选用20条地震动对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IDA分析),利用概率统计分析方法对于三种模型的整体损伤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依据损伤指数可以对结构局部和整体损伤分布情况做出较好的评判,分析结果表明:增设轻型摇摆架能够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改善结构损伤机制,添加自复位消能支撑更可以优化结构耗能机制,大幅降低结构整体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消能摇摆架-框架结构 增量动力分析(IDA) 损伤指数 局部损伤 整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铅黏弹性连梁阻尼器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减震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房晓俊 周云 张超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1-7,13,共8页
针对高烈度区某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不满足规范要求,采用铅黏弹性连梁阻尼器进行消能减震设计。分别通过ETABS和PERFORM-3D软件对原结构和减震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下的弹性时程分析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结构减... 针对高烈度区某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不满足规范要求,采用铅黏弹性连梁阻尼器进行消能减震设计。分别通过ETABS和PERFORM-3D软件对原结构和减震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下的弹性时程分析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结构减震前后的地震响应并分析阻尼器的耗能表现。结果表明,铅黏弹性连梁阻尼器用于框架-核心筒结构中可有效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并能减缓或避免主体结构构件的塑性破坏,发挥连梁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保护主体结构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核心筒结构 铅黏弹性连梁阻尼器 动力时程分析 消能减震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钢板墙和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宇晨 杨溥 +3 位作者 冯力强 李英民 常中仁 牛昌林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1-60,共10页
为满足建筑工业化的迫切需求,进一步拓展钢框架-钢板墙结构和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2种典型结构体系在高烈度区的应用,以某高烈度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为结构方案原型,分别对其进行多遇地震下的反应谱抗震设计,并补充了弹性动力... 为满足建筑工业化的迫切需求,进一步拓展钢框架-钢板墙结构和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2种典型结构体系在高烈度区的应用,以某高烈度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为结构方案原型,分别对其进行多遇地震下的反应谱抗震设计,并补充了弹性动力时程分析验算,同时对比分析了罕遇地震下2种结构的弹塑性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钢框架-钢板墙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侧移模式呈弯曲型,塑性铰主要出现在钢板墙附近的梁端和柱端,而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体系侧移模式呈剪切型,塑性铰主要出现在结构中间层的梁端。2种结构体系均能够满足预期的抗震设计要求,适用于高烈度区的多高层民用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钢板墙结构 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 抗震性能 动力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点刚度对钢框架-组合剪力墙动力特性的影响
15
作者 苏敦磊 彭晓彤 唐仰全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5-199,共5页
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钢框架-组合剪力墙进行模态和反应谱分析,考察节点刚度对结构自振特性及多遇地震作用下动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节点刚度的增大,结构自振周期和楼层侧移减小,基底剪力增大,这种变化在节点铰接和刚接范围内较小... 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钢框架-组合剪力墙进行模态和反应谱分析,考察节点刚度对结构自振特性及多遇地震作用下动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节点刚度的增大,结构自振周期和楼层侧移减小,基底剪力增大,这种变化在节点铰接和刚接范围内较小,在半刚接范围内显著;在节点刚度相同的情况下,多遇地震作用下组合剪力墙和钢板剪力墙结构的抗侧能力相近;采用组合剪力墙的钢框架结构中,节点刚度对动力特性的影响不明显,使用半刚性节点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组合剪力墙 动力特性 模态分析 反应谱分析 节点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曲约束支撑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抗震性能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帼昌 王柄捷 +2 位作者 杨志坚 徐丽 高祥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5-613,共9页
目的研究屈曲约束支撑在超高层混凝土结构中的适用性,分析有无屈曲约束支撑的超高层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方法建立屈曲约束支撑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模型,并采用反应谱分析,静力和动力弹塑性分析对模型进行地震反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小... 目的研究屈曲约束支撑在超高层混凝土结构中的适用性,分析有无屈曲约束支撑的超高层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方法建立屈曲约束支撑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模型,并采用反应谱分析,静力和动力弹塑性分析对模型进行地震反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小震作用下,屈曲约束支撑处于弹性状态,可为结构提供弹性刚度,结构基底剪力,层间位移角均有所减小;大震作用下,大部分屈曲约束支撑屈服,可帮助结构耗散地震能量.结论屈曲约束支撑能够和框架-核心筒结构良好的协同工作;合理布置屈曲约束支撑,可提高结构抗扭刚度,增加了核心筒内有效使用面积,结构总质量明显下降,减小了结构地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曲约束支撑 框架-核心筒 抗震性能 PUSHOVER分析 动力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核心筒超限高层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春 潘健明 +2 位作者 蔡健 廖祥盛 李光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4-90,共7页
