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越“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悖论 被引量:11
1
作者 程彪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17,共6页
任何哲学都具有“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双重功能。因此从功能的角度 ,从“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来区别前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的哲学时 ,就必然陷入悖论。如果不能揭示出马克思哲学的“改变世界”的理论本性 ,就无法超越“解释... 任何哲学都具有“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双重功能。因此从功能的角度 ,从“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来区别前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的哲学时 ,就必然陷入悖论。如果不能揭示出马克思哲学的“改变世界”的理论本性 ,就无法超越“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更为深层的解释学悖论。只有把马克思哲学的革命理解为哲学主题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根本转换 ,才能超越“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悖论缠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解释世界” “改变世界” 功能 马克思 哲学史研究 人道主义 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生存论语言观及其浪漫主义渊源探析——以反思“布鲁德尼难题”为线索
2
作者 陈江鹭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53,311,312,共13页
德国早期浪漫派先驱赫尔德开创的语言哲学思潮具有显著的生存论内涵,是马克思语言哲学的理论渊源。厘清马克思的生存论语言观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布鲁德尼在解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时遗留的难题,即马克思并未放弃对资本主义的... 德国早期浪漫派先驱赫尔德开创的语言哲学思潮具有显著的生存论内涵,是马克思语言哲学的理论渊源。厘清马克思的生存论语言观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布鲁德尼在解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时遗留的难题,即马克思并未放弃对资本主义的理论分析,但又为何拒斥“解释世界”?马克思对浪漫派生存论立场的延续在于将语言视为把握现实的必要中介,其所履行的“改变世界”并非直接“从书房走向街头”,而是将受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话语掩盖的现实关系科学地叙述出来,进而改变无产阶级用以把握现实的语言。这种批判性叙述之所以是在“改变世界”并区别于“解释世界”,就在于其能够推动无产阶级从臣服、受规训于现实关系走向对现实关系的革命。重审马克思理论批判的生存论维度,不仅有助于澄清“布鲁德尼难题”背后的本体论误判,更能在资本全球化与国际话语权争夺日趋激烈的当下,为当代的理论生产提供方法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论语言观 德国早期浪漫派 马克思 “布鲁德尼难题” “解释世界” “改变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两个教条及其超越 被引量:8
3
作者 贺来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4-38,共5页
运用二元对立的知性思维方式来理解马克思哲学,并由此而形成抽象的理论教条,直接妨碍马克思哲学研究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化。本文着重反思和分析了在马克思哲学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两个教条,即"成熟"与"不成熟"二元对立... 运用二元对立的知性思维方式来理解马克思哲学,并由此而形成抽象的理论教条,直接妨碍马克思哲学研究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化。本文着重反思和分析了在马克思哲学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两个教条,即"成熟"与"不成熟"二元对立的教条、"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二元对立的教条,指出二者并无充分的学理根据,也违背哲学存在和发展的本性,因此,克服这类抽象的理论教条,是推动马克思哲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对立 “成熟”与“不成熟” “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在哲学变革中的意义
4
作者 王占中 张元洪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2期94-,107,共2页
“实践”在哲学变革中的意义王占中张元洪马克思主义把“实践”引入自己的哲学,克服了以往哲学的局限性,实现了哲学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在哲学思维方式上,对世界的理解由“客体原则”进入到... “实践”在哲学变革中的意义王占中张元洪马克思主义把“实践”引入自己的哲学,克服了以往哲学的局限性,实现了哲学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在哲学思维方式上,对世界的理解由“客体原则”进入到“实践原则”,即“主体性原则”。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 哲学功能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旧唯物主义 三极结构 “解释世界” 现代哲学 “改变世界” “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