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元盛世与杜甫“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 被引量:2
1
作者 胡永杰 《杜甫研究学刊》 2016年第3期25-33,43,共10页
杜甫一生坚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其理想之高远,追求和坚持之执着,超出多数同时代诗人。对这一理想形成的原因,人们一般归结为中原地区深厚的儒学传统和他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传统的影响。这些因素当然毋庸置疑... 杜甫一生坚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其理想之高远,追求和坚持之执着,超出多数同时代诗人。对这一理想形成的原因,人们一般归结为中原地区深厚的儒学传统和他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传统的影响。这些因素当然毋庸置疑,但似还嫌不足。考察杜甫早年的生活经历,并与王维、高适、岑参等同时代诗人比较,可以说他形成这一理想,并执守终生,和他开元时期的盛世经历是密不可分的。杜甫"致君尧舜上"的政治理想和追求也是盛唐精神的一种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 开元盛世 盛唐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君尧舜:杜甫终身不渝的政治理想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淑玲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12-16,共5页
袁行霈先生主编之《中国文学史》认为,杜甫在长安时期“立登要路,致君尧舜”的理想就已经破灭。然而,大量诗证说明:杜甫“致君尧舜”的理想一直没有破灭,其致君之努力直至终老。
关键词 杜甫 致君尧舜 政治理想 破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儒家政治理念解读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昌渠 《杜甫研究学刊》 2007年第3期15-23,共9页
关键词 致君尧舜 政治理念 杜甫 风俗 解读 儒家 朝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作风应增强政治理性与官民双向良性互动
4
作者 王善平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5,共2页
一 转变作风是老课题,虽然屡被提及,但也屡试屡败。自古以来,每当吏治腐败、世风浇薄之际,明智之士总会登高一呼,整肃吏治,政教并举,移风易俗,以求“致君尧舜上,再使民俗淳”。然而,“作风”与“作秀”,虽有一字之差,却不... 一 转变作风是老课题,虽然屡被提及,但也屡试屡败。自古以来,每当吏治腐败、世风浇薄之际,明智之士总会登高一呼,整肃吏治,政教并举,移风易俗,以求“致君尧舜上,再使民俗淳”。然而,“作风”与“作秀”,虽有一字之差,却不乏相近之实。官员们身在官场,久经风雨考验,政治感觉灵敏,善察风向,长于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变作风 政治理性 双向 吏治腐败 移风易俗 致君尧舜 民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杜甫的理想
5
作者 章起 《杜甫研究学刊》 1988年第2期12-17,共6页
一杜甫的理想,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个理想虽然没有实现,可他自己却是认真对待的,而且终其一生,都念念不忘。天宝年间,他“致君尧舜上”的对象是玄宗。虽然十载长安他吃了不少苦头,可是他对玄宗一直没有绝... 一杜甫的理想,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个理想虽然没有实现,可他自己却是认真对待的,而且终其一生,都念念不忘。天宝年间,他“致君尧舜上”的对象是玄宗。虽然十载长安他吃了不少苦头,可是他对玄宗一直没有绝望,最后离开长安时还说,“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①,尚有依依不尽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其一生 玄宗 杜甫 长安 致君尧舜 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哉尧之为君章
6
作者 何键 《船山学报》 1934年第4期1-9,共9页
今天的讲题是论语上孔子所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能无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关键词 尧舜时代 中国政治 不知道 理想 焕乎 八户 天有 一瓣 子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子》与《荀子》思想之比较 被引量:7
7
作者 张连伟 《管子学刊》 2001年第4期11-16,共6页
《管子》和《荀子》是先秦的两部重要典籍 ,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学术价值。本文对《管子》和《荀子》从天论、王霸、礼法、君臣、心术和富国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比较 ,指出了二者的联系和区别。作者认为以《管子》为代表的管子学派对荀子... 《管子》和《荀子》是先秦的两部重要典籍 ,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学术价值。本文对《管子》和《荀子》从天论、王霸、礼法、君臣、心术和富国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比较 ,指出了二者的联系和区别。作者认为以《管子》为代表的管子学派对荀子有着深刻的影响 ,《荀子》包含着对《管子》思想的吸收和扬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 《荀子》 管子 荀子 哲学思想 比较研究 天论 王霸 礼法 天人关系 臣关系 心术 政治理想 富国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甫诗歌的当代解读 被引量:1
