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与α疱疹病毒VP22蛋白融合增强“自杀性”DNA疫苗的免疫反应 被引量:4
1
作者 肖少波 方六荣 +3 位作者 姚琳 潘永飞 江云波 陈焕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08-512,共5页
α疱疹病毒VP22具有独特的蛋白转导特性,能通过一种不依赖于高尔基体的非经典途径从原始表达细胞转导到邻近的非表达细胞中,而且VP22还能使与之融合的外源蛋白在细胞间转导.因此,VP22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免疫增强分子.本研究以牛疱疹病... α疱疹病毒VP22具有独特的蛋白转导特性,能通过一种不依赖于高尔基体的非经典途径从原始表达细胞转导到邻近的非表达细胞中,而且VP22还能使与之融合的外源蛋白在细胞间转导.因此,VP22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免疫增强分子.本研究以牛疱疹病毒1型(BHV-1)的VP22为研究对象,以β-半乳糖苷酶(β-gal)为模式抗原,构建了BHV-1VP22(BVP22)与β-gal融合的“自杀性”DNA疫苗表达质粒pSCAB-gal,转染BHK-21细胞.X-gal染色结果表明,表达的融合蛋白BVP22-gal仍具有蛋白转导能力,而单独表达β-gal的“自杀性”DNA疫苗表达质粒pSCA-gal不具有这种能力.进一步将pSCAB-gal和pSCA-gal分别免疫BALB/c小鼠,结果pSCAB-gal免疫能显著增强β-gal特异性ELISA抗体和细胞毒T细胞(CTL)活性,表明与BVP22融合能显著增强“自杀性”DNA疫苗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性”dna疫苗 VP22 蛋白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西门利克森林病毒复制子的“自杀性”DNA疫苗载体的构建及其体外表达特性 被引量:3
2
作者 方六荣 肖少波 +3 位作者 谢京国 潘永飞 姚林 陈焕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7-221,共5页
对西门利克森林病毒(SFV)复制子质粒型表达载体pSFV1进行改造,即在SFV非结构蛋白(nSPs) 上游插入依赖于RNA聚合酶Ⅱ的人巨细胞病毒立即早期启动子/增强子序列(hCMV IE Pro/Enh),同时在pS- FV1的多克隆位点下游插入SV40 poly(A)终止信号... 对西门利克森林病毒(SFV)复制子质粒型表达载体pSFV1进行改造,即在SFV非结构蛋白(nSPs) 上游插入依赖于RNA聚合酶Ⅱ的人巨细胞病毒立即早期启动子/增强子序列(hCMV IE Pro/Enh),同时在pS- FV1的多克隆位点下游插入SV40 poly(A)终止信号序列,获得可以完全在DNA水平上操作并具有自主复制功能的表达载体pSFV-DNA。为了进一步探讨改造载体的转染效率、表达能力以及是否能诱导细胞凋亡等特性, 将报告基因EGFP插入pSFV-DNA中亚基因组启动子下游,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SFV-EGFP转染BHK-21 细胞,转染后12 h即可观察到荧光,但转染效率明显低于直接由hCMV IE Pro/Enh驱动的EGFP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提取转染后48 h的细胞基因组DNA,电泳发现pSFV-EGFP转染细胞均呈典型的DNA断裂(ladder),而pEGFP-C1转染细胞未观察到这种现象。上述结果表明:改造的载体不仅可完全在DNA水平上操作,而且能正确表达外源基因和诱导细胞凋亡,为开展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自杀性”DNA疫苗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门利克森林病毒复制子 “自杀性”dna疫苗 表达载体 表达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杀性”DNA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向菁 王红宁 +2 位作者 鲜凌瑾 张夏兰 周庆哲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5期83-87,共5页
DNA疫苗作为第三代全新的疫苗,具有传统疫苗和其他基因工程苗不可比拟的优点。但由于其安全性方面存在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使得实际应用受到限制。“自杀性”DNA疫苗是基于常规的DNA疫苗和自主复制型RNA疫苗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疫苗... DNA疫苗作为第三代全新的疫苗,具有传统疫苗和其他基因工程苗不可比拟的优点。但由于其安全性方面存在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使得实际应用受到限制。“自杀性”DNA疫苗是基于常规的DNA疫苗和自主复制型RNA疫苗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疫苗。由于其制备原理和过程与常规DNA疫苗相类似,所以它具备常规DNA疫苗在制作、运输储存以及免疫等各方面的优点。同时由于它以甲病毒复制子为基础能诱导转染细胞自主凋亡,故比常规DNA疫苗更为安全有效。文章针对“自杀性”DNA疫苗载体的构建、作用机理、优点以及国内外研究情况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性”dna疫苗 甲病毒 “自主复制型”RNA复制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叉尾鮰病毒“自杀性”DNA疫苗的构建及其体外表达检测 被引量:2
4
作者 熊海林 尹殿卯 +6 位作者 王卫民 王敏 李莉娟 刘玉林 刘学芹 吴兵 黄锋涛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4-88,共5页
