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TOD导向下“节点—场所—活力”模型构建与协同性评估——以成都地铁1号线为例 |
牛韶斐
唐婷婷
黄建程
赵炜
冯田
|
《规划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基于节点-场所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廊道发展潜能评价──以广州3条典型地铁线路为例 |
王成芳
陈华馨
吴子超
|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天津市存量地区轨道交通站域更新潜力研究——“节点-场所-品质”三维魔方状态模型分析 |
郭源园
郭淳锐
王贞欢
陈放
刘康琦
|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基于“节点-场所-城市”模型的高速铁路TOD项目开发环境排序研究 |
徐玉萍
胡永葳
梅哲源
董晓梅
王宗宇
|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5
|
“节点-场所”模型发展脉络解析与国内外应用述评 |
王成芳
陈华馨
|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6
|
铁路站区节点-场所属性评估与优化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郭雪飞
于晨
杨森
李思成
|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历史文化名城地铁站域更新策略——基于“节点—场所”拓展模型实证 |
周珂慧
张哲
|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8
|
京津冀地区高铁车站开发价值评估——基于节点—场所模型 |
陈小君
林晓言
|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0
|
|
|
9
|
面向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的节点-场所模型研究综述 |
贺鹏
陈珍
黄靖茹
许奇
|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
10
|
节点-场所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
陆林
邓洪波
|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26
|
|
|
11
|
基于节点-场所模型的站区空间一体化评价 |
吴韬
张梦莹
|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
2020 |
13
|
|
|
12
|
非中心城市高铁可达性与站区空间发展不协调性——基于“节点——场所”模型的评估 |
卢桂伊
徐涛
|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
13
|
开放性公共场所人群聚集风险和关键点评估方法 |
胡成
郭婧婷
李强
陈晋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
14
|
创新街区的场所营造研究 |
邓智团
陈玉娇
|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57
|
|
|
15
|
城市国土空间利用与交通系统协调性评价方法研究 |
马小毅
何鸿杰
刘明敏
|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与建成环境协调性评估及针对性发展策略研究 |
周爱娇
杨静
周浪雅
王月杏
侯宇晴
|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深圳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土地利用互动性研究 |
李云
刘泓昆
胡慧敏
巩科麟
张亚男
殷子渊
|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8
|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土地利用与交通协同性评价 |
李明星
赵金宝
刘文静
姜嘉伟
徐月娟
|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19
|
地铁域地下空间综合可达性测度及优化路径研究——以青岛市为例 |
栾勇鹏
郭腾飞
董蕴豪
马晨骁
彭芳乐
|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20
|
西安轨道交通站点TOD效果评估与提升策略 |
王雯
|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
202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