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家伦理政治与保守政治模式的建构 被引量:3
1
作者 任剑涛 《广东社会科学》 2002年第2期31-36,共6页
本文认为 ,中国传统的政治模式是保守的政治模式。这一模式来源于早期儒家对于伦理政治的设计。这一模式的基点有三 :推崇传统 ,以传统作为伦理政治的原型 ;道法自然 ,以宗法血缘的自然秩序建构伦理政治秩序 ;以精英和大众分割形成的维... 本文认为 ,中国传统的政治模式是保守的政治模式。这一模式来源于早期儒家对于伦理政治的设计。这一模式的基点有三 :推崇传统 ,以传统作为伦理政治的原型 ;道法自然 ,以宗法血缘的自然秩序建构伦理政治秩序 ;以精英和大众分割形成的维护稳定的二元社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政治 保守政治模式 传统 道法自然 二元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模糊可变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冯峰 靳晓颖 谢秋晧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50,54,共7页
针对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问题,基于"自然-社会"二元模式,识别出了自然、社会和水资源3个因素的影响因子,构造了第一层由3个因素、第二层由21个指标组成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相对差异函数的模糊可变评... 针对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问题,基于"自然-社会"二元模式,识别出了自然、社会和水资源3个因素的影响因子,构造了第一层由3个因素、第二层由21个指标组成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相对差异函数的模糊可变评价模型。以开封市为研究实例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2012年兰考县和通许县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为Ⅱ级(较强),其他县(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为Ⅲ级(中等)。通过实例验证,表明该评价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合理性,指标的代表性和覆盖性较好,特别是针对较小的评价区域,能够有效地识别出指标差异,获得精准的评价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可持续发展 “自然-社会”二元模式 模糊可变 开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体系及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 被引量:84
3
作者 王浩 严登华 +2 位作者 贾仰文 胡东来 王凌河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9-489,共11页
在对国内外水问题进行科学识别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循环的"自然-人工"二元演变模式,明晰了水循环及伴生水化学、水生态和水沙过程的相互关系,初步阐述了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体系的构成。在对国际水文水资源研究发展趋势及热点和... 在对国内外水问题进行科学识别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循环的"自然-人工"二元演变模式,明晰了水循环及伴生水化学、水生态和水沙过程的相互关系,初步阐述了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体系的构成。在对国际水文水资源研究发展趋势及热点和前沿问题进行阐释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水文水资源研究现状及水问题解决的实践需求,论述了中国水文水资源研究的学科体系的构成,并分析其重大研究方向。在变化环境和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水循环在驱动力、结构及参数等方面已呈现出显著"自然-人工"二元特征。现代水文水资源研究正由传统"还原细化"研究向综合交叉方向发展,并由传统基于单个水文环节的研究过渡到基于二元水循环过程的研究上来,原型观测与数学模拟的结合已成为其关键研究手段。中国水文水资源研究需要进一步强化水循环及伴生过程演变机理识别与定量模拟方面的基础研究,完善水资源评价、配置、调度、水权分配、水价定价理论和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服务于节水型社会建设、水环境保护与水生态修复、水资源综合管理、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民生水利及现代水利建设与管理等实践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水资源学 自然-人工二元模式 发展趋势 热点问题 研究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009年中国碳排放与碳足迹时空格局 被引量:25
4
作者 吴文佳 蒋金亮 +1 位作者 高全洲 蒋海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6722-6733,共12页