根据CCVORF6基因序列,设计合适的引物,扩增ORF6基因,分别将其克隆到"自杀性"DNA疫苗载体pS-FV与常规DNA疫苗载体pcDNA3.1(+)中,转化感受态细胞DH5α后提取质粒,构建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自杀性"DNA疫... 根据CCVORF6基因序列,设计合适的引物,扩增ORF6基因,分别将其克隆到"自杀性"DNA疫苗载体pS-FV与常规DNA疫苗载体pcDNA3.1(+)中,转化感受态细胞DH5α后提取质粒,构建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自杀性"DNA疫苗ps-ORF6与常规DNA疫苗pcd-ORF6,利用转化后的大肠杆菌菌液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提取质粒酶切鉴定以及序列测定等方法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正确。将重组质粒转染人胚肾细胞(293T),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ORF6均获得表达,但"自杀性"DNA疫苗的表达效果不如常规DNA疫苗,该研究为这2种疫苗进一步的鱼体试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病毒 “自杀性”dna疫苗 构建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杀性”DNA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许信刚 张彦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4年第6期24-28,共5页
核酸疫苗又称基因疫苗、DNA疫苗 ,是从基因治疗研究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免疫防制剂。核酸疫苗具有许多优点 ,但是同时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 ,这就使人们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在对传统的核酸疫苗进行改造以保持其优点 ,避免其缺陷上... 核酸疫苗又称基因疫苗、DNA疫苗 ,是从基因治疗研究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免疫防制剂。核酸疫苗具有许多优点 ,但是同时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 ,这就使人们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在对传统的核酸疫苗进行改造以保持其优点 ,避免其缺陷上。“自杀性”DNA疫苗(suicidalDNAvaccine)就是基于常规DNA疫苗和“自主复制型”RNA疫苗 (self replicatingRNAvaccine)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疫苗 ,不仅具有常规DNA疫苗易制备、运输、保存等方面的优点 ,而且还有“自主复制型”RNA疫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这使得其成为目前核酸疫苗研究的热点。文章就“自杀性”DNA疫苗的载体、构建、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性”dna疫苗 核酸疫苗 “自主复制型”RNA疫苗 免疫防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源新城疫病毒HN基因“自杀性”DNA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效果的研究
6
作者 张彦红 樊惠英 +4 位作者 蔡绍鑫 罗开健 辛朝安 廖明 任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42-846,共5页
为了探讨鹅源新城疫病毒"自杀性"DNA疫苗的免疫效果,将鹅源新城疫病毒HN基因片段克隆到自杀性DNA疫苗载体pSCA1中,构建了表达HN基因的自杀性DNA疫苗质粒pS-HN。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证实,该质粒转染BHK-21细胞后实现了HN基因... 为了探讨鹅源新城疫病毒"自杀性"DNA疫苗的免疫效果,将鹅源新城疫病毒HN基因片段克隆到自杀性DNA疫苗载体pSCA1中,构建了表达HN基因的自杀性DNA疫苗质粒pS-HN。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证实,该质粒转染BHK-21细胞后实现了HN基因在该细胞中的表达。将该疫苗和常规DNA疫苗(pc-HN)分别免疫鹅,结果表明,在诱导体液、细胞免疫和攻毒保护方面,pS-HN均优于pc-HN,这为进一步评价该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源新城疫病毒 HN基因 “自杀性”dna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水疱病自杀性DNA疫苗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孙世琪 郭慧琛 +6 位作者 尹双辉 冯霞 尚佑军 代兴国 刘在新 刘湘涛 谢庆阁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16-1020,共5页
利用RT-PCR技术,用保真酶扩增获得猪水疱病病毒外壳蛋白1BCD基因,克隆于DNA复制子载体pSCA1中,获得重组质粒pSCA/1BCD。将重组质粒转染BHK-21细胞,RT-PCR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显示,猪水疱病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在转染细胞中表达。豚鼠免... 利用RT-PCR技术,用保真酶扩增获得猪水疱病病毒外壳蛋白1BCD基因,克隆于DNA复制子载体pSCA1中,获得重组质粒pSCA/1BCD。将重组质粒转染BHK-21细胞,RT-PCR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显示,猪水疱病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在转染细胞中表达。豚鼠免疫试验表明,自杀性DNA疫苗pSCA/1BCD可诱导SVDV特异性抗体和T淋巴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水疱病病毒(SVDV) 甲病毒复制子载体 自杀dna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表面抗原SAG1基因自杀性DNA疫苗的构建及免疫原性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郑丽娜 谭峰 潘长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85-888,892,共5页
