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古典戏剧的“虚”与“实” 被引量:3
1
作者 吴帼屏 《中国文学研究》 1997年第2期52-57,共6页
本文把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虚实”理论运用于古典戏剧的研究中,以一种新的角度探讨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的性质.以及它与生活的虚实关系问题。并侧重探讨元代历史剧的创作特色,从而把握我国古典戏剧在处理虚实关系上,从而把握我... 本文把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虚实”理论运用于古典戏剧的研究中,以一种新的角度探讨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的性质.以及它与生活的虚实关系问题。并侧重探讨元代历史剧的创作特色,从而把握我国古典戏剧在处理虚实关系上,从而把握我国古典戏剧在处理虚实关系上,重视现实需要之“实”引起了历史真实之“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戏剧 “虚”与“实” 需要 艺术真 历史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与“实”──谈财会期刊的发行征订
2
作者 博约 《会计之友》 1999年第12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财会期刊 “虚”与“实” 行政命令 财会刊物 自办发行 期刊征订 新闻出版事业 影响力 文化品位 废品收购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艺创作中的“虚”与“实”
3
作者 王贵增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28,共3页
曲艺作品的文学创作是一度创作 ,还要经过演员们的二度创造在舞台上“立”起来 ,与广大观众见面 ,这就需要我们在构思创作时狠下功夫 ,尽管台上表演是“虚”的 ,但所提供的本子从文学角度讲一定要是“实”的。要有具体形象 ,要言之有物。
关键词 曲艺创作 “虚”与“实”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与“实” “静”与“动”──中西诗歌创作手法浅论
4
作者 杨一涛 《外国语文》 1995年第3期19-22,共4页
“虚”与“实”“静”与“动”──中西诗歌创作手法浅论杨一涛综观中西诗坛,二者早已建构了各自的理论体系,以总结发扬自我的表现手法、艺术特征及创作规律。虽然人类世界的文化、经济交流在日益扩大,中西方思想意识沟通在日益增进... “虚”与“实”“静”与“动”──中西诗歌创作手法浅论杨一涛综观中西诗坛,二者早已建构了各自的理论体系,以总结发扬自我的表现手法、艺术特征及创作规律。虽然人类世界的文化、经济交流在日益扩大,中西方思想意识沟通在日益增进,但由于历史和文化传统、艺术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与“实” 创作手法 中西诗歌 “动” 诗歌创作 老庄哲学 中国诗 朱光潜 亚里斯多德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平面设计中的“虚实”观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晓环 朱慧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4,19,F0002,共6页
目的对当代平面设计中"虚实"美学观念的运用进行研究和反思。方法从技术层面、构图层面、审美层面、意境层面、精神层面这5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指出虚实相生虽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思想,但在当代设计中仍发挥着无穷的魅力,然... 目的对当代平面设计中"虚实"美学观念的运用进行研究和反思。方法从技术层面、构图层面、审美层面、意境层面、精神层面这5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指出虚实相生虽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思想,但在当代设计中仍发挥着无穷的魅力,然而与古代艺术相比,今天的设计更多的是取其形而未传其神,过度推崇视觉冲击力与工业化的表现特征。结论提出当代设计应从传统文化当中的文化意蕴、艺术精神以及艺术手法等方面借鉴其精髓,并与当代设计文化相映生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艺术 平面设计 “虚”与“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梦龙对小说理论中“虚”“实”观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2
6
作者 薛丽云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0-85,共6页
冯梦龙对小说理论中“虚”“实”观的继承与发展薛丽云冯梦龙(1574—1646),苏州府长州县人。青壮年时期多次应考不中,曾参加过当时的复社,57岁时才补了一名贡生,61岁时以岁贡选授福建寿宁知县。他一生著述十分丰富,... 冯梦龙对小说理论中“虚”“实”观的继承与发展薛丽云冯梦龙(1574—1646),苏州府长州县人。青壮年时期多次应考不中,曾参加过当时的复社,57岁时才补了一名贡生,61岁时以岁贡选授福建寿宁知县。他一生著述十分丰富,尤其热心于民族通俗文化的整理,爱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理论 冯梦龙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虚”与“实” 小说创作 生活真 文学作品 艺术真 《通鉴纲目》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会之虚实观(摘要)
7
作者 张社尧 《生态科学》 CSCD 2001年第S1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虚”与“实” 学术讨论 科技人员之家 管理现代化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科学事业 技术经济 验研究 精神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中词义的具体化与抽象化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范正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111-111,共1页
