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貌合神离:丰子恺与“论语派”
被引量:
3
1
作者
徐型
《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66-70,共5页
“论语派”是20世纪30年代活跃在中国文坛上的一个重要散文流派,以《论语》、《人间世》、《宇宙风》杂志为主要阵地,提倡“幽默”、“闲适”、“独抒性灵”的小品文。丰子恺是“论语派”刊物的重要作者之一,“论语派”也相当器重他。...
“论语派”是20世纪30年代活跃在中国文坛上的一个重要散文流派,以《论语》、《人间世》、《宇宙风》杂志为主要阵地,提倡“幽默”、“闲适”、“独抒性灵”的小品文。丰子恺是“论语派”刊物的重要作者之一,“论语派”也相当器重他。但他同“论语派”究竟是什么关系,却尚未有人作深入研究。从“论语派”刊物向丰子恺拉稿与丰子恺的供稿清况的对比,“论语派”刊物的办刊宗旨与丰子恺随笔、漫画的思想内容的对比,以及丰子恺作品与“论语派”代表人物作品的对比等方面,足以说明丰子恺不能算“论语派”中人物,他同“论语派”貌合神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子恺
“论语派”
貌合神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语派”的编辑艺术
2
作者
王鹏飞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6-88,共3页
在现代文学期刊界,“论语派”的刊物是一个奇迹。仅就销量来说,《论语》长期超过三万份;《宇宙风》创办不久销量即达四万五千份,仅次于《生活》周刊和《东方杂志》,名列全国第三;后期的翻译杂志《西风》,也平均“销售超过两万份...
在现代文学期刊界,“论语派”的刊物是一个奇迹。仅就销量来说,《论语》长期超过三万份;《宇宙风》创办不久销量即达四万五千份,仅次于《生活》周刊和《东方杂志》,名列全国第三;后期的翻译杂志《西风》,也平均“销售超过两万份”。动辄过万的发行量,使其在发行两三千册即为佳绩的现代期刊界风光无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派”
编辑艺术
《东方杂志》
《生活》周刊
现代文学
《
论语
》
期刊界
发行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现代幽默文学的前奏:“论语”派翻译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胡作友
杨莉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3-122,326,共10页
"论语"派以"幽默""闲适""性灵"为标杆,大力译介西方幽默文学,并吸取其精髓,创造性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为建立中国现代幽默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翻译文学这个多元系...
"论语"派以"幽默""闲适""性灵"为标杆,大力译介西方幽默文学,并吸取其精髓,创造性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为建立中国现代幽默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翻译文学这个多元系统中,"论语"派翻译活动虽位处边缘,却自成一体,但其作用却远未引起学界应有的重视。今天看来,"论语"派译者中心的理论关怀,重视读者的实践诉求、理性对待异域文化的价值判断、挑战主流思想的批判勇气,以翻译推动中国文学发展的创新之举,无不对当今的译坛带来丰富的启迪。其自身际遇也提醒学人反思,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结合才是一个学者所追求的学术灵魂与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
派
翻译
幽默文学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
学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语》半月刊研究述评
4
作者
李英姿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19,共5页
《论语》半月刊是民国时期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份大众文化期刊。有关该刊的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侧重研究该刊的定性与定位问题,后一阶段则从"文化"角度和"市民文化"角度思考该刊的价值,关注其市民气...
《论语》半月刊是民国时期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份大众文化期刊。有关该刊的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侧重研究该刊的定性与定位问题,后一阶段则从"文化"角度和"市民文化"角度思考该刊的价值,关注其市民气息和大众文化倾向,充分肯定该刊在文学史上的贡献。虽然目前对该刊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仍存在很大的深入研究空间,应在挖掘整理新史料的基础上,借鉴新思路,采用新方法,将这一课题的学术研究继续推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论语
》半月刊
“论语派”
民国刊物
幽默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迅的转变与“小品文的危机”
被引量:
1
5
作者
蔡江珍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34,共4页
关键词
小品文
鲁迅
无产阶级文学
“论语派”
现代散文理论
左翼作家联盟
“第三种人”
“自由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林语堂:幽默情结和幽默观
被引量:
1
6
作者
施建伟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35-41,共7页
(一)三十年代初,幽默曾流行于中国的文坛。当时,林语堂创办了《论语》等杂志,大力提倡“幽默”,居然造成了“……轰的一声,天下无不幽默小品”的声势。“幽默大走鸿运”的1932年,也因此而被称为“幽默年”。从此,林语堂就被公认为中国...
(一)三十年代初,幽默曾流行于中国的文坛。当时,林语堂创办了《论语》等杂志,大力提倡“幽默”,居然造成了“……轰的一声,天下无不幽默小品”的声势。“幽默大走鸿运”的1932年,也因此而被称为“幽默年”。从此,林语堂就被公认为中国的“幽默大师”,但此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幽默观
《
论语
》
三十年代
幽默文学
鲁迅
幽默大师
幽默家
梅瑞狄斯
“论语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陶亢德的办刊实践与办刊思想
7
作者
王鹏飞
《出版科学》
CSSCI
2010年第6期16-20,共5页
陶亢德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学期刊界的一位风云人物。他的办刊实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生活》周刊时期;《论语》《人间世》《宇宙风》时期;《宇宙风乙刊》到抗战结束。其办刊思想集中于一句话,"办杂志则只能办杂志,取之于作者读...
