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7000米级海上试验 被引量:41
1
作者 崔维成 刘峰 +3 位作者 胡震 朱敏 郭威 刘诚刚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31-1143,共13页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是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之一,其目标是建造出一台可以执行规定使命任务的产品。海上试验是载人潜水器重大专项的关键阶段,2009年8~10月、2010年5~7月和2011年7~8月,分别完成了1000米、3000米和5000米级的海上试...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是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之一,其目标是建造出一台可以执行规定使命任务的产品。海上试验是载人潜水器重大专项的关键阶段,2009年8~10月、2010年5~7月和2011年7~8月,分别完成了1000米、3000米和5000米级的海上试验任务。文章主要介绍了在2012年6月3日~7月16日之间完成的7000米级海上试验,内容包括海上试验的基本情况、海试取得的主要技术和应用成果、海试过程中发现的故障及处理情况以及对今后投入应用的启示,最后给出7000米级海上试验的主要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蛟龙 载人潜水器 海上试验 技术成果 故障处理 海试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嘉平顶海山富钴铁锰结壳空间分布特征:基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近海底观测资料的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姚会强 刘永刚 +5 位作者 张伙带 梁东红 任江波 于淼 邓希光 何高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31-342,共12页
基于对具有高精度水下定位功能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近海底观测视像资料数据的分析研究,本文首次报道了维嘉平顶海山山顶平台凸起区域、顶坡过渡带以及斜坡上部地形单元内的富钴结壳分布特征,对我国富钴结壳资源勘查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对具有高精度水下定位功能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近海底观测视像资料数据的分析研究,本文首次报道了维嘉平顶海山山顶平台凸起区域、顶坡过渡带以及斜坡上部地形单元内的富钴结壳分布特征,对我国富钴结壳资源勘查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1)不同地形单元发育的富钴结壳具有明显不同的分布特征;(2)山顶平台凸起区发育有连续分布的富钴结壳,可作为我国富钴结壳资源勘查工作的关注区;(3)顶坡过渡带—斜坡上部区域发育有连续分布的富钴结壳,然而往往被白色波纹状沉积物隔成数段;(4)顶坡过渡带钴结核发育较少,与马尔库斯—威克海山群平顶海山存在明显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钴结壳 维嘉平顶海山 “蛟龙”载人潜水器(hov) 西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无动力潜浮运动分析系统开发 被引量:22
3
作者 潘彬彬 崔维成 +1 位作者 叶聪 刘正元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71,共14页
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 000米级海试中,D44潜次首次实现了全程无动力上浮下潜运动,为改进载人潜器无动力上浮下潜运动模型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文章对D44潜次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可变体积收缩率的概念来改进潜器无... 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 000米级海试中,D44潜次首次实现了全程无动力上浮下潜运动,为改进载人潜器无动力上浮下潜运动模型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文章对D44潜次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可变体积收缩率的概念来改进潜器无动力上浮下潜运动模型,开发出了更为可靠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无动力潜浮运动分析系统,为7 000米级海试以及今后的应用提供可靠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蛟龙 载人潜水器 无动力潜浮 体积收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环境控制技术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上的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姜磊 金凤来 +1 位作者 侯德永 刘帅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7-132,共6页
介绍各种类型水下运载器如潜艇、载人深潜器等对载人密闭舱室内大气环境控制的共性要求。针对"蛟龙"号的客观条件,从动力、空间大小、浓度要求等方面分析其对大气环境控制的特殊要求。分析常见的几种密闭环境供氧及二氧化碳... 介绍各种类型水下运载器如潜艇、载人深潜器等对载人密闭舱室内大气环境控制的共性要求。针对"蛟龙"号的客观条件,从动力、空间大小、浓度要求等方面分析其对大气环境控制的特殊要求。分析常见的几种密闭环境供氧及二氧化碳吸收技术如物理供氧、电解水、氧烛、超氧化物、一乙醇胺、固态胺、分子筛、碱石灰、氢氧化锂等技术各自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一套环境控制样机,并将样机随"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进行1 000,3 000,5 000及7 000米级海试。海试的圆满成功进一步证实了样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蛟龙 载人潜水器 大气环境控制技术 供氧 二氧化碳清除 海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驾驶与操纵训练模拟系统 被引量:8
5
作者 丁忠军 高翔 刘保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0-448,共9页
为了对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航员及下潜人员开展载人舱内基础操作培训、全流程下潜过程演练和突发情况应急操作培训,本文采用基于高速以太网络的"仿真-反馈"动态实时交互技术将实物、半实物与数字仿真相结合,提出了一套包括蛟... 为了对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航员及下潜人员开展载人舱内基础操作培训、全流程下潜过程演练和突发情况应急操作培训,本文采用基于高速以太网络的"仿真-反馈"动态实时交互技术将实物、半实物与数字仿真相结合,提出了一套包括蛟龙号仿真本体、数据仿真系统、视景仿真系统、训练教控系统4大子系统的蛟龙号驾驶与操纵训练模拟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蛟龙号本体结构、舱内环境、深海视景、作业流程、故障响应的全功能模拟,能够完成从起吊入水、下潜作业到甲板回收的全流程动态驾驶与操作模拟,达到了大幅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确保培训安全的目标。该系统能够为我国海洋及其他领域重大装备的特殊人员培训系统开发与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蛟龙 载人潜水器 驾驶训练 操纵训练 作业模拟 故障模拟 视景仿真 模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钴结壳取芯器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鲁德泉 丁忠军 +3 位作者 李德威 刘保华 杨磊 任玉刚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3-607,共5页