8
作者 龚贤 《写作》 2009年第9期6-9,共4页
在唐代群星璀璨的诗人中间,惟杜甫诗歌的审美意识与道德评判天然合一、完美呈现。杜诗不仅给人以博大深沉、沉郁顿挫的审美享受,也是对盛极而衰的唐王朝的深层揭露和评判。杜甫不幸,他胸怀致君尧舜的宏伟抱负,却飘零一生,备尝世态炎... 在唐代群星璀璨的诗人中间,惟杜甫诗歌的审美意识与道德评判天然合一、完美呈现。杜诗不仅给人以博大深沉、沉郁顿挫的审美享受,也是对盛极而衰的唐王朝的深层揭露和评判。杜甫不幸,他胸怀致君尧舜的宏伟抱负,却飘零一生,备尝世态炎凉、万般苦辛,最终在一条破船上哀然而逝。杜甫的人生之路曲折而漫长,杜甫的人生理想宏大而遥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歌 当代解读 人生理想 道德评判 审美意识 审美享受 沉郁顿挫 致君尧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子·侈靡》篇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町田三郎 邓红 《管子学刊》 1993年第1期14-16,28,共4页
一《管子·侈靡》篇属短语类。今本《管子》分为经言、外言、内言、短语、区言、杂、解、轻重等八类。关于它们的分类大致分为:A.经言,B.外言、内言、短语、区言,C.解、杂,D.轻重等四种并按从 A 到 D 的顺序编成的。在经言部中可以... 一《管子·侈靡》篇属短语类。今本《管子》分为经言、外言、内言、短语、区言、杂、解、轻重等八类。关于它们的分类大致分为:A.经言,B.外言、内言、短语、区言,C.解、杂,D.轻重等四种并按从 A 到 D 的顺序编成的。在经言部中可以看到很早的管仲说的话,所以被称为“经”。属于短语的《侈靡》篇是仅次于经言类的旧篇。《侈靡》篇在《管子》书中是数一数二的长篇,这和其内容的特殊性是有联系的。笔者将它断为五十三章,内容复杂而大致可分为下列三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侈靡 管子 管仲 短语 理想政治 臣关系 内容 政策 特殊性 民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甫长安十年心路历程管窥 被引量:3
10
作者 任舸 《杜甫研究学刊》 1996年第4期36-40,61,共6页
杜甫长安十年心路历程管窥任舸天宝五年(公元746年),三十五岁的杜甫怀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图伟志,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游历生活,来到唐帝国的政治中心长安,开始了十年精壮求仕的艰难生涯。笔者尝... 杜甫长安十年心路历程管窥任舸天宝五年(公元746年),三十五岁的杜甫怀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图伟志,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游历生活,来到唐帝国的政治中心长安,开始了十年精壮求仕的艰难生涯。笔者尝试通过杜甫在长安十年的几个生活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路历程 杜甫 长安 再使风俗淳 致君尧舜 现实主义创作 社会现实 家世传统 政治现实 政治抱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洗万古凡马空——浅解两首杜诗
11
作者 王亚平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3年第4期118-120,共3页
杜甫存世诗作有一千四百多首,其中直接涉及绘画的诗作有二十首。题画诗虽不首创于杜甫,但因为杜甫的每一首诗歌均以全力赴之,所以较之他人,其题画诗作尤为精彩。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和《丹青引》诗中的骏马是其人格理想的... 杜甫存世诗作有一千四百多首,其中直接涉及绘画的诗作有二十首。题画诗虽不首创于杜甫,但因为杜甫的每一首诗歌均以全力赴之,所以较之他人,其题画诗作尤为精彩。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和《丹青引》诗中的骏马是其人格理想的象征,尽管时运不佳,终身坎,但诗人渴望大济苍生、致君尧舜上的报负终不泯灭,激昂高亢的理想化为深沉悲愤的叹息,写马亦即写人,叹将军亦是叹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诗 《丹青引》 人格理想 致君尧舜 题画诗 杜甫 诗作 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形成系统的民主思想
12
作者 史继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88年第3期65-,共1页
第一,受到思维空间的限制,思想家无法超越君主专制政治的现实。中国古代持续千年的单一的政府组织形式,限制了思想家思维的空间,他们都是在君主政治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治国方略与术数的。而西方当时的政治现实和形形色色的政治体制的存... 第一,受到思维空间的限制,思想家无法超越君主专制政治的现实。中国古代持续千年的单一的政府组织形式,限制了思想家思维的空间,他们都是在君主政治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治国方略与术数的。而西方当时的政治现实和形形色色的政治体制的存在,写成了《理想国》和《政治学》等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国》 治国方略 政府组织形式 思维空间 政治学》 政治现实 专制政治 农业经济 身居要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