陶亢德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学期刊界的一位风云人物。他的办刊实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生活》周刊时期;《论语》《人间世》《宇宙风》时期;《宇宙风乙刊》到抗战结束。其办刊思想集中于一句话,"办杂志则只能办杂志,取之于作者读者还之于作者读者",包含着三层意思:清晰的编辑角色意识,真诚的作者至上理念,细心的读者服务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亢德
“论语派”
文学期刊
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个性主义:分野与冲突——论鲁迅对“闲适”“幽默”的批评及其它
被引量:
1
8
作者
金志华
薛毅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2年第12期4-15,共12页
尽管鲁迅针对“论语派”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一系列问题的批评早已写进了文学史,但人们对这一次论争的重视程度并没有象重视鲁迅对“新月派”、“第三种人”的批评那样。
关键词
鲁迅
个性主义
“论语派”
“新月
派”
文学史
周作人
林语堂
性灵文学
小品文
生存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缘起发表:《陶庵回想录》中一条“杂志”线索
9
作者
陈雪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7-74,共8页
《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编辑陶亢德的回忆录在成稿40年后出版,其中有大量办刊活动的记述,显影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坛许多“幕后风景”,勾勒出了“现代出版”这一“装置”的诸多细节。由这些记述出发解读“论语派”和“杂...
《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编辑陶亢德的回忆录在成稿40年后出版,其中有大量办刊活动的记述,显影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坛许多“幕后风景”,勾勒出了“现代出版”这一“装置”的诸多细节。由这些记述出发解读“论语派”和“杂志年”,可以进一步透视文学内部与外部、作家与编辑、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等多种命题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忆录
鲁迅
“论语派”
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风》与鲁迅
10
作者
余时
《鲁迅研究动态》
1988年第2期23-24,共2页
“幽默大师”林语堂,在三十年代的上海办了提倡幽默小品的刊物《论语》还不够,相继又创办了《人间世》和《宇宙风》,唱的是同样的调子。追随“大师”者有之,一九三六年十月在上海又创办了一个《谈风》,赫然标榜出“幽默半月刊”。
关键词
鲁迅
创刊号
《
论语
》
《人间世》
半月刊
幽默小品
林语堂
上海
宇宙
“论语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貌合神离:丰子恺与“论语派”
被引量:
3
1
作者
徐型
机构
南通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66-70,共5页
文摘
“论语派”是20世纪30年代活跃在中国文坛上的一个重要散文流派,以《论语》、《人间世》、《宇宙风》杂志为主要阵地,提倡“幽默”、“闲适”、“独抒性灵”的小品文。丰子恺是“论语派”刊物的重要作者之一,“论语派”也相当器重他。但他同“论语派”究竟是什么关系,却尚未有人作深入研究。从“论语派”刊物向丰子恺拉稿与丰子恺的供稿清况的对比,“论语派”刊物的办刊宗旨与丰子恺随笔、漫画的思想内容的对比,以及丰子恺作品与“论语派”代表人物作品的对比等方面,足以说明丰子恺不能算“论语派”中人物,他同“论语派”貌合神离。
关键词
丰子恺
“论语派”
貌合神离
Keywords
Mr feng zikai
“Lun Yu school”
related but not qualified as a member of it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语派”的编辑艺术
2
作者
王鹏飞
机构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6-88,共3页
文摘
在现代文学期刊界,“论语派”的刊物是一个奇迹。仅就销量来说,《论语》长期超过三万份;《宇宙风》创办不久销量即达四万五千份,仅次于《生活》周刊和《东方杂志》,名列全国第三;后期的翻译杂志《西风》,也平均“销售超过两万份”。动辄过万的发行量,使其在发行两三千册即为佳绩的现代期刊界风光无限,
关键词
“论语派”
编辑艺术
《东方杂志》
《生活》周刊
现代文学
《
论语
》
期刊界
发行量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现代幽默文学的前奏:“论语”派翻译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胡作友
杨莉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言学院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3-122,326,共10页
基金
2014年度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论语>英译的范式研究"资助
2014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2014D140)
2015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JS2015HGXJ0074)的研究成果
文摘
"论语"派以"幽默""闲适""性灵"为标杆,大力译介西方幽默文学,并吸取其精髓,创造性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为建立中国现代幽默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翻译文学这个多元系统中,"论语"派翻译活动虽位处边缘,却自成一体,但其作用却远未引起学界应有的重视。今天看来,"论语"派译者中心的理论关怀,重视读者的实践诉求、理性对待异域文化的价值判断、挑战主流思想的批判勇气,以翻译推动中国文学发展的创新之举,无不对当今的译坛带来丰富的启迪。其自身际遇也提醒学人反思,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结合才是一个学者所追求的学术灵魂与价值所在。
关键词
“论语
”
派
翻译
幽默文学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
学术价值
Keywords
Lunyu School
translation
humorous literature
modern Chinese translated literature
academic value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语》半月刊研究述评