目的构建表达弓形虫表面抗原SAG1的自杀性DNA疫苗pDREP-SAG1并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以弓形虫RH株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SAG1基因(GenBank No.HM776940.1),克隆至甲病毒复制子载体pDREP-eGFP中替换原有的eGFP基因,菌液PCR、双酶切及测... 目的构建表达弓形虫表面抗原SAG1的自杀性DNA疫苗pDREP-SAG1并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以弓形虫RH株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SAG1基因(GenBank No.HM776940.1),克隆至甲病毒复制子载体pDREP-eGFP中替换原有的eGFP基因,菌液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重组的自杀性DNA疫苗pDREP-SAG1经股四头肌注射并联合瞬时电穿孔免疫BALB/c小鼠,同时以原质粒pDREP-eGFP作为对照组,间隔3周后以相同条件再免疫1次,收集小鼠血清,以弓形虫裂解抗原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诱导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结果从弓形虫基因组中PCR扩增得到1 011bp长度的SAG1基因,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DREP-SAG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重组质粒免疫的小鼠血清能特异性地识别虫体抗原中的SAG1抗原。结论成功构建了弓形虫自杀性DNA疫苗pDREP-SAG1,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具有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SAG1 自杀dna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鸡体偏嗜性密码子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优化构建及其DNA疫苗体外瞬时表达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姜永萍 李呈军 +5 位作者 张洪波 步志高 张芳芳 邓国华 于康震 陈化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1-444,449,共5页
不同物种间细胞在蛋白翻译过程中具有密码子使用的偏嗜性,鸡与A型流感病毒的密码子使用频率存在着明显差异.为此,利用寡核苷酸合成、重叠延伸PCR及限制酶切法构建了密码子优化的表达A/Goose/GuangDong/1/96(H5N1)[GD/1/96(H5N1)]HA蛋白... 不同物种间细胞在蛋白翻译过程中具有密码子使用的偏嗜性,鸡与A型流感病毒的密码子使用频率存在着明显差异.为此,利用寡核苷酸合成、重叠延伸PCR及限制酶切法构建了密码子优化的表达A/Goose/GuangDong/1/96(H5N1)[GD/1/96(H5N1)]HA蛋白的基因optiHA5,并将其插入CMV启动子表达载体pCI构建了H5亚型DNA疫苗质粒pCIoptiHA5,将含有GD/1/96(H5N1)野生型HA基因的质粒pCIHA5和pCIoptiHA5分别转染293T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转染后24~48h293T细胞中瞬时表达的HA抗原蛋白;Westemblot证实上述2种表达质粒均可正确表达H5亚型HA抗原蛋白,结果表明密码子优化的基因optiHA5体外瞬时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野生型HA基因.这一结果为进一步开展SPF鸡免疫保护效果的比较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亚型禽流感病毒 HA基因 dna疫苗 鸡体偏嗜密码子 偏嗜 寡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tfA基因壳聚糖纳米DNA疫苗的免疫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宫强 孔梁宇 +7 位作者 马丽苹 牛明福 秦翠丽 杨莹 李翔 阮梦蝶 田野 李战丽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58-662,671,共6页
为评价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tfA基因壳聚糖纳米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本实验以壳聚糖为佐剂制备ptfA基因的壳聚糖纳米DNA疫苗,检测其形态及抗DNA酶降解的能力,随后进行动物免疫实验,检测免疫后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 为评价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tfA基因壳聚糖纳米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本实验以壳聚糖为佐剂制备ptfA基因的壳聚糖纳米DNA疫苗,检测其形态及抗DNA酶降解的能力,随后进行动物免疫实验,检测免疫后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IFN-γ分泌情况和抵抗强毒菌株攻击和免疫保护率。实验结果显示,ptfA基因壳聚糖纳米DNA在透射电镜下呈现较为规则的圆球型,粒径约为200 nm,可以有效抵抗DNAaseⅠ的降解。间接ELISA检测结果显示,壳聚糖纳米DNA疫苗组和裸DNA组的血清抗体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明显高于空载体对照组和PBS对照组,且壳聚糖纳米DNA疫苗组的抗体水平稍高于裸DNA疫苗组。