以结构整体地震响应、材料应变、主要受力构件变形作为抗震性能评估指标,从结构整体和局部的地震响应层面上,综合考察结构的抗震性能.以某体型不规则、高度超限的框架-核心筒超高层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Perform 3D非线性软件对该结构进... 以结构整体地震响应、材料应变、主要受力构件变形作为抗震性能评估指标,从结构整体和局部的地震响应层面上,综合考察结构的抗震性能.以某体型不规则、高度超限的框架-核心筒超高层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Perform 3D非线性软件对该结构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整体变形满足规范要求;各主要受力构件变形性能处于基本完好状态,仅位于结构平面缩进处的剪力墙和框架梁发生较大弹塑性变形,但其平均变形仍处于基本完好状态.基于结构整体与局部构件抗震性能评估可知,该框架-核心筒超高层结构满足抗震性能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核心筒超限高层结构 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级单元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坚 黄襄云 李开禧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4-58,共5页
本文提出了基于超级单元的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分析的一种方法,该方法考虑了混合结构体系中钢框架部分的受力和变形特点,即节点柔性(半刚性)、梁柱效应(p-δ效应)及P-Δ效应(以下合称P-Delta效应),推导了考... 本文提出了基于超级单元的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分析的一种方法,该方法考虑了混合结构体系中钢框架部分的受力和变形特点,即节点柔性(半刚性)、梁柱效应(p-δ效应)及P-Δ效应(以下合称P-Delta效应),推导了考虑三种因素情况下,钢框架的层间侧移刚度及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超级单元刚度矩阵,采用刚度法求解钢框架-混凝土混合结构周期和振型。该方法物理概念清楚,计算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混凝土剪力墙 节点柔性 二阶效应 动力特性 地震反应分析 刚度法 梁柱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易伟建 朱敏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0-170,共11页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应用广泛,地震发生时这类结构多道设防的设计理念能否实现以及罕遇地震下的安全性能否保证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Perform3D软件建模,利用已有的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了4栋15层高的框...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应用广泛,地震发生时这类结构多道设防的设计理念能否实现以及罕遇地震下的安全性能否保证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Perform3D软件建模,利用已有的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了4栋15层高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其中3栋为连梁高度不同的框架-联肢剪力墙结构。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观察对比了不开洞和开洞以及洞口大小不同的剪力墙对各结构的塑性铰发展情况和性能点处层间位移角的影响,以及各结构多道防线的实现情况。结果发现,按我国规范设计的框剪结构在大震下的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框架-联肢剪力墙结构在大震下发生明显的内力重分布,但剪力墙始终是主要的抗侧力结构。该研究结果对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剪力墙结构 联肢剪力墙 多道防线 静力弹塑性分析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剪力墙结构基于地震强度的新一代抗震性能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朱汉波 梁兴文 党英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0-148,共9页
近几年来,在一些发达国家,基于概率理论的新一代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已开始用于特定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评估。研究基于全概率理论的新一代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我国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对于减灾防灾和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有... 近几年来,在一些发达国家,基于概率理论的新一代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已开始用于特定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评估。研究基于全概率理论的新一代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我国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对于减灾防灾和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有重要意义。以FEMA P-58的抗震性能评估流程为框架,结合我国建筑结构的特点和规范要求,以某一单个建筑物为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ERFORM 3D和抗震经济性能评估分析软件PACT,用增量动力分析(IDA)方法进行建筑物各个强度状态的易损性分析;用基于强度的性能评估方法,依据构件易损性分组和人员流动模型,得到包括人员伤亡、修复和重建造价以及居住中断时间等建筑性能的概率分布,为我国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抗震性能评估方法 框架-剪力墙结构 增量动力分析(IDA) 建筑抗震性能评估计算工具 三维结构非线性分析及性能评估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