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易》的“言不尽意”论
1
作者 任中杰 《北方论丛》 CSSCI 1989年第2期64-70,共7页
在言意关系问题上,《周易》主张“言尽意”论,还是主张“言不尽意”论?迄今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意见。本文认为,《周易》主张的是“言不尽意力论。“言不尽意”论,讨论的是言、意关系问题,亦即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意念的关系问题。... 在言意关系问题上,《周易》主张“言尽意”论,还是主张“言不尽意”论?迄今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意见。本文认为,《周易》主张的是“言不尽意力论。“言不尽意”论,讨论的是言、意关系问题,亦即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意念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在哲学与美学上具有普遍性意义;因此可以在一般的意义上加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不尽意 《周易》 语言与思维 关系问题 尽意 主张 学术界 普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言不尽意"论的辨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晓丽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35,共10页
"言意之辨"是魏晋时期玄学的主要论题之一,溯其源可追至老庄道说、仲尼经典,观其后,则尤为启发了文艺创作领域内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探索。本文首先梳理"言不尽意"论的理论渊源,辨析其中值得肯定的民族智慧和理论洞察... "言意之辨"是魏晋时期玄学的主要论题之一,溯其源可追至老庄道说、仲尼经典,观其后,则尤为启发了文艺创作领域内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探索。本文首先梳理"言不尽意"论的理论渊源,辨析其中值得肯定的民族智慧和理论洞察力,以及存在的诸多不完善、甚至是抵牾、谬误之处。再结合现当代西方哲学、美学的相关成果,提出自己对其中"言不尽意"这一方观点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不尽意”论 魏晋时期 玄学 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力·障碍·超越——浅谈“言不尽意”与“言外之意”
3
作者 王凤银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2005年第8期19-20,23,共3页
语言作为一种表意和交流的符号,容纳了人类精神的所有可能,同时也划出了一道不可逾越的精神地平线.语言是文学的工具,又是文学的对象.作家感受到言不尽意的痛苦,追求言外之意以解除这种痛苦.
关键词 “言外之意” “言不尽意 人类精神 地平线 语言 文学 痛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不尽意”与接受之维
4
作者 王林生 《阴山学刊》 2010年第1期49-52,共4页
"言不尽意"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由于"言不尽意"的存在,使得文本中充斥着意义的未定点和空白,也就使得接受者可以依据自己不同的视野对作品中的意义未定点和空白做出不同的具体化和填充。
关键词 “言不尽意 未定点和空白 期待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不尽意”:中国古典美学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于立勇 甄业萍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84-85,90,共3页
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命题,“言不尽意”有着丰富的美学内涵。这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有关,作为世界本体的“道”是与“物”相统一的,“道”体现于生活的各处,并不只体现在言中。“言不尽意”重视创作主体情感的传达,包括潜意识等审... 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命题,“言不尽意”有着丰富的美学内涵。这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有关,作为世界本体的“道”是与“物”相统一的,“道”体现于生活的各处,并不只体现在言中。“言不尽意”重视创作主体情感的传达,包括潜意识等审美体验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等,反映出来的是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不重逻辑、而是讲究“体悟”的特点。“言不尽意”最终追求的是言外之意,所以“得意忘言”,应尽量创造富于启示性和诱发力的形象,在形象中蕴含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不尽意 中国古代文艺 美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不及义”“言不尽意”与“词不达意”
6
作者 王洪钟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言不及义” “言不尽意 “词不达意” 区别 中学 语文 语言知识 词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不尽意”在婚姻中的现代性解读——《马原报告》赏析
7
作者 王玉玲 《写作》 2009年第6期43-45,共3页
微型小说《马原报告》是滕刚婚姻、爱情系列的一篇,主要探视了语言这个人类赖以交流的重要工具在婚姻中的作用,表达了“言不尽意”的创作意图,“言不尽意”是中国传统哲学、文论乃至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怎样把一个古老的话题... 微型小说《马原报告》是滕刚婚姻、爱情系列的一篇,主要探视了语言这个人类赖以交流的重要工具在婚姻中的作用,表达了“言不尽意”的创作意图,“言不尽意”是中国传统哲学、文论乃至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怎样把一个古老的话题在小小说领域中进行阐释,并且演绎成功,需要作者选取独特的切入视角以及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不尽意 婚姻 马原 现代性 现代语言学 赏析 解读 中国传统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诗中的符号象似性 被引量:3
8
作者 高见 刘莹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6年第10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语言符号 视觉诗 象似性 语言表达 情感符号 “言不尽意 修辞手段 经验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