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和IFN-γ分泌试验结果也显示,壳聚糖纳米DNA疫苗组和裸DNA疫苗组的SI值与IFN-γ分泌水平极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1),但两种DNA疫苗组之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强毒菌株攻击后壳聚糖纳米DNA疫苗组的保护率优于裸DNA疫苗组,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tfA基因裸DNA疫苗的免疫效果。从而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新型DNA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多杀巴氏杆菌 ptfA基因 壳聚糖纳米dna疫苗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疾病DNA疫苗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羿 曾耀英 孙晗笑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36-140,共5页
简要介绍丙型肝炎、爱滋病、结核病、疟疾。
关键词 感染疾病 dna疫苗 接种 丙型肝炎 爱滋病 疟疾 麻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与TCRγ独特型DNA疫苗联合诱导小鼠特异性免疫反应
12
作者 宗红 董子明 +2 位作者 赵国强 李建生 王瑞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与代Rγ独特型DNA疫苗诱导BALB/c小鼠抗肿瘤独特型免疫反应.方法:24只6~8周的健康纯系雄性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在小鼠双侧股四头肌肌内注射2.5 g/L盐酸布比卡因,每侧50μl,1次/d,5 d后分组免疫.各小...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与代Rγ独特型DNA疫苗诱导BALB/c小鼠抗肿瘤独特型免疫反应.方法:24只6~8周的健康纯系雄性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在小鼠双侧股四头肌肌内注射2.5 g/L盐酸布比卡因,每侧50μl,1次/d,5 d后分组免疫.各小鼠分别于第1周、2周、4周各免疫1次,共3次.①A组:每次于股四头肌肌内注射pcDNA3 1 100μg;②B组:每次于股四头肌肌内注射pcDNA3.1-TCRy 100μg;②C组:每次于股四头肌肌内注射pcDNA3.1-TCRγ100μg及IL-2 5μg.于末次免疫接种后第5 d将每组小鼠随机选2只处死,分离出胫前肌,RT-PCR法检测重组质粒在小鼠骨骼肌中的mRNA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体生成情况.结果:在pcDNA3.1-TCRγ组及pcDNA3.1-TCRγ+IL-2组小鼠中用RT-PCR法均检测到了重组质粒在肌肉中的mRNA表达.pcDNA3.1-TCRy组及pcDNA3.1-TCRγ+IL-2组小鼠血清中均产生了特异性抗独特型抗体.在第6周时,pcDNA3.1-TCRγ组小鼠抗体滴度最高达1:160;pcDNA3.1-TCRγ+IL-2组小鼠抗体的滴度最高达1:64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CRγ表达载体pcDNA3.1-TCRγ可以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淋巴瘤细胞独特型抗体;应用IL-2免疫佐剂可使TCRy独特型DNA疫苗诱导的抗体滴度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T细胞受体 免疫反应 dna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籽蛋白酶解产物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tfA基因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珍奇 宫强 +5 位作者 牛明福 秦翠丽 任国艳 马丽苹 伍家发 张彬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53-1058,共6页
为研究牡丹籽蛋白酶解产物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m) ptfA基因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本研究以牡丹籽蛋白酶解产物为佐剂制备佐剂-DNA疫苗,分别以DNA疫苗和佐剂-DNA疫苗免疫鸡,同时设置牡丹籽蛋白酶解产物灌胃-DNA疫苗免疫组以及弱毒疫苗... 为研究牡丹籽蛋白酶解产物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m) ptfA基因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本研究以牡丹籽蛋白酶解产物为佐剂制备佐剂-DNA疫苗,分别以DNA疫苗和佐剂-DNA疫苗免疫鸡,同时设置牡丹籽蛋白酶解产物灌胃-DNA疫苗免疫组以及弱毒疫苗、pcDNA3.1(+)空载体和PBS对照组。每两周免疫一次,共免疫3次。间接ELISA检测免疫后鸡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MTT法检测免疫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双抗夹心ELISA检测鸡IL-2和IL-4的分泌情况。三免2周后以强毒菌株CVCC474 (5 LD50/只)攻毒,计算强毒攻击后各组鸡的存活数及保护率。结果显示,佐剂-DNA疫苗组和灌胃组鸡的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与DNA疫苗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三免后,佐剂-DNA疫苗组和灌胃组鸡的SI值和IL-4水平显著高于DNA疫苗组(p<0.05)。二免和三免后,佐剂-DNA疫苗组和灌胃组鸡的IL-2水平明显高于DNA疫苗组(p<0.05),且为免疫鸡提供的保护率高于DNA疫苗,其中以牡丹籽蛋白酶解产物为佐剂时效果较好,但均不及弱毒疫苗。表明预先灌胃牡丹籽蛋白酶解产物或以其为佐剂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ptfA基因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为Pm DNA疫苗的研究及牡丹籽蛋白酶解产物在疫苗佐剂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多杀巴氏杆菌 牡丹籽蛋白酶解产物 ptfA基因dna疫苗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粉作为佐剂可增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tfA基因DNA疫苗的免疫效果 被引量:2
