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全球化变奏中的“和合”之道——两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言-象-意-道”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汪蓓
万晓红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36,58,共12页
采用“言-象-意-道”的符号学方法,比较分析全球化变奏时代语境下两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叙事模式及其叙事逻辑,发现:两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符号选择、视觉修辞、呈现国家形象、传达主题意旨等方面,既有差异又有接续。2008年奥运会开...
采用“言-象-意-道”的符号学方法,比较分析全球化变奏时代语境下两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叙事模式及其叙事逻辑,发现:两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符号选择、视觉修辞、呈现国家形象、传达主题意旨等方面,既有差异又有接续。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以民族文化展演为特征,建构了复兴的文明古国形象,意在融入国际社会,宣示重回强国之林。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则更进一步,突出共识性对话风格,塑造了自信的现代大国形象,旨在融合各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思想底色和价值内核上,两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都坚守了“和合”之道。两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言、象、意”的差异和接续反映了中国奥运传播应对全球化主题变奏的语态创新,一以贯之的“和合”之道则是对中国“和合”外交定位的战略配称。表明:“和合”之道作为元叙事在国际交往中具有极大的竞争潜力,两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成功经验揭示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可能进路,也说明了“和合”之道之于体育公共外交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奥运会
开幕式
国家叙事
“和合”之
道
“言-象-意-道”
体育公共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球化变奏中的“和合”之道——两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言-象-意-道”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汪蓓
万晓红
机构
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36,58,共12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0YJC890026)。
文摘
采用“言-象-意-道”的符号学方法,比较分析全球化变奏时代语境下两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叙事模式及其叙事逻辑,发现:两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符号选择、视觉修辞、呈现国家形象、传达主题意旨等方面,既有差异又有接续。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以民族文化展演为特征,建构了复兴的文明古国形象,意在融入国际社会,宣示重回强国之林。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则更进一步,突出共识性对话风格,塑造了自信的现代大国形象,旨在融合各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思想底色和价值内核上,两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都坚守了“和合”之道。两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言、象、意”的差异和接续反映了中国奥运传播应对全球化主题变奏的语态创新,一以贯之的“和合”之道则是对中国“和合”外交定位的战略配称。表明:“和合”之道作为元叙事在国际交往中具有极大的竞争潜力,两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成功经验揭示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可能进路,也说明了“和合”之道之于体育公共外交的重要性。
关键词
北京奥运会
开幕式
国家叙事
“和合”之
道
“言-象-意-道”
体育公共外交
Keywords
Beijing Olympic Games
opening ceremony
national narrative
"peace and harmony"
discourseimage
-
meaning
-
Tao
sports public diplomacy
分类号
G80-05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全球化变奏中的“和合”之道——两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言-象-意-道”分析
汪蓓
万晓红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