英译汉时,如何摆脱原文的束缚?如何突破原文表层结构的约束?这是翻译中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奥泽洛夫曾说:“翻译艺术中存在一个奇妙的辩证法,并为无数实践所证实,接近原著有时反而脱离原著,脱离原著有时却是接近原著。”可... 英译汉时,如何摆脱原文的束缚?如何突破原文表层结构的约束?这是翻译中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奥泽洛夫曾说:“翻译艺术中存在一个奇妙的辩证法,并为无数实践所证实,接近原著有时反而脱离原著,脱离原著有时却是接近原著。”可见,翻译中学会抓住精神实质,摆脱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化 汉语词义学 英译汉 表层结构 “虚”与“实” 英汉翻译 汉英对比研究 教育出版社 翻译思维 汉语成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Lau妙译《道德经》 被引量:5
9
作者 李贻荫 金百林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2-44,46,共4页
D.C.Lau妙译《道德经》李贻荫,金百林《道德经》分道经、德经两部分,共81章,五千余字,据传是周代楚人李耳所著,宣扬道家思想,为道教经典,对西方也有一定的影响。就英译而言,我们参较多种译本,仍觉以1963年企鹅丛... D.C.Lau妙译《道德经》李贻荫,金百林《道德经》分道经、德经两部分,共81章,五千余字,据传是周代楚人李耳所著,宣扬道家思想,为道教经典,对西方也有一定的影响。就英译而言,我们参较多种译本,仍觉以1963年企鹅丛书版的D。C。Lau泽LaoTz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经》 “一” 英语修辞手段 “老子” “虚”与“实” 思想道德 “矫枉过正” 原作丰姿 文学价值 《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意境 人格精神——读《艺境》
10
作者 王德胜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3-36,58,共5页
现代中国怕是没有第二人象宗白华那样“大名鼎鼎”而又默默无闻”了,从学生到教授六十来年,除一部《美学散步》使为数不多的学人知道以外,似乎别无更多可以表明他地位的东西。不过,颇为奇怪的是,一向爱挑剔的中国文人,对于这位老先生却... 现代中国怕是没有第二人象宗白华那样“大名鼎鼎”而又默默无闻”了,从学生到教授六十来年,除一部《美学散步》使为数不多的学人知道以外,似乎别无更多可以表明他地位的东西。不过,颇为奇怪的是,一向爱挑剔的中国文人,对于这位老先生却又都一向不曾和不敢“相轻”。四十年代美学界有“南宗北邓(以蛰)”之称,八十年代更有“散步学派”之美誉。此足以察见宗白华的声望绝非薄浅的“著作等身”四字可以妄作比类的。近来获读新编宗白华美学文集《艺境》,久久地,生了一番结结实实的感觉:“中国美学研究第一人”的桂冠,实非宗白华莫属了。尤其感到,他集积年功力探入的关于中国艺术意境的研究,更是独树一帜,完全确立了他在现代中国美学史上无可非议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 艺术意境 人格精神 中国艺术 意境创造 艺境 创构 “虚”与“实” 生命运动 生命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工作要注意方法创新
11
作者 甘有才 《求实》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04-204,共1页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注意方法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思维方式 方法转变 “三个代表” “虚”与“实”的关系 新形势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工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四个关系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2
作者 张君芳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95年第4期33-34,共2页
课堂教学是提高政治教学质量的主要阵地,然而,怎样才能够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既获得必要的政治理论知识,又能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呢?根据很多有经验的政治教师的体会和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处理好以下关系,是提高课... 课堂教学是提高政治教学质量的主要阵地,然而,怎样才能够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既获得必要的政治理论知识,又能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呢?根据很多有经验的政治教师的体会和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处理好以下关系,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一、课堂气氛要把握“严”与“活”的关系 课堂教学中,注重调节学生的情绪,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既严肃又活跃。即应该做到“严中有活”、“活中有严”、“严而不死”、“活而不乱”。 哪些方面应该严肃呢?首先,课堂纪律要严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关系 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课 政治教师 理论联系 “虚”与“实”的关系 课堂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