14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45-745,共1页
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霍乱是影响禽类健康的重要疫病之一,给养禽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该病。目前临床上用于预防该病的疫苗仍然以传统的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为主,但禽多杀性巴氏杆菌... 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霍乱是影响禽类健康的重要疫病之一,给养禽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该病。目前临床上用于预防该病的疫苗仍然以传统的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为主,但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抗原结构较为复杂,且易发生变异,导致目前商品化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弱毒活苗还存在免疫期较短、免疫保护力偏低、局部及全身的反应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多杀巴氏杆菌 抗原结构 免疫效果 弱毒疫苗 dna疫苗 免疫期 免疫保护力 禽霍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X、Y精子差异表达基因筛选与性控DNA疫苗的研究
15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本课题按照课题计划任务书的进度要求,已完成流式分离≥99%纯度奶牛X、Y精子样本准备和纯度验证以及奶牛精子总RNA提取纯化的关键技术研究,高纯度牛X精子和Y精子作为材料,采用固相支持物磁珠扣除杂交和低丰度mRNASuperSMART技术构建... 本课题按照课题计划任务书的进度要求,已完成流式分离≥99%纯度奶牛X、Y精子样本准备和纯度验证以及奶牛精子总RNA提取纯化的关键技术研究,高纯度牛X精子和Y精子作为材料,采用固相支持物磁珠扣除杂交和低丰度mRNASuperSMART技术构建Y—X扣除杂交cDNA质粒库,克隆菌落PCR鉴定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精子 dna疫苗 奶牛 基因筛选 差异表达 SMART技术 PCR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疫苗对致死性非洲猪瘟有部分免疫保护作用
16
《中国猪业》 2013年第1期77-77,共1页
由于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感染缺乏有效的疫苗免疫,目前需要评估新的免疫方法。本文介绍了一种DNA疫苗,即ASFV血凝素(sHA)与p54、p30(p54、p30为病毒抗原的免疫原性结构)在胞外域融合而成,接种此DNA疫苗后,猪体内会迅速产生... 由于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感染缺乏有效的疫苗免疫,目前需要评估新的免疫方法。本文介绍了一种DNA疫苗,即ASFV血凝素(sHA)与p54、p30(p54、p30为病毒抗原的免疫原性结构)在胞外域融合而成,接种此DNA疫苗后,猪体内会迅速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dna疫苗 免疫保护作用 致死 细胞免疫应答 疫苗免疫 免疫方法 免疫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疫苗与CTL 被引量:8
17
作者 倪兵 吴玉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012-1015,共4页
关键词 dna疫苗 CTL 生物学持 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巴氏杆菌OmpH外膜蛋白DNA疫苗的免疫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宫强 牛明福 +4 位作者 王帅涛 秦翠丽 孙晓菲 马丽苹 侯玉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16,22,共5页
目的:研究禽多杀性巴氏杆菌omph DNA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omph基因片段,克隆到pMD18-T上,再亚克隆到真核载体pcDNA3.1(+)上,构建重组质粒pOMPH,体外转染SP2/0细胞,RT-PCR、间接... 目的:研究禽多杀性巴氏杆菌omph DNA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omph基因片段,克隆到pMD18-T上,再亚克隆到真核载体pcDNA3.1(+)上,构建重组质粒pOMPH,体外转染SP2/0细胞,RT-PCR、间接免疫荧光试验、Western blot检测其转录及表达情况。然后进行动物免疫,实验动物分为三组即:pOMPH组、pCDNA3.1(+)空载体组和PBS对照组,每组16只BALB/c小鼠,pOMPH组和pCDNA3.1(+)组以100μg/只的剂量肌注免疫,PBS组每只小鼠肌注100μl1×PBS,各组均进行了三次免疫,每次间隔两周。间接ELISA检测免疫后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MTT法检测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三免两周后检测脾淋巴细胞IFN-γ分泌情况。强毒攻击,计算小鼠存活数目及保护率。