4
作者
李英姿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19,共5页
文摘
《论语》半月刊是民国时期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份大众文化期刊。有关该刊的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侧重研究该刊的定性与定位问题,后一阶段则从"文化"角度和"市民文化"角度思考该刊的价值,关注其市民气息和大众文化倾向,充分肯定该刊在文学史上的贡献。虽然目前对该刊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仍存在很大的深入研究空间,应在挖掘整理新史料的基础上,借鉴新思路,采用新方法,将这一课题的学术研究继续推向深入。
关键词
《
论语
》半月刊
“论语派”
民国刊物
幽默文学
分类号
B222.2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迅的转变与“小品文的危机”
被引量:
1
5
作者
蔡江珍
机构
福建福州大学城闽江学院中文系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34,共4页
关键词
小品文
鲁迅
无产阶级文学
“论语派”
现代散文理论
左翼作家联盟
“第三种人”
“自由人”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语堂:幽默情结和幽默观
被引量:
1
6
作者
施建伟
机构
同济大学文法学院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所所长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35-41,共7页
文摘
(一)三十年代初,幽默曾流行于中国的文坛。当时,林语堂创办了《论语》等杂志,大力提倡“幽默”,居然造成了“……轰的一声,天下无不幽默小品”的声势。“幽默大走鸿运”的1932年,也因此而被称为“幽默年”。从此,林语堂就被公认为中国的“幽默大师”,但此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
关键词
林语堂
幽默观
《
论语
》
三十年代
幽默文学
鲁迅
幽默大师
幽默家
梅瑞狄斯
“论语派”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陶亢德的办刊实践与办刊思想
7
作者
王鹏飞
机构
河南大学传媒研究所
出处
《出版科学》
CSSCI
2010年第6期16-20,共5页
文摘
陶亢德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学期刊界的一位风云人物。他的办刊实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生活》周刊时期;《论语》《人间世》《宇宙风》时期;《宇宙风乙刊》到抗战结束。其办刊思想集中于一句话,"办杂志则只能办杂志,取之于作者读者还之于作者读者",包含着三层意思:清晰的编辑角色意识,真诚的作者至上理念,细心的读者服务思想。
关键词
陶亢德
“论语派”
文学期刊
出版
Keywords
Tao Kangde LunYu School Literature Periodical Publishing
分类号
G239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个性主义:分野与冲突——论鲁迅对“闲适”“幽默”的批评及其它
被引量:
1
8
作者
金志华
薛毅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2年第12期4-15,共12页
文摘
尽管鲁迅针对“论语派”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一系列问题的批评早已写进了文学史,但人们对这一次论争的重视程度并没有象重视鲁迅对“新月派”、“第三种人”的批评那样。
关键词
鲁迅
个性主义
“论语派”
“新月
派”
文学史
周作人
林语堂
性灵文学
小品文
生存方式
分类号
I210.9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缘起发表:《陶庵回想录》中一条“杂志”线索
9
作者
陈雪
机构
《光明日报》书评室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7-74,共8页
文摘
《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编辑陶亢德的回忆录在成稿40年后出版,其中有大量办刊活动的记述,显影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坛许多“幕后风景”,勾勒出了“现代出版”这一“装置”的诸多细节。由这些记述出发解读“论语派”和“杂志年”,可以进一步透视文学内部与外部、作家与编辑、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等多种命题的复杂性。
关键词
回忆录
鲁迅
“论语派”
杂志
分类号
G239.29 [文化科学]
I207.5 [文学—中国文学]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风》与鲁迅
10
作者
余时
出处
《鲁迅研究动态》
1988年第2期23-24,共2页
文摘
“幽默大师”林语堂,在三十年代的上海办了提倡幽默小品的刊物《论语》还不够,相继又创办了《人间世》和《宇宙风》,唱的是同样的调子。追随“大师”者有之,一九三六年十月在上海又创办了一个《谈风》,赫然标榜出“幽默半月刊”。
关键词
鲁迅
创刊号
《
论语
》
《人间世》
半月刊
幽默小品
林语堂
上海
宇宙
“论语派”
分类号
I210.9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貌合神离:丰子恺与“论语派”
徐型
《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语派”的编辑艺术
王鹏飞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现代幽默文学的前奏:“论语”派翻译研究
胡作友
杨莉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语》半月刊研究述评
李英姿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鲁迅的转变与“小品文的危机”
蔡江珍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林语堂:幽默情结和幽默观
施建伟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陶亢德的办刊实践与办刊思想
王鹏飞
《出版科学》
CSSCI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两种个性主义:分野与冲突——论鲁迅对“闲适”“幽默”的批评及其它
金志华
薛毅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缘起发表:《陶庵回想录》中一条“杂志”线索
陈雪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谈风》与鲁迅
余时
《鲁迅研究动态》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