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科学衡量自然对人类的贡献——一个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社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及其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双成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8-35,共8页
人与自然关系贯穿人类文明演进的全过程,与自然冲突对立抑或和谐共生均对人类福祉影响重大。面对自然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下降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可持续... 人与自然关系贯穿人类文明演进的全过程,与自然冲突对立抑或和谐共生均对人类福祉影响重大。面对自然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下降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基于衡量"自然对人类贡献"的研究框架,需要重新认识自然对于人类社会经济的作用,识别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矛盾和冲突,客观厘定地球界限和社会界限阈值,科学度量安全运行空间变化特征,稳步探寻绿色可持续的最优发展路径,以为我国整治生态环境问题、有效开展国土空间治理、保障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自然对人类贡献 社会-生态系统 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城市中社会生态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7
2
作者 周志家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8期211-216,共6页
生态城市的本质是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因此,对生态城市的研究离不开对其社会生态的分析.由于社会是极其复杂的,所以,社会分析的模式也应具有相应的复杂程度.文章以卢曼的社会理论为基础,阐述了生态城市社会生态分析的层次和角度,提出... 生态城市的本质是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因此,对生态城市的研究离不开对其社会生态的分析.由于社会是极其复杂的,所以,社会分析的模式也应具有相应的复杂程度.文章以卢曼的社会理论为基础,阐述了生态城市社会生态分析的层次和角度,提出了进行社会分析的一系列因子.这种分析框架在厦门市生态城市概念性规划的研究中得到了初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城市 社会生态 社会分析 社会-自然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建设:一种基于社会学分析框架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谭明方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9,共15页
社会建设"关键是建设什么内容",学界存在5 种观点。对5 种观点的区别与联系当前尚缺乏理论把握。这势必给实践中确立社会建设的目标与路径造成困惑。从社会学"四要素分析框架"看,社会建设是对"社会"要素... 社会建设"关键是建设什么内容",学界存在5 种观点。对5 种观点的区别与联系当前尚缺乏理论把握。这势必给实践中确立社会建设的目标与路径造成困惑。从社会学"四要素分析框架"看,社会建设是对"社会"要素进行建设。作为"子系统","社会"由其内部"担负四种功能"的因素构成: 社会性公共资源供给与配置; 目标和规则确立; 社会行为模式中权利义务; 平等价值观。社会建设就是对这"四个内容"进行建设。学界当前的 5 种观点应相应归入"四个内容"进行把握。"社会"有自身的结构性原则。但受市场经济的结构性原则挤压。社会建设就是以"平等、互尊"作为价值观,通过对社会要素内部"四个内容"进行建设,推动"政治、文化"两要素中相应内容作出改革与完善,确立"社会"展开自我保护的公民权利能动机制,使"社会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逐步形成"相互为对方持续发展提供必需资源"的发展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设 理论分析框架 结构性原则 社会-经济”发展协调性 社会建设的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市民社会与民主政治——以中国为背景的经济—政治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章荣君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6-39,共4页
市场经济的发展孕育并生成了市民社会,它为现代民主政治提供了基础。要建设现代民主政治,积极推进民主政治的进程,更需要大力扶持和培育强大的市民社会,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完善社会的自治组织结构,培养社会的自治和自律能力,... 市场经济的发展孕育并生成了市民社会,它为现代民主政治提供了基础。要建设现代民主政治,积极推进民主政治的进程,更需要大力扶持和培育强大的市民社会,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完善社会的自治组织结构,培养社会的自治和自律能力,从而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市民社会的成长与发育仍然需要国家的适度推进,要确立国家与市民社会的良性互动和平衡关系,这才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根本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市民社会 民主政治 中国 经济-政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经济再认识:基于“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分析范式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成进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6-31,共6页
虚拟经济的膨胀、泛化全面深刻地影响着宏观经济运行方式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现有研究对虚拟经济的分析仅仅是简单地引用马克思对银行信用、商业信用、虚拟资本等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经济现象的具体分析,对现实中虚拟经济泛化、膨胀... 虚拟经济的膨胀、泛化全面深刻地影响着宏观经济运行方式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现有研究对虚拟经济的分析仅仅是简单地引用马克思对银行信用、商业信用、虚拟资本等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经济现象的具体分析,对现实中虚拟经济泛化、膨胀、"虚实背离"的解释力非常有限。本文在对"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分析范式加以重新解释的基础上,运用这一分析范式对虚拟经济提出新解。本文认为,相对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分析范式,"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分析范式更为科学,其中,生产方式的内涵远超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叠加,生产方式涵盖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对象、生活内容等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多个环节,更为生动,也更能反映丰富多彩的人类生活;生产力发展是虚拟经济泛化、膨胀的基础;生产方式变化是虚拟经济泛化、"虚实背离"及其相对独立性的根源,具体体现在生产、投资行为在人们生活中角色的转换,人们获取收入的渠道以及消费结构的变动;生产关系格局加剧了虚拟经济膨胀和波动与"虚实背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分析范式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金融危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间组织的政治合法性问题——一个结构——制度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梁昆 夏学銮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47,共4页
