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芨1号”不同部位中总酚、总黄酮、总多糖含量测定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佳微 曹国璠 +3 位作者 吴明开 韩雪 刘筱 黄苏豫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68-1972,共5页
目的测定“贵芨1号”中花、块茎、须根中总酚、总黄酮、总多糖含量,并评价其抗氧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各成分含量,DPPH法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法测定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法测定总抗氧化能力,考察其对大肠杆... 目的测定“贵芨1号”中花、块茎、须根中总酚、总黄酮、总多糖含量,并评价其抗氧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各成分含量,DPPH法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法测定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法测定总抗氧化能力,考察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探究不同部位抗氧化和抗菌能力的成分基础。结果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的是花,总多糖含量最高的是块茎。各部位都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须根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69.17±8.05)%;花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总抗氧化能力最高,分别为(70.27±1.47)%、(0.59±0.03)μmol Trolox/mL。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与总酚含量之间呈正相关(P<0.01),总酚、总黄酮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之间也均呈正相关(P<0.01)。各部位提取液均有一定的抗菌效果,其中须根最强,总多糖含量与大肠杆菌抑菌效果呈相关性,总黄酮、总酚含量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呈正相关。结论“贵芨1号”不同部位中活性成分含量不同,并与抗氧化能力、抗菌活性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芨1号” 总酚 总黄酮 总多糖 抗氧化活性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