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诗意”消失的空间批判——从列斐伏尔的“诗创实践”与“诗学革命”视角 |
车玉玲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
2
|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后感 |
许岳松
|
《南方建筑》
|
2006 |
0 |
|
|
3
|
“诗意江南”的弥散与重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南电影发展观察 |
丁莉丽
吴鑫源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4
|
栖居与生态——“诗意地栖居”的生态意蕴解读 |
吴承笃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
6
|
|
|
5
|
诗意地居住…… |
仇立平
|
《社会》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
6
|
新时期小说“现代性”的两种面相(1979-1989) |
甘林全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7
|
“八景”的传统美学思想体现及对当代城市规划的启示 |
运迎霞
王林申
王艳玲
|
《规划师》
北大核心
|
2014 |
11
|
|
|
8
|
试论中国绘画的文化内涵 |
张健伟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4
|
|
|
9
|
麦克卢汉“冷媒介”理论对当代文学生产的启示 |
杨博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
10
|
“散文意境”新论 |
李孝华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
11
|
"诗境四类"在环境设计中的表现 |
肖灿
|
《南方建筑》
|
2004 |
0 |
|
|
12
|
论新世纪艺术电影中的江南影像空间构建 |
吴晓钟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