结合大洋航次开展国际海底矿区调查和科学研究的需要,以及"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作业特点,分析了取芯器的工作环境、取芯时的工作状态及技术需求;设计研制了可搭载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并由机械手进行操作,由自带的... 结合大洋航次开展国际海底矿区调查和科学研究的需要,以及"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作业特点,分析了取芯器的工作环境、取芯时的工作状态及技术需求;设计研制了可搭载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并由机械手进行操作,由自带的深水电池、深水电机驱动,可进行深海底钴结壳取芯的小型电动取芯器;介绍了取芯器的结构组成和工作性能参数,并进行了钻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取芯器达到了深海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蛟龙”载人潜水器 钴结壳 取芯器 深海取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深度载人潜水器液压系统故障分析及改进措施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一帆 赵晟娅 +3 位作者 齐海滨 唐嘉陵 丁忠军 杨磊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21,共7页
大深度载人潜水器是海洋资源开发的关键工具,而液压系统是载人潜水器深海作业的重要动力源。在对"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海作业中液压系统的故障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液压系统电气控制独立分离方案以及阀箱油路改进措施,解决了分... 大深度载人潜水器是海洋资源开发的关键工具,而液压系统是载人潜水器深海作业的重要动力源。在对"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海作业中液压系统的故障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液压系统电气控制独立分离方案以及阀箱油路改进措施,解决了分系统控制故障叠加及阀箱内泄漏的重大问题。实践证明,该方案能够有效减少潜水器液压系统故障,增加载人潜水器深海作业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对备航维护、海底作业、日常检查等提出了注意事项,并对大深度载人潜水器液压系统的故障分析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蛟龙 载人潜水器 液压系统 故障分析 泄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测深侧扫系统在载人潜水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晟娅 杨磊 +2 位作者 刘保华 丁忠军 王向鑫 《海洋测绘》 CSCD 2019年第3期55-58,79,共5页
为提升"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底综合探测能力,介绍一种采用多子阵海底自动检测—子空间拟合的信号参数估计技术的高精度测深侧扫声纳系统。该系统安装于载人潜水器的两侧,能够测量海底的微地形地貌以及海底和水中的目标,同时... 为提升"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底综合探测能力,介绍一种采用多子阵海底自动检测—子空间拟合的信号参数估计技术的高精度测深侧扫声纳系统。该系统安装于载人潜水器的两侧,能够测量海底的微地形地貌以及海底和水中的目标,同时获得探测区域高分辨率的地形图和地貌图。通过介绍该高精度测深侧扫系统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及系统组成,结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试验性应用航次获得的高分辨率地形地貌数据,对该系统在载人潜水器中的应用和海底地形地貌探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测深侧扫声纳 蛟龙 载人潜水器 地形地貌测量 深海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条件下载人潜水器水动力性能分析
9
作者 赵庆新 丁忠军 +2 位作者 张奕 任玉刚 刘保华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02-1008,共7页
载人潜水器因其工作环境位于海面以下,受波浪影响较小,故在设计阶段很少考虑其在波浪条件下的受力,但根据“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近年来应用情况,每次下潜作业都要在海面上漂浮0.5-1 h,期间受到的波浪载荷会对结构系统造成损伤,影响潜水... 载人潜水器因其工作环境位于海面以下,受波浪影响较小,故在设计阶段很少考虑其在波浪条件下的受力,但根据“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近年来应用情况,每次下潜作业都要在海面上漂浮0.5-1 h,期间受到的波浪载荷会对结构系统造成损伤,影响潜水器的结构安全,所以进行波浪条件下载人潜水器水动力性能分析是有必要的。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CFD)计算波浪条件下尾部稳定翼的受力,分析不同浪向角、不同进流速度、不同沉深及波浪参数下稳定翼翼片的受力,并结合潜水器尾部浮力块布置分析其损伤原因。结果表明,在海面上受到的波浪载荷是载人潜水器尾部结构系统损伤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蛟龙载人潜水器 水动力性能 结构系统 波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英文)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向阳 刘峰 +3 位作者 胡震 周怀阳 王春生 陈存本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4-355,共12页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于2012年在马里亚纳海沟完成了7 000 m级海上试验,2013年6月10日至9月20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分别在中国南海、东北太平洋克拉里昂—克里伯顿断裂区、西北太平洋富钴结壳海山区开展了三个航段的首次科学应用航次。文章...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于2012年在马里亚纳海沟完成了7 000 m级海上试验,2013年6月10日至9月20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分别在中国南海、东北太平洋克拉里昂—克里伯顿断裂区、西北太平洋富钴结壳海山区开展了三个航段的首次科学应用航次。文章将主要介绍蛟龙号在中国南海的水下定位系统试验结果和在中国南海两个区域、东北太平洋克拉里昂—克里伯顿断裂区四个区域以及西北太平洋两座海山区的取样作业情况及初步科学结果。关键词:蛟龙号;载人深潜水器;冷泉区;海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蛟龙 载人潜水器 冷泉区 海山区 克拉里昂-克里伯顿断裂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