碳排放引发的全球变暖给自然环境及人类社会都带来了显著影响,而碳足迹可以衡量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碳排放的响应。为研究自然-社会二元系统碳动态,基于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数据和统计资料计算2001... 碳排放引发的全球变暖给自然环境及人类社会都带来了显著影响,而碳足迹可以衡量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碳排放的响应。为研究自然-社会二元系统碳动态,基于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数据和统计资料计算2001—2009年中国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能源消费碳排放、碳足迹和碳赤字;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支持下,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讨论其时空格局;据此划分生态经济区。结果表明:(1)2001—2009年全国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平均值为3.32 Pg C/a(1 Pg=1015g),呈西南地区>东南沿海>华中、华东地区>东北、华北地区>西北地区的空间格局;(2)2001—2009年全国能源消费碳排放逐年增加,年均增长率16.7%,多年平均值2.53 Pg C/a,呈东部>中部>西部的空间格局;(3)2001—2009年全国碳足迹逐年增加,年均增长率14.7%,多年平均值6.98×106km2;具有正碳赤字(即碳源)的省份为山西、环渤海地区各省、长三角地区各省、广东;相邻省份碳赤字的相对大小由于互相影响而改变;(4)全国分为中东部、南部、北部、西部四个生态经济大区。研究结果直观揭示了中国碳排放和碳足迹的时空动态,为实现自然-社会二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社会二元系统 MODIS 碳排放 碳足迹 空间自相关 生态经济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资源综合模拟与调配一体化模型的北京市水资源模拟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曹永强 李玲慧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5-31,共7页
在探讨2007—2018年北京市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的基础上,利用WAS模型对1980—2018年北京市水资源进行动态模拟研究,分析区域自然-社会水循环转化模式,探讨社会水循环与自然水循环的转化机理。结果表明:2007—2018年北京市年均需水量(实... 在探讨2007—2018年北京市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的基础上,利用WAS模型对1980—2018年北京市水资源进行动态模拟研究,分析区域自然-社会水循环转化模式,探讨社会水循环与自然水循环的转化机理。结果表明:2007—2018年北京市年均需水量(实部、虚部)呈上升趋势,年均蓝水供水量36.85亿m^(3),绿水供水量16.90亿m^(3);需水缺口呈显著增大趋势,年均水资源缺口为165.20亿m^(3);1982—2010年北京市多年平均及25%、50%和75%径流总量特征频率年模拟与实测误差率分别为7.0%、4.8%、1.2%和0,模型精度较高;各计算单元自然水循环下出流量由东北部向西南部递增,自然-社会水循环下实际出流量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配置 WAS模型 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犯罪的可归责主体探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魏东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3,共9页
人工智能犯罪在生成机理和内在逻辑上只能是人工智能"算法安全犯罪"。基于人工智能犯罪中人工智能算法安全的相对自主性与绝对客体性的犯罪机理,人工智能犯罪仅能归责于作为保证人的"自然人-法人"责任论。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犯罪在生成机理和内在逻辑上只能是人工智能"算法安全犯罪"。基于人工智能犯罪中人工智能算法安全的相对自主性与绝对客体性的犯罪机理,人工智能犯罪仅能归责于作为保证人的"自然人-法人"责任论。人工智能犯罪中"人心人性"的刑法常识观,应当确认人工智能犯罪的可归责主体,只能是作为算法安全社会关系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二元主体。为妥当解决人工智能犯罪的归责原理和实践问题,应当在坚守人工智能犯罪"自然人-法人"二元主体模式的基础上修改完善刑法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犯罪 算法安全犯罪观 “自然-法人”二元主体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资源通用配置与模拟模型的邯郸市水资源优化配置 被引量:6
7
作者 马静 刘红亮 +4 位作者 栾清华 何立新 陈新美 高昊悦 董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889-3903,共15页
为实现区域水资源的动态调控,立足河北邯郸市水资源本底条件差且管理需求高的现状,利用水资源通用配置与模拟(general water allocation and simulation,GWAS)模型构建了基于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的动态邯郸市水资源配置模型,在选用1980... 为实现区域水资源的动态调控,立足河北邯郸市水资源本底条件差且管理需求高的现状,利用水资源通用配置与模拟(general water allocation and simulation,GWAS)模型构建了基于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的动态邯郸市水资源配置模型,在选用1980—2016年和2020年相关数据分别对模型水循环模块和配置模块开展参数率定和验证的基础上,对区域2025年和2035年平水年(保证率P=50%)、枯水年(P=75%)的水资源分别进行配置。结果表明:邯郸市2025年平水年和枯水年的配置水量分别为22.43×10^(8)m^(3)和21.53×10^(8)m^(3),缺水率分别为11.70%和22.13%,缺水口主要在农业;2035年平水年和枯水年的配置水量分别为25.02×10^(8)m^(3)和23.31×10^(8)m^(3),缺水率分别为4.53%和21.81%,其缺水情况较2025年明显改善;受邯郸市天然水资源匮乏和西高东低的地势影响,全市水资源缺口主要在西部武安市和东部邱县;未来邯郸市地下水仍是主要供水水源,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地下水综合治理的纵深推进,其占比将逐渐下降,而外调水和非常规水的供水量将有所增加。可见,研究成果可为邯郸市实施水资源动态配置提供技术支撑,对实现区域水资源动态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 水资源 优化配置 GWAS模型 邯郸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