结果:间接免疫荧光试验、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结果均表明pOMPH可在体外培养的SP2/0细胞中表达目的蛋白。动物免疫后,pOMPH组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水平持续上升,与pCDNA3.1(+)组和PBS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经提取的外膜蛋白(Omps)刺激后,pOMPH组的刺激值(SI值)与pCDNA3.1(+)组及PBS免疫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免疫小鼠脾细胞产生的IFN-γ极显著高于两对照组产生的IFN-γ(P<0.01)。攻毒后pOMPH组保护率明显高于两对照组,可达70%。结论:成功构建了禽多杀性巴氏杆菌omph DNA疫苗,该疫苗可诱导免疫小鼠产生较强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及较好的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多杀巴氏杆菌 omph dna疫苗 免疫应答 保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作为DNA疫苗载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晶 杨桂连 +1 位作者 王春凤 姜延龙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7-69,共3页
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属于革兰阳性、兼性厌氧菌,其基因组中GC含量较低,是一类可以利用碳水化合物发酵产生乳酸的一类菌的总称,包括肠球菌、乳杆菌、乳球菌、明串珠菌、片球菌、链球菌和双歧杆菌等众多种属,被广泛地应用... 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属于革兰阳性、兼性厌氧菌,其基因组中GC含量较低,是一类可以利用碳水化合物发酵产生乳酸的一类菌的总称,包括肠球菌、乳杆菌、乳球菌、明串珠菌、片球菌、链球菌和双歧杆菌等众多种属,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发酵、医药生产、保健药物及饲料添加剂等工业,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将乳酸菌认定为安全的食品级微生物[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疫苗载体 乳酸菌 食品发酵 厌氧菌 碳水化合物 饲料添加剂 GC含量 明串珠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P-1α和Flt3l基因佐剂联合应用对HPV16E7 DNA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蓝佳明 高志云 +7 位作者 耿媛 揣侠 赵娜 韩小艳 张永红 谢立新 金玉怀 王永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5-309,314,共6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α,MIP-1α)和酪氨酸激酶受体3配体(Flt3ligand,Flt3l)基因佐剂联合应用增强人乳头瘤病毒16型(Human papillomavirus16,HPV16)E7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可能性。方法:构建真...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α,MIP-1α)和酪氨酸激酶受体3配体(Flt3ligand,Flt3l)基因佐剂联合应用增强人乳头瘤病毒16型(Human papillomavirus16,HPV16)E7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可能性。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MIP-1α、pcDNA3/Flt3l和pcDNA3/HPV16E7。C57BL/6小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pcDNA3组、pcDNA3/MIP-1α组、pcDNA3/Flt3l组、pcDNA3/MIP-1α和pcDNA3/Flt3l混合组、pcDNA3/HPV16E7组、pcDNA3/MIP-1α和pcDNA3/HPV16E7混合组、pcDNA3/Flt3l和pcDNA3/HPV16E7混合组以及pcDNA3/MIP-1α、pcDNA3/Flt3l和pcDNA3/HPV16E7混合组。每组14只,肌肉注射质粒免疫小鼠,每3周免疫1次,共3次;末次免疫后2周每组随机抽取6只小鼠,取脾脏制备淋巴细胞悬液,用CCK-8试剂盒检测其对TC-1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能力。其余小鼠在腹股沟处皮下注射5×104个TC-1细胞,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MIP-1α、pcDNA3/Flt3l和pcDNA3/HPV16E7;pcDNA3/MIP-1α、pcDNA3/Flt3l和pcDNA3/HPV16E7混合组的CTL杀伤能力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1);肿瘤细胞攻击后16天,pcDNA3组小鼠全部长出肿瘤,而pcDNA3/MIP-1α、pcDNA3/Flt3l和pcDNA3/HPV16E7混合组的成瘤率仅为12.5%,明显低于其他组,统计学分析示8组之间成瘤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7)。60天后各组成瘤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9)。结论:联合应用MIP-1α和Flt3l基因佐剂增强了HPV16E7DNA疫苗的免疫效果,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肿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16E7 酪氨酸激酶受体3配体 巨噬细胞炎蛋白1Α 基因佐剂 质粒 dna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