民间组织具有政治合法性意指民间组织及其活动在"政治上正确",即在组织宗旨、活动意图及意义等方面,符合由国家的主导政治价值所确定的政治秩序和政治规范的要求。在"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由于"大政府、小社... 民间组织具有政治合法性意指民间组织及其活动在"政治上正确",即在组织宗旨、活动意图及意义等方面,符合由国家的主导政治价值所确定的政治秩序和政治规范的要求。在"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由于"大政府、小社会"格局尚存,具有"官民二重性"的中国民间组织处于依附性地位。国家基于社会控制的治理目标,在管理上采取了双重管理和分层登记管理的政策。不均衡的权力结构和现行的管理体制促使注册登记的民间组织普遍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合法性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组织 政治合法性 社会控制 权力结构 管理体制 结构-制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7
作者 汪洋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12,15,共3页
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一般企业提供优越的生产制度、社会规则和价值分配体系时 ,则其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的产出量将体现满意的社会效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促进机制 ,可使自然资源、资本资源投入 /产出量所体现的社会效用值和技术... 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一般企业提供优越的生产制度、社会规则和价值分配体系时 ,则其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的产出量将体现满意的社会效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促进机制 ,可使自然资源、资本资源投入 /产出量所体现的社会效用值和技术效用值 ,从一个更深刻的角度和层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全面小康社会 中国 资本资源 投入-产出分析 社会效用 技术效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吴晨 王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923-7936,共14页
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是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长期以来,国内外围绕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为更好地了解国内外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研究现状,利用可视化工具Vosviewer和Citespace对检索的中英文文献发文数量、... 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是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长期以来,国内外围绕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为更好地了解国内外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研究现状,利用可视化工具Vosviewer和Citespace对检索的中英文文献发文数量、发文趋势和热点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中英文文献关于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的研究总体均呈现上升趋势,都经历了2005年之前为起步阶段,2005—2010年为探索阶段,2010年至今是快速发展阶段;2)英文文献针对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研究热点可分为管理有效性、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因素(土地利用、气候变化、人类干扰等)以及可持续性;中文文献针对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热点可分为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管理有效性、可持续发展以及影响因素;3)对比发现国内外文献在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研究的时间尺度与关注热点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国外主要集中于国家公园以及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研究,国内以自然保护区以及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成效为主,此外,国内文献围绕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服务保护成效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不足。研究可为推动我国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研究领域的发展,进而为提升我国自然保护地管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自然保护区 文献计量分析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生态学:当代欧美生态人类学研究范式的转向 被引量:12
9
作者 罗意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107,共7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生态学与政治经济学合流,催生了名为"政治生态学"研究范式的发展和成熟。该范式旨在对"地方世界"中环境变迁及其生态、经济、社会与政治后果进行认识性描述和批判性分析,建构了"自然-社...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生态学与政治经济学合流,催生了名为"政治生态学"研究范式的发展和成熟。该范式旨在对"地方世界"中环境变迁及其生态、经济、社会与政治后果进行认识性描述和批判性分析,建构了"自然-社会-政治"的分析框架,赋予了生态人类学以地方经验回应全球性环境问题、参与发展与社会变迁等更具普遍性议题讨论的能力,是当代欧美生态人类学最重要的研究范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生态学 生态人类学 “自然-社会-政治”分析框架 地方经验 参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脆弱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花 赵雪雁 王伟军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9-144,共6页
在梳理社会脆弱性概念和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城市化、旅游发展、健康、环境污染及公共安全等扰动视角出发,对其影响下的社会脆弱性研究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并提出未来社会脆弱性研究的关键问题。社会脆弱性研究的关... 在梳理社会脆弱性概念和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城市化、旅游发展、健康、环境污染及公共安全等扰动视角出发,对其影响下的社会脆弱性研究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并提出未来社会脆弱性研究的关键问题。社会脆弱性研究的关注度不断上升,但社会脆弱性的概念和分析框架尚无统一定论;研究内容多关注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自然因素扰动下的社会脆弱性分析,对城市化、旅游发展、健康、环境污染和公共安全等人文因素导致的社会脆弱性研究关注较少;研究主题聚焦于社会脆弱性测评、社会脆弱性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探究等方面,对社会脆弱性的时空演变过程及形成机制、社会脆弱性的适应策略及调控路径、社会脆弱性的动态监测及协同效应和尺度效应等主题涉猎不足。未来需重点开展社会脆弱性的时空格局-演变过程-形成机理、社会脆弱性的跨尺度研究、多重压力下的社会脆弱性过程和演化规律、社会脆弱性的情景模拟与调控路径以及社会脆弱性的动态监测与预警等问题的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脆弱性 概念 分析框架 时空格局-演化过程-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总目录
11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113-114,共2页
关键词 贵州财经学院 国际贸易理论 实证分析 不发达国家 分析框架 南贵昆经济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经济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学报 连续出版物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